黃軒醫師說:避開‘第二波’疫情,我們又開始強制戴囗罩了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記得最近指揮中心一直說,自從臺灣解封,一般民眾也解放了,開始不戴口罩,勤洗手。這些天天都在廣播提醒,於是大家都當耳邊風,大家只是做個樣子,【戴口罩,入高鐵,進高鐡,缷囗罩】,到處都是。
於是,從5個強制戴囗罩,一下令不久,很快就下令是8大塲所必需全載口罩😷。在沒有效疫苗接種或藥物治療下,是如何有效避開這‘第二波’疫情的衝擊?科學家早已紛紛拿出証據:「戴上口罩😷,是避開‘第二波’疫情,最有效的工具」。

戴上口罩😷

是避開‘第二波’疫情,最有效的工具

英國🇬🇧
英國劍橋大學 Britain’s Cambridge and Greenwich Universities的一項最新研究提供了新的證據:

口罩,可以有效降低,仍然日益增長的感染浪潮。

研究人員聲稱,大量使用口罩,可以減緩傳播的疾病,並且配合隔離措施相結合,可以防止COVID19 未來的波浪侵襲。
劍橋大學的流行病學專家理查德·斯圖特Richard O. J. H. Stutt 說:“我們的研究分析,非常支持民眾日常生活可以持續戴上口罩。”他進一步說:“如果民眾廣泛使用口罩,並保持社交安全距離,
這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好習慣。尤其是在疫苗出現之前,民眾戴著口罩,也可安心重新開展,其疫後經濟活動。

研究成果

發表在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A國際期刊:
SARS-CoV-2是通過被感染者呼出的空氣中的飛沫傳播出來的,尤其是在我們說話,咳嗽或打噴嚏時。在他們的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了感染飛沫傳播和通過空氣和表面傳播的各個階段數學模型研究。主要研究想法是結合不同封鎖限制🚫策略,分析在這些策略下,使用口罩的不同情況。
為了研究流行病,專家使用R數,它等於一個人向其傳播病毒的人數。為了使大流行消退,R值必須小於1。

研究模型發現:


人出現症狀之前使用口罩,在公共場合,戴上口罩,R值降低
如果在人出現症狀之前使用口罩,在公共場合,戴上口罩,R值降低效果是比不戴口罩的兩倍。
研究人員進一步說明:
如果至少有50%的人口例行生活中有戴口罩,則其R值會減少到小於1


有50%的人口例行生活中有戴口罩,則其R值會減少到小於1
美國🇺🇸:
劍橋大學的研究結果與德州農工大學最近的另一項研究一致:
這項工作著眼於在武漢,意大利和紐約的傳播趨勢和緩解措施並得出結論:
在公共場所戴口罩是一種有效且廉價阻止的傳染病,最佳的工具。
這項研究進一步說說:“【戴上口罩】,保持【社交安全距離】,和【接觸者追踪】(例如實名制,或下戴app追蹤軟體),這些三合一,可以阻止covid-19未來大流行的再侵襲。

為什麼要臺灣民眾,又全戴上口罩😷?

答案就是:目前只有【30%】左右的民眾戴口罩
【30%】,這是非常危險⚠️的指標。
台灣的提醒:
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宣布大解禁的第一天,指揮中心就針對「社交距離對社會的影響」提出科學化模型的模擬報告 :
指揮官表示,如果民眾有70%的有口罩服從度,200天左右,台灣就會到醫療緊繃的臨界點,面臨到醫療可能要崩解的時候,但如果有80%口罩服從度,相對安全,達到醫療緊繃的時間就可以拉得很長,能夠把病人都服務好,希望能達到「90%的人都滿乖的戴上口罩,才能比較放心。
台灣研究證實防疫新生活 :
a.如果【2個人都戴口罩】,可以減少70%感染 。
b.如果只有【1個人戴口罩】、並【維持社交距離】,也可以減少60%感染。
如果落實防疫新生活,確實可以減災。提醒民眾在室內可以維持社交距離1.5公尺,就可以不用戴口罩,不能維持就務必戴口罩,兩者都可以達到同樣的目的。
這樣,將來的全體的曲線就可以變平,遏制措施也可以持續放寬。
正如英國劍橋的醫生Richard O. J. H. Stutt:總結了他們的研究結果表示 :
“ 我的口罩可以保護你,你的口罩可以保護我”
阻止‘第二波’疫情的工具之一,你準備好了嗎?
現在,世界衛生組織為表示“應將口罩作為抑制傳播和挽救生命的工具之一。” WHO 指出,在公共交通,商店和擁擠的環境中,在沒有足夠能力採取控制措施或隔離距離困難的區域,當局仍然鼓勵戴上口罩。
COVID19 防疫,肯定全民職責,而不是只有指揮中心人員的職責。於是,戴上口罩😷吧!你愛你的家人,尤其是家中的老人,你責無旁貸的戴口罩😷過好健康快樂的生活。



如果你已經看到最後 : 【免費支持我】
幫我按下方的 [拍手五下],我有機會獲得內容創作的酬勞喔~
創作不易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86會員
    452內容數
    醫學博士 微創內視鏡重症醫師/專欄作家/古文愛好者/2023年全球傑出僑生2019年中華十大傑出校友2015年僑大60週年𠎀出僑生校友2012年師大𠎀出校友2023年中科大𠎀出校友👨🏻‍🎓。 日常生活中的健康,可以用科學來提醒大家... 「用生命看健康❤️,用生活過健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黃軒醫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COVID19 疫情過後,很多國家開始檢測抗體,因為大家都想知道自己國內中到底有多少人感染過,這樣病毒的血清流行病學調查研究,在流行病學調查是很重要的。至少知道了,這次的大流行,自己國內究竟多少人人遭受到感染。 紙上談兵的「佛系專家」 疫情擴散一開始,【佛系專家】認為: 紙上談兵的學理:要一個R0
    臺灣日前,出現了一個特殊案例,個案在台灣住了83天,才被診斷出來是COVID-19,這個會說特別,是因為存在太多讓人不解的問題,等待我們專家來一一解釋。到底這該算是個境內案例還是境外案例呢?
    臺灣,目前本地的病人,幾乎都沒有了。大家似乎都忘了,那些COVID19 患者可能的症狀,更不知道🤷‍♂️原來現在COVID19 新的症狀,已經歸納總結為「6種型態症狀群」。 英國🇬🇧的倫敦國王學院 ( King’s College London ) 的研究發現,現在COVID19 的每種症狀
    目前,世界各地大約有200個小組在尋找COVID19 疫苗,世界衛生組織(WHO)跟踪了大約140個。 其中,有18種,已正在人體試驗中進行臨床試驗。 在這18種疫苗中,有3種更為先進: 1.一種由「美國」Moderna公司開發的疫苗。 2.一種來自「中國」實驗疫苗Sinovac Biotech
    由於COVID 19 病毒大流行 我們都將醫學注意力集中在治療受影響的COVID 19 患者和保護他人免受COVID 19感染上但是 我們如何照顧非COVID 19 相關重病患者? 最近愈来愈多文章告知我們,在疫情流行的國家,醫院急診的急性冠心病的病例變少了、中風住院下降了、取而代之 是心臟驟停
    依年齡不同,人類免疫反應,也有不同。 美國傳染病專家弗奇(Fauci)說:“我希望看到不止一種疫苗能達到目標。” “因為世界需要不止一種疫苗。” 美國小兒科教授Andrew Pollard 亦表示: 我們應該準備好多種SARS-CoV-2的疫苗,而不是只有一種。 免疫力可以分為兩大類: 1.自然免
    COVID19 疫情過後,很多國家開始檢測抗體,因為大家都想知道自己國內中到底有多少人感染過,這樣病毒的血清流行病學調查研究,在流行病學調查是很重要的。至少知道了,這次的大流行,自己國內究竟多少人人遭受到感染。 紙上談兵的「佛系專家」 疫情擴散一開始,【佛系專家】認為: 紙上談兵的學理:要一個R0
    臺灣日前,出現了一個特殊案例,個案在台灣住了83天,才被診斷出來是COVID-19,這個會說特別,是因為存在太多讓人不解的問題,等待我們專家來一一解釋。到底這該算是個境內案例還是境外案例呢?
    臺灣,目前本地的病人,幾乎都沒有了。大家似乎都忘了,那些COVID19 患者可能的症狀,更不知道🤷‍♂️原來現在COVID19 新的症狀,已經歸納總結為「6種型態症狀群」。 英國🇬🇧的倫敦國王學院 ( King’s College London ) 的研究發現,現在COVID19 的每種症狀
    目前,世界各地大約有200個小組在尋找COVID19 疫苗,世界衛生組織(WHO)跟踪了大約140個。 其中,有18種,已正在人體試驗中進行臨床試驗。 在這18種疫苗中,有3種更為先進: 1.一種由「美國」Moderna公司開發的疫苗。 2.一種來自「中國」實驗疫苗Sinovac Biotech
    由於COVID 19 病毒大流行 我們都將醫學注意力集中在治療受影響的COVID 19 患者和保護他人免受COVID 19感染上但是 我們如何照顧非COVID 19 相關重病患者? 最近愈来愈多文章告知我們,在疫情流行的國家,醫院急診的急性冠心病的病例變少了、中風住院下降了、取而代之 是心臟驟停
    依年齡不同,人類免疫反應,也有不同。 美國傳染病專家弗奇(Fauci)說:“我希望看到不止一種疫苗能達到目標。” “因為世界需要不止一種疫苗。” 美國小兒科教授Andrew Pollard 亦表示: 我們應該準備好多種SARS-CoV-2的疫苗,而不是只有一種。 免疫力可以分為兩大類: 1.自然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自從新冠肺炎流行後,門診中陸陸續續出現了不少特地來自費施打疫苗的患者,多數是因為疫情的關係,突然開始重視疫苗接種以及自身的健康。其實平常偶爾也有家長問歐醫師,除了流感跟新冠疫苗,還有沒有哪些自費疫苗可以施打?我相信每個爸爸媽媽,心裡一定是希望可以維持身體健康,陪伴孩子更久的時間。 成人也可以打的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Thumbnail
    「我只敢在我比較信任的人面前拿掉口罩,像是比較熟的朋友或家人,平常在學校除了上體育課和喝水、吃東西會拿掉口罩,大部分時間我都會戴著。會怕別人覺得我拿掉口罩之後差很多,他們會不會喜歡的是戴著口罩的我,而不是拿下口罩的我。」這是來自一位有容貌焦慮的青少年的自述。 2020年疫情爆發,我們開始戴上了口罩
    Thumbnail
    長新冠後遺症 重複確診 導致重複發炎 即老化的開始 走在街上戴口罩的已經是少數人,幾乎回歸疫情前正常生活,大眾對於確診不在恐慌不安,視為常態。然而,我們還是會聽到二度確診,甚至三度確診的案例,雖然大多症狀與病毒感染的感冒無異,但實則病毒對身體影響,已有數據顯示,若重複感染恐導致人體器官加速老化,尤
    Thumbnail
    【口罩令解除!】 衛福部疾管署宣布於2024/05/19解除口罩令! 由於新冠病毒威脅仍然存在,建議高風險族群進出醫療機構及老人福利機構等,還是繼續佩戴口罩為佳,以保障自身健康。
    Thumbnail
    直到兩年前,我決定不再臉上塗抹化學物品,口罩成了我外出的標配。在他人眼裡,可能覺得是我是個防疫做好做滿的怕死隊,但骨子裡我只是想利用口罩來掩飾我完全素顏的模樣。 2024大年初二, 這個被我視為極度安全的防護罩,受到了極大的挑戰...
    從昨晚開始,越晚越冷。 因此,今天早上一出門,就冷到爆。 而溫度低,會助長新冠肺炎的流行化。 但據說,只要有打新冠疫苗,並勤洗手、戴口罩,就用不著擔心。 當然,說到打疫苗,也有的星星兒感到恐懼。 那照顧者,如何幫助星星兒,重新找回勇氣,去打疫曲呢? 照顧者務必做榜樣,因為,新冠疫苗是隨著
    Thumbnail
    自從新冠肺炎流行後,門診中陸陸續續出現了不少特地來自費施打疫苗的患者,多數是因為疫情的關係,突然開始重視疫苗接種以及自身的健康。其實平常偶爾也有家長問歐醫師,除了流感跟新冠疫苗,還有沒有哪些自費疫苗可以施打?我相信每個爸爸媽媽,心裡一定是希望可以維持身體健康,陪伴孩子更久的時間。 成人也可以打的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Thumbnail
    「我只敢在我比較信任的人面前拿掉口罩,像是比較熟的朋友或家人,平常在學校除了上體育課和喝水、吃東西會拿掉口罩,大部分時間我都會戴著。會怕別人覺得我拿掉口罩之後差很多,他們會不會喜歡的是戴著口罩的我,而不是拿下口罩的我。」這是來自一位有容貌焦慮的青少年的自述。 2020年疫情爆發,我們開始戴上了口罩
    Thumbnail
    長新冠後遺症 重複確診 導致重複發炎 即老化的開始 走在街上戴口罩的已經是少數人,幾乎回歸疫情前正常生活,大眾對於確診不在恐慌不安,視為常態。然而,我們還是會聽到二度確診,甚至三度確診的案例,雖然大多症狀與病毒感染的感冒無異,但實則病毒對身體影響,已有數據顯示,若重複感染恐導致人體器官加速老化,尤
    Thumbnail
    【口罩令解除!】 衛福部疾管署宣布於2024/05/19解除口罩令! 由於新冠病毒威脅仍然存在,建議高風險族群進出醫療機構及老人福利機構等,還是繼續佩戴口罩為佳,以保障自身健康。
    Thumbnail
    直到兩年前,我決定不再臉上塗抹化學物品,口罩成了我外出的標配。在他人眼裡,可能覺得是我是個防疫做好做滿的怕死隊,但骨子裡我只是想利用口罩來掩飾我完全素顏的模樣。 2024大年初二, 這個被我視為極度安全的防護罩,受到了極大的挑戰...
    從昨晚開始,越晚越冷。 因此,今天早上一出門,就冷到爆。 而溫度低,會助長新冠肺炎的流行化。 但據說,只要有打新冠疫苗,並勤洗手、戴口罩,就用不著擔心。 當然,說到打疫苗,也有的星星兒感到恐懼。 那照顧者,如何幫助星星兒,重新找回勇氣,去打疫曲呢? 照顧者務必做榜樣,因為,新冠疫苗是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