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0/09/28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學習如何學習:讀後心得(上)

緣由:

線上課程Coursera的著名課程:Learn how to learning。創下240萬學生註冊此門課程,任何人都可以修此門課程,而這本書正是將課程內容以書的形式出版。此文章的大部分圖片皆來自書中內容。

此書目的:

每個人或許在讀書、學習的過程中或多或少都用過一些學習的技巧、方法,但其實都沒有一個系統性的整理。作者會在此本書中,有順序性、系統性的一一介紹這些技巧,教導人如何用最有效率的方式學習

大綱

  1. 熱情這回事
  2. 慢慢來,有時太努力,反而會出錯
  3. 我待會就做,真的!用番茄計時器打敗拖延症
  4. 腦連結與太空異形
  5. 老師書桌的另一邊
  6. 邊睡邊學—如何在醒來後更聰明
  7. 書包、置物櫃和章魚
  8. 強化記憶
(Ch9-Ch16會在下一篇繼續介紹)

CH1. 熱情這回事

此章節介紹
  • 作者如何克服數學、科學,從一個不會操控電視(沒遙控器的時代),到變成工程學教授。
  • 圖畫散步

千萬不要做的

是否大家有這經驗,讀書時,將課本一頁一頁的仔細讀過,盡量在進入下一頁之前,確保自己了解所有的概念,相反的,應該來一場圖畫散步

圖畫散步
先大致瀏覽這一章的內容、掃過圖片、圖說、圖表、看段落標題,甚至想一想有什麼問題可以問,可以讓大腦知道接下來的內容,對於吸收更有幫助

Ch2.慢慢來──為何有時太努力,反而會出錯?

此章節介紹
  • 專注模式
  • 發散模式
  • 如何運用這兩個模式

專注模式:

集中注意力,專心的做某件事情,可能是下棋、看書、打電玩、上課等等,設法學習一個東西時,必須先進入專注模式

發散模式:

讓頭腦陷入放鬆和空閒的狀態,沒有特定的想什麼事,可能在塗鴉,做白日夢、坐車看著窗外、洗澡,而睡覺就是最終極的發散模式。
以彈珠台為例子,專注模式會固定在某幾個地方移動,而進入發散模式時,彈珠會因為柱子不規則放置,而隨意亂跳動,此時思緒會飄泊到不同的地方去,

如何運用這兩個模式呢?

舉個例子來講,當你設法解一個數學題,或嘗試學習一個新的技巧,如果卡住,可能有兩種情況
  1. 一開始就不理解說明,此時進入發散模式沒有什麼幫助,比較好應該是先進入專注模式,試著先去了解範例、筆記本、上網找其他說明。
  2. 用功、專注了一段時間,已經將解答的步驟想好,但一旦動手解題目,就卡住,此時就可以切換到發散模式,處於發散模式時,代表大腦會安靜的在背景中處理問題,儘管很難以察覺,但腦中的彈珠正在隨意亂竄,可能會撞到需要用來解答的區域。
  • 休息時間建議是5-10分鐘內,不建議太久,會造成效率低落
如果很常在某個科目、某個領域卡關,或是某個問題很棘手,開始用功、工作時不妨先從最難的地方下手,這麼一來,發現卡住時,可以先切換到別的領域做,讓大腦在背景中處理。
這也是為什麼考國文考卷時,老師都建議我們先看看作文題目,記住題目後,再開始寫其他的題目,因為大腦會神不知鬼不覺的去思考作文要寫什麼,當寫完選擇題,開始寫作文時,比較不容易卡住。這也可以套用到很多例子上,像是很多偉大的發明,就是在洗澡、散步、如廁中想出來的。
因此,要解決問題,一開始要先進入專注模式,專注一段時間後,再切換成發散模式,休息會讓你擁有解決問題的新觀點。

Ch3 我待會就做,真的!用番茄計時器打敗拖延症

此章節介紹
  • 拖延與痛苦
  • 解決拖延症的辦法—番茄計時法
  • 重要的技巧:積極回想

拖延與痛苦

當人被逼著去做家事、做功課、工作、打掃時,如果本身不願意,可能會產生抗拒,利用拖延代表無聲的抗議,而對於大腦而言,一想到要做這些不喜歡的事,大腦中負責體驗疼痛的腦部位- 島葉皮質,會開始發光,隨之而來的就是胃痛,因此很多人一想到要做某件事情時,身體就會不舒服,這是有科學根據的。
但有趣的是,一旦開始做這些事情,大約20分鐘後,疼痛感便會消失,因此當人開始做逃避的任務時,島葉皮質會平靜,不再發作,所以這是一個訣竅:越拖延越痛苦,不如just do it。
但人性就是會懶,故作者介紹番茄計時法

番茄計時法

  1. 關閉一切所有會分心的事物
  2. 計時器設定25分鐘
  3. 開始工作,這段時間就進入專注模式,全心全意的做事,這段時間不算長,一定做的到
  4. 最棒的部份,25分鐘後,犒賞你自己
進行番茄工作法,最重要的是在25分鐘內盡量努力,只做一件工作,時間一到就去領獎賞,不斷的這樣,你將會發現自己一整天的效率會非常高!
而這段25分鐘內,如果分心到其他想做的事,就在紙上記錄下來。
現在已經有很多番茄計時法的APP可以下載,其中很有名的是Forest,這款紅到全世界的APP可是台灣人開發出來的唷!
Forest 有android, ios版本,皆免費下載

重要的技巧:積極回想

第一章介紹過圖畫散步,接下來要介紹第二個技巧:積極回想
流程:
讀完一頁時,把視線移開課本,回想此頁的概念、大綱,只要回想的起來,就代表這一頁有讀進去,研究統計,花相同的時間讀一篇文章,有做積極回想的人,往往比只盯著文章看的人,回想的內容多出60%
筆者在準備研究所考試時,也是常用積極回想法,報考衝刺班時,老師邊複習,我就邊背邊回想,事後發現果真非常有用,上完課就複習完畢,印象也最深刻。回到家就直接睡覺休息,隔天再複習新的一章
而積極回想的一個小秘訣:在不同的環境下做積極回想的動作,會使得這些資訊牢固在腦袋中,例如:邊走路邊回想剛剛上課的重要概念、洗澡時回想今天做了哪些事,可以記得更清楚。

問題:

為什麼不在開頭時就介紹完技巧呢?作者這樣做是有目的的,
一開始先讓讀者知道,讀任何書前,都要進行圖畫散步,知道整本書的脈絡、章節,之後介紹專注模式跟發散模式,講解不拖延的方法,最後冒出個積極回想,是因為專注模式完後進入發散模式,正好配合番茄計時法,而使用番茄計時法,就可以不會拖拖拉拉,快速的開始工作,如此一來,就有很多時間可以做積極回想,讓學習的效果達到最大。

CH4 我們都愛比喻

此章節介紹
  • 我們都愛比喻

我們都愛比喻

比喻讓你可以將已知的事物,連結到正在學習的新概念,這麼做可以學的更快,比方說,作者在此本書就用了大量比喻來示範,而我們在國高中,背東西時,如果有口訣,往往會背的更順利。
做父母的都知道,小孩往往是藉由問問題,把a跟b做聯想,來認識這個世界

CH5 老師書桌的另一邊

此章節介紹本書的另一個作者,作者小時候很討厭化學,因此選了文組,長大後當老師,40歲時為了彌補化學的空洞,以及要教導化學老師如何上化學,就跑回高中上化學課的故事,畢竟,如果對原子一翹不通,要如何教化學老師上課呢?
此作者就利用這本書的技巧,成功在高中化學課拿到高分,並想藉此勉勵大家,不用害怕不擅長的科目,卡住時盡量多問問題,不用害怕自己年紀比別人大就不敢問。

CH6 邊睡邊學—如何在醒來之後變得更聰明

此章節介紹
  • 建構學習的磚牆

建構學習的磚牆
前面說到,睡覺就是終極的發散模式,人在睡覺時,會緩緩的處理資料,並且把學習的事物記錄在長期記憶體區,但前提是有天天學習這個東西。
睡覺時也會清除今天所學的事物,比方說,今天學習這個章節,睡覺時會清掉80%,但隔天如果馬上複習,又會恢復100%,而此時大腦中記錄這個章節的區塊會更牢固,隔天睡覺時就只會清掉50%,如此天天複習,則記錄這個章節的區塊就像一道堅固的磚牆,越來越牢靠。
如果常常拖延,直到最後一刻才拼命用功,複習時間就會減少,對於小範圍的考試也許行得通,但大範圍的考試往往不可能拿到好成績(對大多數人而言),因為沒有積極回想,也沒時間複習、把新概念跟舊的概念做連結。
所以,在學一種新事物時,應該要趁磚塊牆被清除之前,不斷補強磚牆,比方說,仔細回想筆記、像朋友解釋這些筆記。分散於好幾天的短暫練習,比起一次長時間的練習,更有助於將資訊儲存於記憶體,記住,短暫練習是要用積極回想的技巧,而不是一直反覆看筆記,這樣對於補強磚牆沒有幫助。

CH7 書包、置物櫃和章魚

此章節介紹:
  • 工作記憶:書包
  • 長期記憶:置物櫃
  • 注意力:章魚
作者把工作記憶比喻成隨身攜帶的書包,長期記憶區比喻成置物櫃,注意力比喻成電章魚,

書包:
短暫的工作記憶,裝不了太多東西,可能睡覺後就不記得了,比方說瑣事、雜事

置物櫃:
放入的資訊會保存比較久,但相對的,搜尋起來也要花一段時間,

章魚:
一次只有四隻手臂,每個人心智清單中有三到五個項目,可以幫你一次處理好幾種事項,從書包中抓出所需要的東西。
章魚若是在書包找不到需要的資訊,就會往置物櫃找,找的時間就有賴於練習,越長被讀取的櫃子,所花費的時間就越少

CH8 強化記憶

第七章大致介紹書包、置物櫃和書包的關係,此章節進一步如何善用前三者的關係來強化記憶力,且把置物櫃做更進一步的比喻
  1. 置放在置物櫃架上的牙膏管(又是一個比喻)
  2. 置物櫃的其他物品
要將東西擠進牙膏管很困難,而要在置物櫃壁面貼上圖片則十分很容易
注意力章魚會從長期記憶(置物櫃中)取出記憶,也可以將資訊放入長期記憶區,章魚會依據這個資訊是事實或是圖像,來決定要放在什麼位置,對大腦而言,事實就像要把東西擠入牙膏管,非常困難,又難以儲存,難以翻閱,但如果這資訊是圖像,章魚就直接貼到置物櫃壁面就好。

事實

事實是什麼呢?事實就像是日期(1894年)、某種數學概念、某個化學物品一樣,非常抽象,無法輕易描繪跟儲存,

圖像

如果將事實轉換成圖像,尤其是越不尋常的圖像,就越有可能記憶(比喻的更高級層次),如果這圖像還包含動作(gif),會記得更牢固。

記憶訣竅

  1. 將事物圖像化:就如同上述所說,把事實變成圖像,若包含動作,會記得更牢固,比方說:大猩猩是一回事,正在跳探戈的大猩猩又是另一回事。
  2. 比喻、關連:把這些新學到的資訊和你已知的事物產生關連,比方說口訣或者比喻
  3. 回想回想再回想:使用積極回想的技巧。
  4. 將資訊教授給別人:請你的朋友或爸媽聽你解釋什麼是「長期記憶」和「工作記憶」。積極回想是將資訊放進腦中最好的辦法,而解說給別人聽,則是積極回想最好的方式。
  5. 橡皮鴨子:對著某個東西解說資訊,例如對著桌上的裝飾品橡皮鴨子,解說你正在學習的東西。很多工程師會逐行的對橡皮鴨子解說code預期達到的功能,能夠幫助工程師發現code中隱藏問題(自言自語的進階版)
  6. 充足的睡眠:能夠固化你正在學習的新概念

總結

從第一章到第八章,作者介紹了許多學習技巧,這些技巧是有順序關係的
  1. 圖畫散步:先掃過圖片、圖說、圖表、看段落標題,了解大綱。
  2. 專注模式&發散模式&如何運用這兩個模式:兩個模式切換下,可以會更有靈感、解決問題
  3. 拒絕拖延:番茄計時法:有效率的學習,會擁有更多時間進入發散模式以及不斷的積極回想
  4. 積極回想:不停的回想所學到的事情,而能幫助記憶的訣竅有:
  • 善用比喻、口訣:將事物圖像化、動作化,和已知的事物建立關連
  • 將資訊教授給別人
作者將這些學習技巧比喻成彈珠台、章魚、書包、磚牆等等,都是利用大量的比喻來強化讀者的記憶,用淺顯易懂的方式示範這些學習技巧。
下篇會繼續介紹ch9~ch16。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