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3-23|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初讀奇儒《談笑出刀》

久仰奇儒作品。
起先由東海某客人推薦。(著實很感謝這位告訴我許多門路、為我分析許多作品、作家,帶領我進入真正的武俠世界的兄台,雖然我忘記他的名字,但大恩決不敢或忘!)
依照作品及故事設定,應該由蟬翼刀開始賞讀,然店內只有也是一流作品的談笑出刀,我即從善如流啦!
原以為奇儒是古早作家,原來他還活著;原以為所著是傳統武俠,結果竟是新派的!完全出乎我意料之外,也出乎我意料之外的好看。「好看」的要素就是有趣、生動、不八股。少其中一項頂多只能算作「還不錯」。這部談笑出刀確實好看,使我不想「租」蟬翼刀,而想用買的。
翻幾頁後,第一個念頭是:跟古龍好像!以下列出相似處。 行文:句法簡潔、一句一段。 人物:命名-女名美、男名有趣到一般人不會取。    個性-灑脫豪氣、幽默風趣、熱心善良、非常重友情。    設定-一出場即武功高強、天下知名;有非常要好的朋友;美人多且愛主角。 故事:以事件展開,不管如何劣勢主角總是樂觀開朗、面帶笑容。 內容:會帶入一些想法、會提到女人的心態。 結局:沒有遺憾。 比起來,奇儒較溫瑞安更接近古龍多了。
古龍與奇儒兩者不同之處,就在於一個入世、一個出世。
古龍對人有著深刻的體認與關懷,因為愛的深、了解的透徹,所以他總是笑笑的包容。即他所謂「偉大的同情心」,沒到這個境界,就無法理解這個詞的意義,包含多少辛酸與淚水,還有愛。對女人也是一樣。
奇儒以佛家慈悲為懷的胸襟,顯得瀟灑無罣。取代大情大性的,是清新空靈,自然另有一番況味。在女人方面,雖然與古龍有些所見略同,可惜表現手法過於刻意。
友情方面,古龍偏江湖上的英雄相惜,奇儒則著力於親情化的友情。
這跟設定模式有很大的相關:古龍主角總是獨身一人,再好的朋友也不一定常見,即便因事件必需多人湊在一起,該分開時一樣各走各的,很有「生來一人、死去也一人」的獨立孤單味,也因此更重視人與人之間剎那的火花,祇一句、祇一眼,即以性命相交。談笑出刀裡,仔細觀察會發現幾乎都是成群成雙的,黏在一起的王杜談,要不是談笑有了尹小月,行動還是一起。而尹小月有了乾娘--有伴後,談即和王杜等人會合。前輩大俠們也是一群一對的,絕無「落單」,促使整部作品都籠罩在溫馨裡。尤其尹小月欲戰布香濃那一段,借此事將談杜王還有鄺寒四的友情自然寫出,使人不禁為之動容,即便是楚留香和胡鐵花亦顯未及。
愛情方面也頗類似,古龍的主角帶有浪子的滄桑,女人來來去去,即便有真情,亦聚散如浮萍;奇儒筆下,有情人成眷屬——不用「終」,而是只要來得及就會自然結婚去,如此也是親情。
另外,雖然兩人都和傳統垂直描寫(主角由弱變強)不同,是以事件來做橫向發展,但古龍推理解謎意味較濃,奇儒則近似冒險故事。而談笑出刀的整體結構、邏輯皆完善,字句卻常有拗口冗贅之嫌。加上溫瑞安的胡亂用字,這才驚覺古龍文筆還真不錯!
除了「以佛入」外,尚有幾個特點是奇儒獨有的: 氣機說--不同於內力,大概是人散發出來的一股氣吧? 哥哥我--每一個「我輩中人」都要有這句口頭禪,沒人肯服小。 玄妙武器--刀不是刀,各種玄妙化而非機巧化、需用想像而無法條理說明的武器。
在武俠之輩盡出的年代,奇儒能蔚為一股清流,自有其獨到之處。聽說他棄武從佛後又復出,希望他能一直寫下去,才是讀者之福。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古龍全讀,新舊武俠,論劍煮酒。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