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法寶壇經》〈機緣品第七〉淺釋30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機緣品第七〉
原文:
「師乃出示。次問。上人攻何事業。曰。善塑。師正色曰。汝試塑看。辯罔措。過數日。塑就真相。可高七寸。曲盡其妙。師笑曰。汝只解塑性。不解佛性。師舒手摩方辯頂。曰。永為人天福田。師仍以衣酬之。辯取衣分為三。一披塑像。一自留。一用椶裹。瘞地中。誓曰。後得此衣。乃吾出世。住持於此。重建殿宇。宋嘉祐八年。有僧惟先。修殿掘地。得衣如新。像在高泉寺。祈禱輒應。有僧舉臥輪禪師偈曰。
臥輪有伎倆,能斷百思想;對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長。
師聞之曰。此偈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繫縛。因示一偈曰。
惠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對境心數起,菩提作麼長。」
淺譯:
「師乃出示,次問:上人攻何事業」:六祖大師就把衣缽拿出來給他看。
看了之後,又問這個和尚說:「上人,您是傳什麼、做什麼事情的?」上人,就是上座,也就是師父的意思。
「曰:善塑」:塑,就是造佛像;用石膏,或者用木頭,或者用泥,或者用香灰,來塑佛像。
「師正色曰」:六祖大師就很嚴肅地對他說。
「汝試塑看」:你試試塑一個,我來看一看。
「辯罔措」:方辯聽六祖大師這樣說,他當時好像無所措手似的,就也沒有什麼答覆。
「過數日」:過了好幾天。
「塑就真相」:他塑成一個六祖大師的真像。
「可高七寸」:大約有七寸高。
「曲盡其妙」:塑得鼻子、眼睛、耳朵、面孔,和六祖大師一樣。曲盡其妙,就是很微細的地方,他也做得很清楚,非常妙好。
「師笑曰」:六祖大師一看他做成自己本像,笑著說。
「汝只解塑性」:你只會塑性。
「不解佛性」:你不明白佛性。
「師舒手摩方辯頂」:六祖大師伸出來手,摩方辯頭頂。
「曰:永為人天福田」:說你永遠都要做和尚,你不要不出家,生生世世,都要做人天的福田。
「師仍以衣酬之」:六祖大師,又送給他一件衣,來謝謝塑像的方辯和尚。
「辯取衣分為三」:方辯接受衣之後,把衣分成三份。
「一披塑像」:一份就披在塑像上。
「一自留」:一份自己留著做紀念。
「一用稯裹,瘞地中」:一份用棕樹葉子把它包好。裹,就是包裹好了;瘞地中,就是把它埋到地裏。
「誓曰」:他就發誓。
說「後得此衣,乃吾出世」:說將來要是得到衣的時候,就是我再來到這個世界上。
「住持於此」:我在這個廟上來做方丈、做住持,我「重建殿宇」:再把殿宇重新造一造。
這是註解。在「宋嘉祐八年」的時候。
「有僧惟先」:有個僧人叫惟先。
「修殿掘地得衣」:修造殿堂的時候,挖地,得到衣。
「如新」:好像新的一樣。
「像在高泉寺」:六祖塑像,現在在高泉寺。
「祈禱輒應」:有人去祈禱,就很靈驗的。
「有僧舉臥輪禪師偈曰」:舉,念誦。有一個和尚,也不知叫什麼名字?經上也沒有寫他的名字,或者是個無名的和尚,或者是不好名的和尚,就單單有這麼一個和尚。他就念誦臥輪禪師的偈頌;臥輪是個以前和尚的名字。
「臥輪有伎倆」:說臥輪有一種本領;有什麼本領呢?
「能斷百思想」:能把百種的思想都斷了,不生思想。可是有「能斷百思想」,已經就落了第二、第三,不是第一義諦了。
「對境心不起」:對著什麼境界,心裏都不起念。
「菩提日日長」:他的菩提,一天比一天長得高,一天比一天長得大。
「師聞之曰」:六祖大師聽到就說。
「此偈未明心地」:這個偈頌,並沒有明白真正的心地法門。為什麼呢?
「若依而行之」:你若依著修行。
「是加繫縛」:就自己把自己綁上了。
「因示一偈曰」:六祖大師也說了一首偈頌。
「惠能沒伎倆」:惠能我啊!什麼本事也沒有。
「不斷百思想」:我不須要斷百思想,連「斷百思想」的念頭都沒有了。
「對境心數起」:什麼境界來了,事來則應,事去則靜;所以隨便它興,隨便它起。
「菩提作麼長」:我也不管菩提長不長,不管菩提是怎麼樣子。這就像他前邊「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道理,是一樣的。你根本就是清淨的,又何必去拂拭呢?這個偈頌和前邊的偈頌,是一樣的。
以上摘自《六祖法寶壇經淺釋》上宣下化老和尚講述
六祖法宝坛经浅释
〈机缘品第七〉
原文:
「师乃出示。次问。上人攻何事业。曰。善塑。师正色曰。汝试塑看。辩罔措。过数日。塑就真相。可高七寸。曲尽其妙。师笑曰。汝只解塑性。不解佛性。师舒手摩方辩顶。曰。永为人天福田。师仍以衣酬之。辩取衣分为三。一披塑像。一自留。一用椶裹。瘗地中。誓曰。后得此衣。乃吾出世。住持于此。重建殿宇。宋嘉佑八年。有僧惟先。修殿掘地。得衣如新。像在高泉寺。祈祷辄应。有僧举卧轮禅师偈曰。
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
师闻之曰。此偈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系缚。因示一偈曰。
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
浅译:
「师乃出示,次问:上人攻何事业」:六祖大师就把衣钵拿出来给他看。
看了之后,又问这个和尚说:「上人,您是传什么、做什么事情的?」上人,就是上座,也就是师父的意思。
「曰:善塑」:塑,就是造佛像;用石膏,或者用木头,或者用泥,或者用香灰,来塑佛像。
「师正色曰」:六祖大师就很严肃地对他说。
「汝试塑看」:你试试塑一个,我来看一看。
「辩罔措」:方辩听六祖大师这样说,他当时好像无所措手似的,就也没有什么答复。
「过数日」:过了好几天。
「塑就真相」:他塑成一个六祖大师的真像。
「可高七寸」:大约有七寸高。
「曲尽其妙」:塑得鼻子、眼睛、耳朵、面孔,和六祖大师一样。曲尽其妙,就是很微细的地方,他也做得很清楚,非常妙好。
「师笑曰」:六祖大师一看他做成自己本像,笑着说。
「汝只解塑性」:你只会塑性。
「不解佛性」:你不明白佛性。
「师舒手摩方辩顶」:六祖大师伸出来手,摩方辩头顶。
「曰:永为人天福田」:说你永远都要做和尚,你不要不出家,生生世世,都要做人天的福田。
「师仍以衣酬之」:六祖大师,又送给他一件衣,来谢谢塑像的方辩和尚。
「辩取衣分为三」:方辩接受衣之后,把衣分成三份。
「一披塑像」:一份就披在塑像上。
「一自留」:一份自己留着做纪念。
「一用稯裹,瘗地中」:一份用棕树叶子把它包好。裹,就是包裹好了;瘗地中,就是把它埋到地里。
「誓曰」:他就发誓。
说「后得此衣,乃吾出世」:说将来要是得到衣的时候,就是我再来到这个世界上。
「住持于此」:我在这个庙上来做方丈、做住持,我「重建殿宇」:再把殿宇重新造一造。
这是批注。在「宋嘉佑八年」的时候。
「有僧惟先」:有个僧人叫惟先。
「修殿掘地得衣」:修造殿堂的时候,挖地,得到衣。
「如新」:好像新的一样。
「像在高泉寺」:六祖塑像,现在在高泉寺。
「祈祷辄应」:有人去祈祷,就很灵验的。
「有僧举卧轮禅师偈曰」:举,念诵。有一个和尚,也不知叫什么名字?经上也没有写他的名字,或者是个无名的和尚,或者是不好名的和尚,就单单有这么一个和尚。他就念诵卧轮禅师的偈颂;卧轮是个以前和尚的名字。
「卧轮有伎俩」:说卧轮有一种本领;有什么本领呢?
「能断百思想」:能把百种的思想都断了,不生思想。可是有「能断百思想」,已经就落了第二、第三,不是第一义谛了。
「对境心不起」:对着什么境界,心里都不起念。
「菩提日日长」:他的菩提,一天比一天长得高,一天比一天长得大。
「师闻之曰」:六祖大师听到就说。
「此偈未明心地」:这个偈颂,并没有明白真正的心地法门。为什么呢?
「若依而行之」:你若依着修行。
「是加系缚」:就自己把自己绑上了。
「因示一偈曰」:六祖大师也说了一首偈颂。
「惠能没伎俩」:惠能我啊!什么本事也没有。
「不断百思想」:我不须要断百思想,连「断百思想」的念头都没有了。
「对境心数起」:什么境界来了,事来则应,事去则静;所以随便它兴,随便它起。
「菩提作么长」:我也不管菩提长不长,不管菩提是怎么样子。这就像他前边「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道理,是一样的。你根本就是清净的,又何必去拂拭呢?这个偈颂和前边的偈颂,是一样的。
以上摘自《六祖法宝坛经浅释》上宣下化老和尚讲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兒子從小乖巧孝順,雖然我因年輕時做了許多錯事,造成單親家庭,但兒子依然樂觀貼心,總是扮演家庭潤滑劑的角色,讓家庭成員間的互動日益和諧。我很感恩有這一個寶貝,支持我在人生各種考驗的磨練中撐下去,沒有被絕望與失敗打倒。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我每天都會看牟尼精舍部落格的案例文章分享,這些文章都是請示者的親身經歷故事,每天看就是每天反省自己,把別人的故事當借鏡,反思自我內部習性和盲點,找到解決與突破之道。
    以下文章為一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約莫一個多月前,家父拖著元神耗盡的病容到精舍,因為他閒逛網路時,看到中部一家大廟宇聲稱喝了符水可治病,繳萬把塊錢即可替人積陰德、解業障。
    以下文章為一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分享一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過去世養成貢高我慢的習性,容易造成本世行事上的障礙與乖張,會使頭腦一片空白,人際關係不好。」  
    以下文章為一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這整個月,我呈現一個恍神的狀況,覺得腦袋空空的,不曉得自己在做什麼。日子過了一天又一天,到晚上我總想:「啊,要明天了……」;到白天我就想:「啊,要晚上了……」,就這樣日復一日,好像行屍走肉一般。
    以下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兩、三年前,大堂哥因為在外地工作,要我多去幫忙務農的親戚,雖然我從小在鄉下長大,家裡也有不少農地,但父母自小就不讓我幫忙務農,我可以說是甚麼都不會做的農事文盲。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兒子從小乖巧孝順,雖然我因年輕時做了許多錯事,造成單親家庭,但兒子依然樂觀貼心,總是扮演家庭潤滑劑的角色,讓家庭成員間的互動日益和諧。我很感恩有這一個寶貝,支持我在人生各種考驗的磨練中撐下去,沒有被絕望與失敗打倒。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我每天都會看牟尼精舍部落格的案例文章分享,這些文章都是請示者的親身經歷故事,每天看就是每天反省自己,把別人的故事當借鏡,反思自我內部習性和盲點,找到解決與突破之道。
    以下文章為一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約莫一個多月前,家父拖著元神耗盡的病容到精舍,因為他閒逛網路時,看到中部一家大廟宇聲稱喝了符水可治病,繳萬把塊錢即可替人積陰德、解業障。
    以下文章為一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分享一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過去世養成貢高我慢的習性,容易造成本世行事上的障礙與乖張,會使頭腦一片空白,人際關係不好。」  
    以下文章為一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這整個月,我呈現一個恍神的狀況,覺得腦袋空空的,不曉得自己在做什麼。日子過了一天又一天,到晚上我總想:「啊,要明天了……」;到白天我就想:「啊,要晚上了……」,就這樣日復一日,好像行屍走肉一般。
    以下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兩、三年前,大堂哥因為在外地工作,要我多去幫忙務農的親戚,雖然我從小在鄉下長大,家裡也有不少農地,但父母自小就不讓我幫忙務農,我可以說是甚麼都不會做的農事文盲。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佛對弟子說起非常久遠之前曾經有一佛名為大通智勝如來的故事。當大通智勝佛出世,十方諸梵天王以及佛為國王時所生的十六王子,一起請佛轉法輪,於是佛三轉十二行法輪,十六王子聽聞後讚嘆不已,同請出家。佛接受他們之請後,開始說妙法蓮華,敎所有人菩薩法。而十六王子遂成菩薩道。
    Thumbnail
    《六祖壇經》云:「梁武帝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設齋,有何功德?達磨言:『實無功德。造寺度僧布施設齋,名為求福,不可將福便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 讀誦那麼久的《六祖壇經》,功德與福德分辨不清,念念無間是功,心行平直德;自修性是功..............
    Thumbnail
    此為西晉時期的經典,經中強調菩薩在娑婆世界行道的艱難和忍辱的重要性,佛陀透過講述前世恩德,解釋自己與文殊師利的師徒關係。最終鼓勵菩薩繼續修行,發無上道心。 原典│大正藏 經集部二 第15冊No. 629 全1卷 安公云元闕譯人今附西晉錄 (說明 : 以下粗體字為佛經原文,細體字為白話翻譯)
    Thumbnail
    《佛說盂蘭盆經》:「若能以飯食、臥具、醫藥供養十方僧眾,藉此十方僧眾清淨共修,功德迴向之力,能使供養者,往昔七世父母、六親眷屬得遠離三惡道,現世父母及其本人,長壽無病無惱,衣食自然具足,身心安樂。」「七世父母」,多世的父母;「無惱」,沒有憂惱的意思。(供養僧眾)功德力很大,在《佛說盂蘭盆經》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拜祖先的最高境界是什麼?就是用佛法超渡祖先。」今生我們有幸值遇佛法,應該要懂得行孝,以超渡的功德救度先亡祖先、過去和現世的父母,以及摰愛的親人脫離痛苦。觀音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超渡法會,為先亡祖先、冤親債主、無緣水兒、地基主等登記「超薦蓮位」對轉生善趣或解脫六道有極大的幫助。
    Thumbnail
    觀音山法會-觀世音菩薩聖誕四日祈願法會!邀請全球大眾共同持誦〈六字大明咒〉、「南無觀世音菩薩」聖號,及響應放生、護生善行等,把握殊勝因緣廣修眾善,讓自己成為一個有福之人。登記:除障祿位/超薦蓮位,護持薈供供品,觀音山保育放流。
    Thumbnail
    《大乘造像功德經》記載,若人隨其力而作佛像,其人可得十種福報。臺灣薩迦寺將恭請高度約9公尺之大悲救苦 觀世音菩薩聖像,永久供奉於寶島中部臺灣薩迦寺園區,尊奉為觀音山全球道場七眾弟子之精神依怙尊!為大眾瞻禮皈依之殊勝對境,為一切有情眾生之無上福田所依。歡迎助建佛金身。
    Thumbnail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經文導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此段稱為「證信序」,講述了成
    Thumbnail
    「三寶」就是供養佛、法、僧殿堂,或對經典,三寶所依物比如法器、佛像或佛塔等,都是 釋迦牟尼佛的化身、化現,都要恭敬。 「以彼作證違誓等。」在三寶殿、佛前、舍利塔前、法器前、經像前......,請常住三寶作證,發誓後自己又違誓,罪過很大。 不要找三寶所依物去發誓願罪過沒那麼大,還是有罪過,可是以三
    Thumbnail
    《金剛經.正信希有分第六》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佛對弟子說起非常久遠之前曾經有一佛名為大通智勝如來的故事。當大通智勝佛出世,十方諸梵天王以及佛為國王時所生的十六王子,一起請佛轉法輪,於是佛三轉十二行法輪,十六王子聽聞後讚嘆不已,同請出家。佛接受他們之請後,開始說妙法蓮華,敎所有人菩薩法。而十六王子遂成菩薩道。
    Thumbnail
    《六祖壇經》云:「梁武帝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設齋,有何功德?達磨言:『實無功德。造寺度僧布施設齋,名為求福,不可將福便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 讀誦那麼久的《六祖壇經》,功德與福德分辨不清,念念無間是功,心行平直德;自修性是功..............
    Thumbnail
    此為西晉時期的經典,經中強調菩薩在娑婆世界行道的艱難和忍辱的重要性,佛陀透過講述前世恩德,解釋自己與文殊師利的師徒關係。最終鼓勵菩薩繼續修行,發無上道心。 原典│大正藏 經集部二 第15冊No. 629 全1卷 安公云元闕譯人今附西晉錄 (說明 : 以下粗體字為佛經原文,細體字為白話翻譯)
    Thumbnail
    《佛說盂蘭盆經》:「若能以飯食、臥具、醫藥供養十方僧眾,藉此十方僧眾清淨共修,功德迴向之力,能使供養者,往昔七世父母、六親眷屬得遠離三惡道,現世父母及其本人,長壽無病無惱,衣食自然具足,身心安樂。」「七世父母」,多世的父母;「無惱」,沒有憂惱的意思。(供養僧眾)功德力很大,在《佛說盂蘭盆經》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拜祖先的最高境界是什麼?就是用佛法超渡祖先。」今生我們有幸值遇佛法,應該要懂得行孝,以超渡的功德救度先亡祖先、過去和現世的父母,以及摰愛的親人脫離痛苦。觀音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超渡法會,為先亡祖先、冤親債主、無緣水兒、地基主等登記「超薦蓮位」對轉生善趣或解脫六道有極大的幫助。
    Thumbnail
    觀音山法會-觀世音菩薩聖誕四日祈願法會!邀請全球大眾共同持誦〈六字大明咒〉、「南無觀世音菩薩」聖號,及響應放生、護生善行等,把握殊勝因緣廣修眾善,讓自己成為一個有福之人。登記:除障祿位/超薦蓮位,護持薈供供品,觀音山保育放流。
    Thumbnail
    《大乘造像功德經》記載,若人隨其力而作佛像,其人可得十種福報。臺灣薩迦寺將恭請高度約9公尺之大悲救苦 觀世音菩薩聖像,永久供奉於寶島中部臺灣薩迦寺園區,尊奉為觀音山全球道場七眾弟子之精神依怙尊!為大眾瞻禮皈依之殊勝對境,為一切有情眾生之無上福田所依。歡迎助建佛金身。
    Thumbnail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經文導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此段稱為「證信序」,講述了成
    Thumbnail
    「三寶」就是供養佛、法、僧殿堂,或對經典,三寶所依物比如法器、佛像或佛塔等,都是 釋迦牟尼佛的化身、化現,都要恭敬。 「以彼作證違誓等。」在三寶殿、佛前、舍利塔前、法器前、經像前......,請常住三寶作證,發誓後自己又違誓,罪過很大。 不要找三寶所依物去發誓願罪過沒那麼大,還是有罪過,可是以三
    Thumbnail
    《金剛經.正信希有分第六》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