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二度染新冠,真的會變更嚴重嗎?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大家擔心,二度染新冠會不會更加嚴重?如果有的話,專家憂心可能會是【ADE效應】讓二度感染死更快 !
而COVID19 再次感染,一定會引發ADE效應嗎?
先說答案:目前是否定的
7月在自然 ( Nature ) 國際期刊,針對這個ADE效應,已經有說明:

首先,什麼叫ADE效應?


ADE是 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的縮寫,中文叫「抗體依賴的增強作用」。
病毒與抗體特殊接受器Fc receptors 結合,會增強病毒🦠進入宿主細胞的進攻能力,然後使其複制一堆病毒🦠。其實,也就是病毒“欺騙”了免疫細胞的吞噬作用,且又把宿主的抗體,做類似“特洛伊木馬”潛藏起來。當時間一到,就開始屠城了(就是抗體依賴性增強(ADE)效應),。
當時間一到?科學說法就是:
當抗體-抗原相互作用的強度低於特定閾值時,可以誘導ADE。這種現象,可能導致病毒感染力和毒力增加。
三種狀態易會引發ADE :
1.COVID 19病毒與抗體“特殊接受器”Fc receptors 大量結合
2.其他冠狀病毒抗體引發大量“交叉反應” ( Cross-reactivity )
3.他人的“血漿抗體”注入 ( Administration of passive antibodies )

1.COVID 19病毒與抗體特殊接受器Fc receptors 大量結合,導致ADE效應
COVID 19 的感染是通過其刺突(S)蛋白進入和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ACE2)受體結合而引發的。ACE2存在於 :
肺泡II型肺細胞,氣道上皮細胞,鼻内杯狀細胞和纖毛細胞、腸系统和其他非呼吸道細胞上。
真實情况在大多數此類細胞上,ACE2似乎是低表現。但是,如果發炎引發干擾素,可以使ACE2表現上調。
而通過RNA測序在肺泡,支氣管和鼻腔上皮細胞中,我們可以檢測到抗體特殊接受器Fc receptors ( FcγRIIa和FcγRIIIa ),但這些 FcγRIIa和FcγRIIIa的濃度遠低於易引發ADE的常駐的骨髓細胞自然殺手細胞的表現。
ACE2和FcγRs的共同強烈表達似乎受到限制,而ACE2和FcγRs很少會一起共存,要引發「抗體依賴的增強作用」就很少了。因為COVID 19病毒 與抗體特殊接受器Fc receptors, 要大量結合才易誘發ADE效應。

2.其他冠狀病毒抗體引發大量交叉反應 (Cross-reactivity),導致ADE效應
針對其他人類冠狀病毒(HCoV)菌株的交叉反應,抗體的存在與SARS-CoV-2感染是否變成更嚴重,這是無關的。因為儘管HCoV-NL63也使用ACE2進入受體,但HCoV-NL63的受體結合域(RBD)在結構上與SARS-CoV-2完全不同,這會限制抗體的交叉反應性
3.血漿抗體注入是否引發ADE效應 (Administration of passive antibodies)
大量的文獻分析早期的SARS的結論: 從SARS-CoV感染中恢復的患者進行血漿治療與預後較好相關,沒有人困為是別人的血漿抗體大量注入,而誘發了ADE效應。
最近一篇針對2萬個嚴重COVID19 疾病患者的研究也發現,利用恢復期患者的血漿治療後,COVID-19不會惡化的證據,也許他人的COVID19 抗體注入,也無誘發ADE效應

等待時間

我們需要時間,才能看到ADE效應 ? 但也許永遠不會看到COVID19 的ADE效應 ?
在最近,愈來愈多文章,針對對人體致命的coronavirus 冠狀病毒🦠 (SARS, MERS , COVID ) 的分析,這些所產生的,令專家們一直擔憂的ADE效應,一直尚未直接出現。
目前,並沒有直接證據顯示ADE效應,是COVID19 變嚴重的原因之一。
( At present, there is no evidence that ADE of disease is a factor in the severity of COVID-19 )
但專家擔心是正確 :
因為從以前的許多的病毒🦠的經驗,例如,【登革熱病毒】,【兹卡病毒】🦠⋯⋯許多病毒🦠,已經有過在人體引發過ADE效應影響。
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這一切有關ADE效應的演變吧!
來源:

如果你已經看到最後 : 【免費支持我】

幫我按下方的 [拍手五下],我有機會獲得內容創作的酬勞喔~
創作不易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86會員
    452內容數
    醫學博士 微創內視鏡重症醫師/專欄作家/古文愛好者/2023年全球傑出僑生2019年中華十大傑出校友2015年僑大60週年𠎀出僑生校友2012年師大𠎀出校友2023年中科大𠎀出校友👨🏻‍🎓。 日常生活中的健康,可以用科學來提醒大家... 「用生命看健康❤️,用生活過健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黃軒醫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最近從香港🇭🇰報導再次感染COVID19 ,荷蘭🇳🇱,比利時🇧🇪,也陸續出現「再次被感染」者的出現!記者詢問為什麼呢? 我前天剛好唸到一篇哈弗大學發表在「細胞」國際期刊論文 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在COVID19 大流行下,有些患者會有易再次感染的風險呢? 其實早在SARS、MERS,這
    流感季節愈來愈靠近了,在臺灣10月5日開始施打流感疫苗接種。但大家都在問那麼COVID19 呢?在年底之前,並沒有任何疫苗接種出現啊! 【流感化】的進程愈來愈明顯了,我們人類的專家,真的一個方法都沒有嗎?JAMA 國際期刊在8月20日,已經報導引述專家學者們的憂心: 美國🇺🇸專家愛德華 (Ed
    香港🇭🇰最近報導,有香港男子33歲,今年3月28日確診,被列為香港本土病例,4月15日經過兩次檢測為陰性,康復出院。 這個月6日他經由英國倫敦前往西班牙獨自旅遊,8⃣️月15日回到香港,在機場接受檢驗出帶有病毒。而這次病毒🦠株和他之前的不同,代表病毒🦠變種了?其實病毒🦠變種不是什麼新鮮事
    最近閱讀歐洲疫情,忽然發現除了西班牙🇪🇸和法國🇫🇷,又起了波浪🌊⋯⋯有網友問:奇怪?意大利🇮🇹呢?當初歐洲,就是從意大利🇮🇹,揭起波濤的。我最近很有興趣去認真看,當時恐襲的倫巴底,現在的意大利🇮🇹控制很好,幾乎是一條平坦缐條! 發現了意大利🇮🇹他們很用心,用醫療模擬在防
    世界衛生組織 秘書長(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22號表示:  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讓5000萬人喪命,花了兩年的時間才抑止。有鑑於目前的技術不比往日,相信COVID 19能在2年內,甚至更快的速度可以在全球抑止新冠疫情。 但是,英國緊急科學諮詢小組(SAGE)成
    臺灣有位比利時工程師(案469)經確診後住院治療,有做胸部X光和和斷層掃瞄,沒有發現肺部浸潤現象;但醫院替工程師做了肺部換氣功能檢查,發現功能有下降,跟正常人相比偏低⋯⋯ 先看看,以前的coronavirus 對肺功能造成障礙的情況。 冠狀病毒🦠的肺功能 SARS 2005年香港發表的報告顯示
    最近從香港🇭🇰報導再次感染COVID19 ,荷蘭🇳🇱,比利時🇧🇪,也陸續出現「再次被感染」者的出現!記者詢問為什麼呢? 我前天剛好唸到一篇哈弗大學發表在「細胞」國際期刊論文 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在COVID19 大流行下,有些患者會有易再次感染的風險呢? 其實早在SARS、MERS,這
    流感季節愈來愈靠近了,在臺灣10月5日開始施打流感疫苗接種。但大家都在問那麼COVID19 呢?在年底之前,並沒有任何疫苗接種出現啊! 【流感化】的進程愈來愈明顯了,我們人類的專家,真的一個方法都沒有嗎?JAMA 國際期刊在8月20日,已經報導引述專家學者們的憂心: 美國🇺🇸專家愛德華 (Ed
    香港🇭🇰最近報導,有香港男子33歲,今年3月28日確診,被列為香港本土病例,4月15日經過兩次檢測為陰性,康復出院。 這個月6日他經由英國倫敦前往西班牙獨自旅遊,8⃣️月15日回到香港,在機場接受檢驗出帶有病毒。而這次病毒🦠株和他之前的不同,代表病毒🦠變種了?其實病毒🦠變種不是什麼新鮮事
    最近閱讀歐洲疫情,忽然發現除了西班牙🇪🇸和法國🇫🇷,又起了波浪🌊⋯⋯有網友問:奇怪?意大利🇮🇹呢?當初歐洲,就是從意大利🇮🇹,揭起波濤的。我最近很有興趣去認真看,當時恐襲的倫巴底,現在的意大利🇮🇹控制很好,幾乎是一條平坦缐條! 發現了意大利🇮🇹他們很用心,用醫療模擬在防
    世界衛生組織 秘書長(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22號表示:  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讓5000萬人喪命,花了兩年的時間才抑止。有鑑於目前的技術不比往日,相信COVID 19能在2年內,甚至更快的速度可以在全球抑止新冠疫情。 但是,英國緊急科學諮詢小組(SAGE)成
    臺灣有位比利時工程師(案469)經確診後住院治療,有做胸部X光和和斷層掃瞄,沒有發現肺部浸潤現象;但醫院替工程師做了肺部換氣功能檢查,發現功能有下降,跟正常人相比偏低⋯⋯ 先看看,以前的coronavirus 對肺功能造成障礙的情況。 冠狀病毒🦠的肺功能 SARS 2005年香港發表的報告顯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長新冠或稱為SARS-CoV-2感染的急性後遺症(PASC),是一個揮之不去的陰影,提醒人們病毒的控制範圍遠遠超出了急性期。想像一下,這是一群由200多種症狀聚集的聊天室,每個症狀都訴說著不同的抱怨,但都圍繞著一個中心主題:心臟。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新冠後遺症(Post COVID。。。
    Thumbnail
    英國劍橋大學和西班牙馬德里康普頓斯大學及聖卡洛斯臨床醫院科學家於2024年8月2日在發表了《心血管疾病和covid-19:系統評價》,對繼發於新冠肺炎 的急性和慢性心血管併發症進行系統回顧。。。
    Thumbnail
    過去科學說: 身體自製的流氓抗體是新冠重症原因之一; 現在,《自然》在2024年的6月13日說: 流氓抗體可能導致長新冠。台灣此刻又進入新冠夏季波,感染新冠後產生的自身抗體,還會耍流氓,不僅可能造成重症,也可能長期的胡攪蠻纏的糾纏3年以上,要嘛糊里糊涂的長新冠腦霧,要嘛。。。
    新冠後大家開始關注的呼吸道融合病毒(RSV),逐漸有一些臨床試驗的結果出來了。慚愧的是,因為這些病毒以往既沒有藥也沒有疫苗,驗出來也是白搭,不會改變治療,所以以前成人的呼吸道感染我們很少關注這一群病毒。 不驗不代表沒有,其實很多非流感的感冒,如果也不是新冠,有可能就是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傳染力大
    Thumbnail
    長新冠後遺症 重複確診 導致重複發炎 即老化的開始 走在街上戴口罩的已經是少數人,幾乎回歸疫情前正常生活,大眾對於確診不在恐慌不安,視為常態。然而,我們還是會聽到二度確診,甚至三度確診的案例,雖然大多症狀與病毒感染的感冒無異,但實則病毒對身體影響,已有數據顯示,若重複感染恐導致人體器官加速老化,尤
    Thumbnail
    2024年4月10日在《實驗醫學期刊》史丹佛大學醫學院科學家發表了一篇以間質巨噬細胞是病毒接管和炎症在人類肺部新冠肺炎起始的焦點為題的研究,揭開了以前被忽視的免疫細胞類型-間質巨噬細胞 (IM)允許新冠(SARS-CoV-2)增殖、誘導宿主促纖維化和誘發炎症,並破壞宿主細胞結構。最棒的是,史丹佛大學
    Thumbnail
    我們常聽到新冠(SARS-CoV-2)的再感染(reinfections, RI)、持續性感染(persistent infections, PI)、長新冠(long COVID, LC)其實是三個不同的專有名詞,但也經常被混淆。牛津大學領導的一項新研究發表在《自然》上發現,普通人群中高比例。。。
    之前我們聊到免疫系統過度反應所造成的疾病,現在要談免疫系統功能不足所產生的問題。 免疫缺陷 人類免疫系統的作用簡單可分為第一線快速非特異性的發炎反應與較高級的特異性免疫反應。前者藉著吞噬細胞、補體和抗體的交互作用來達到防止外物侵入的目的。此類免疫功能可清除內生的變性組織和外來之細胞外生長的病原菌
    Thumbnail
    "新冠病毒的幽靈已經困擾全球四年了…”2024年2月13日美國《科學人》的文章一開頭用「幽靈」(The specter of COVID)來形容新冠的陰魂不散...
    Thumbnail
    2024年1月《科學》(Science)期刊的最新研究發現,長新冠中的免疫損傷(Immune damage)可能來自先天免疫防禦系統中「補體系統」(Complement System)的局部啟動誘發血栓炎症...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長新冠或稱為SARS-CoV-2感染的急性後遺症(PASC),是一個揮之不去的陰影,提醒人們病毒的控制範圍遠遠超出了急性期。想像一下,這是一群由200多種症狀聚集的聊天室,每個症狀都訴說著不同的抱怨,但都圍繞著一個中心主題:心臟。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新冠後遺症(Post COVID。。。
    Thumbnail
    英國劍橋大學和西班牙馬德里康普頓斯大學及聖卡洛斯臨床醫院科學家於2024年8月2日在發表了《心血管疾病和covid-19:系統評價》,對繼發於新冠肺炎 的急性和慢性心血管併發症進行系統回顧。。。
    Thumbnail
    過去科學說: 身體自製的流氓抗體是新冠重症原因之一; 現在,《自然》在2024年的6月13日說: 流氓抗體可能導致長新冠。台灣此刻又進入新冠夏季波,感染新冠後產生的自身抗體,還會耍流氓,不僅可能造成重症,也可能長期的胡攪蠻纏的糾纏3年以上,要嘛糊里糊涂的長新冠腦霧,要嘛。。。
    新冠後大家開始關注的呼吸道融合病毒(RSV),逐漸有一些臨床試驗的結果出來了。慚愧的是,因為這些病毒以往既沒有藥也沒有疫苗,驗出來也是白搭,不會改變治療,所以以前成人的呼吸道感染我們很少關注這一群病毒。 不驗不代表沒有,其實很多非流感的感冒,如果也不是新冠,有可能就是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傳染力大
    Thumbnail
    長新冠後遺症 重複確診 導致重複發炎 即老化的開始 走在街上戴口罩的已經是少數人,幾乎回歸疫情前正常生活,大眾對於確診不在恐慌不安,視為常態。然而,我們還是會聽到二度確診,甚至三度確診的案例,雖然大多症狀與病毒感染的感冒無異,但實則病毒對身體影響,已有數據顯示,若重複感染恐導致人體器官加速老化,尤
    Thumbnail
    2024年4月10日在《實驗醫學期刊》史丹佛大學醫學院科學家發表了一篇以間質巨噬細胞是病毒接管和炎症在人類肺部新冠肺炎起始的焦點為題的研究,揭開了以前被忽視的免疫細胞類型-間質巨噬細胞 (IM)允許新冠(SARS-CoV-2)增殖、誘導宿主促纖維化和誘發炎症,並破壞宿主細胞結構。最棒的是,史丹佛大學
    Thumbnail
    我們常聽到新冠(SARS-CoV-2)的再感染(reinfections, RI)、持續性感染(persistent infections, PI)、長新冠(long COVID, LC)其實是三個不同的專有名詞,但也經常被混淆。牛津大學領導的一項新研究發表在《自然》上發現,普通人群中高比例。。。
    之前我們聊到免疫系統過度反應所造成的疾病,現在要談免疫系統功能不足所產生的問題。 免疫缺陷 人類免疫系統的作用簡單可分為第一線快速非特異性的發炎反應與較高級的特異性免疫反應。前者藉著吞噬細胞、補體和抗體的交互作用來達到防止外物侵入的目的。此類免疫功能可清除內生的變性組織和外來之細胞外生長的病原菌
    Thumbnail
    "新冠病毒的幽靈已經困擾全球四年了…”2024年2月13日美國《科學人》的文章一開頭用「幽靈」(The specter of COVID)來形容新冠的陰魂不散...
    Thumbnail
    2024年1月《科學》(Science)期刊的最新研究發現,長新冠中的免疫損傷(Immune damage)可能來自先天免疫防禦系統中「補體系統」(Complement System)的局部啟動誘發血栓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