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COVID 19患者,為什麽會再次感染 ?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raw-image

最近從香港🇭🇰報導再次感染COVID19 ,荷蘭🇳🇱,比利時🇧🇪,也陸續出現「再次被感染」者的出現!為什麼呢?

我前天剛好唸到一篇哈弗大學發表在「細胞」國際期刊論文

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在COVID19 大流行下,有些患者會有易再次感染的風險呢?

其實早在SARS、MERS,這兩種同樣由冠狀病毒導致的呼吸道傳染病時,就有研究指出有些患者, 體內的抗體都不能長期保持。這也是發生在最近研究COVID19康復者 抗體,只有維持幾個月時間而已!

(SARS ,MERS 和 COVID19 都是屬冠狀病毒🦠)

之前的SARS 、MERS和這次的新冠病毒等,這些冠狀病毒感染人體,都可能導致淋巴細胞減少、淋巴結萎縮甚至耗竭,但是其它的病毒感染,也會出現類似情況。而為什麼COVID19 病毒感染是會導致抗體不能持久呢?


在近期的國際期刊《細胞 , Cell 》上,哈佛大學的研究團隊,解剖病患的身體,初步瞭解

上述問題,可能是因 :

COVID19 肺炎感染後所繼發的「細胞風暴」有關,因為這些風暴,催毀了【抗體的訓練塲地】:

也就是「人體記憶B細胞抗體的訓練塲地」,無法產生有記憶的B細胞抗體,來持續抵抗,再次進攻人體內COVID19新冠病毒 ,從而才發現了再次感染

COVID 19 生發中心

哈佛大學團隊從出現免疫風暴COVID 19 肺炎死亡重症患者身上,[人體記憶B細胞抗體」的訓練塲地, 叫 "生發中心" ( Germinal Center ) 非常明顯的缺少, 研究人員認為也是因為這些‘有記憶的抗體’缺乏出現,導致免疫功能就會受到明顯影響。

生發中心(英語:Germinal center)是【淋巴器官】包括 :

「淋巴結」及「脾臟」中B細胞繁殖、分化以及抗體基因變異的區域

raw-image

COVID 19 扁桃腺

在肺炎死亡重症患者身上的扁桃腺體,研究團隊也發現了可能導致淋巴結和脾臟 " 生發中心 "減少的原因—— 扁桃腺體濾泡周圍存在大量的【TNF-α】,而之前研究顯示,細菌感染後的細胞因子風暴中,大量TNF-α就會抑制生發中心的形成,[人體記憶B細胞抗體」的訓練塲地也明顯的缺少。

COVID 19 脾臟

研究人員,進一步剖析,脾臟這個非常重要的免疫器官:研究團隊再次證實自己的想法:

重症新冠肺炎患者脾臟內的B細胞、T細胞都明顯減少,其中對生髮中心形成有重要作用的一些重要輔助工具,類似BCL-6陽性B細胞,以及BCL-6陽性濾泡輔助性T細胞明顯缺乏,才不能產生足夠的訓練抗體的地方

COVID 19 淋巴結

新冠肺炎死亡患者的胸腔淋巴結,與年齡相仿且因其它原因死亡者的淋巴結,進行了對比, 發現重症新冠肺炎患者不管是在感染10天內病亡,還是15天後才不治身亡,淋巴結內也都明顯缺少生髮中心形成。


有記憶抗體的訓練塲地明顯缺少

raw-image

在出現細胞風暴的 COVID19 重症患者身上,

[人體記憶B細胞抗體」的訓練塲地, 叫 "生發中心" ( Germinal Center ) 非常明顯的缺少

而 這種"生發中心" ( Germinal Center )的缺少,在應對COVID 19 再次感染時,體內就沒有‘有記憶的抗體 去抵抗COVID19新冠病毒

來源:

https://www.cell.com/cell/pdf/S0092-8674(20)31067-9.pdf

10.1111/j.1440-1843.2006.00783.x

如果你已經看到最後 : 【免費支持我】

幫我按下方的 [拍手五下],我有機會獲得內容創作的酬勞喔~

創作不易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黃軒醫師的沙龍
897會員
572內容數
醫學博士 微創內視鏡重症醫師/專欄作家/古文愛好者/2023年全球傑出僑生2019年中華十大傑出校友2015年僑大60週年𠎀出僑生校友2012年師大𠎀出校友2023年中科大𠎀出校友👨🏻‍🎓。 日常生活中的健康,可以用科學來提醒大家... 「用生命看健康❤️,用生活過健康❤️」
黃軒醫師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1/08
《航班95.7%廢水,有新冠病毒痕跡》 抽查癈水,看看有沒有病原體,以便知道研究的社區,研究的群體中,有沒有會發生什麼樣的流行疾病趨勢,這個對公共衛生事件應變,是非常重要的檢驗方式! 一樣的,在pandemic 下,我們去檢驗航班的廢水中的covid 病毒濃度量,就是要看看有沒有病原體帶入境來。這樣
Thumbnail
2023/01/08
《航班95.7%廢水,有新冠病毒痕跡》 抽查癈水,看看有沒有病原體,以便知道研究的社區,研究的群體中,有沒有會發生什麼樣的流行疾病趨勢,這個對公共衛生事件應變,是非常重要的檢驗方式! 一樣的,在pandemic 下,我們去檢驗航班的廢水中的covid 病毒濃度量,就是要看看有沒有病原體帶入境來。這樣
Thumbnail
2023/01/07
媒體詢問:為何「驟然解封」,會導致疫情擴散失控?A. 英國🇬🇧研究這個關於如何,解封才是最佳的模式,早在2020年10月,英國🇬🇧的Oxford大學研究團隊,就已經做了探討:" 什麼才是最佳解封降階方式? "他們提出兩種解封降階的方式比較 :1.馬上開關的策略(On and Off Stra
Thumbnail
2023/01/07
媒體詢問:為何「驟然解封」,會導致疫情擴散失控?A. 英國🇬🇧研究這個關於如何,解封才是最佳的模式,早在2020年10月,英國🇬🇧的Oxford大學研究團隊,就已經做了探討:" 什麼才是最佳解封降階方式? "他們提出兩種解封降階的方式比較 :1.馬上開關的策略(On and Off Stra
Thumbnail
2022/02/20
記者問:KTV 唱歌📷,容易染疫嗎?」 這答案:當然是的! A. 我常常提醒 在pandemic 下,唱歌📷,都要戴口罩📷才安全 尤其是一群朋友,你認識也好,不認識也好, 只要一起唱歌跳舞,更需要戴口罩📷! 因為現在的病毒📷,已經大都會以無症狀、或輕微症狀呈現 在大家一起歡唱時
Thumbnail
2022/02/20
記者問:KTV 唱歌📷,容易染疫嗎?」 這答案:當然是的! A. 我常常提醒 在pandemic 下,唱歌📷,都要戴口罩📷才安全 尤其是一群朋友,你認識也好,不認識也好, 只要一起唱歌跳舞,更需要戴口罩📷! 因為現在的病毒📷,已經大都會以無症狀、或輕微症狀呈現 在大家一起歡唱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身為採購專家,當然不能錯過11/11購物節的超殺折扣!本文將帶你深入瞭解蝦皮11/11購物節的完整攻略,從必領的各種優惠券、商城折扣,到限時的搶購技巧,讓你買到手軟荷包也不哭泣。更重要的是,揭密蝦皮分潤計畫,教你如何零成本創業,透過分享商品連結,每月輕鬆加薪,開啟數位遊牧人生!
Thumbnail
身為採購專家,當然不能錯過11/11購物節的超殺折扣!本文將帶你深入瞭解蝦皮11/11購物節的完整攻略,從必領的各種優惠券、商城折扣,到限時的搶購技巧,讓你買到手軟荷包也不哭泣。更重要的是,揭密蝦皮分潤計畫,教你如何零成本創業,透過分享商品連結,每月輕鬆加薪,開啟數位遊牧人生!
Thumbnail
雙11購物節將近,這次分享一些蝦皮海外賣場購物的步驟與注意事項,並且介紹雙11蝦皮購物的相關優惠;另外蝦皮分潤計畫持續招募新血中,只要分享購物連結即可獲得分潤,是很適合創作者的額外收入管道喔!
Thumbnail
雙11購物節將近,這次分享一些蝦皮海外賣場購物的步驟與注意事項,並且介紹雙11蝦皮購物的相關優惠;另外蝦皮分潤計畫持續招募新血中,只要分享購物連結即可獲得分潤,是很適合創作者的額外收入管道喔!
Thumbnail
人體免疫力會隨著年齡增長而變弱,導致對抗外來病原的作戰能力降低,變得容易感染病毒或可能衍生其他疾病,黃金時代特約金時診所提醒民眾,成人不該忽視任何疾病帶來的威脅,讓事前的預防勝於後續治療。同時提供「金時診所長輩疫苗接種大黃卡」,讓年長者依照時程施打疫苗。
Thumbnail
人體免疫力會隨著年齡增長而變弱,導致對抗外來病原的作戰能力降低,變得容易感染病毒或可能衍生其他疾病,黃金時代特約金時診所提醒民眾,成人不該忽視任何疾病帶來的威脅,讓事前的預防勝於後續治療。同時提供「金時診所長輩疫苗接種大黃卡」,讓年長者依照時程施打疫苗。
Thumbnail
11/22 一篇來自醫學雜誌 Circulation 的論文,證明了必須停止 covid-19 針劑實驗。“我們得出結論,mRNA vacs 會顯著增加心肌的內皮炎症和 T 細胞浸潤,並且可能解釋了接種疫苗後血栓形成、心肌病變和其他血管事件增加的觀察結果。”
Thumbnail
11/22 一篇來自醫學雜誌 Circulation 的論文,證明了必須停止 covid-19 針劑實驗。“我們得出結論,mRNA vacs 會顯著增加心肌的內皮炎症和 T 細胞浸潤,並且可能解釋了接種疫苗後血栓形成、心肌病變和其他血管事件增加的觀察結果。”
Thumbnail
心肌炎就是心臟肌肉細胞的發炎,是一種很少見的疾病,但由於心臟是供應血流及維持生命的重要器官,且由外觀症狀早期診斷極其困難,因此一旦發生,往往造成生命得喪失或不可挽回的後果。
Thumbnail
心肌炎就是心臟肌肉細胞的發炎,是一種很少見的疾病,但由於心臟是供應血流及維持生命的重要器官,且由外觀症狀早期診斷極其困難,因此一旦發生,往往造成生命得喪失或不可挽回的後果。
Thumbnail
新冠病毒真正對人體的傷害過程還在研究當中,例如現在有一些新的說法有待驗證,認為病毒真正造成的傷害,其實是棘突蛋白會緊緊附著在血管上,然後讓血管壁剝落,出血之後會凝血,佔據血管通道,然後阻礙血液流通,於是血液中的氧氣不足,最後造成血栓或中風或心血管疾病....
Thumbnail
新冠病毒真正對人體的傷害過程還在研究當中,例如現在有一些新的說法有待驗證,認為病毒真正造成的傷害,其實是棘突蛋白會緊緊附著在血管上,然後讓血管壁剝落,出血之後會凝血,佔據血管通道,然後阻礙血液流通,於是血液中的氧氣不足,最後造成血栓或中風或心血管疾病....
Thumbnail
新冠病毒真正對人體的傷害過程還在研究當中,例如現在有一些新的說法有待驗證,認為病毒真正造成的傷害,其實是棘突蛋白會緊緊附著在血管上,然後讓血管壁剝落,出血之後會凝血,佔據血管通道,然後阻礙血液流通,於是血液中的氧氣不足,最後造成血栓或中風或心血管疾病....
Thumbnail
新冠病毒真正對人體的傷害過程還在研究當中,例如現在有一些新的說法有待驗證,認為病毒真正造成的傷害,其實是棘突蛋白會緊緊附著在血管上,然後讓血管壁剝落,出血之後會凝血,佔據血管通道,然後阻礙血液流通,於是血液中的氧氣不足,最後造成血栓或中風或心血管疾病....
Thumbnail
在新冠肺炎出現之前,「肺炎」這個疾病就是國人十大死因的第三名。 國人的十大死因,第一名毫無疑問是惡性腫瘤,也就是癌症;第二名則是心血管疾病,例如常見的心肌梗塞、主動脈剝離等等;而十大死因的第三名其實就是肺炎,肺炎可以說是所有臥病老人家的重大殺手之一...
Thumbnail
在新冠肺炎出現之前,「肺炎」這個疾病就是國人十大死因的第三名。 國人的十大死因,第一名毫無疑問是惡性腫瘤,也就是癌症;第二名則是心血管疾病,例如常見的心肌梗塞、主動脈剝離等等;而十大死因的第三名其實就是肺炎,肺炎可以說是所有臥病老人家的重大殺手之一...
Thumbnail
COVID19 疾病,會引起血栓,但COVID19 疫苗引起血栓 至今沒有人証實會有直接關聯,專家們的想法,我整理一下,大約如下: 怎麼判定是疫苗接種後的副作用? 1.產生抗體的時間 一般疫苗接種後,完成流感疫苗接種後,至少約需2-3 週,才會產生抗體,具有保護力。接種疫苗後,卻在施打後「一週內
Thumbnail
COVID19 疾病,會引起血栓,但COVID19 疫苗引起血栓 至今沒有人証實會有直接關聯,專家們的想法,我整理一下,大約如下: 怎麼判定是疫苗接種後的副作用? 1.產生抗體的時間 一般疫苗接種後,完成流感疫苗接種後,至少約需2-3 週,才會產生抗體,具有保護力。接種疫苗後,卻在施打後「一週內
Thumbnail
近日常常被問,其實不會奇怪 答案就是下面 疫苗,大都使用病毒片段基因 不管是傳統減毒/死毒疫苗,就是採用打進整個病原菌、或是將mRNA打進人體細胞膜、或牛津大學和阿斯特捷利康公司(AstraZeneca)研發的重組病毒疫苗,以及台灣3家本土疫苗廠商採用次單位的棘蛋白疫苗,選擇病毒的片段來引起免疫反
Thumbnail
近日常常被問,其實不會奇怪 答案就是下面 疫苗,大都使用病毒片段基因 不管是傳統減毒/死毒疫苗,就是採用打進整個病原菌、或是將mRNA打進人體細胞膜、或牛津大學和阿斯特捷利康公司(AstraZeneca)研發的重組病毒疫苗,以及台灣3家本土疫苗廠商採用次單位的棘蛋白疫苗,選擇病毒的片段來引起免疫反
Thumbnail
最近從香港🇭🇰報導再次感染COVID19 ,荷蘭🇳🇱,比利時🇧🇪,也陸續出現「再次被感染」者的出現!記者詢問為什麼呢? 我前天剛好唸到一篇哈弗大學發表在「細胞」國際期刊論文 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在COVID19 大流行下,有些患者會有易再次感染的風險呢? 其實早在SARS、MERS,這
Thumbnail
最近從香港🇭🇰報導再次感染COVID19 ,荷蘭🇳🇱,比利時🇧🇪,也陸續出現「再次被感染」者的出現!記者詢問為什麼呢? 我前天剛好唸到一篇哈弗大學發表在「細胞」國際期刊論文 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在COVID19 大流行下,有些患者會有易再次感染的風險呢? 其實早在SARS、MERS,這
Thumbnail
即使COVID 19康復了, 病毒🦠仍存在精液內 昨天閱讀了JAMA 醫療文獻: [ 即使康復了,COVID 19 病毒🦠仍存在精液內⋯⋯],COVID19 🦠病毒在睪丸的攻擊。其實早已陸續報導過了: 中國大陸 研究早就提到,COVID 19 病毒🦠攻擊細胞的靶點,簡稱為ACE2 (血管緊張
Thumbnail
即使COVID 19康復了, 病毒🦠仍存在精液內 昨天閱讀了JAMA 醫療文獻: [ 即使康復了,COVID 19 病毒🦠仍存在精液內⋯⋯],COVID19 🦠病毒在睪丸的攻擊。其實早已陸續報導過了: 中國大陸 研究早就提到,COVID 19 病毒🦠攻擊細胞的靶點,簡稱為ACE2 (血管緊張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