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30|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秋風起,來一碗紅豆沙~

我的秋日料理。
我的秋日料理。
我的秋日料理是媽媽親手煮來的紅豆沙。在香港,紅豆湯不叫做「紅豆湯」,而叫作「紅豆沙」。跟台灣的紅豆湯不太一樣,紅豆沙裡的紅豆並不是顆粒分明的。紅豆沙之所以為「沙」,是指當紅豆煮得爛透之後,豆肉脫殻而出,溶化於甜湯裡面,成了「沙」(有粉碎和微細之意思)。成「沙」之後,豆子不見了,但走過的路,無論是湯匙上,還是碗唇上,都沾滿了微小的紅豆沙粒,有趣奇異(所以說,此「沙」不同彼「沙」,絶非沙漠那個粗燥而無味的「沙」喔)。
港式紅豆沙的主角不只有紅豆,還有陳皮(香港人稱它為「果皮」,凡指沒有醃製過的,乾燥的原味新會柑皮)。大概是香港的地理位置,偏處南方,又靠近海邊,濕氣比較重,善用陳皮來紓解脾胃裡的滯氣吧。媽媽喜歡秋風起的時候,找來祛濕的陳皮(「陳皮越老越值錢喔!」小時候經常聽到媽媽這麼炫耀著,她手上那已經有30年歷史的陳皮),配合滋潤補身的紅豆,煮來一大鍋的紅豆沙。每逢秋天時分,涼風輕吹,下課歸家,走到家門前,總迎來紅豆混合陳皮的香氣,如同媽媽先行派出紅豆沙,張開雙手迎接我的一樣。一股暖流直奔入心,久久不能散去,成了一道和媽媽相連的家常菜,一個暖心的記憶,教人思念的秋日味道。
有一回,心血來潮,我拿起了手機,拍攝一下媽媽煮東西的情況。媽媽看見鏡頭,彷彿以為是在拍電視台的飲食節目一樣,緊張得聲音振抖,一臉正經的,慢慢從材料介紹起來,偶然,還會聽到當時躲在鏡頭後的小幫手,即我,在旁亂入插嘴,誇張地強調紅豆沙煮來的香氣和美味,引得媽媽哭笑不得... ... 在疫情影響下,已經一整年沒有回家看看父母了,這些影片,如今顯得份外有意思,好讓想念媽媽之情(應該是思念她拿手菜的味覺之情多一點吧,哈)能藉著家庭影片,暫且用視覺來補償一下,那不能吃進肚子裡的空虛。
埋藏在味蕾記憶深處的故鄉味道,縱使經年累月也無法輕易戒除。— 摘選自洪俊彥《近鄉情悅 — 幽默大師林語堂的台灣歳月》

附上李媽私房菜食譜「港式陳皮紅豆沙」:
  1. 泡2茶杯的紅豆於水裡,起碼1小時。徹底清洗,瀝乾水份待用。
  2. 清洗陳皮,放進已經放有3湯碗半清水的鍋子裡面。
  3. 水煮沸後,加進紅豆。
  4. 先以大火煮15分鐘,後改以中火煮20分鐘。
  5. 20分鐘後,放進半茶匙的鹽和1片半的蔗糖,繼續以中火多煮10分鐘。
  • 怕紅豆久煮不爛的話,可以煮前把它泡過夜,或是,清洗乾淨後,放冷凍庫裡,冷凍一個晚上。
碗唇留「沙」。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