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31|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台積電成功五大要素

這兩天有個新聞就是,台積電的劉德音和魏哲家獲選工研院院士。
喬飛最喜歡研究/關注這種這看似簡單的新聞。
新聞當中劉德音提到台積電成功的五大要素:

劉德音表示,台積電之所以成為現在的台積電,有5大要素,首先是必須創造1個新的商業模式,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所創的晶圓代工是不跟客戶競爭,是大家的晶圓代工廠,能獲客戶信任。
第2必須運用臺灣的優勢,臺灣的工程師品質即為優勢之一;第3是以世界為市場,不是只有台灣而已是,這是台積電能做大的因素;第4是具備網絡效應(NETWORK EFFECT),當使用台積電的做出來的晶片的客戶或產品使用者越多,就越有價值;第5是要具備專業經理人治理系統。

對於以上新聞內容說的五點,當中第一點是無庸置疑也不用研究的,台積電是純代工工廠,不會自己生產產品和其他人一邊代工一邊競爭。
第二點,台灣工程師的奴性這也不用懷疑也無從研究。
第三點,以世界為市場,不是只有台灣而已。這也不用研究,全世界前十大的企業眼光當然是放在全球市場。
第四點: 網路效應。越多人使用台積電的產品,台積電的價值就會顯現。這個效應在AMD身上得到了證實。今天世界上很多產品都是你做我也做大家都在做。就像AMD和INTEL都有做CPU,如果AMD靠台積電的先進製程不斷進步,而INTEL因為本身晶圓製造的製程遇到瓶頸,那就會讓AMD市占率增加,這是最明顯的例子。再來就是聯發科和高通,互相競爭的對手,都使用台積電代工,那他們彼此就不會退出台積電,因為誰退出誰在製程上就落後對手。落後對手代表的就是失去市場,這件事情很嚴重。再來就是台積電舊製程的研發製造費用攤提完畢之後,製造成本就會很低,導致其他製造商乾脆也交給台積電代工。就像SONY也有半導體部門,可是當手機對於CMOS需求大增的時候,SONY選擇交給台積電代工而不是自己擴廠增加產能,由此可見交給台積電代工的成本比自己製造還要低。所以的確,越多使用台積電的產品,市場的變化讓台積電的價值就會被放大。這點我們可以持續觀察。
第五點:專業治理人治理系統。這是他們內部的控制系統,這我無從研究無從得知當中的訊息,所以也不必研究。
綜合以上,要了解台積電是否持續有優勢,身為奈米股東的我們只能持續去觀察台積電是否持續專注在單純代工的生產模式,以及是否更多陣營加入台積電。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