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7|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愛情邊緣人】神力女超人,與那之後的悖德之愛(下)

前情提要

當邊緣心理學走入漫畫殿堂

1938年,二戰的炮火即將燃起,那是一個渴望「英雄」的年代。於是,稱為「漫畫」的大眾娛樂,在美國報章雜誌間誕生,一個個身材壯碩的「超人」們,舉起正義的拳頭懲罰邪惡敵軍,以安撫美國社會對戰爭的煩躁不安。
但,隨著戰爭情勢惡化,漫畫裡的暴力也越趨嚴重。許多人不禁疑問:這就是正義的模樣嗎?英雄除了揮動拳頭,沒有別的方法改變世界嗎?
就在這時,一個漫畫界的異類出現了。沒錯,正是被學術界驅逐的邊緣心理學家:威廉。
讓威廉走入漫畫世界的,是奧麗芙。在帶孩子之餘,奧麗芙同時在美國家庭主婦愛看的雜誌:《家庭圈》(Family circle)擔任寫手,並在第一篇文章裡,介紹威廉優異的心理學背景,以及他對漫畫文化的支持。在威廉的觀點裡,只要能妥善設計漫畫角色,便能帶給社會正向的心理力量。
這篇文章吸引了漫畫編輯馬克斯(Max Gaines)的注目,他歡迎威廉參與剛成立的 DC 漫畫編審委員會,以心理學專業打造新一代「超級英雄」。

對陽剛世界做出愛的反擊

這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無法以學說扭轉世界的威廉,居然走入新時代的漫畫殿堂,扭轉陽剛崇拜的世界觀。威廉於是決定,他要打造不同以往的角色:「就我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漫畫最可惡的一點,就是令人血液凝結的男子氣概。不管男性英雄多強壯,他始終缺乏母愛和溫柔。」
缺乏溫柔的英雄,會讓觀看漫畫的孩子,無法體認到真正的「正義」,並非出自於「以強勢壓榨懲罰他人」,而應是出自對他人的溫柔與尊重。但,在當時頌揚男子氣概的社會氛圍裡,若塑造出一個「溫柔貼心」的男英雄,必然會被讀者視為「娘娘腔」,進而引發更多的歧視與爭議。
那,這個英雄,必須是個女性才行。據說,正是伊莉莎白,對威廉提出設計「女英雄」的構思。崇拜女性的威廉,終於有機會向世界宣揚理念。

力量與溫柔,造出愛的神力

但,當威廉這麼告訴編輯馬克思時,馬克思認為威廉瘋了:「誰想看女英雄啊!以前漫畫每次出現女人,都不受歡迎!」
「你錯了,那是因為以前的漫畫,都只把女人設定成弱小無助,等待英雄拯救的傻瓜!這種角色,不只男人,連女人看了都無感!」威廉這麼回答。
柔性的溫柔氣質,在刻板的陽剛社會裡,經常被矮化成「沒用」,進而使許多女性陰柔之後的剛強力量被社會遺忘。威廉決定,他必須翻轉社會對女性的刻板印象──打造一個兼具伊莉莎白的堅毅果敢,與奧麗芙的溫柔魅力,超越時代想像的超級女英雄。
於是,手持象徵「力量與支配」皮鞭、配戴象徵「愛與服從」手環的偉大女英雄:「神力女超人」,就這麼誕生了。
神力女超人的手環,據傳來自奧麗芙經常配戴的手環
「一個比男人強大的女人!男人看了一定會不舒服!」編輯馬克思面有難色,但威廉毫不退讓:「現代男性其實都樂於臣服在女性的石榴裙下,給男性一個比自己強壯的性感女子,讓他們乖乖臣服,他們會心甘情願並驕傲地成為她的奴隸!」
親愛的讀者,接下來是付費限定,擅畫又愛寫的肉蟻小姐,為你介紹從古至今鮮為人知的「真實人物及事件」,欲知詳情歡迎「訂閱」喔!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這個世界總是這樣,頂著光環的主角光鮮亮麗,剩下的就通通被忘記。用句白話來說,這些被丟一邊的誰誰誰,都是這世界的「邊緣人」,但邊緣人其實沒那麼邊緣,如果你先丟開社會上區分「正常與怪異」的濾鏡,你會發現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觀:邊緣人就在你身邊,甚至可能,就是你自己……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