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7|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一棵開花的樹

    佳蕾寄來一首歌,說是一首很美的歌。她在Line上附上一個連結,與我分享。
    像這樣的轉貼,常見於各式社群團體中,很難引人注目。但佳蕾的推薦對我卻特別有說服力。她喜歡唱歌,這麼多年來一直早晚練唱,從不間斷。她擅長表達情感,歌聲極具穿透力,總能觸及人們深層的情感,讓最隱密的情緒隨著她的音樂起落。她對美的堅持和美的詮釋一直都令我折服。因為是佳蕾,在接到訊息的當下,我忍著不聽,非要等到夜闌人靜的時刻,才願意泡好一杯熱茶,關上房門,一個人慢慢獨享。
    這歌曲我雖陌生,但歌詞我是知道的。【一棵開花的樹】,選自席慕蓉一首著名的詩。
    如何讓你遇見我
    在我最美麗的時刻
    為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他讓我們結一段塵緣
    佛於是把我化作一棵樹
    長在你必經的路旁
    陽光下慎重地開滿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當你走近
    請你細聽
    那顫抖的葉是我等待的熱情
    而當你終於無視地走過
    在你身後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
    詩,流傳很廣,受到很多人的喜愛。大部分的人主張是一首失戀的悲歌,他們覺得作者把一位少女懷春之心表現得情真意切、震撼人心。七八年前,我初次讀到這首詩時,卻完全沒有共鳴。在我看來,【偏執】才是這首詩的主調。這位少女以愛情為生命的唯一軸心。她用了五百年的時間盼望與等待,只為求得一段情。這種行為若在發生在真實生活中,注定為她自己帶來無止境的失落。從旁觀者的角度,她也將被歸類為【恐怖情人】,傷己又傷人。這種病態行為所產生的美感,若不加以適度節制,絕對會讓情感氾濫成災,造成血肉模糊一片。佛家在各種經典中,不斷要求人們學著放下,勸人不可執著,否則將會陷入痛苦的深淵。慈悲的佛一定不願助她願望成真,讓她真的變成一棵悲傷的樹!
    讀詩當時,我的生活被來自家務、育兒、工作等排山倒海的壓力淹沒,我無暇裝扮自己、取悅別人,只求佛賜我千隻萬隻手,讓我能安撫身邊每一個焦躁的靈魂。那幾年,我已從夢境降落人間,曾經以為的心靈伴侶,經過歲月的洗禮,已蛻變為互相扶持的手足。我認為真實的世界是由一連串齲齬、妥協及釋懷組合而成的。日子若在既定的軌道上平穩、持續地運行,自然帶來一種年輕時無法體會的踏實感,那些如煙火般刻骨銘心的愛情都是夢境,都是不切實際的想望。
    但因為是佳蕾,我在那一天結束前的夜晚,端了一杯泡好的熱茶,躲在為自己留下的小角落裡,慎重的打開了連結。打開連結前,我看到佳蕾在網址下還為我留下了一小行字:劉新城,極具才氣的年輕作曲家,盛年驟逝,只留下幾首優秀的作品。
    X X X X
    在一片靜默中,鋼琴前奏從G大調主和絃緩步出發,幾個穩定的音程連成一條非常簡單的旋律線,勾勒了一個模糊卻柔和的輪廓。隨即,高音部出現了不和諧的增減音程,以短長、短長 節奏的組合,連續發出幾個無奈的嘆息,為整個背景塗上了奇異的色調。在鋼琴短暫的獨白之後,進場的是女聲齊唱。這次,主旋律線條有了更多的細節,使得主角的身影逐漸清晰。旋律雖圍繞在穩定的大三和絃上,但伴奏卻不尋常的使用了七和絃。極穩定和極不穩定兩種性質截然不同的和絃,在同一個時空中並肩前進,交織出一片虛無縹緲的氣氛,讓我彷彿化身為那位癡情的少女,獨自站在雲霧瀰漫的曠野,對著上天發出最虔誠的祈求。主旋律接著在男聲與女聲之間游移,漸漸融合一體,水乳交融的和聲為主旋律塗上了更豐富的顏色,使情感也變得越來越炙烈,接著,歌詞與聲部層層堆疊,讓情緒逐漸上升,終於到達最高點。
    在我熟知的音樂中,悲歌多半採用色調較為陰暗的小調,很少聽到這種創意。這種設計營造了一種似幻似真的氛圍,把平面變為立體,讓人不知不覺地穿越時空,走進了那位癡心女孩的心裡,和她一同癡心等待、和她一同展現美好。當一片片的花瓣落下的那一剎那,我真的感覺到一陣失落,一顆心隨著音樂的行進被徹底掏空,彷彿自己是悲劇中的女主角,正經歷了一場凄美的愛情。
    X X X X
    音樂結束了,心卻是暖烘烘的。
    這是怎麼一回事?
    腦中閃過一本書的論點:相較於喜劇,悲劇更具有力量。是了!這悲傷故事強烈的孤獨感,讓人彷彿遺世獨立,反而有了存在的力量,讓我在一成不變的生活中,尋回了一點點的自己。
    雖說如此,我仍堅持不管現實生活有多麼索然無味,戀愛不可隨便談!但,有關愛情優秀的詩歌和音樂,今後不可不聽!
    向席慕蓉、劉新城致敬!也感謝佳蕾的引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