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必須說這本或許很多人看過了,但他的內容依舊令我驚艷!標題的超棒兩字當之無愧,個人感覺這是一本非常實用的寫作指南;觀念解析跟引文的比例輕重適宜,用來舉例的作品也極為大眾,就算沒讀過、看見名字也略知一二的程度,大幅降低了讀者進入狀況的難度。(溫馨提醒:如果真心沒有概念,去維基百科搜尋也可以得到劇情大綱,可視狀況動動手指)
本書2013年9月初版,我手上的則是2016年10月的17刷,可見熱衷寫作的人比我想像中要來的多,賣量十分感人。
個人覺得本書好棒棒的原因
對於初學者來說本書內容並不深澀,可以放心地跟隨作者的帶領,手把手認識各種技巧;對於已經看爛一堆編劇、寫作書的老手來說,本書亦有可取之處,正好藉機溫故知新。這也是我極力大推的原因,過去自己也曾蒐羅不少編劇寫作書籍,裡頭的大方向跟要點某種程度上基本一致,但多少還是會有每個作家不同的側重點跟拿手絕活。深入瞭解其他人的寫作方式,加減作為自我發展的參照也是蠻有趣的事情。
就這點來說,本書是一本務實地從開頭教你寫到結尾的指引,童叟無欺。
最重要的一點:不要相信任何人
是的,盡量看,多多瞭解寫作的基本規則是怎麼回事;可是做完這些之後,千萬不要照單全收。這是我對寫作者的建議。每個人的長處不同,適合的寫作方式也不盡相同;或許村上春樹的意識流寫法可以世界大賣,但換個人寫同樣的作品卻像坨屎——理論跟技巧充其量是參考,如何將小說寫的好看最終還是得看個人的本事。
大量攝取,從其中找出自己能夠吸收的養分,自然而然會有所領悟;看了再多,終究需要自己實踐出真知。
不要相信任何人,相信自己。
讀寫作書之必要
人貴自知。自知可取之處在哪裡、適合怎樣的創作方式,好壞由作品自證,心態持平不卑不亢;那麼就可以省下許多時間,不用跟評論者吵架了。
如何用理論跟技術拆解自己的作品,研究到一個程度自然可行。
與同樣也在寫作路上的你共勉之。
部分書摘
時時用各種聰明的方式來讓角色達到最大發揮,你的故事就會說得精采。每當你的角色面臨抉擇,就問自己關於兩個最高智能的問題:「他真的會這麼做嗎?」以及「有沒有別種做法,會顯得更真實、更巧妙、更讓人拍案叫絕?」這兩個問題,可以幫助你讓角色不逾越他的最高智能。維持在這範圍內,你的角色會表現得很好。但你也許會問,或許這個角色的智能很低呢?沒有關係,他在低智能範圍內,還是一樣可以有最大發揮,讓人驚奇,讓人喜歡。——P.46
很多人覺得龍傲天小說寫不出高智商主角,只好把其他角色通通降智來襯托主角的高人一等,正是因為違背了最大發揮的常理讓人感到不協調。
跳躍式衝突是由一個緊張層次跳升至另一個層次,中間沒有恰當的動機或過度階段。就好像一個人,應該只是有點被惹惱,他卻反應過激,彷彿恨得牙癢癢的。跳躍式衝突常見於低劣通俗劇,人物一會兒溫柔體貼,一會兒暴跳如雷,接下來又是寬恕又是什麼的,令讀者看得眼花撩亂。當然,在突發狀況下,人是有可能從一種情緒立刻跳進另一種情緒。如果酷斯拉從天而降,一腳踩進你筆下人物得臥房,恐怕就會雞飛狗跳。但是如果沒有類似情況,跳躍式衝突(人物的情緒迅速改變)是不該發生的。在最好的劇情小說中,衝突都是緩慢升高的。——P.68
需要合理鋪陳。
非小說類的作者為了支持自己的前提,會提出證據,都是你可以在「真實」世界中可以檢驗、可以論證的。小說的前提,卻是不能在「真實」世界中證明和辯論的。原因在於,小說作品的前提不是放諸四海皆準的事實,它只在小說中的特殊情況下成立。——P.86
顯然筆戰算是非小說類寫作。XD
如果故事的結尾沒有跟前面發生的事產生因果關聯,它就不是劇情小說。亞里斯多德說:「在簡單的劇作與演出中,段落式是最糟糕的一種。什麼是段落式?就是前因後果沒有關聯。」換言之,前後沒有因果關係。沒有這種關係,事件不能累積成高潮。所以,劇情小說只能有一個前提,因為它只能有一個高潮,在高潮中,核心衝突解決了。核心衝突獲得了解決,就是證明了前提。——P.89
建構前提沒有公式,但是據埃格里說,好的前提應該講到某人遭遇一連串的衝突,結果在某方面產生了變化。……建構前提時,記得三個C:人物(或角色,character),衝突(conflict)和結果(conclusion)。一個劇情故事就是主角經歷危機而轉變,前提是這個轉變的簡短敘述。——P.95
選材——選擇在小說中納入什麼,略去哪些——是作者的重要工作之一。省略掉故事不需要的場景、描述、人物和對話,就是去蕪存菁,選材選得好,讀者會覺得故事「緊湊」,選得不好,讀者就覺得故事「拖拖拉拉」。抓緊前提能讓你了解兩者的差別何在。——P.96
這邊基本上是一整套的。
什麼是正義?正義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無辜者雪冤、有罪者受罰。「詩學正義」(poetic justice)是天理昭彰、報應不爽,可是要「如詩」,正義必須以隱藏的方式伸張。——P.140
要出乎意料又合乎情理、前後呼應。
現代版的全知觀點是「有限度的全知觀點」,這實在是極好用的技巧。作者表明有辦法進入某幾個角色的腦袋,但其他的角色進不去。選定的人物通常是主角和另外兩、三人,稱為「觀點人物」。當敘述者盤據在某個人物腦袋中時,讀者彷彿在過這個人物的生活。與全知觀點寫法不同,在有限度的全知觀點下,讀者不需要經常轉換觀點,卻有機會與不只一個人物產生親密感。——P.154
個人很喜歡這種多面向的寫法。
想要採取恰當的觀點,不要問自己「採取什麼觀點教好」,而要問「這故事由誰來講好」。你選擇的觀點是由敘述聲調(narrative voice) 來表達,而在故事裡重要的是敘述聲調而不是觀點。——P.156
總之,你的文句應該包含時間、顏色,並且結構嚴密(詳細明確而不是籠統含混);傳達一種動感,並且照顧到七種感覺:聽覺、視覺、觸覺、味覺、嗅覺、心靈感應,以及幽默感。——P.214
幽默感!XD
想要順利寫完小說,你得學會客觀看待你的作品,學著從批評家的角度來看。你還得能修改稿子,把它改得強而有力。為了加強力道,你可能得修剪或刪除一些你很喜歡的場景,或者更改情節、人物、風格、語調、聲音、時間。首先你要能面對,這是非做不可的事,然後重新思考、重新寫作。痛啊,你說。沒錯。——P.219
把手稿擱一陣子再來分析,你會比較客觀。三、四個月不算長,有的作者擱上一整年,這段期間你可以寫別的小說。改寫最重要的一點是態度。改寫的時候你得剃骨削肉在所不惜,該切的、該剪的、該改的,毫不容情。審視每個場景的時候,記住改寫的最重要規則就是:如果你懷疑這段不好,那它一定不好。——P.226
修稿是我個人弱項所以多做點筆記。
頭腦真的堵塞時,最重要的是記得:每個作者都有寫不出來的時候,不需要憂慮。氣不可洩、勇不可失。先把已經寫好的稿子重打一遍,算是暖身。放點熱門音樂來聽,也許有幫助。朗讀寫好的部分,偶爾也有用。不管怎樣,不能停止寫。繼續打字,就算打出來的不成章法也沒關係。只要繼續堅持,你會突破這個瓶頸!但你若走開,丟下,就不可能突破,只是讓你下次更容易放棄。不要把寫作瓶頸與其他的情緒混為一談,例如憤怒、悲傷、病痛、懶惰、慾火等等。真正的寫作瓶頸有四種主因:對你的人物認識不清,一邊寫一邊改,害怕失敗,以及害怕成功。——P.242
這邊提出的四個原因頗為中肯,值得思考。一、二、三都有經歷過,尤其邊寫邊改真的會搞到自己懷疑人生,怎麼做都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