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別不同的醫療系統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美國的醫療系統,#像極了愛情,精彩的程度,我也不知道從何說起。
最近是流感季節,加上疫症橫行,醫療服務的負荷加重,實在有點吃不消。適逢感恩節和聖誕節,雖然州政府們都勸大家不要多人聚會,但應該沒有太多人會聽聽話話的了。
不過,在美國看醫生,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以下是一些我所知道的,如果有在醫療系統工作的朋友能夠指正謬誤,請指教一下。
首先醫療保險幾乎是必須的,如果沒有醫療保險的話,看醫生會比較麻煩一點。就算有醫療保險,每一次付的診金都不少。相比起香港的醫療費用,美國的醫療服務的確比較昂貴。
此外,與香港看醫生方便的程度相比,美國看醫生應該算是十分不便。在香港,私家診所俯拾皆是,當感到不舒服,隨便在路邊見到診所,就可以走進去看醫生。然而在美國,普通的家庭醫生都需要預約,而美國的一般主張是普通傷風感冒就不要去看醫生,自己服用成藥就可以了。
如果真的有需要,又怎麼辦呢?一般都會到Urgent Care看醫生,也可以說是像香港的醫療中心一般,不過Urgent Care的診金又會比一般家庭醫生貴。
再嚴重一點要去急診室(Emergency Room)又如何呢?在香港,無論是公立醫院或私家醫院,都比較方便,診金也著實不太昂貴,只是公立醫院的等候時間會比較久。美國的急診室通常要等很久,雖然不會即時收費,但就算有保險,相比之下收費實在超級高。
不過,雖然如此,美國醫療的收費制度,還是有一些不為人所知的不明文規定。
首先,如果大家沒有保險而去看醫生,在處理收費的時候跟收費處說明,通常診金會酌量減少一點,而且如果可以一次過付款,有機會會有折扣。在香港所有收費都是明文規定來說,美國的醫療收費有「可加可減機制」。美國醫療系統,一般會偏向跟保險公司收取比較多的費用。
這代表著什麼呢?筆者剛移民之時,對於這些事情一概不知,試過碰了不少釘子。不過開始工作之後,公司會幫忙付一部分的保險費用,才真正的感受到擔子輕省一點。加上醫療費用很多時都是突發性的(除非是長期病患),並沒有什麼預算。
要移民到美國之前,一定要對醫療系統上的差別有心理準備。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會員
55內容數
新的一波移民潮又來了,美國是其中一個熱門的理想地方。可能大家有很多問題,也預計不到會有什麼挑戰。 作為移民美國二十多年的先鋒,站在美國與香港中間,可能可以幫到大家解答一些了解美國生活上的一些問題,或者是為移民這個題目提供一些思考方向。 Let's do this! 移民美國,的確 #像極了愛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Patrick Cha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美國的感恩節,#像極了愛情。無論是感恩節的意義,甚至是感恩節的起源,都是十分神奇的,就像每個人的愛情一樣,各自都有不平凡的故事。 當筆者在網上找資料,找到感恩節幾個版本的故事,想與大家分享一下⋯⋯
在美國做選民,#像極了愛情,所有人都圍著自己的感覺,實在太美好,但選舉完了之後就人走茶涼。 無論是2016,或者是2020,一到大選的時候,會多了很多人關心你。無論是電視廣告、郵箱、電郵、電話短訊,一天到晚都會有人找你⋯⋯
這是NHK晨間劇《雛鳥/ひよっこ》的其中一幕。 雖然這並不是直接談及移民美國,但這一幕卻令我想到美國的情況⋯ 雖然美國人很多,但從五月花號 從英國載著逃亡的基督徒來到這地的一刻,美國的主流居民就不是美國本地人。真正的本地人,其實只有印第安人而已。經年累月,大家在這地方成長、發展、成家
移民前/後教小朋友語言,#像極了愛情。籌算太多,但始終與現實會有距離,無論你的籌算是什麼。 今天早上與香港教會的弟兄在網上短敘,某弟兄的孩子上鏡了,在說英語。弟兄被詢問的時候,就說孩子在家通常都是說英語。筆者的孩子剛好相反,在家中都是說廣東話。 在筆者看來,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在美國跟人講抗疫,#像極了愛情,不說自明。 最近一星期,筆者居住的州份,開始讓酒吧與各種生意再次全面營業了。對此,居民的意見不一,有的說這個來得太快,因為疫情還沒有真的穩定下來,加上冬季來臨,病毒可能會再一次肆虐。 不過,也有一部分的美國人的態度是180度截然不同的⋯⋯
在美國遊山玩水,#像極了愛情,天大地大,一定有適合自己的地方去遊歷,而且,只要你想的話,就一定可以立刻去做。 要真的談論去不同的地方遊山玩水的話,可以講的很長篇,這次反而想講一件小事⋯⋯
美國的感恩節,#像極了愛情。無論是感恩節的意義,甚至是感恩節的起源,都是十分神奇的,就像每個人的愛情一樣,各自都有不平凡的故事。 當筆者在網上找資料,找到感恩節幾個版本的故事,想與大家分享一下⋯⋯
在美國做選民,#像極了愛情,所有人都圍著自己的感覺,實在太美好,但選舉完了之後就人走茶涼。 無論是2016,或者是2020,一到大選的時候,會多了很多人關心你。無論是電視廣告、郵箱、電郵、電話短訊,一天到晚都會有人找你⋯⋯
這是NHK晨間劇《雛鳥/ひよっこ》的其中一幕。 雖然這並不是直接談及移民美國,但這一幕卻令我想到美國的情況⋯ 雖然美國人很多,但從五月花號 從英國載著逃亡的基督徒來到這地的一刻,美國的主流居民就不是美國本地人。真正的本地人,其實只有印第安人而已。經年累月,大家在這地方成長、發展、成家
移民前/後教小朋友語言,#像極了愛情。籌算太多,但始終與現實會有距離,無論你的籌算是什麼。 今天早上與香港教會的弟兄在網上短敘,某弟兄的孩子上鏡了,在說英語。弟兄被詢問的時候,就說孩子在家通常都是說英語。筆者的孩子剛好相反,在家中都是說廣東話。 在筆者看來,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在美國跟人講抗疫,#像極了愛情,不說自明。 最近一星期,筆者居住的州份,開始讓酒吧與各種生意再次全面營業了。對此,居民的意見不一,有的說這個來得太快,因為疫情還沒有真的穩定下來,加上冬季來臨,病毒可能會再一次肆虐。 不過,也有一部分的美國人的態度是180度截然不同的⋯⋯
在美國遊山玩水,#像極了愛情,天大地大,一定有適合自己的地方去遊歷,而且,只要你想的話,就一定可以立刻去做。 要真的談論去不同的地方遊山玩水的話,可以講的很長篇,這次反而想講一件小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小編早上看見臉友轉發昨晚的亞東醫院急診事件,文中提到現行醫護困境🤨 來跟大家聊聊裡頭的經濟問題。 先來說說為什麼政府管制醫療產業? ✅政府為了避免醫療成本佔用太多(總)預算,排擠其他項目與功能,所以會實施價格管制。 醫療產業壓低預算的好處很明顯,但就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壞處是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臺灣的健保是世界首屈一指,讓昂貴的醫療費用變得更為負擔得起。在大陸上班及疫情期間,觀察大陸醫療水平及疫情期間醫院就診情況。此外,提供在家感冒時的自我輔助,例如成藥選擇以及如何在感冒期間加速復原。
Thumbnail
今天歐醫師蒞臨醫院演講,他是一位外科醫師去西雅圖行醫,回來和我們分享美國以及台灣之間醫療的差別以及未來外科醫師的展望。
Thumbnail
搬到美國3年了,我還是習慣在台灣做健康檢查,一方面是因為信任台灣的醫療品質,還有很重要的語言因素。 例如全身健康檢查,我其實幾乎聽不懂那些醫療名詞,當然可以找會講中文的醫師,還可以跟醫院申請翻譯,不過會想說一年也就一次,就趁回台灣時找個能讓自己能自在且安心的選擇。
Thumbnail
才剛到日本第2個月我就先流感:)因為流感發燒的關係,我第一次在日本看醫生了!一開始以為只是去普通小診所,沒想到是去山梨赤十字病院這種大醫院(山梨紅十字醫院),心裡第一個想法其實是「一定很貴😭」 記錄一下第一次在日本看醫生的經驗,也希望沒有下次🙏
Thumbnail
幾乎所有買保險的人都會規劃醫療險,醫療險不外乎理賠病房、手術、雜費等,保單上額度都寫得很漂亮,但實際理賠真的是這樣嗎? 看懂條款!到底雜費是什麼?   「住院醫療費用」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雜費,在一般認知中,醫療雜費就是健保不給付的自費項目,像是藥物、耗材或是手術特殊材料,但是有些我們認為應該要賠
Thumbnail
一開始剛到美國時,各種保險信件緊接著來,你必須一個個查看與研究,不像在台灣有保險人員為你解說。
Thumbnail
許多移民在美國都逃漏稅和脫產利用社會資源來養老和生活,有時候還會在原本的國家借一堆錢,或是像一些人專門回原本的國家取暖和用類似健保制度治病。
Thumbnail
護理師普及時薪還輸外勞 在醫院通常需提早點班很晚下班(下班要求不打卡) 只有長期輪大夜班年薪約80 (醫學中心) 要要求學分 進階 一堆文書報告等雜7砸8 除非你是個管較偏正常班 但正常班也很難有4 很多社會壞人抓定護理師想要正常班 開出價碼比保全還低 良心被狗吃? 有時衛服部是大
Thumbnail
急診裡面最有趣的,現在情況醫療人力短缺,護理師紛紛離職潮,國人的健康受到影響,而現實面對的困境仍無法改善,除了沒家屬是困擾護理師之外,其中最讓人無言的第二法門,就是所謂的吃到飽方案。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小編早上看見臉友轉發昨晚的亞東醫院急診事件,文中提到現行醫護困境🤨 來跟大家聊聊裡頭的經濟問題。 先來說說為什麼政府管制醫療產業? ✅政府為了避免醫療成本佔用太多(總)預算,排擠其他項目與功能,所以會實施價格管制。 醫療產業壓低預算的好處很明顯,但就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壞處是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臺灣的健保是世界首屈一指,讓昂貴的醫療費用變得更為負擔得起。在大陸上班及疫情期間,觀察大陸醫療水平及疫情期間醫院就診情況。此外,提供在家感冒時的自我輔助,例如成藥選擇以及如何在感冒期間加速復原。
Thumbnail
今天歐醫師蒞臨醫院演講,他是一位外科醫師去西雅圖行醫,回來和我們分享美國以及台灣之間醫療的差別以及未來外科醫師的展望。
Thumbnail
搬到美國3年了,我還是習慣在台灣做健康檢查,一方面是因為信任台灣的醫療品質,還有很重要的語言因素。 例如全身健康檢查,我其實幾乎聽不懂那些醫療名詞,當然可以找會講中文的醫師,還可以跟醫院申請翻譯,不過會想說一年也就一次,就趁回台灣時找個能讓自己能自在且安心的選擇。
Thumbnail
才剛到日本第2個月我就先流感:)因為流感發燒的關係,我第一次在日本看醫生了!一開始以為只是去普通小診所,沒想到是去山梨赤十字病院這種大醫院(山梨紅十字醫院),心裡第一個想法其實是「一定很貴😭」 記錄一下第一次在日本看醫生的經驗,也希望沒有下次🙏
Thumbnail
幾乎所有買保險的人都會規劃醫療險,醫療險不外乎理賠病房、手術、雜費等,保單上額度都寫得很漂亮,但實際理賠真的是這樣嗎? 看懂條款!到底雜費是什麼?   「住院醫療費用」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雜費,在一般認知中,醫療雜費就是健保不給付的自費項目,像是藥物、耗材或是手術特殊材料,但是有些我們認為應該要賠
Thumbnail
一開始剛到美國時,各種保險信件緊接著來,你必須一個個查看與研究,不像在台灣有保險人員為你解說。
Thumbnail
許多移民在美國都逃漏稅和脫產利用社會資源來養老和生活,有時候還會在原本的國家借一堆錢,或是像一些人專門回原本的國家取暖和用類似健保制度治病。
Thumbnail
護理師普及時薪還輸外勞 在醫院通常需提早點班很晚下班(下班要求不打卡) 只有長期輪大夜班年薪約80 (醫學中心) 要要求學分 進階 一堆文書報告等雜7砸8 除非你是個管較偏正常班 但正常班也很難有4 很多社會壞人抓定護理師想要正常班 開出價碼比保全還低 良心被狗吃? 有時衛服部是大
Thumbnail
急診裡面最有趣的,現在情況醫療人力短缺,護理師紛紛離職潮,國人的健康受到影響,而現實面對的困境仍無法改善,除了沒家屬是困擾護理師之外,其中最讓人無言的第二法門,就是所謂的吃到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