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加]出國前的醫療規劃

2023/03/08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美國的房子和學校差不多搞定後,我最近在忙的是和醫療有關的事,相信大家都有耳聞美國醫療跟台灣的情況是天差地遠,在出國之前得先做一些準備。
Photo by Accuray on Unsplash

一、例行性檢查

我和老公多年來都只有每年做那種,當地醫院移地到公司去做的基礎健檢,確定要出發後,火速去預約了比較完整的全身健檢方案,不過,其實也就是多加心肺部位的核磁共振與電腦斷層,本來還想加入無痛腸胃鏡檢查的,但這項檢查實在太夯了,二月問就必須預約到四五月去,只好作罷,留待明後年再規劃看看。
孩子的部分,也是立馬帶他們去做人生第一次的視力檢查,好在有先去,因為女兒居然已經有輕度的假性近視了,需要點睡前散瞳,一個月後還要回診追蹤,若是沒提早檢查的話還真不知道在美國會多麻煩。
視力結束了,接下來等出國前的牙齒塗氟就好。

二、個別重點檢查

健檢那天和家醫科醫師聊過後,她建議我另外掛耳鼻喉科和婦產科做深入諮詢和檢查。
看耳鼻喉科主要是要確認我單耳失聰的病因,因為若是先天性的,也許會有另一邊正常耳提前退化的情況,聽完讓我整個大驚!不禁反省自己是否太過不關心自己的耳朵了哈哈哈哈,但其實也是因為在生活上並沒有造成太大的不便,所以一直沒有重新檢查的動力,趁這次再好好關心一下。
而婦產科則是我想一陣子要去了,只是一直還沒付諸行動,不得不說生產完真的是遇到很多煩惱耶,這兩年讓我感到最驚悚的事情是-月經週期縮短了!!!你說變長就算了,縮短是想要我的命嗎嗚嗚嗚,原本一直是很規律的 28 天,這兩年莫名開始會在 25 到 28 天之間搖擺,到最近半年大概都是 25 天來一次月經了,據說經期縮短是卵巢早衰的前兆,想想就覺得可怕。而且我從生完二寶後,就再也沒有照過子宮超音波了,這兩年經痛跟經前症候群越發嚴重,剛好一併問醫生。

三、錦上添花的醫療行為

什麼醫療行為最能錦上添花?那當然就是醫美啦!有感於眼袋和膚質已經每況愈下,我想來嘗試玻尿酸和雷射除斑。另一個維修重點是我鼻頭上有一顆跟了我十幾年的痣,我終於下定決心要跟它說掰掰了,之前一直沒處理是因為鼻頭的位子有點不好弄,若是用雷射打掉怕凹一個洞,只能去整形外科用手術的方式割除。
除了醫美之外,我把看中醫調理身體也放在這個部分,其實我和老公長期都有在吃中藥,只能到出國前能改善多少算多少了。

四、醫療保險

稍微了解美國的保險制度,發現它的概念跟台灣完全不同,不僅更加複雜,其實保障內容也沒有全面,讓我們有點傷腦筋。
簡單介紹一下我了解到的美國醫療保險概念,大致有兩種選擇,一種和台灣的健保差不多,是吃到飽的,但費用也相對驚人;另一種是額度性質的,例如我買了一個 3000/6000 美元的額度,意思是當你的自費部分累積到 3000 美金的時候,保險公司才會開始理賠後面的花費,但也不是全額負擔,可能是保險公司負責 80%,個人還須自負 20%,而剩下的 20% 繼續累積到達 6000 美金的門檻之後,保險公司才會全額負擔。
跟台灣的實支實付相比,實在是沒有比較好用,而且有鑑於美國醫療系統的低效率,若是真的有什麼大病痛感覺還是得回來處理比較好,所以台灣這邊的保險還是得要保留一些來應對。
台灣健保制度很棒的地方在於,只要還保有健保身分,國外的醫療收據也可以回來辦理核退的動作,有點類似官方版的實支實付,只是金額不多,核退上限大概一千多塊,而且必須在六個月內辦理才有效,不過另一項便民服務是這個業務是可以委託辦理的,不需要本人。
而台灣的醫療險、重大傷病險等等的保險,也都會受理國外醫療單據的理賠,例如實支實付的部分,只要符合是住院或手術這類的規則就賠,唯一的差別在於是否有健保身分,如果沒有健保身分(也就是純自費身分),理賠金額會依每家保險公司的規定不同被打折,最後實拿只有原理賠金額的 60% 或 70%。
兩地的差異大致上是這樣,我們也還沒想好要怎麼讓他們相互搭配,才能讓 CP 值(工程師最愛)最佳化。
五、結語
最近就是在忙著掛號、看醫生、回診,雖然台灣的醫療效率已經算是很好了,但花去的時間跟精力還是很多耶,真不敢想像美國會是什麼樣的情況,尤其美國又會有因為保險公司的不同,能看的醫生也不同,我猜這會是最需要適應的部分之一。
以上和大家簡單分享囉~
21會員
79內容數
從全職媽媽的角色出發,閱覽世界的生活觀察。舉凡教育、社會、文化和個人體悟都是美好的寫作題材。目前暫居在美國聖地牙哥,感受台美之間的生活與教養差異~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