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德昌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說的是民國四十九年(1960)的故事,故插曲中的Why(Frankie Avalon)、Only the Lonely(Roy Orbison)等曲自須是當年或稍前之流行歌,方不違於實況;電影中小四(張震)欲自唱片中聽貓王的Are You Lonesome Tonight來寫下歌詞,其中唱至Does your memory stray to a brighter summer day,貓王唱brighter一字的尾音頗輕,究竟是bright或是brighter,令小四甚不確定,只好去問大姊。《牯》片的英文片名《A Brighter Summer Day》(一個更好的夏日)便由此來。
反覆自唱片中聽寫歌詞,在那個年代太多人皆有這樣經驗。
再說說用字。
台灣的「老歌」選集,有時喜歡將英文Oldies一字登印上去。
oldies這個字,甚是有趣。此地的唱片商若在九十年代末編一oldies合集,他想六十年代Jefferson Airplane的White Rabbit、七十年代Neil Young的Heart of Gold皆夠老了,於是它們皆順理成章的算是oldies了。
然而不行,這兩首歌硬是不叫oldies,前者太搖滾,後者太民謠。
實則oldies這字眼,很早便有。至少七十年代即有。那時說到此字,常是連著說oldies but goodies,老歌,但卻是好歌。
Elvis Presley嘛,多半的他原本不是;但不知是他自己有點想向那邊靠或是有聽迷想把他往oldies那邊拉,弄得他成為後來這種狀態。我很難會說我喜歡貓王,主要原因大概也是這個。故我不會在Las Vegas聽Bobby Vinton的演出(許多過去很紅的歌手,後期登台表演的地方,往往是拉斯維加斯)。而遊經孟斐斯(Memphis)這城時,貓王的故居Graceland,我根本沒想到參觀,因為那應該是另一類人的興趣才對;果然,電視上拍攝到的參觀者大多是「老年代之人」(old tim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