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者人生】導言:萬綠叢中一點紅,歌者的故事,故事的歌

緣起

這一篇將開啟後面章節中瑪丹娜、濱崎步、蔡依林這三位「皇冠上的明珠」(jewel in the crown)的歌者物語。我沒有要寫什麼宛如甲骨文般深奧又有一堆專有名詞的女性主義理論(如果你想凌虐大腦挑戰智商極限的話,可以讀茱蒂巴特勒的性/別惑亂這本經典),所以請放心,這不是什麼論文,我是來寫歌手的形象故事,享受她們在跳躍的旋律和新詩般歌詞的字裡行間,想對社會大眾傳遞的社會訊息。聽她們的歌,讀她們的歌詞,我覺得既像是讀小說,又像是看電影情節一樣很享受。

「社會訊息傳遞型」歌手不是一般的歌手

我在前述的構想緣起文章中,把瑪丹娜、濱崎步、蔡依林並列為美日台的三大歌姬。我講「歌姬」而非「歌手」,是因為日文的歌姬是一種很有指標性的「社會訊息傳遞型」歌手,她們唱的不是單純的歌,而是自己所有歌曲背後源自的一種歌姬獨特的「人生態度」,以及在演藝圈與私人生活中努力「活下去的方式」,並將其轉化成傳遞給社會大眾的訊息。這跟一般的歌手大大不同。

自己監製

另者,這三位歌姬現在都已是同時身兼製作人身分的「自己監製型」(セルフプロデューサー,self-producer)歌手,不論是自己創作詞曲、參與編舞指導,或參與演唱會流程、走位規劃和過場劇情設定、舞者海選等等都算。所以某種程度上,她們現階段的歌手形象都是有自我主體意識的,由自己操刀的,自己佔有多數主導權的。
說到為自己監製的歌姬,當然還包括張惠妹(最典型的是精神爆裂出來的原始部落獸阿密特)、女神卡卡(尬尬烏拉拉愛吼叫的怪獸始祖),還有電音女姬謝金燕(動滋跳針的台式姊 "傑"~ )。她們的作品也很有趣,各自雕琢出讓人目眩撩亂的多元現代女性擁有的新面貌。

歌手是歌手,但歌姬卻是一整個「世代」

你可能會想,一般歌手的歌詞,不論是情歌、饒舌快歌等等,不也是一種訊息傳遞嗎?但我反過來問,說到張惠妹、蔡依林、五月天,甚至是江蕙,大家是不是會用特別不一樣的憧憬來看待和看重他們?如果他們宣布退休,媒體上是不是會開始哀鴻遍野,嘆歌場要少了一個世代的指標性人物?這是因為他們就和一般歌手不一樣,他們是萬綠叢中的一點紅,眾星當中要拱出來的明月。他們所傳遞和代表的,是凝聚一整個世代或一個大族群的人生態度,所以才能成為世代的代表。
當另一位日本歌姬安室奈美惠宣布退休時,日台媒體大肆報導了好幾天,甚至稱她退休後「平成時代活耀的歌姬就只剩四十多歲的濱崎步還在歌場獨自撐著了」。這就是歌姬所代表的地位。

準備好來「追劇」了嗎?

透過這個專題,我想把瑪丹娜、濱崎步、蔡依林各自的作品,挑好幾首重點的歌曲作品出來,品論玩味她們為自己營造的世界觀、人生哲學和歌場的周折。我要講的是她們在歌曲和媒體上打造出來的個人品牌形象、歌者故事和社會實踐。還要穿針引線,把這三位歌姬之間的共通處和一脈相承穿針引線出來。你將會發現,歌姬的成功故事,背後是有一套必勝公式。但這公式可不是人人都玩得起,而是你要懂得怎麼玩出自己的味道和特色,才能在歌場叱吒風雲一個世代。
好了,了解這專題的出發點後,接下來我們要走進「劇院」,品味歌姬們上演的歌者故事。

追劇必備傳送門,必請追蹤【蔡依林、濱崎步、瑪丹娜的歌者人生】專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