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1|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2020,一年的讀書。

2020共讀完51本書,終於把心繫念念多年的《百年追求》系列讀完,還追加了何清漣關於中國的觀察書寫,對於整年籠罩全球的武漢肺炎病毒,似乎、恰巧也成為了另一種紅色滲透。(歪)

Emilie Wapnick,《沒定性是種優勢》,天下雜誌。 James Wallman,《物窒欲》,漫遊者。 林婉瑜,《愛的24則運算》,聯合文學。 詹宏志,《旅行與讀書》,新經典。 陳繁齊,《那些最靠近你的》,時報。 徐珮芬,《還是要有傢俱才能活得不悲傷》,釀出版。 林婉瑜,《我沒有談的那場戀愛》,尖端。 朴英祿,《我每天都想離職》,麥田。 Mark Forsyth,《喝個爛醉》,木馬。 李國祥,《伸縮自如的愛》,印刻。 東直子,《致我所愛之人》,麥田。 是枝裕和,《是枝裕和:再一次,從這裡開始》,時報。 Rolf Dobelli,《拒看新聞的生活藝術》,商周。 水野學,《品味,從知識開始》,時報。 Nick Middleton,《地圖上不存在的國家》,行人。 佐佐木典士,《我決定簡單的生活2》,三采。 Cody Cassidy & Paul Dotherty,《然後你就死了》,臉譜。 羅浥薇薇,《失戀傳奇》,時報。 Georges Perec,《空間物種:一部空間使用者的日誌》,麥田。 廖梅璇,《當我參加她外公的追思禮拜》,寶瓶。 何清漣,《紅色滲透》,八旗。 何清漣、程曉農,《中國:潰而不崩》,八旗。 Robert S. Boynton,《北韓非請勿入區:北韓綁架計畫的真實故事》,遠足。 趙周,《極簡閱讀》,今周刊。 Charles Duhigg,《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大塊。 清水潔,《被殺了三次的女孩》,獨步。 清水潔,《連續殺人犯還在外面》,獨步。 Stephen Guise,《驚人習慣力:做一下就好!》,三采。 Alastair Bonnett,《圖外之地》,臉譜。 橘玲,《笨蛋這麼多是有理由的》,新雨。 Elizabeth Becker,《旅行的異義》,八旗。 Joel Brinkley,《柬埔寨:被詛咒的國度》,聯經。 劉芷妤,《女神自助餐》,逗點。 葉丁源,《夜經濟》,時報。 Nicole Krauss,《烏有》,時報。 Lee McIntyre,《後真相》,時報。 柯映安,《死了一個娛樂女記者之後》,鏡文學。 陳翠蓮,《百年追求①:自治的夢想》,衛城。 吳乃德,《百年追求②:自由的挫敗》,衛城。 胡慧玲,《百年追求③:民主的浪潮》,衛城。 廖瞇,《滌這個不正常的人》,遠流。 莒哈絲,《勞兒之劫》,上海譯文。 陳又津,《新手作家求生指南》,印刻。 陳柔縉,《一個木匠和他的台灣博覽會》,麥田。 陳天璽,《無國籍:我和那些被國家遺忘的人們》,八旗。 Ben Green,《被科技綁架的智慧城市》,行人。 Rob Walker,《觀察的藝術》,大塊。 David Seabury,《自私的藝術》,大牌。 Jon Acuff,《完成:把不了了之的待辦目標變成已實現的有效練習》,天下雜誌。 寺山修司,《我這個謎》,大田。 范俊奇,《鏤空與浮雕》,有鹿。

最喜歡的:
去年2月時人在首爾旅館,手機不時收到韓國的細胞廣播訊息,雖然不懂韓文但想也知道是疫情大爆發,到了旅行中段想去的藝廊、美術館通通關閉,無處可去的我,每天吃完晚餐就是買馬格利跟燒酒窩回旅館買醉,邊喝邊讀《喝個爛醉》,喝醉了再倒頭就睡,實在有一種爽感。(嗝)
雖然發生作者與駱以軍之間的八卦爭議,但不可否認《女神自助餐》是一部好作品。每每閱讀,總是令人痛痛的把眼神撕開,可能自己太懂身為女性會面臨的各種惡意,那些惡意總是在身上燒灼,留下羞恥的烙印。但願我們終能有平靜處理這些傷口的一日。
實在是太有趣可愛的一本書。從封面到內頁都極具巧思,是一本「如何留心觀察生活周遭」的實用指南,讓人忍不住想跟著書頁、一步步按圖索驥打開五感,練習專注感受每一個當下;尤其在資訊焦慮、社群媒體競相爭奪注意力的年代,唯有暫停時間,專心觀察,才能發現那些真正閃閃發亮的美好事物。
范俊奇對人物的刻劃描寫實在太細膩細緻了,那些銀光熠熠的名人被他信手捻來,彷彿掃過X光機一般,一個個都有了生命,雕下鮮明深遂的印象,被好好地安放收攏著。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