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理和
含有「鍾理和」共 14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影 音 文學 夢
2025/08/14
文學好客:聽×說──鍾理和
取名為【聽×說──鍾理和】,除了活動是以「聽」與「說」為主要的感官體驗,亦試圖以「聽說鍾理和……」這樣的傳聞句型來誘發大眾好奇,並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從文本導讀、講座、再到配音工作坊,讓更多人可以進一步了解這位客語作家的生平與作品。
#
配音
#
文本
#
文學好客
7
2
曹滴掉~ 寬廣vs渺小
2025/08/14
1
給熱愛文學的朋友們一個掌聲!
1
柳繪雨
發文者
2025/08/15
喜歡
曹滴掉~ 寬廣vs渺小 歡迎分享給對文本配音感興趣的親友,尤其是會講客語的~
喜歡
天星沙龍
2025/04/28
張良澤二三事
﹝張良澤《肝胆相照》﹞ (一)未竟的臺灣夢 獲頒2025年第28屆臺灣文學家牛津獎的張良澤先生(1939-),曾於37歲(1977)時,寫信給鍾老,豪氣干雲,立誓以十年時間寫出臺灣文學史。 如今好幾個十年過去了,這成為他未竟的臺灣夢啊! (二)建構臺灣文學 長期以來,不論是在國內或是在海外
#
張良澤
#
臺灣文學家牛津獎
#
鍾理和
1
留言
Kai心漫遊
2025/03/02
美濃小漫遊-溫馨的鍾理和紀念館
當時同姓結婚是大忌,他們相愛遭到眾人反對並承受許多社會壓力,甚至被趕出家門,鍾理和所幸帶著台妹遠走他鄉為愛走天涯! 「我愛台妹~台妹愛我~對我來說世俗禮教算什麼~」我想他內心應該是這麼唱的~
5/5
鍾理和紀念館
#
鍾理和
#
客家
#
紀念館
5
留言
Soo Kî-hun
2024/06/11
把【朱宥勳|小說.評論.台灣文學】中的所有文章翻完
點入【朱宥勳|小說.評論.台灣文學】,你將看到朱宥勳以領銜者之姿,企圖帶領一群揚旗耀武的本土文青,衝向名為台灣文學的山峰。
#
台灣文學
#
評論
#
寫作
31
1
Soo
發文者
2024/10/13
喜歡
必須補充一下,我剛剛才發現若是在朱宥勳的網站上註冊會員(免費,大家放心哈哈)甚至可以和本人互動! 在「跟我說話」分頁中,可以留言分享自己的想法,包含讀書或聽講座的心得,也有人請教些很具體、很細節的文學問題,朱宥勳回答得超!認!真!這空間有夠浪漫的受不了。 我之前太沉迷於閱讀他的文章了,沒有發現還有這樣的服務(?),差點錯過這個交流勝地。
喜歡
Chi̍t-hāng-hit-hāng(這項彼項)
2024/05/28
關於台灣文學研究史-8:史觀
再次回到1970年代,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重要的階段,但在戒嚴、白色恐怖時期,「台灣文學」──就算當時不是所謂「台獨」,仍舊具備主體意識、台灣意識,如何才能夠被當局允許? 或許問另一個問題就可以理解:「為什麼談台灣文學研究會自楊逵和鍾理和,以及日治時期開始?」
#
台灣文學
#
台灣文學研究
#
史觀
2
留言
教育界走跳的沙龍
2024/04/30
學校沒教的國文課:戒嚴時期的臺灣文學──四個文學團體的掙扎
本文介紹了臺灣戒嚴時期文學主題以及四個文學團體的因應方案。透過介紹不同的作家與他們的作品風格取向,突顯出在戒嚴政策的底下,文學界選擇了與政府前呼後應、曲折避開,或直球對決的不一而足的態度。
#
戒嚴時期
#
鍾肇政
#
白先勇
6
5
沈溺在經典閱讀中的 John Lin
2024/04/30
2
關於鍾理和,我之前寫了一系列導讀如下,觀點也是從「課本外的鍾理和」來破題,請不吝指教https://vocus.cc/article/639471aafd897800019af13f
2
影 音 文學 夢
2024/04/10
鍾理和有鍾肇政這位文友,真的是太好了
這次《逆流:鍾理和與鍾肇政書信錄》的發行,我好奇的將已經絕版的《臺灣文學兩鍾書》找來閱讀,過程中彷彿閉上雙眼就能穿越時空看見他們伏在案上寫信給對方的模樣,好幾度,那些或是隔空打氣、或是訴說頹喪的情感,一再如力透紙背般的渲染上我眼眶裡,令淚濕衣襟。
#
鍾理和
#
鍾肇政
#
逆流鍾理和與鍾肇政書信錄
26
1
影 音 文學 夢
2024/01/10
我的首次電臺專訪 & 徐哲緯首張客語專輯《人公仔》
從哲緯的電臺企製轉換為來賓的身份,曾有過的電影夢、與美濃小鎮的情緣,都讓我有回首來時路的感受,感謝這段美好而不可思議的人生旅程。 去年聖誕節,也就是哲緯的生日,《人公仔》實體專輯發行了,選擇在這一天推出自己的首張母語專輯,意義非凡。
#
廣播
#
電台
#
金馬獎
13
留言
付費限定
影 音 文學 夢
2023/07/19
「我不要再寫了!」你曾有過的內心嘶吼,這位文壇大老也有過
吳爾芙:「女人要有自己的房間。」對於寫作者而言,則是都渴望有自己的書齋,即便是當年困苦的鍾理和先生也寫了一篇〈我的書齋〉來歌頌,但讓他寫下最多文字的並非書桌,而是他坐在木瓜樹蔭底下寫稿用的木板,天地便是他的書齋。每每思及這位生日只同我差兩天的「倒在血泊裡的筆耕者」,我便又生出了堅韌之心,繼續寫下去。
#
鍾理和
#
葉石濤
#
書信
21
11
希浠|YH.CC
2023/10/01
喜歡
我是在發現自己刷社群短文多於好好享受一篇文章時進入方格子的,在這裡慢慢拾回文字篇章的精彩。我覺得文字書寫除了有形的物質回饋外,也會是許多創作之初可抽絲撥顯得線索,很大的機會成為作品雛形,自此展開更多媒材與延伸發展。謝謝您分享大師語錄以及持續書寫的心理建設。
喜歡
柳繪雨
發文者
2023/10/02
喜歡
YH.CC 廣播業是”薪”苦沒錯,但它算是所有媒體中”相對”單純的,以我這樣的高敏人、內向者,進電視臺的話應該會更快陣亡,體無完膚的那種。謝謝 CC 和我分享的文,「喜歡的未必適合」這句話在我嘗試進電影圈時便體會到了,當時也是一陣失落。失落的情緒可以說是常常在經歷吧,跟自己太認真看待有關,尤其越喜歡就越認真,越認真就越有期待,一旦結果不如預期,便湧上失落與自我否定。所以現在在學習老莊的無為,看看過往消失的 MSN 、無名小站等,網路的世界快速而虛空,但文字人又必須仰賴它來傳播,如何不因此患得患失,實在需要智慧。
喜歡
凱特想太多的沙龍
2023/02/16
誰是鍾理和?失敬了,大師。
誰是鍾理和?國文老師,對不起!
#
鍾理和
#
台灣文學
8
4
李英華
2023/02/16
喜歡
鍾理和的「原鄉」曾拍成電影, 女主角是林鳳嬌,男主角忘了, 鍾理和有一個很棒的太太,不但精神支撐,也做苦工支撐他, 他很堅持創作, 但身体很不好。 因同姓結婚(以前同性結婚是禁忌, 避難到大陸, 後來又回台灣。
喜歡
凱特想太多
發文者
2023/02/16
喜歡
謝謝英華,我等看完《原鄉》也會找電影版來看,如果能找到的話。那個時期的台灣電影我幾乎是零接觸,歡迎英華推薦。唯一有看過且想起來會不忍鼻酸的是有看過《父親關係》,當初是讀了《孤寂記事》詩集當中的一首詩〈阿陸不要哭〉而特別去找來看。
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