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焦點─暴怒的地球~破裂的臭氧層
2005年 全球191個國家批准削減消耗臭氧層(Ozone Layer)化學物質生產的「蒙特婁議定書」(Montreal Protocol)實施近20年,科學家調查發現,位於南極洲上空臭氧層破裂的面積,每年雖以約1%的速率減少,比過去10年平均值稍微縮小,但破損的面積仍達澳洲3倍大,臭氧層被破壞的速度依然比想像嚴重,且臭氧洞(ozone hole)「忽小忽大」,在未來數10年內完全彌合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sation,WMO)最新的臭氧快報(Ozone Bulletin)指出,臭氧層受到的損傷,要到2050~2075年才會完全復原到1980年之前的臭氧濃度水準,人類自食惡果製造的大規模環境浩劫危機仍未解除。
臭氧(O3)是天然存在於大氣中的一種氣體,通過一系列與陽光有關的化學反應過程,在整個大氣中形成,人類19世紀中葉在實驗室實驗時發現臭氧,約10%臭氧在距離地球表面上空10至16公里的對流層中,其餘臭氧在距離對流層頂部至50公里高度的同溫層裡,是地球的天然過濾網和防護罩,對地球上的生命則是既有益也有害,全取決於臭氧在大氣中的位置。
臭氧洞(ozone hole)是指某些區域的臭氧層濃度降低至正常濃度的30%以下。人類在1970年代末期,首次觀察到臭氧層出現大規模且廣泛的局部破壞現象,1980~1990年代更為嚴重,1980年代以後採集的南極洲大氣空氣樣本中,幾乎已經沒有臭氧成份。
為促使南極臭氧含量逐漸復原,包括工業化富裕國家在內全球191個國家,於1987年9月16日在加拿大簽署「蒙特婁議定書」(Montreal Protocol),削減氟氯碳化合物(CFCs)使用量,於2004年完成削減目標。雖然大氣中造成臭氧層受損的氟氯碳化合物及海龍(Halons)的濃度都已下降,但有些化學物質的影響可長達百年之久,部分化學物質仍在持續破壞臭氧層。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 2000年9月6日依照衛星偵測結果指出,南極洲上空臭氧層破洞面積持續擴大2,849萬平方公里,比美國大陸陸地面積大上3倍,且已擴及南美洲尖端,超過美國、墨西哥與加拿大面積總和,範圍之大前所未見,更創下最大臭氧層破洞紀錄。
相對於南極洲,北極洲因為溫度高於南極洲,臭氧層受到破壞的速度和程度,比起南極洲都要緩和且比較零星,但同樣值得關切。
總部設於瑞士日內瓦的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MO)指出,北極洲上空於2011年因平流層冬天的低溫和大氣層中的有害化學物質,距離地表15至23公里處臭氧層有40%受損,破損程度改寫先前的30%紀錄,出現相當於美國加州面積5倍大的臭氧層破洞,臭氧層耗損程度為前所未見,創下歷史新高,只要冬季北極洲上空同溫層溫度持續偏低,北極洲上空臭氧層就有可能大幅耗竭,足以和南極洲的臭氧損耗匹敵。
地球兩端的臭氧洞涵蓋範圍始終沒有具體縮小的跡象,臭氧層依然沒有停止損耗不再變薄,對面臨日益嚴重溫室氣體效應的地球和人類來說,前景和後果都更加堪虞。(延伸閱讀1:暴怒的地球~地球暖化現象與警訊~全球Ⅰ~Ⅳ);(延伸閱讀2:暴怒的地球~地球暖化現象與警訊~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