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54屆的世界地球日,該節日源於1970年的美國校園,並於1990年第20屆時推向世界,如今成為全球性的環境保護運動。然而,全球的環境保護運動無疑是失敗的,全球對環境持續破壞,每分鐘仍有約10個足球場的原始森林消失。造成的結果是,去年溫室氣體排放量、化石能源補貼、人均肉類產量、地表高溫、海表溫度和海平面上升程度皆創下新高。是時候重新省思人與土地的關係。
美國野生生物管理之父利奧波德(Aldo Leopold, 1887—1948),在其代表作《沙郡年紀》中提出人與土地(包含土壤、水、植物和動物)新的倫理關係—土地倫理。利奧波德指出,當時人與土地的關係僅是經濟關係、上對下的權力關係,而非平等、相互尊重的義務關係。從生態系統中可知,生物之間的互動並非奠基於經濟,而是相互依存,如:食肉動物的食物不只是獵物,更包含無數的昆蟲和植物。
土地仍持續遭受破壞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環境保護教育的失敗。目前的環境保育教育少有提到個人利益以外的土地義務。環境保護教育必須讓人真正理解生態環境;即人類並非征服者,而是相互依存群體中的一員,人類具有義務,需考量、尊重其他生物共同體,以維持該社群的和諧與穩定。故自然並非資源、商品,而是社群平等的一員。 人類無法獨立於土地而存在,食衣住行都仰賴於土地。如:歷史並不只是人類的歷史,而是人與土地關係的歷史,土地適合人居,可種出作物,人才會在此生活、居住,形成歷史。
在自身利益的經濟考量下,人類以為知道生態社群如何運作,知道區分何謂有價值或無價值。然而,即便今天最先進的科學,也不知道生物機制如何運作,且社群的經濟部分無法獨立於無非經濟部分下發揮作用。另經濟的重要性是被人類發明出來的,唯有當人類拿下經濟的眼鏡看待土地時,才能看見經濟以外的價值、真實的土地。
綜上,近幾年「永續」概念興起,然而,該永續為的是延續人類,還是延續生物社群?利奧波德提出「生態良知」的概念作為補救人與土地關係的方法,即透過感知,看到、感受到、理解、愛上土地,建立融合土地的新價值觀與信念,進而產生自發的道德義務行為。而這需要你我每個人反思的投資;投資生物社群永續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