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7|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法國恐怖攻擊後的穆斯林族群怒火

    尼斯恐攻後(圖片來源:wikimedia)
    尼斯恐攻後(圖片來源:wikimedia)
    今年九月開始法國恐攻事件頻傳,在10月29日甚至一天出現兩起恐攻,不管是九月發生於巴黎的刺傷事件,又或十月備受關注的教師被斬首事件,都受到法國當局乃至世界各國的高度關注,而就在這恐攻頻發的社會氛圍下,法國政府所做出的反應導致許多穆斯林族群不滿,導致法國與許多伊斯蘭教國家出現矛盾。
    事件的開始是一場發生於10月16日的恐攻,一名法國教師(Samuel Paty)在巴黎遭到斬首,兇手是一位來自車臣的穆斯林難民,兇手的動機是由於該名教師在十月初教導言論自由課程時,使用了諷刺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畫,漫畫中出現先知穆罕穆德的裸體畫像,此舉令課堂中的穆斯林學生深感不滿,課後此行為在穆斯林社群中流傳,造成許多教徒心生不滿,從而導致此次悲劇的發生。
    在斬首事件發生後,法國總統馬克宏發表言論:「我們的同胞因教導兒童言論自由而被殺害」、「這是一起典型的伊斯蘭恐怖攻擊。」將此事件定調為伊斯蘭恐攻事件,而教育部長(Jean-Michel Blanquer)則表示「這是對法國整個國家的攻擊」。針對諷刺漫畫的出版,總統馬克宏也表示「法國不會停止畫漫畫」認為諷刺漫畫應受到言論自由保障。
    法國政府將矛頭指向穆斯林族群,認為就是因爲伊斯蘭激進份子活躍,才導致此次事件的發生。
    但穆斯林族群此事件的看法卻與法國政府相去甚遠,他們認為整起事件的開始是因為該教師使用了不尊重的漫畫作為教材,才導致此次悲劇發生,不應該以言論自由當作擋箭牌,也不應該把過錯全堆到穆斯林族群頭上,因此穆斯林族群對於法國政府的反應有諸多不滿。
    而法國政府這些在穆斯林族群中被認為不正當的反應,當然導致了各個伊斯蘭教國家的不滿,包括土耳其、伊朗、約旦和科威特等伊斯蘭國家紛紛譴責漫畫的出版,巴基斯坦總理也出面譴責「馬克宏的言論攻擊了伊斯蘭教」伊斯蘭合作組織也認為「法國政府的反應損害了法國與穆斯林之間的關係」,法國與穆斯林之間本來就不太好的關係,就再次降到了冰點。
    科威特商場中空蕩遭到下架的法國產品 圖片來源(ALJAZERRA
    就在事發之後的幾天,伊斯蘭世界的重要領袖,土耳其總統艾爾多安出面發表了看法,以嚴厲的口吻批評法國總統馬克宏。艾爾多安說道「那個叫馬克宏的人有什麼問題,我認為他需要精神治療 (mental check)」,這激烈的口吻導致了法國政府的不滿,法國政府立刻召回駐在安卡拉的大使,法國政府回應「這評論是不能被接受的」並表示土耳其在煽動兩國之間的仇恨。
    而就在法國做出反應的幾天後,艾爾多安在一次訪問中表示「看到法國標籤的產品時,不要購買它」,呼籲民眾停止購買法國產品,而此呼籲很快在穆斯林國家獲得熱烈的迴響,從約旦、科威特、到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國都出現了激烈的抵制潮,在抵制潮發酵後,法國政府出面進行回應,法國外交部呼籲伊斯蘭世界不要抵制他們的產品,並強調穆斯林也是法國國家組成的重要部分。法國總統馬克宏也釋出善意表示他理解穆斯林的憤怒,但同時他也指出這不能成為暴力的理由。他在訪問中向記者表示「我理解這喚起的感情,我尊重他們。但你要理解我的角色。我的職責是讓事情平靜下來,就像我在這裡做的一樣。」
    就這樣這場因一場恐攻而生的抵制潮稍微的平息。
    孟加拉報紙對此次事件的報導,下方列出需抵制的法國品牌。 圖片來源(wikimedia

    但到底,一場恐攻如何演變為大規模抵制行動的?

    這是因為抵制是穆斯林族群很好的抗議方式,這次的大規模抵制並非伊斯蘭世界的第一次抵制行動,早在2005年伊斯蘭世界就曾針對荷蘭進行過一波抵制,原因是丹麥一家報紙對先知穆罕默德做出攻擊行為,這起事件與本次事件一樣都使用「抵制商品」作為抗議方式。
    多次使用抵制的原因就是「有效」,在2005年的抵制丹麥商品行動直接使其失去一半的中東市場,威脅到丹麥總出口額的20%,這簡單又有效的抗議方式能夠使被抗議者被迫做出回應,是伊斯蘭世界有效的施壓手段。
    在伊斯蘭教在遭受許多污名化以及不被理解後,抗議、抵制成了數十億穆斯林的發洩出口,在這次的恐攻事件中,伊斯蘭教徒常常是被代表且失聲的一方,即便自己與恐攻無關,卻因為媒體的渲染及誤解,導致這些人被社會認為是「激進份子」「恐怖份子」,而這些「被代表」的穆斯林們,正在透過大規模的抵制重新拿回屬於自己的話筒 ,讓世界看再次聽到他們的聲音。
    責任編輯:戴偉程  核稿編輯:藍翌文
    參考資料: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