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5/01/26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為什麼有些族群比較容易生病?社會化如何影響人們對健康的行為、認知、還有態度?

透過和他人互動的過程,學習社會的運作,包括價值規範、文化、生活慣習。正因如此,每當我們抵達另一個國度時,便會受不同區域的文化、生活所吸引/所苦,因為我們置身於截然不同的處境/社會氛圍。
(圖片來源:Anna Shvets from Pexels)
(圖片來源:Anna Shvets from Pexels

在社會化的過程中,不斷探問:「我是一個怎麼樣的人?」

我們對社會有期待、對他人有期待,同時也對自己有所期待,這些期待都在人際互動過程中不斷轉化,最後形塑出自我。
在社會化的進程中,經由「自我形成」與不斷的探問,使個體逐漸建構出具有獨特氣質的個人。我們也喜歡向他人提問:「你覺得,我是一個怎麼樣的人?」。可見,除了自我的認識外,人們同樣在意自己在社會當中的位置與角色。

不良的生活習慣,真的會嚴重影響成人時的健康嗎?

雖然人類這一神奇的物種在物理環境上,已適應沙漠、冰川等極端氣候,但同時身為社交動物的我們,很多時候,難以調適的卻是社會環境的改變。以「飲食障礙症」來說,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可能會遭遇到階段性升學、搬家被迫轉學、同儕人際困擾等諸多變因,不僅僅是孩子,若成年人對於轉職後的生活適應不良、金錢借貸的種種壓力,無法即時排解障礙,都可能會使人藉由飲食紓解壓力,出現暴飲暴食、厭食的情況同時交錯發生。
每個人面對壓力時,所採取的排解管道不盡相同,因為生活形態的養成源自於每個人之「家庭」,有些家庭每到週末都會一起去露營接觸大自然、有些家庭在日常的生活裡會透過一些簡單的聚會彼此交心,因此,若要改善健康狀態、避免疾病的發生,就必須從每個家庭建立正確的健康觀念與生活形態著手(簡怡光,2004)。陳家駒醫師解釋,飲食障礙者(暴食、拒食)通常會非常在意外表,大吃大喝後會後悔催吐;或是為了不引起注意假裝有吃飯,又偷偷丟棄食物,甚至使用藥物催吐或灌腸,長期下來,除了不健康,還會對生活、學業成績、人際相處等造成負面影響,一連串的挫折形成負向循環,更加劇了每一個節點的壓力源(周品攸,2020)。

環境在致病因素上,扮演著決定性的角色

生活中的隱性壓力
良好的空調系統、保持空氣流通與溼度,都是影響健康的因素。街道、人行道、公園、咖啡廳、戲院或景觀設施等公共空間,是增進人們活動、互動、與身體活動的主要場所。而在現在勞動力高度密集,大量人口湧入都市,隨之公共空間被壓縮,人與工作、食物異化的情形下,無非都增添了人們生活中巨大的隱性壓力,包括傳染病在內的城市化問題開始暴露,在這個快要窒息的城市中,人們對自然既嚮往又渴求。
公園:公共空間在城市的意義
「Park」原指一大片用來做狩獵及其他戶外活動的場地,到了十八世紀,隨著浪漫主義的風潮,「自然」被賦予崇高的意涵,特別是中產階級對於地景的想像,成為其提倡公園的文化基礎。
十九世紀前半期的英國,資本家與勞工的對立升高,都市公園在當時有緩解階級衝突的社會意義。當時的中產階級認為,遊憩(recreation),有助於人的改善、進步。而勞工階級盛行的休閒活動,諸如飲酒、嫖妓、觀賞格鬥等,大都以享樂為主。所以,中產階級提倡理性的遊憩,希望勞工像他們一樣勤勉、溫馴、合乎道德(魏慶家,1996)。

為什麼有些族群比較容易生病?

創造健康的支持性環境
公共衛生強調群體的觀點,然而健康促進的眼光卻只想改善每個個人的生活習慣,用充滿個人歸因的健康評量,忽略了身為一個「人」被鑲嵌在社會中難以撼動的處境(麥瑞瑜,2017)。疾病的預防固然是很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如何讓民眾可以在疾病發生後,能獲得一個完善的治療及照護。因此,一個完整的『健康服務模式』,不僅是要致力於『健康促進』及『疾病預防』的推展,更重要的是還要建構一個完整的『預防治療及照護』模式。因為,惟有替民眾建構一個從『疾病預防』到『疾病治療及追蹤』皆完善的社區健康照護網絡,才可以幫助每個民眾可以免於疾病之恐懼(簡怡光,2004)。
偏鄉地區的平均壽命為何總是最低?
偏鄉的聚落型態因為地形、路況崎嶇,或是經濟發展不全,造成社會資源、醫療資源分配不均。在十二年國教的教育方針下,政府對人民進行了全面性的教育普及,對於身處於都市的民眾,可能很難想像:「生病為什麼不去看醫生?」(不過還有一種情況是座落於都市邊緣的區域,這些地方比一般定義下的偏鄉,更容易被人們、政府遺忘,也就更容易造成各方面的不平等)。
「生病不去看醫生」由很多複雜的社會因素組成,可能是民眾對健康意識的薄弱、對社會資源的不了解,也可能很單純是因為「太麻煩」,但是在太麻煩的認知底下,也潛藏著對健康的漠視,更是低社經家庭對身體自主權的失控。
撇除流行性感冒、慢性病的疾病,像心臟病、肺結核這類型需要搶救黃金時間的病徵,若發生在偏鄉地區的居民身上,等同於死路一條,在當地衛生所、小型診所人力匱乏、醫療設備不全的情形下,可能連病發時的基礎照護都是燙手山芋,許多病患更是在駛向百公里外醫院的救護車上回天乏術。

結語

人類建構城市之後,生活於其中的我們便開始被城市形塑,大樓的興起、交通的混亂,街道的公共衛生系統,每一個環節都在塑造我們的認知與社會化的程度。社區資源結合基礎醫療才能打造一個健全的健康照護體系。

後記

全篇下來看似很發散的段落,都是想盡力聚焦回「社會不平等」的面向上,以及在人類從生理人長成社會人的過程中,所遭遇的種種塑造、認知如何被改變,希望半年或是一年後回來檢視這篇文章的時候,可以有更多想法、在理論上更有說服力、在文章架構上更清晰。也希望未來人類對公共衛生更加重視

延伸閱讀

參考資料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