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為科技巨頭解碼 2021/01 公開文章)
智慧型手機龍頭蘋果 (AAPL),發布了去年 2020第四季的財報(蘋果內部的財務年度則為 2021 第一季),繳出了史上單季最高的營收紀錄。而這次蘋果的成績單,基本上是一個全面性的好成績,蘋果在所有營運區域,都創下了歷史新高的營收,而且在所有的產品線,也都繳出了雙位數的成長率。所以,就讓我們來看看在蘋果亮眼的財報之下,能夠給我們那些關鍵資訊。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蘋果的營收表現。在 2020 Q4,蘋果的淨銷售額來到了 1114.4 億美元,是 Apple史上首次突破千億美元營收大關。而營收的年成長率來到 21.37%,也是去年全年的最好成績。在毛利方面,蘋果在這一季的毛利來到了 443.3 億美元,對比前年同期,YoY成長了 25.9%,也是非常好的成長率,毛利率也是來到過去四季的新高,來到 39.8%。
在營業利益 (Operating Income)方面,蘋果 2020 Q4 的營業利益為 335.3 億美元,年成長率為 31.15%,而營業利益率也來到 30% 的高點,比起前一年同期提升了一成,這代表著蘋果隨著營收的成長,也取得了更好的營運獲利能力。在淨利方面,蘋果這一季的淨利來到 287.6 億,YoY 年成長率來到 29.31%,每股 EPS 則是 1.68 美元。
在這裡我們可以注意到的部分是,營收成長率是 21.37%,扣除成本的毛利成長率是 25.9%,扣除營業費用的營業利益成長率是 31.15%,一個比一個更高。這樣的數字,象徵蘋果在營收擴大的同時,獲利能力的進步幅度比營收成長的幅度還高,也就是說,蘋果不只更會賣東西,賣出每單位產品能創造出來的利潤也變得更多。
接下來,我們要看的是蘋果各地區的營運數字。在去年第四季,蘋果在各地區營收繳出的營收成長率,分別是 - 北美 12%、歐洲 17.3%、中國 57%、日本 33.1%,亞太其他 11.5%。可以看得出來,蘋果營收最主力的成長區域,來自於中國與日本。根據蘋果的說法,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中國的蘋果營收高度以 iPhone 為主,所以由於本代 iPhone 12 的上市日從第三季延後到第四季,這也導致了中國區的蘋果營收在第三季是 -28.6%,但這些延後的銷售,當然就直接灌到第四季的營收數據上了。
而在各產品線的數字上,iPhone 產品線得利於新產品延後發表,讓 2020 第四季的成長率達到了 17.23%。Mac 電腦產品線的營收,也受益於疫情的持續遠端辦公需求與新版 M1 處理器 Mac 的上市,成長了 21.16%。在穿戴式裝置上,營收來到了 129.7 億美元,繳出了 29.6% YoY 年成長率的好成績。而服務的營收上,蘋果同樣繳出歷史新高的 157.6 億美元,年成長率高達 24%。
不過,如果讓我們更深入挖掘蘋果的營收數字,或許我們會得到一些跟坊間媒體報導的口徑稍有差異的結論。一般來說,大多數的媒體,把蘋果本季的超級營收紀錄,歸功在 iPhone 手機進入 5G 的換機週期大熱賣,以及 Mac 電腦因為換了 M1 晶片之後搶奪傳統筆電的市占率。但是實際上,狀況並不盡然是這樣。由於 2020 年的新一代 iPhone 延遲到第四季上市,導致於蘋果第三季 iPhone 的營收其實是下滑了 20.7% 的,在這個狀況下,第四季增長 17.23%,似乎也未必能說是非常好成績。合理的評估方式或許是把第三季第四季的 iPhone 營收合併計算,在這種評估方式之下,2019 年下半年 iPhone 的總營收為 893.4 億美元,而 2020 年下半年的 iPhone 的總營收為 920.4 億美元,年成長率為 3%。也就是說,其實所謂 5G 的超級換機潮,並沒有想像中的強大,第四季蘋果 iPhone 能夠創下驚人的成長,其實主要是基於前一季的產品延後,需求遞延的結果。不過中國的部分,的確是因為 5G 而產生巨大的換機潮,這算是唯一比較明顯的部分。
而另一方面,在十一月份蘋果 Mac 筆電產品線,推出了 M1 新核心的版本,在社群與媒體上都創造了不小的矚目度。但如果我們看 Mac 筆電的營業額成長幅度,其實還低於第三季。2020 Q4 Mac 筆電的 YoY 成長為 21.16%,但第三季的成長為 29.2%,簡單來說,蘋果的 Mac 電腦的銷售量,並沒有因為換了 CPU 而加速成長。我們從 Intel 的財報可以看到,Intel 在第四季 PC 出貨量增長了 33%,筆電的營收是成長了 30%。而 AMD 雖然沒有公布單獨的 CPU 成長率,但考慮到整體市場情勢,AMD 的成長率應該還高過 Intel。在這種對比之下,蘋果 Mac 筆電的 21.16% 成長率,雖然也是不錯的數字,但卻很難拿來論述說 M1 版本的筆電在市場上獲得巨大的成功。
反而真正在全年都繳出亮眼成績的,是 iPad 的產品線,在第三季第四季都繳出了超過 40% 以上的年成長率。而穿戴式裝置方面,在新品推出的狀況下,也在第四季恢復了強勁的成長。
最後,在服務營收的部分,第四季是 Apple One 服務整合訂閱包的首季,目前看起來也的確替蘋果的服務營收產生了不錯的貢獻。
分析師電話會議重點 –
- 服務營收的毛利率成長到 68.4%,主要來自於相對高毛利的服務項目成長。
- 目前蘋果在付費訂閱的用戶總數突破 6.2 億,比起去年同期增加了 1.4 億,成長率大概在 29%,比起服務營收的成長率更高,這也可能是服務營收毛利率提升的主因。
- 在本季蘋果發放了 36 億美元的股利,以及進行了 240 億的股票回購。對於蘋果來說,未來的目標是保持現金部位的零增長(手頭現金太多了)。
- 如果美元持續保持弱勢,對於蘋果下一季度的營收跟獲利都會有正面貢獻。
- 中國市場由於 5G 環境相度成熟,所以消費者可能延緩消費等到本代 iPhone 推出,也導致中國市場的明顯成長。
- 在談到服務營收的時候,AppStore、iCloud、Apple 音樂都被點名是強勢的成長動力。沒有被點名的,則是 Apple TV+ 與 Apple Arcade。
- 蘋果認為他們的穿戴式裝置事業,仍在早期起步的階段,但即使如此,也已經到了財星 120 大的營收規模了。
- 蘋果認為 M1 Mac 的轉換週期是兩年,也就是兩年後大多數的 Mac 用戶都會轉移到新版的 Mac 電腦。
- iPhone Pro 系列的市場需求反應相當好,在第四季有遇到一些供應鏈產能的問題,但接下來應該可以順利解決。
針對蘋果 2020 Q4 財報,Miula 有以下幾點想法 –
1. 很明顯的,在這一次的財報中,所謂的5G 換機週期有點被誇大影響力。但是這個週期是否真的存在呢?我認為是存在的,從中國市場的狀況應該就可以看得出來。由於其他國家的 5G 環境布建速度,沒有中國那麼快,所以對於 5G iPhone 的需求還不會有爆發性的成長。不過,考慮到未來兩三年的時間,全世界各國的 5G 環境都會陸續成熟,我們應該可以期待,iPhone 的銷售能夠繼續穩定成長。5G 換機週期,對於蘋果來說,與其說是一個一次性的爆發成長機會,還不如說是一個長達數年的穩定成長機會。
2. 這次蘋果繳出了過去幾年最高的單季毛利率,我個人認為這樣的狀況應該很有機會持續保持下去。蘋果能夠拉高毛利率,最主要的原因,包含了營收持續成長的經濟規模效應、產品單價的提升,以及服務營收的成長。而這三件事情,我預計在未來幾年應該都還能夠維持下去。也就是說,蘋果的毛利率應該有機會繼續往上走。
3. 在本季,Apple One 整合訂閱的數字蘋果並未公布。但我認為這個策略對於蘋果的訂閱服務營收是明顯有幫助的,未來幾季我們應該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了。蘋果本身也將訂閱制服務的營收,當成他們未來最重要的成長動力。
4. Mac 電腦換成 M1 核心這件事,目前看來對於 Mac 的成長的貢獻還不明確。考慮到本季 M1 Mac 只推出一個半月,加上去年第一季的基期相對比較低,或許要等到 2021 第二季的數字出來後,我們才能比較精準判斷 M1 Mac 是否有效的替蘋果打下更多在 PC 領域的江山。但長期來說,我是看好蘋果在這個市場能夠繼續攻城掠地的。
5. 從過去一年 iPad 的成長率來看,似乎已經開始有部分的人用 iPad 來進行遠端工作,取代筆記型電腦。
6. 我同意蘋果對於穿戴式裝置市場的看法,這個領域即使蘋果營收已經很亮眼,卻仍然處於早期階段,蘋果在這個市場仍有非常大的成長空間。考慮到穿戴式裝置在疫情下算是比較被排擠的需求,估計在疫情結束與景氣回升的 2021 年,穿戴式裝置的成長率會有很好的表現。
7. 在電話會議中,無論是分析師或是蘋果高層,都多次談到印度市場,很明顯的,印度市場是蘋果下一階段海外市場開拓的重心。
結論 –
整體而言,蘋果在 2020 第四季的財報當然是一個很漂亮的財報,而蘋果的未來也同樣樂觀。前幾年相對停滯的 iPhone 事業,在進入 5G 換機週期後,預計將會出現穩定的成長。Mac 電腦在更換 M1 核心後,雖然短期是否有搶下更多市場份額還是未知數,但長期來說,我是看好隨著相容性問題解決以及新一代晶片的持續進步,Mac 電腦會搶下更多的 PC 市場份額。iPad 的部分,如果如去年所見,真的開始取代部分筆電的需求,那應該也會迎來一個數年的成長周期。而蘋果過去兩年最主要的成長動能 – 穿戴式裝置與服務營收,更是沒有不繼續往上成長的理由。
所以,如果我要給個簡單的結論,那就是 – 蘋果未來幾年的營運,基本上大概只會向上,不會向下,這是一個不斷成長的賺錢機器。
本期科技巨頭解碼的商業思考 –
在蘋果眾多的訂閱服務中,目前看起來成績後段班的就是AppleTV+ 與 Apple Arcade 了。很明顯的,即使合併到Apple One 整合訂閱後,這兩個服務的訂閱人數會被拉高,但這也未必能夠真的把這兩個訂閱服務在相對應的競爭領域做出成績。未來蘋果該如何思考這兩個事業,其實是很有趣的觀察點。以蘋果的獲利能力,要養這兩個服務當然不是問題,但蘋果會滿足於讓這兩個服務持續停留在目前的現狀,還是會投入更多資源把這兩個服務大幅加強呢?如果你是蘋果高層,你會想要怎麼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