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1-22|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馬格里特與張照堂

11月21日是馬格里特的107歲冥誕,張照堂的部落格貼出了一系列圖片,將原作與張照堂致敬的攝影作品對照陳列,或可稱為「我的偶像向偶像的偶像致敬」,極是精彩,推薦往觀。
René Magritte (1898-1967),比利時人,超現實主義畫家。記得父親的書架上有一部磚頭厚的馬格里特畫冊,他的幾幅名作恐怕在我還很小的時候就已經深深刻進腦海、揮之不去,例如Les Amants裹著頭親嘴的情侶、La Chambre d'écoute塞滿房間的大蘋果(後來被Jeff Beck拿去作了唱片封面)、還有Golconde那一群群浮在空中戴著帽子穿著西裝的男人。直到現在,那部畫冊仍然是我反覆翻看的愛書。
及長,認識了更多從達達到超現實主義運動的怪ㄎㄚ前輩之後,不禁慨然:我們在創作上自以為激烈的革命行動,搞不好早在七八十年前這些老前輩手上就已經玩得淋漓盡致了─ ─類似的慨歎也發生在我初識六十年代的「劇場」雜誌之後。主編黃華成不只大玩版面美編實驗,他和邱剛健拍的那些前衛短片腳本、還有簡直惡搞的「大台北畫派」,事隔二十幾年,幾乎都變成了我青春期最震撼的啟蒙經驗。其中若干作品即使放到現在,也會讓許多自詡激進的文藝青年瞠乎其後吧。 大概也是在那陣子,我認識了張照堂早年的攝影作品。那種虛無、疏離、荒謬的氣質,對於正迷戀著達達和超現實的我來說,真是完全無法抵抗。
大 一那年從母親那兒挖到一本1976年出版的「1977生活筆記」,張照堂主編、梁正居美編協助、舒國治撰寫人名索引,採用一頁圖、一頁週曆的編排方式,每 幀圖配上一段摘錄佳句。其中一張馬格里特的肖像,被我影印放大,貼在大學社團辦公室的牆上,和Bob Dylan、Mick Jagger、Bruce Springsteen混居一處。「生活筆記」系列似乎連續出版了三年,1978年份改用張照堂自己的攝影作品,1979年份則是「搖滾筆記」,全部是搖 滾樂手的照片,我便是從「生活筆記」開始認識張照堂那些早期作品的。
「生活筆記」系列圖文對照的手法,是先有了照片,再從張照堂的札記選 些句子安放在隔頁。這種類似「現成物」的拼接方式,往往使圖文互相撞擊出始料未及的全新趣味,總令我聯想到馬格里特那些乍看與作品意象毫無關連的畫題、那 些被錯置乃顯得如夢似幻的日常物品,當然,還有「這不是煙斗」。這種圖文互相「疏離化」的手法,給了我很大的啟發,直到現在都還是很受用。另外,「劇場」 和「生活筆記」的美編風格,也讓我迷上了特明體......。
母親還留著一冊薄薄的冊子,粉紅色螢光封面印著一張臉上狠狠著了一拳,是 1973年向子龍、舒國治、張照堂、陳廷鏡等人合辦的「搖滾大餐」活動手冊。舒國治謂「現在想來這色彩設計滿正的,這本東西雖僅單薄數頁,台灣搖滾史上, 若還擁有者,絕對值得珍藏」,我母親的那本,裡面還用原子筆寫著活動心得,那是27歲的母親的筆跡。
張照堂的作品影響自己實在太深,那時又在編校園刊物,於是覺得應該要和偶像見面討教。是大三那年吧,我從母親那兒要來了張宅的電話,硬著頭皮打過去,緊張得結結巴巴。張叔叔約我們在咖啡店見面聊天,我帶著手邊每一本相關「文獻史料」,和幾位同學一起,抱著「面見大師」的心情,和他喝了一下午的咖啡。依稀記得我們那天問了一堆關於攝影與影像工作、超現實主義、劇場雜誌、還有Bob Dylan與老搖滾之類的事情。張叔叔極有耐心地一一回答了我們各式各樣愚騃鹵莽的提問,回想起來,那天最大的收穫,或許不見得是我們原本想問出來的「答案」──彼時總期待簡單的問題可以換回簡單的答案,現在乃漸漸知道問題愈簡單,答案往往愈複雜──那天最大的收穫,或許是見到一位可敬的前輩,面對一群毛躁的青年,所顯露的和善、包容與體貼。十幾年過去了,還是很想對他再說一聲謝謝。
【附記】我素崇敬的西西,曾經在她的肥土鎮系列小說之一的「浮城誌異」嵌入馬格里特的作品,向她心目中的大師致敬。這是另一樁「我的偶像向偶像的偶像致敬」案例,不可不提。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馬世芳原Wordpress專欄,收錄馬2017年以前所有創作隨筆,關於音樂的大小事,都是談論的主題。有對於華語、西洋樂曲的觀點,以及廣播節目的後記,還有許多你從未見過——童年的、生活感的、私語的馬世芳。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