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01|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Sex 從來都「危險」

    最近,有一位朋友發送了一些資訊給我,問我是否已經接種了HPV疫苗,並告訴我,未接種的話就要快點去接種。
    後來我跟這位朋友討論,當然接種HPV疫苗是需要的,但是即使接種了HPV疫苗,又是否很安全?因為HPV疫苗並不能預防所有基因型的 HPV 感染,況且性病有很多很多種類。
    HPV 感染跟性生活有關,對於仍是單身的我來說,似乎不發生性行為才是最安全,因為沒有發生性行為幾乎完全不用擔心,會感染性病的機會很低很低。即使將來我有伴侶,也跟我及伴侶過往及現在的性生活有關。根據香港衛生防護中心所講,「預防性病的最有效方法是與一位未受任何性病感染的人仕保持專一的性關係。」(https://www.chp.gov.hk/tc/healthtopics/content/24/1607.html
    「安全套」真的安全? 坊間經常說「安全性行為」,到底什麼是安全性行為?人們常說的「安全性行為」,通常是指使用「安全套」。 但是,安全套到底有多安全?如果真的很安全,為什麼還有許多女生在進行「安全性行為」後,仍然擔心懷孕? 「安全性行為」中的「安全」二字,到底是指什麼呢? 似乎,這裏的「安全」,只是男生覺得的安全。減低感染性病的機會,並且將引致女生懷孕的機會降至幾個%以下。幾個%,很少很少的懷孕機會對男生來說可能沒有什麼,因為懷孕的並不是男生,那幾個百份比只是頭腦上冷冰的數字。所以這個數字只是有些男生用來哄女生上床的藉口。
    但發生完性行為之後,那幾個%的懷孕機會,對女生來說卻是有血有肉。始終關乎至少自己和自己身體內嬰兒兩個生命。若傳媒發現某牌子的嬰兒奶粉有幾個百份比的污染,社會必定大為緊張,立即回收甚至控告那公司。我們絕不會說:「只是幾個百分比,不用大驚少怪。」而且,即使男方有使用保險套,但當女性的經期比平時遲了一個星期仍未來,那「幾個百分比」的數字就會立即放大,令她整個星期都寢食難安,非常憂慮,即使最後發現只是正常的延遲。
    「安全性行為」真的夠安全嗎?
    對我來說,身為一個女生,單單強調保險套或/及避孕藥的所謂「安全性行為」根本就不夠安全。而且不夠安全的地方不止一點
    第一,安全套根本就不能完全防止意外懷孕。
    香港家計會的網站上這樣說,「根據研究資料,在第一年使用這種避孕方法後的意外懷孕機會為2-18%。由於男用避孕套是在每次性交前才戴用的方法,所以成功率會受到使用時的人為因素影響。因此,選用避孕套的夫婦必須有恆心並正確地使用,才可以達到理想的避孕效果。」(https://www.famplan.org.hk/zh/health-info/contraceptive-methods/male-condom)
    意思即是說,使用安全套之後仍然意外懷孕的機會可以高達18%。
    第二,安全套也不能完全防止感染性病的風險。
    以愛滋病為例,香港安計會的網頁這樣說,「目前在醫學上尚未有預防後天免疫力缺乏症﹙愛滋病﹚的方法,但鑒於這種病毒可以經性行為傳播,所以戴用避孕套會有助減低感染愛滋病的危險。」
    男用避孕套只能幫助減低感染愛滋病的風險,而不能完全預防。
    第三,使用安全套並不能減低女生被「趙完鬆」/「事後不理」的風險。 女性在發生性行為時,腦中會產生大量「催產素」(Oxytocin),這種神經化學物質會讓女生與對方產生情感連結,想跟對方建立更緊密的關係。但是,男生發生關係後又是否想與對方建立更緊密的關係?根據不少人的經驗,通常都不是,因此我們會批評一些渣男「趙完鬆」(性行為後離開女方)。
    安全性行為vs. 安全感性行為
    人們說「安全性行為」,把這種仍然帶不少風險的行為包裝得好像一點都不危險一樣,但其實,Sex,從來都是危險的,不論是生理上還是情感上。相反,根據風險補償理論(Risk Compensatory Theory),錯誤的安全感(False sense of security)反而令人以為安全就跟更多人有性行為,增加風險。
    我會建議女生,如果要做這件事,就只跟真正值得信賴的人做,只跟能帶給你很多很多安全感的人做,例如他已公開向妳委身的關係。跟能夠並願意給妳大量安全感的人發生的性行為,才是真正安全的性行為。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90後港女,基督徒,被拋進在色彩奇異的迷宮,每天尋找「性」、「愛」和「婚姻」的指路牌。喜歡攝影,閒時看Youtube學化妝和煲韓劇。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