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02|閱讀時間 ‧ 約 9 分鐘

日本採行「負利率」,認識日本銀行的「三層式利率系統」

(舊文-2016/2/2) 上週五(2016/1/29),日本突然宣布採行負利率制度,熱烈的報導中,幾乎所有聲音一面倒批評負利率政策不 OK,但個人覺得這一招其實挺厲害的。
*「負利率」: - 以存款角度來看,是我要定期付費,才能把錢放在銀行; - 以貸款角度來看,是銀行要定期賞我一些補貼,拜託我把錢借走。
聽起來超級荒謬,但其實仔細想想也不見得,如果市場不好,企業不想借錢投資廠房設備、民眾不想貸款買車買房,銀行的錢借不出去就沒有收入,但又有一堆錢存在銀行裡,等於是銀行跟民眾借了一堆錢,還要付這些存款利息,對銀行來說,我現在錢根本借不出去所以不需要你們的錢啊,啊你們把錢放我這邊,是怎樣?當我好使喚,開倉庫是吧?付你利息?吃土吧!收你錢!
好辣,這是直覺上的負利率,實際上日本的負利率不太一樣,它是對銀行存在央行的「準備」來執行負利率。
*「準備」: 指的是民眾錢存到銀行,銀行保留一部分下來,以備民眾要領錢的時候有錢可領;總不能我存 100 塊到銀行,銀行把這 100 塊全部借人,那我要領錢的時候領啥?土嗎?大概是這個作用。
「存款準備金」= 法定準備金 + 超額準備金
*「法定準備金」是政府規定的一定要存到央行裡的,政府訂一個「法定準備率」,銀行按照這個比率,將收到的存款放到央行,其他的錢可以放款出去。
這二年新聞常看到中國又「降準」,那個「準」就是指「法定準備率」,不是 SUZUKI 機車。(那是隼!!)
這個比率越高,銀行就要留越多錢下來,存在央行裡;越低,當然就可以把越多錢借出去,收利息。
*「超額準備金」是法定準備金以外,銀行額外存到央行裡的錢。如果很高,好聽一點是銀行保障民眾權益,多留一些錢預備到;實際上就是銀行沒什麼投資機會,錢也借不出去,那就放央行吧,反正還有利息加減拿。
這些民眾存到銀行,銀行再存到央行的錢,就叫「存款準備金」;而這些錢,央行是會付給銀行利息的。
回歸正題,日本的負利率,只有針對「超額準備」執行而已。日本央行給它取了個很難親近的名稱:「三層式利率系統」,但其實很簡單。
日本「負利率」架構:「三層式利率系統」
日本「負利率」架構:「三層式利率系統」
  1. 第一層 Basic Balance(底層的淺綠色區塊): 央行訂一個均值,銀行未超過此均值的超額準備,央行會支付 0.1% 利息。同時留一個但書,若有需要,未來這一塊也會降到負利率。
  2. 第二層 Macro Add-on Balance(中層的藍色區塊): 法定準備金央行不再付利息,利率 0%。
  3. 第三層 Policy-Rate Balance(頂層的粉紅色區塊): 超過第一層額度的超額準備&其他放在央行的錢,央行向銀行收取 0.1% 利息(即負利率),這才是負利率的部分。
因為日本經濟數據&通膨都不太好,市場一直期待黑田東彥會加碼 QE,然而選擇實施「負利率」,而不是「擴大 QE 規模」,可理解成:「與其再次增加印鈔的數量,不如先把銀行的錢逼出來。」
*「量化寬鬆(QE)」是指央行印鈔票,再透過在市場上買債券等金融資產的方式,把印出來的鈔票丟到民間。(實際上並不一定真的有「印鈔」,但這樣理解就好。)
由於希望銀行把錢貸放出去,讓企業蓋廠房設備投資,或者借給民眾買房買車來活絡經濟,而不是堆在央行裡白白領利息,所以透過負利率,規定如果存太多了,就要收費。
如果利率降低了,企業借錢要付的利息就少了,會比較願意貸款來蓋廠房設備,那可都是千萬上億的錢,所以利率差一點,金額都差很多的。
不過,日本可能面臨一種叫「投資陷阱」的現象,指的是當經濟前景不看好,企業悲觀、找不到投資機會,所以就算利率降得再低,也不會想借錢來蓋廠房設備,自然就沒辦法刺激經濟成長。
那這些被負利率逼出來的錢,可能就會變成熱錢,流到股市、房市進行炒作,自然股票和房地產就可能會漲價,嚴重的話還可能泡沫化。
*「熱錢」尋找各種獲利機會的資金。 *「泡沫化」資產的價格過度膨脹,大幅超過它本身實際能帶來的收益時,最後價格可能崩盤。
另一個有趣的影響,可能會使「日本公債變成負殖利率」。
*「債券」是錢借出去後,每年可以收利息,到期時能再把本金拿回來的借據。 *「公債」是政府為了借錢發行的債券。
*「殖利率」是指「到期殖利率(YTM)」,一般都把到期省略沒講;意思是我買到這個債券後,一直拿利息至到期,最後把本金拿回來,平均下來每年的報酬率。
簡單地理解一件事,假設有一張票面利率 5% 的債券,當市場利率從 5% 降低成 3% 時,那個 5%票面利率的債券,因為會支付比市場上還高的利息,所以比較值錢,價格自然就變貴了。這是為什麼「理論上」,利率降低,債券價格會上漲。
而那個票面利率 5%,只代表這張債券每年會付本金 5% 的利息,這個 5% 不代表每年平均報酬率,因為還沒考慮本金的變動,所以和殖利率不一樣。
而當市場利率降得太多,甚至變成「負利率」的時候,市場上的債券價格可能就會上升太多,變得太貴,導致我買了這張債券後,收回來的錢是不划算的。
例如,我花了 1,500 元買了個債券,最後我總共領的利息加起來是 200 元,到期時這張債券還我的本金是 1,000 元,全部加起來我還虧 300,這就是「負殖利率」的概念。
「公債負殖利率」就變成我要額外貼錢,拜託政府讓我把錢借給它,超級沒有尊嚴。所以,可能會變成,除了日本央行,沒人要買公債。除非,市場非常糟,錢放哪都賠,那我認了,寧可付一點保護費,還是買公債安全。
為何說是除了日本央行?因為,日本 QE 的其中一個管道,就是透過央行每年從銀行手中,購買 80 兆日圓的公債,來把錢丟到市場裡。
日本央行是日本公債最主要的買家。現在採取了負利率制度,央行要跟銀行買公債的時候,銀行可能會想說,我把公債賣給你後,拿到一堆錢,可是又找不到地方投資或放款,存在你央行那裡,又要被收費,拿了這些錢也沒處去,還是不要賣好了,我這些債現在還能收利息呢。因此,有可能導致未來日本執行 QE 時,發生買不到債的狀況。
這就形成一個挺有趣的現象,就是日本公債沒人要買也沒人要賣。
再延伸一點點,日本政府的負債是 GDP 的 2 倍多,未來要借新還舊而發行公債的時候,負殖利率可能會造成沒有人要買,政府借不到錢就有破產的危險,而唯一的買家就是日本央行,變成央行無止境地賠錢買公債,借錢給政府,沒錢時就一直印一直印,那錢就會變得太多,太多就會變成垃圾,這就是「惡性通膨」。
怎麼聽起來好像很嚴重!?其實沒有啦~(沒有嗎!?)以上都是推論,我自己覺得發生的機率很低。
覺得比較有可能發生的是:
  1. 資金沒流到實體經濟,而是到股市、房市,至少能帶起一些行情。會不會到泡沫化那麼嚴重?不知道。
  2. 日本的家庭資產只有大約 8% 放在股票,50% 以上都是存款,如果未來存款利率也降得很低,甚至負利率,那這些錢就可能離開銀行,進到股市、房市。
又是創紀錄無止境長的一篇,能堅持看到這的夥伴真的太感謝了,辛苦辣~但是沒有獎勵。
終於到最後了,為何一開始說覺得負利率這招厲害:
  1. 沒人預期到。大家都在關注黑田會不會擴大QE,他甚至還說過歐洲負利率政策的不是,而通常沒料到的政策可能更有效。
  2. 負利率以後要停止,應該比收回QE放出去的錢容易。負利率終止,也許只要升息就好;而QE要收回,除了升息,央行也許還得賣出它手中的股票債券等資產,難度跟影響都較高。
  3. 黑田認為日本通膨起不來,是因為油價很低的關係。所以是不是有必要再擴大印鈔的規模,讓後續更難收拾?畢竟他不是不印鈔了,只是沒有再加速印鈔而已。
  4. 避免銀行業衝擊太大,採三層式利率。降息會使銀行借錢出去的收益降低,對銀行來說不是好事,所以先採用三層式的方式,僅先針對過多的超額準備下手。
  5. 後續還留有一手。巴克萊指出,日本現在幾乎沒有資金適用於負利率。 適用於: - 第一層的資金是 218 兆日圓; - 第二層的有 40 兆日圓; - 第三層屬於負利率的金額則幾乎為 0。
先不管這個數據正不正確,這顯示負利率政策目前是「宣示作用」較高。但別忘了第一層 218 兆日圓的資金有一個但書,就是未來若有必要,這部分也將調整為負利率,最後還覆蓋了張陷阱卡才結束這回合呢。
迅速結尾。
#負利率 #三層式利率 #日本央行 #日銀 #BOJ #日圓 #量化寬鬆 #QE #QQE #黑田東彥 #存款準備 #法定準備 #超額準備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