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3/24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Salt Print 鹽印技術的發明:Talbot的靈光一閃

在什麼情況下,你會拿起相機拍照?是眼前出現有趣的畫面、難得的朋友聚會,還是為旅行留下紀錄?在手機內建高畫質相機的現在,多數人並不需要選擇,想拍就拍;換作在底片相機的年代,可能還會猶豫一下。如果,我們把時間再往前拉,回到攝影術還沒出現的年代,剛好眼前有一幅好想好想留住的畫面,我們該怎麼辦?
「那就把它給畫下來吧!」
曾經,William Henry Fox Talbot也是這麼想的。
1833年,新婚的Talbot與妻子來到義大利COMO湖渡蜜月。美景當前,Talbot忍不住想把這一刻給紀錄下來。於是,他拿出了當時流行的繪畫輔助道具camera lucida,對著投影於紙上的風景輪廓進行描繪,期盼就此留住這片美好時光。
沒想到,事情的發展出乎Talbot的預料,當他看到畫出來的成品時(詳見下方連結網站),我相信他應該對手邊這台camera Lucinda 很失望。不過,這並沒有削弱他留住影像的決心,山不轉路轉,Talbot轉而尋找其他留住影像的方式。他的想法是利用銀鹽感光的特性,幫他把將影像給畫下來。銀鹽經由光的照射產生變色的反應早在1725年就被發現,但是,一直要到1834年的Talbot,所有的相關知識才被整合,加上Talbot努力不懈地實驗,終於發明了鹽印法。
Talbot的鹽印法之所以成功,在於他一個特別的點子:他用少量的氯化鈉(NaCl),以及相對大量硝酸銀(AgNO3)去製作感光紙。我們知道氯化鈉跟硝酸銀會反應生成可感光的氯化銀(AgCl),但為什麼Talbot要用這麼多的硝酸銀呢?
答案就在這個反應式裡:UV光 + 2AgCl ⇋ 2Ag + Cl2
這是一個可逆的反應,也就是說反應可向左邊進行,也可以往右邊進行,直到反應達到平衡。由於右邊的銀是影像的來源,所以我們希望反應往右邊走。根據勒沙特列原理(高中化學有教),平衡的反應要往右邊進行的話,可以增加左邊反應物的濃度,或是減少右邊生成物的濃度。
咦,怎麼扯到勒沙特列去了呢?
因為要解釋過量的硝酸銀啊。在這個反應式中,過量的硝酸銀會跟生成物氯氣反應,生成氯化銀。
看出來了嗎?過量的硝酸銀消耗掉了生成物,又補充了反應物。根據勒沙特列原理,反應會往右邊進行,於是銀越來愈多,我們的影像濃度也就越來越高嚕。
得到影像後,還有一個關卡要過,那就是怎麼固定影像,也就是不讓光反應繼續下去。為了這個,Talbot試過很多方法,他用過氨水(因為Scheele曾發現氨水可以溶解氯化銀)、濃鹽水(既然低濃度有高感光,那高濃度應該會降低感光吧!)、碘化鉀(將銀離子轉化成碘化銀)等等藥品,但效果都不是很好。效果較佳的,是Talbot的好友,也就是藍曬發明人Herschel所提供的海波定影法。雖然Talbot不喜歡影像顏色因海波的加入而改變,但它確實具有去除感光物質的效果。鹽印法至此終於完備。
雖然我們慣稱這個方法是鹽印(Salt Print or Salted Paper Print),但Talbot當時可不是這麼說的呦,他叫這個方法Photogenic Drawing,所用的感光紙為Photographic drawing paper,翻譯成中文大概是:一張給大自然的畫紙。
Talbot曾拿Salt Print的感光紙當作相機的底片使用,但曝光時間實在太長,所以後來他又發明了感光度更高,操作起來也更為複雜的Calotype(卡羅法)。以卡羅法製作出來的底片,再經Salt Print的曬印,就能得到正像影像,所以拍攝負片,再沖洗出照片的步驟,是從這裡開始的呦。
*如果你對於這個技術有興趣的話,推薦你搜尋Mike Ware的《Argyronomicon》,裡面有豐富的相關資訊歐。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