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06|閱讀時間 ‧ 約 11 分鐘

誰說劉備不英雄-終日乾乾篇 第三章 衣帶詔書

衣帶詔事件象徵以曹操為首的功勳集團與公卿集團的衝突進入白熱化,而曹操與漢獻帝的蜜月期也正式宣告結束。對內,公卿集團因衣帶詔事件被整肅一空,曹操可說是獨掌大權;對外,曹操則以劉備為衣帶詔成員為由,決定出兵徐州。
聰明皇子;命苦皇帝
如果要票選中國歷史上最命苦的皇帝,漢獻帝劉協絕對稱的上是排行在前幾名的皇帝之一。
漢獻帝劉協,字伯和,漢靈帝之子,據說因為漢靈帝認為這個孩子與自己長得很像,所以取名為劉協。人們透過《三國演義》的描寫,對劉協總有著懦弱的誤解,總覺得這個皇帝對一切事情都有著力不從心的感覺。其實劉協很聰明,不論是聰明才智或對皇帝角色的適任上,比他前面兩任的桓帝和靈帝,都要優秀得多,可是聰明在某些人身上是優點,在劉協身上卻是惡夢的開始。
漢獻帝
漢獻帝
因為何進與袁紹愚蠢而錯誤的決定,導致洛陽大亂,劉協與十三歲的皇帝哥哥劉辯成了人質。年僅九歲的劉協,因為應對得體而讓董卓留下深刻的印象,迅速掌握洛陽局勢後,董卓為了更進一步鞏固權力,因此決定廢劉辯改立劉協,這讓劉協自此走入無止境的噩夢之中。
漢獻帝自即位的那一天起,就無時無刻不在董卓的威脅下生存。好不容易盼到袁紹等州牧起兵勤王,但是這群打著勤王旗號的州牧們卻根本就不打算承認漢獻帝的合法地位,甚至還打算推舉劉虞為帝;好不容易盼到董卓被殺,但是主導政變的王允實在不爭氣,使得漢獻帝才脫離了董卓的虎口,又落入了李傕、郭氾的魔爪。
讓人更加噁心的是,以前在董卓的淫威下,至少還有口飯可以吃,落到李傕、郭氾這群大老粗的手中,三不五時要餓肚子不說,還要時時準備被『請』去做客,整天過著提心吊膽的日子。這樣的皇帝,說實話送給誰,誰都不想當。
建安元年,漢獻帝劉協終於回到了洛陽。可是此時的洛陽是『宮室燒盡,百官披荊棘,依牆壁閒』,可說是杳無人煙,破敗不堪。即便是皇帝車駕到了洛陽,仍舊是『州郡各擁彊兵,而委輸不至,羣僚飢乏』。為了吃口飯,還需要尚書郎以下的官員到野外採拾野菜糊口,結果不少官員或餓死,或被亂兵殺死。
但是『天無絕人之路』,此時曹操猶如救世主般地出現,宣佈要奉迎天子到許昌。捱了這麼多的苦,漢獻帝劉協終於在曹操的援助下,有了安定的生活,甚至有機會開始得以做一個名副其實的皇帝。
君權與相權的衝突
『奉迎天子』可說是曹操一生事業的關鍵點。
論實力,當時統有冀州的袁紹本為『奉迎天子』的不二人選,袁紹陣營中也的確有人提出這項建議。當時沮授建議袁紹奉迎獻帝到鄴郡,挾天子以令諸侯,但是郭圖、淳于瓊卻大表反對,認為若是奉迎天子,大小事情都要向獻帝請示,不但自身的權力受到限制,還有可能背負違抗皇命的罪名。郭圖與淳于瓊的擔憂,在曹操奉迎天子後都陸續浮上檯面,可見郭圖與淳于瓊的顧慮並非沒有原因。
曹操陣營中在面臨奉迎天子的決策點時,同樣也有相同的疑慮,但是曹操卻毅然決然地打定主意要奉迎天子,這是曹操一生事業的轉捩點,也是千古毀譽的關鍵點。
在中國古代政治體制中,宰相制度居於核心地位。宰相下轄百官形成政治力量,一方面可以為皇帝推動政事的主要力量,另一方面也是形成與皇帝抗衡的力量。若遇到有為之君,相權就變成君權的輔弼力量;若遇到昏庸之君,相權就成為君權的代理人,因此君權與相權之間力量的消長必須要形成一個平衡點,君權與相權間才能相安無事,否一旦失衡必定發生衝突。然而君權始終為政治權力的中心,從漢武帝以降,宰相權力不斷縮減,品秩不斷降低,人數不斷增加,直到明太祖更毅然決然廢除相位,因此中國歷代的政治演變就是君權削弱相權的演進史。
假如漢獻帝是一個無所作為的君主,那麼他與曹操之間必定能相安無事,甚至有可能在曹操的輔弼之下中興漢朝;假如曹操是一個溫良恭儉讓之人,那麼他也不會背負漢賊的歷史罵名。可惜漢獻帝不是,曹操更不是,而歷史就是這麼耐人尋味。
公卿集團伺機反撲
兩年前還是喪家之犬的獻帝與漢室公卿,在曹操的支持下重新建立朝廷,經過了一段太平日子之後,過去的暴發戶心態又開始作祟。
驅郭氾、逐楊奉、南征張繡、東討呂布,大多數時間曹操並不在許都,與漢獻帝之間的衝突還不會被激化。但是曹操取得徐州回到許都後,以漢獻帝為代表的漢室公卿們開始出現溝通上的問題,雙方的衝突也逐漸檯面化。
曹操本身的性格放蕩任俠,這樣的人不拘小節,大多數創業之主都有這類性格,但是在累世公卿的世襲貴族眼中便顯得十分格格不入。再加上曹操法家性格強烈,早在過去擔任洛陽北部尉時,就曾經嚴厲執法,甚至連蹇碩的叔父也因為違反宵禁而被活活打死,這種執法如山的特性,更是讓平常驕矜的公卿權貴感到芒刺在背。
隨著曹操一同返回新都許昌的劉備,受到曹操的禮遇,兩人出則同輿,坐則同席。一個織蓆販履出身的落拓皇孫,而且還是喪兵失地的地方軍頭,能得到當朝宰相如此重視,這在重視門第出身的漢室朝廷中可說是一種異類。曹操特地表奏劉備為左將軍,大大抬高了劉備的身分,引得滿朝公卿的側目,使得劉備成為當朝最炙手可熱的當紅炸子雞,也成為漢獻帝等公卿集團想極力拉攏的對象。
建安四年二月,傳出屯兵於射犬城的眭固殺害楊醜後率眾投靠袁紹的消息,使得袁紹已經伸入曹操的勢力範圍。迫不得已之下,曹操只好再度領兵北上征討眭固,準備奪回河內,為自己與袁紹間建立一道緩衝區。公卿集團極有可能是趁曹操北上的期間開始進行串連行動,以車騎將軍董承為代表,自稱取得漢獻帝的衣帶密詔,先後與長水校尉种輯、將軍吳子蘭等人接觸,並且私下密謀誅殺曹操。
公卿集團中除董承外,其餘眾人皆為文人出身。這些人的特色是,要他們夸夸其談可以,真需要什麼實際的作為就很困難,於是董承便把腦筋動到了劉備身上。但是事實上,董承與劉備接觸具有很大的風險。曹操於劉備有恩,加上以高規格的方式禮遇劉備,董承若無把握絕對不敢與劉備接觸。
不過劉備在日後於漢中擊退曹操後,上書自封漢中王,將左將軍、宜城亭侯印綬退還朝廷時,自稱:『臣昔與車騎將軍董承圖謀討操,機事不密,承見陷害,臣播越失據,忠義不果』,證實劉備在衣帶詔事件中的確扮演一定角色。
正式的史料中並沒有說明董承為什麼會與劉備接觸,不過根據《蜀記》的記載,劉備曾經與曹操一同參加圍獵,在圍獵的過程中,曹操與護衛軍走散,此時關羽曾建議劉備不如趁此機會暗殺曹操,卻被劉備拒絕。《三國演義》以這段紀錄為基礎,用藝術的手法杜撰了一場許田圍獵,透過曹操以天子之箭射鹿,並且身受百官朝拜的情節,先暗示曹操心懷僭越之心,讓漢獻帝在倍感屈辱的情況下發出衣帶詔;同時又以許田獵場中關羽的發怒、劉備的投鼠忌器,為日後董承的接觸埋下伏筆。
衣帶詔的真與假
衣帶詔是漢末三國一件標誌性意義的重大事件,它象徵了曹操從奉迎天子的大義形象,一轉而成為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漢賊,然而這件事卻始終具有很大的爭議。
歷史上關於衣帶詔事件的描述很簡略,《後漢書·獻帝紀》記載,『五年春正月,車騎將軍董承、偏將軍王服、越騎校尉种輯受密詔誅曹操,事洩。壬午,曹操殺董承等,夷三族』,《三國志·魏書·武帝紀》更是一筆帶過:『五年春正月,董承等謀泄,皆伏誅。』由這兩段記錄來看,衣帶詔無疑是漢獻帝為了擺脫曹操脅制而聯合董承的真實事件。
可是同樣在《三國志·蜀書·先主傳》,董承向劉備『辭受帝衣帶中密詔,當誅曹公』,文中用了『辭受』兩字,顯然董承沒有向劉備出示衣帶詔,而僅僅是口頭告知自己取得漢獻帝的衣帶詔委託。司馬光在編寫《資治通鑑》時同樣採用了這個說法:『初,車騎將軍董承稱受帝衣帶中密詔,與劉備謀誅曹操』,也就是董承自稱有衣帶詔。陳壽與司馬光不認為真有衣帶詔,漢獻帝可能沒有寫過這樣的詔書。
沒有詔書,是否有可能是漢獻帝口頭委託董承聯絡朝臣反曹呢?
《後漢書·后紀》中記載:『自帝都許,守位而已,宿衞兵侍,莫非曹氏黨舊姻戚』,很明顯曹操早就在漢獻帝週遭安排親信,無時無刻地掌握漢獻帝的言行舉止。在這樣的情況下,漢獻帝要口頭委託董承反曹的困難度,絕對不亞於寫密詔,因此衣帶詔事件極有可能是董承假借漢獻帝的名義,做為反曹的藉口。
事實上,董承本身也是一個野心家。早在李傕、郭汜之亂時,董承和楊奉、楊定等護送漢獻帝東歸洛陽。一到洛陽,董承便聯合楊奉拉攏河內太守張楊,排擠驃騎將軍張濟,由張楊和楊奉屯兵在外拱衛洛陽,而韓暹和董承則在內守衛皇宮。不久董承秘密聯絡曹操,讓他入洛陽勤王,並藉由曹操之手再次排擠楊奉與張楊,並成功將漢獻帝迎至許昌。
到達許昌後,曹操因功被拜為司空,錄尚書事,董承則為車騎將軍,兩人分別擔任文武最高官職。只是董承做為車騎將軍,手上卻沒有軍隊,曹操雖然任文職,卻掌握了青州軍,兩人的地位便明顯有了高低之分。曹操藉著掌握人事權之便架空董承,董承極有可能因為不滿曹操獨攬大權,自己成為被排擠的對象,因此企圖假藉衣帶詔事件拉攏朝臣,企圖故技重施,試圖聯合他人排除曹操。
衣帶詔事洩,重手整肅朝堂
董承與劉備接觸後便積極密謀政變,但是劉備很快地就申請前往徐州對付袁術,使得董承必須要另尋戰友。董承不是初出茅廬的熱血青年,他能從李傕、郭汜手中救出漢獻帝,就足見董承的能力確實不凡。
不久董承與王子服密謀,決定以兵變的方式誅殺曹操。董承以當初郭氾率領數百名敢死隊突擊李傕大營並劫走漢獻帝為例遊說王子服,甚至表示當初呂不韋是因為幫助了子楚才能夠權傾天下(昔呂不韋之門,須子楚而後高),如今自己與王子服正有這個機會可以當呂不韋(今吾與子由是也),絕對不可以輕易放棄。
王子服並不是笨蛋,對於董承的計畫自然抱持疑慮,認為自己所能掌握的軍隊人數太少(惶懼不敢當,且兵又少),即使兵變也不會是曹操的對手。董承為了安王子服的心,便告知長水校尉种輯、議郎吳碩等人皆是盟友,王子服這才決定參與兵變。
一直以來曹操的特務都在暗中監視朝中大臣間平日的往來與言行,董承與王子服的密謀很快的就被曹操所知道。
建安四年對曹操來說是一個不平靜的年頭,先是北方前線射犬城的背叛,後來又有袁紹在統一河北後揚言要南下攻打許昌。南方的袁術雖然滅亡,徐州卻因此落入劉備手中,加上江東孫策勢力逐漸壯大,曹操儼然已經陷入了腹背受敵的局面。
面對外在各方勢力所形成的包圍壓力,更讓曹操頭疼的正是內部公卿集團的蠢蠢欲動。袁紹可不比眭固,若是曹操北上抗袁時,背後的公卿集團趁機發難,曹操可就有家歸不得了,畢竟當年呂布襲取兗州的教訓還歷歷在目。這時董承與王子服的密謀正好給了曹操一個整肅的藉口,於是董承、王子服等人成了曹操的刀下亡魂。
解決內部隱憂後,曹操決定將衣帶詔事件的影響力發揮到最大,因此聲稱劉備也是衣帶詔的成員之一,決定親征徐州,討伐劉備。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陳建錚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