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炸機從耳邊飛過。這裡是敦克爾克。
士兵像是路上的海豚,朝海灘匍匐又起,排隊著等待離開這可怕的地獄。
空中的飛行員不管油還有多少的努力炸敵隊飛機,出海捕魚的漁民也被徵召救援士兵。看著每次轟炸船艦、士兵淹水到跳進海裡奮力游的畫面不斷重複,耳邊魚雷的爆炸聲不斷四起,其實我眼皮已經開始沉了。
諾蘭導演的片我一直都很難看懂。
整部片裡沒有敵隊德國人的出現,所有的分離、死亡、或是戰爭時人性的敗劣,都不是用強力的眼光,他輕輕的帶過,彷彿只是餘光裡的故事罷了。這樣的第三人稱,以一個全知角度去拍這樣的記錄片,看了很生硬,卻很真實。
不像好幾年前的老電影敦克爾克戰役(1958)更多的血汗畫面,而是讓你不帶血的看完整部紀錄片。
電影最讓我在意的還有關於轟炸機P-51這類的畫面。P-51轟炸性能真的很高,但為什麼飛機的蓋子這麼難開,電視劇《一把青》裡男主角郭軫也是在國共內戰時駕駛這台飛機之後起火無法脫身。或許是熱脹冷縮,但每次看到那濱死的畫面,都印在心裡久久無法忘記。
在電影裡,對於士兵的創傷症候群是很明顯卻隱藏的描繪,我在看其他人的影評比較少看到這個部分。關於各式的症候群,炸彈的也好,隊友的壓力也好,更多的是生離死別的心理創傷。前一秒還說說笑笑,後一秒就停止心跳,這和最近的重大交通意外間,不免有種相似感:那種非身處事件中,永遠不能理解的痛。
那些畫面總無法忘掉,電影的後勁反覆的淹沒了,電影結束後的心情。
你聽......那邊有飛機飛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