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空橋上的少年》:尋找自我的無畏旅程(文/子涵)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尋找自己的過程並不可怕,我們的迷茫才是令人害怕的。
(原文張貼於中學生網站,為第1100310梯次特優作品)
當我看到書的封面是有一個人孤單的站在一個永無止境的橋上,以及看到書名是叫做《空橋上的少年》時,我立刻聯想到的便是如今的我們。現今的我們正在為未來的大學奮鬥,可是同樣的也為未來的科系而苦惱,且不但是為了未來的科系,甚至也對未來的種種而感到十分的憂心。我們就像是空橋上的少年般,茫然而不知所措,甚至不知道未來的方向在何方。之後我看到書的背面時,便瞭解到他的背景是在描述一位懼學的孩子張朋城以及作者在拉達克的旅行。當我在看時便十分的不解,他們兩個的故事,明明就是大相逕庭,卻為何被寫在了同一本書中?當我還在疑問時,還看到了最右邊的一句話,便是:
「太勇敢的人,或者是太害怕的人,是不會來這裡的。」
如此我又感到更加疑惑了,也更加深了我想看這本書去尋求解答的慾望。
剛開始看書時,其實我對於前面的故事敘述感到很不解,因為它是雙主線的故事並行,因此它在很多部分都會有跳脫的地方,而且出現了很多後面才會得到解答的字句,因此我花了好長一段時間才搞懂他們。當看完這一本書時,其實我的內心是喜悅的,不知是因為我瞭解到其實朋城在克服懼學的過程中,並不是孤單一個人,還是對於作者在拉達克的旅行當中終於找到了自我而感到開心。
故事中的張朋城是一位懼學的孩子,其中緣由便是因一本作業簿而引起的。朋城的學校老師非常嚴厲,只要沒有帶作業簿就處罰,有一天朋城忘記把作業簿放在哪裡,便一直找,心理的壓力不斷擴張,加上媽媽因他上學快遲到了而不斷催促,朋城心底繃著的那根弦最終斷了,索性乾脆不去學校,甚至後來連踏進學校的勇氣都沒有。看完其中緣由之後便告訴了我,有些對於我們來說可能是一件小事情,卻很有可能是對方一輩子無法挽回的傷痛,因此他在輔導的過程中便一直很難克服心中的障礙,甚至成為了那裡「永遠的班長」,直到他的生命中陸續出現了蔡伯鑫醫師以及他的女朋友。
蔡伯鑫醫師並非像一般的醫師,而是用自己獨特的診療方式,並非滔滔不絕,而是傾聽,利用不斷的說「我聽你說」的方式,雖然過程中朋城也有抗拒,但也慢慢使朋城逐漸敞開心扉,甚至連自己最心底的秘密都只說給他聽。他的女朋友欣瑜讓他體會到了什麼是愛,學會懂得將心比心,而不再只是活在自己的一方小天地。因此當他在家中看到他媽媽的房間門曾經因自己的憤怒而被自己踹了一洞,然後又用一片木板貼住時,而感到很抱歉,這個過程中他的個性逐漸開朗起來,甚至不再是所謂「永遠的班長」了,而是已經能夠從醫院的心理輔導修業完成,雖然他的行為上仍無法安然自若的進入學校,可是我相信,他心中的那個自己,也是大家心中的他,已經畢業了。
雖然身為幫助他人的角色,但其實作者自己也處在與我們相似的困境當中,不斷的在辭職與留下來成為主治醫師的選擇當中掙扎,最終踏上了尋找自我的拉達克旅行,陸續也遇到了幫助他的人。貝圖寺的達瓦告訴他:「曼陀羅就是我們,我們就是最好的地方。」這句話使我認為曼陀羅從中心散開的方式便是以我們自己為中心,而向外分散出去,我們就是主軸,就是自我;也遇到了牧羊阿嬤,雖語言不通,但是卻不斷的去指引他方向,就像我們身邊的許多人,不管與我們親不親近,但是與他們的生活過程中,也相當於在給我們指引方向;德吉是一位丈夫小孩皆出外打拼的婦女,可是卻一直留著房間以往的裝飾,甚至讓作者選擇住宿的房間,女兒的堡壘不再是秘密,但是德吉相信,只要心中記牢,不管是堡壘還是回憶,它就不會消失。
我認為我們也是如此,只要我們不忘初衷,我們的自我就會像是書中描述的一堵嘛呢牆,雖然我們在當中迷失了自我,可是卻知道,我們還在路上。其實當中還有許許多多的人幫他完成了這項旅行,有人去支持他,更有人去指引他,在旅行的最後一刻展現了自身的價值,告訴了我們:
專注當下,擁抱未來。
我認為追尋自我其實是「止於至善」的修為旅程,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最不易達成的,人的一輩子都在學習成為自我,卻不一定每個人都成功。從小到大,在有社會期待的情況下,其實我們都很容易從眾,或者是順著別人的想法,只為了自己能夠擁有更好的人緣,但是卻對自己一無所知,拼命一生卻都是在為別人而活。但只要我們試著打開心裡的那道門,或許會看到不同的光景,別人的思想或許你不贊同,亦或是別人喜歡的東西,你不一定會喜歡,終於懂得自己是為了什麼而在努力而在打拼。雖然追求門後的東西很難,但是說不定我們就會像書中的蔡伯鑫醫生與朋城一樣,從身邊的人身上得到解答,只是時間多寡的問題,或許,解答現在就在你的身旁。
當我們看完這本書再回來看「空橋」這兩個字,又是與當初看有著不同樣的心境。我認為如今的空橋是一個從害怕到勇敢的過程,書中的朋城與作者都想成為自己,但都遇到了挫折,因而迷惘感到害怕,如同在空橋上,我們要選擇是繼續走下去還是停在那裡,但是當我們一直不斷的在看空橋前方的目標時,就會忘記我們身邊的美景,其實我們身邊當中不斷改變的美景才是最迷人的,因而讓我們感到滿足。而我們身邊的美景就如同挫折,當我們在尋找自我時,我們必定會遇到許多困境,但是只要我們跨過了這些坎坷,轉變心境,尋找自己的過程並不可怕,我們的迷茫才是令人害怕的。書中有一句話說得很好:
「我們是既害怕又勇敢的人。」
不要害怕失敗,因為當中會有人陪伴你,指引你,對你喊著加油,只要你勇敢的走下去,那便是自我的價值完美展現。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這部小說來自一位精神科醫師之筆,描繪一名懼學的十七歲少年,在日間病房裡勇敢跨越恐懼的生命之旅;以及另一名年輕醫師,奔逃至拉達克一路追尋心中渴望的過程。雙線緊密交織,共同探問成長與自我認同的種種困境。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對未知的恐懼,對未來的迷茫,獨自走在這漫長人生路上,該何去何從?為何在這?意義是什麼?太多的困惑與不安,未知的與已知的,想要追尋的,想要成為的究竟是什麼呢? 作者藉由拉達克的旅行與他和一名青少年的對談中,慢慢道來,他們完全不同的人生,卻又一樣擁有,和我們多數人一樣都擁有的「恐懼與迷茫」。每個人或多…
其實我真的無法一次把蔡伯鑫《空橋上的少年》這本書看完,因為這是由精神科真人真事改編還有旅遊交織而成的小說,所以當我讀到某些段落時,我的腦海裡就會有清晰的畫面,無論是關於家庭的暴力、感情的糾紛或是關於職場上的風風雨雨。而在我閱讀的過程中,一直想到書中的這些孩子所面臨的困境,也一直在反省自己的工作過程…
今天收到實體書,打開的時候是充滿興奮緊張的,彷彿是自己要開始一段新的旅行。一直以來都很羨慕學長勇於冒險的精神,或許是天性使然,他總能堅定離開舒適圈踏上未知旅程。我最佩服的,不只是他的高度紀律,這幾年踏遍北基各大咖啡店──應該要隨書附贈台北咖啡店地圖(敲碗)──嘔心瀝血終於完成這本書,更是他探索內心…
前幾天剛好有一個很長的空檔,讓我能把這本小說看完。感恩我擁有這麼一個連續無干擾的時段,在讀著本書單數章節(拉達克之旅)與雙數章節(青少年精神科日間病房記錄)的來回游移間,愈來愈讓我感覺,不是在看書,而是溶在一種旋律與節奏裡,因著作者在單數銜接到雙數章節間隱約擺設的共通、關連性、最後的相交,以及一章…
這是一本好的故事書,在敘事中隨時隨地能夠找到自己可以遮蔽的處所。勇敢意味著什麼?跳出舒適圈?做出一個新的選擇?或漸漸地聆聽自己?旅行或冒險在本質上是否相似?治療少年的醫師、陪伴少年的護理師、還有嚮往熱情的老師,卸下角色的面具,每一個人也都是有故事的人,繼續聚在一起創作故事。想起哈克說自己設計這麼多…
(編按:這篇文章真的是讀者投稿,和內心其實藏了搞笑魂的作者毫無關連唷!) Q1:這輩子哪本書讓你讀超過五遍以上的? A:《空橋上的少年》! Q2:這本書讓你讀那麼多遍的原因是什麼? A: 1. 不能出國所以解想出國的饞。 2. 與工作性質有共鳴。 3. 裡面有很多梗每次讀都會有解鎖的感覺…
對未知的恐懼,對未來的迷茫,獨自走在這漫長人生路上,該何去何從?為何在這?意義是什麼?太多的困惑與不安,未知的與已知的,想要追尋的,想要成為的究竟是什麼呢? 作者藉由拉達克的旅行與他和一名青少年的對談中,慢慢道來,他們完全不同的人生,卻又一樣擁有,和我們多數人一樣都擁有的「恐懼與迷茫」。每個人或多…
其實我真的無法一次把蔡伯鑫《空橋上的少年》這本書看完,因為這是由精神科真人真事改編還有旅遊交織而成的小說,所以當我讀到某些段落時,我的腦海裡就會有清晰的畫面,無論是關於家庭的暴力、感情的糾紛或是關於職場上的風風雨雨。而在我閱讀的過程中,一直想到書中的這些孩子所面臨的困境,也一直在反省自己的工作過程…
今天收到實體書,打開的時候是充滿興奮緊張的,彷彿是自己要開始一段新的旅行。一直以來都很羨慕學長勇於冒險的精神,或許是天性使然,他總能堅定離開舒適圈踏上未知旅程。我最佩服的,不只是他的高度紀律,這幾年踏遍北基各大咖啡店──應該要隨書附贈台北咖啡店地圖(敲碗)──嘔心瀝血終於完成這本書,更是他探索內心…
前幾天剛好有一個很長的空檔,讓我能把這本小說看完。感恩我擁有這麼一個連續無干擾的時段,在讀著本書單數章節(拉達克之旅)與雙數章節(青少年精神科日間病房記錄)的來回游移間,愈來愈讓我感覺,不是在看書,而是溶在一種旋律與節奏裡,因著作者在單數銜接到雙數章節間隱約擺設的共通、關連性、最後的相交,以及一章…
這是一本好的故事書,在敘事中隨時隨地能夠找到自己可以遮蔽的處所。勇敢意味著什麼?跳出舒適圈?做出一個新的選擇?或漸漸地聆聽自己?旅行或冒險在本質上是否相似?治療少年的醫師、陪伴少年的護理師、還有嚮往熱情的老師,卸下角色的面具,每一個人也都是有故事的人,繼續聚在一起創作故事。想起哈克說自己設計這麼多…
(編按:這篇文章真的是讀者投稿,和內心其實藏了搞笑魂的作者毫無關連唷!) Q1:這輩子哪本書讓你讀超過五遍以上的? A:《空橋上的少年》! Q2:這本書讓你讀那麼多遍的原因是什麼? A: 1. 不能出國所以解想出國的饞。 2. 與工作性質有共鳴。 3. 裡面有很多梗每次讀都會有解鎖的感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繁忙的生活中,許多人忘記了珍惜自己的內心聲音。艾爾文的書籍《陪自己走走》提醒我們,人生不必因一時的挫折而氣餒,應該專注於自己想要的未來,而不應被他人的生活所羨慕。我們的每一步都算數,不論過去的遭遇,我們仍有機會重建自我。讓我們學會用心打理自己的生活,勇敢追求自己的目標。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一個人生活哲學的文章,描述作者從小到大在家庭、宗教和社會中的感悟和轉變,表達了對於自在和獨立的追求。作者分享了從學校霸凌到軍中壓迫的經歷,以及對於人性看法的轉變,最後表達了在自在中找到的美好和意義。文章富有個人情感和思索,適合愛好心靈成長和獨立思考的讀者閱讀。
Thumbnail
主人翁辛克萊以一個少年的視角描繪了對自我認知、性向、性啟蒙、對威權的反抗等議題,呈現出當代年輕人面對的壓力和情緒。文章探討了真實與虛假、自我封閉與蘊含的自我表達之間的衝突,提供了改變內心的勇氣和真誠面對自己的重要性。
Thumbnail
為了發揮天賦,實現夢想,必須先了解自己。文章分享了作者從小的經歷、創新故事以及學習成長的過程。透過回顧過往、找尋天賦與內心的聲音,為了實現自己的創新夢想,陳建銘老師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路。文章以自身經歷為例,鼓勵讀者思考,尋找屬於自己的天賦與夢想。
Thumbnail
一個非常勵志的故事! 精彩又難以直性的結局! 感人、動人的劇情! 庚本停步下來阿!
Thumbnail
身為讀了十九遍保羅・科爾賀《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忠實讀者,就算久久沒有重讀,偶爾仍會想起書中內容。其中有一段關於幸福的描述,以前一直沒讀懂: 一個男孩到世界上最有智慧的人那裡,學習幸福的秘密。 他以為會遇見擺脫塵俗的智者,結果當他踏入城堡大廳,卻看見鬧哄哄的聚會,人來人往穿梭聊天,還有滿桌的
Thumbnail
「我們都來自於同一個來源─我們的母親;我們全都是由同一個門進來的。可是我們每一個人─各個深度的試驗─都努力奮鬥向他自己的命運走去。我們能夠互相了解;可是我們每一個人卻只能夠向他自己解釋他自己。」 《徬徨少年時》描述了主角辛克萊,從小學到大學之間的經歷過程;一位徬徨的少年追尋內心安穩的過
Thumbnail
“為甚麽會這樣?我祗是一個平凡的大學生,我每天想的就祗是希望可以大學畢業,但是我現在所面對的並不是繁重的課業,而是一群可怕的殺人怪獸!不止如此,就連和我一起長大的青梅竹馬,居然也變成了外星人的後裔!我突然覺得這個世界變得很陌生,已經不再是我所認識的世界了,難道這就是我的命運嗎??” “如果這眞是命
Thumbnail
人生的憂傷是因為心裡有一個結,閱讀本書,會驚訝發現原來一個念頭、一句話會對一個人造成那麼大的影響。 這也是為什麼一個人的童年經歷如此重要。一個人的童年經歷對養成自我價值感非常重要。
Thumbnail
不要迷戀深淵的縱身一躍,而要嚮往天際的翱翔翻飛。 這是一個憂鬱過多的年輕世代。我們師生在各自的道路上,兜兜轉轉,進到了同一間教室,這是千山萬水後奔來的緣分。選擇坐在最邊緣的位置的,不在少數。只要願意回應我的話語的,我便一定全力維護他(她)。來一個,救一個。別讓遺憾太多。
Thumbnail
在繁忙的生活中,許多人忘記了珍惜自己的內心聲音。艾爾文的書籍《陪自己走走》提醒我們,人生不必因一時的挫折而氣餒,應該專注於自己想要的未來,而不應被他人的生活所羨慕。我們的每一步都算數,不論過去的遭遇,我們仍有機會重建自我。讓我們學會用心打理自己的生活,勇敢追求自己的目標。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一個人生活哲學的文章,描述作者從小到大在家庭、宗教和社會中的感悟和轉變,表達了對於自在和獨立的追求。作者分享了從學校霸凌到軍中壓迫的經歷,以及對於人性看法的轉變,最後表達了在自在中找到的美好和意義。文章富有個人情感和思索,適合愛好心靈成長和獨立思考的讀者閱讀。
Thumbnail
主人翁辛克萊以一個少年的視角描繪了對自我認知、性向、性啟蒙、對威權的反抗等議題,呈現出當代年輕人面對的壓力和情緒。文章探討了真實與虛假、自我封閉與蘊含的自我表達之間的衝突,提供了改變內心的勇氣和真誠面對自己的重要性。
Thumbnail
為了發揮天賦,實現夢想,必須先了解自己。文章分享了作者從小的經歷、創新故事以及學習成長的過程。透過回顧過往、找尋天賦與內心的聲音,為了實現自己的創新夢想,陳建銘老師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路。文章以自身經歷為例,鼓勵讀者思考,尋找屬於自己的天賦與夢想。
Thumbnail
一個非常勵志的故事! 精彩又難以直性的結局! 感人、動人的劇情! 庚本停步下來阿!
Thumbnail
身為讀了十九遍保羅・科爾賀《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忠實讀者,就算久久沒有重讀,偶爾仍會想起書中內容。其中有一段關於幸福的描述,以前一直沒讀懂: 一個男孩到世界上最有智慧的人那裡,學習幸福的秘密。 他以為會遇見擺脫塵俗的智者,結果當他踏入城堡大廳,卻看見鬧哄哄的聚會,人來人往穿梭聊天,還有滿桌的
Thumbnail
「我們都來自於同一個來源─我們的母親;我們全都是由同一個門進來的。可是我們每一個人─各個深度的試驗─都努力奮鬥向他自己的命運走去。我們能夠互相了解;可是我們每一個人卻只能夠向他自己解釋他自己。」 《徬徨少年時》描述了主角辛克萊,從小學到大學之間的經歷過程;一位徬徨的少年追尋內心安穩的過
Thumbnail
“為甚麽會這樣?我祗是一個平凡的大學生,我每天想的就祗是希望可以大學畢業,但是我現在所面對的並不是繁重的課業,而是一群可怕的殺人怪獸!不止如此,就連和我一起長大的青梅竹馬,居然也變成了外星人的後裔!我突然覺得這個世界變得很陌生,已經不再是我所認識的世界了,難道這就是我的命運嗎??” “如果這眞是命
Thumbnail
人生的憂傷是因為心裡有一個結,閱讀本書,會驚訝發現原來一個念頭、一句話會對一個人造成那麼大的影響。 這也是為什麼一個人的童年經歷如此重要。一個人的童年經歷對養成自我價值感非常重要。
Thumbnail
不要迷戀深淵的縱身一躍,而要嚮往天際的翱翔翻飛。 這是一個憂鬱過多的年輕世代。我們師生在各自的道路上,兜兜轉轉,進到了同一間教室,這是千山萬水後奔來的緣分。選擇坐在最邊緣的位置的,不在少數。只要願意回應我的話語的,我便一定全力維護他(她)。來一個,救一個。別讓遺憾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