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我是不是真的很失敗?」──《空橋上的少年》與M的來電(文/蘇筱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允許自己搖擺,允許自己流動,允許自己活得不要那麼「正確」、那麼「道德」時,是不是可以在生命的長流裡,得到更多支流傾注,以及更寬大的河道的包容呢?

允許自己搖擺,允許自己流動,允許自己活得不要那麼「正確」、那麼「道德」時,是不是可以在生命的長流裡,得到更多支流傾注,以及更寬大的河道的包容呢?

(原文張貼於個人FB

天空落下大旱以來的第一滴雨,滴在手燒窯的小池裡泛起陣陣漣漪,滴在沉悶的日子裡,帶起即將迴旋的涼風。然後,我接到了M的電話。

電話中的M語氣昂揚自信,我幾乎可以想見她身上是穿著俐落合身的套裝,並且在和我對話的同時,正同步下達簡潔明快的指令。

靜靜地聽,聽窗外絲絲細雨在欄杆上在玫瑰花叢間在小魚嬉戲間傾訴著甚麼,「你知道嗎?我有好幾年,只要一到7/1號,就會傷心」,這句話我聽進去了,M的聲音不知道從何時開始,失去了厚度,反而和窗外那細微的雨聲一般,喃喃著,「大學聯考!我沒考好,好幾年都覺得自己是個瑕疵品,即便到現在,我還是無法擺脫對錯好壞,成功與失敗這樣的二元對立,你說,我是不是真的很失敗?

我笑了,「M,你用你否定的東西來否定你自己,請開放申論。」

申論主題就以《空橋上的少年》這本書來說吧。

前陣子,高職統測和國中會考都結束了,成績決定誰要上天堂,誰會入地獄,唯一的操作變項是作文,因為評分規準不一,難以被預測,因此飽受批評。體制的運作需要統一的標準,需要明確的指令,甚至有非黑即白的答案可供參考,所以「我們」養成了遵循標準答案的路徑,走入社會。

但是「我們」是誰? 你我他,代名詞?男人女人雙性人變性人第三性,性別分類?林志玲蔡英文習近平,符號指涉?其實,同一套教育內涵製造出高度相似的我們,集體面目模糊,負責聽話就好。

如同《美麗新世界》裡的伯納,會不會在胚胎培養時,不小心多滴了一滴化學藥劑,所以有了乖逆之徒?

《空橋上的少年》裡面有一堆無法好好在正規學校上課的瑕疵品,他們把醫院裡的日間病房當成了真實學校生活著,在這個小小天地裡面,一樣上課一樣念書一樣運動,只是多了精神科醫生的會診這一門課。

我以為從精神科醫生視角寫諮商晤談,裡面應該是充滿睿智的引導,但事實卻非如此,整本書可以說是圍繞在,「不知道」,這三個字做為出發點,去進行一段有形與無形的內在探索的旅程。

「正是你的不知道帶領你來這裡。如果沒有不知道,知道本身毫無意義」,醫生橫跨千里來到印度拉達克找答案,寺裡的喇嘛卻認為不知道比知道更可貴;陽旦村的民宿主人德吉教會醫生在沒有路徑的路徑上找路,「我們多少會迷失,但只要看到它(嘛呢牆),你就會知道你還在路上,它像個指引,讓你知道可以繼續走,但它不會告訴你你的目的地在哪裡」,而醫生和身為讀者的我,生活中隱形的嘛呢牆在哪裡呢,哪一個標的物能讓我確知我是走在該走的路上呢;最後,是那個曼陀羅,那個可以說在中間又在外圍的神祕的絢麗的曼陀羅砂畫,讓旅行者與閱讀者同時體會到宇宙的一切,其實都在來來回回的「之間」,在黑白兩邊穿梭著。

把標準答案、社會規範、良心道德堆砌成堅守是非對錯的高聳城牆,我們習慣活在這一邊,聽傳統的勸諫,走既定的道路,守道德的規準,日子就會像襁褓中的嬰孩,給足食糧便能讓她/他不吵不鬧,可是,又為什麼,有時撕心裂肺的哭聲是求一個熟悉的擁抱?那不是鐵絲小猴的冷漠可以取代,不是護士小姐的輕哄可以蒙混,我們的確是能分辨「我的」母親身上的味道不同於其他人。

所以沒有人應該是面目一樣的;世間上的事也不能只用二分法,或者簡化成模組去套用在各類型的問題的。把自己活得像鐘錘隨振幅擺盪,如渡船在兩岸間來回,承認黑與白之間灰色階是大部分的現實,允許自己搖擺,允許自己流動,允許自己活得不要那麼「正確」、那麼「道德」時,是不是可以在生命的長流裡,得到更多支流傾注,以及更寬大的河道的包容呢?

回到診療室進行諮商的醫生,放下了對有拒學症的朋城「你應該回學校」的期待,他選擇了「走走看,總會有一條路」、「就算回到原點,那裏也不是原來那個地方了」的方式陪伴他走一段世俗眼光並不通融的路,如同書封所言:

「太勇敢的人,太害怕的人,都不會來到這裡」。

M,這不是一個問題,這是一個提醒,提醒你徬徨時,只要靜靜地回到那個焦慮無助又同時自信發光的自己,覺察所有的當下都活在內心幽微的角落裡,就夠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空橋上的少年》蔡伯鑫的沙龍
62會員
62內容數
這部小說來自一位精神科醫師之筆,描繪一名懼學的十七歲少年,在日間病房裡勇敢跨越恐懼的生命之旅;以及另一名年輕醫師,奔逃至拉達克一路追尋心中渴望的過程。雙線緊密交織,共同探問成長與自我認同的種種困境。
2022/11/25
要讓我說的話,夏天對《空橋上的少年》作者蔡伯鑫的這場採訪,名列我今年最喜歡採訪的前五名。大概是因為,他太真誠了。不管是作為一個學霸面對拒學的少年,一個醫師面對他的病患/個案,或是作為一個受訪者面對採訪,亦或是作為一個書寫者,面對書寫對象與書寫倫理。作為一個精神科醫師,要寫作所面臨到的肯定有那麼多…
Thumbnail
2022/11/25
要讓我說的話,夏天對《空橋上的少年》作者蔡伯鑫的這場採訪,名列我今年最喜歡採訪的前五名。大概是因為,他太真誠了。不管是作為一個學霸面對拒學的少年,一個醫師面對他的病患/個案,或是作為一個受訪者面對採訪,亦或是作為一個書寫者,面對書寫對象與書寫倫理。作為一個精神科醫師,要寫作所面臨到的肯定有那麼多…
Thumbnail
2021/05/08
《空橋上的少年》是一部台灣少見的精神醫療心靈小說,作者將精神與心理治療中因為各種隱私、保密而「無法言說」的素材,轉換成「小說」,讓讀者能夠透過作者的筆,跟著這些文字一起靠近「精神醫療」的現場,在人們所恐懼、不理解的「精神科病房」裡生活的人們是怎樣的人們,特別是當這是一個青少年病房的時候,裡面的青少…
Thumbnail
2021/05/08
《空橋上的少年》是一部台灣少見的精神醫療心靈小說,作者將精神與心理治療中因為各種隱私、保密而「無法言說」的素材,轉換成「小說」,讓讀者能夠透過作者的筆,跟著這些文字一起靠近「精神醫療」的現場,在人們所恐懼、不理解的「精神科病房」裡生活的人們是怎樣的人們,特別是當這是一個青少年病房的時候,裡面的青少…
Thumbnail
2021/05/04
人生就是一段一段的旅行,我們一直在出發,也一直在歸來。 故事序幕在遙遠的拉達克拉開,一個眨眼突然接到台灣,又在一個對話還沒完結時,回到了那座高原。我幾度以為自己翻錯了頁,數次以後才明白作者的意圖:在旅途中茫然四顧時的自問,何嘗不與在現實生活中行事如儀時的恍神相同?為什麼是喇嘛玉如和青少年日間病房?…
Thumbnail
2021/05/04
人生就是一段一段的旅行,我們一直在出發,也一直在歸來。 故事序幕在遙遠的拉達克拉開,一個眨眼突然接到台灣,又在一個對話還沒完結時,回到了那座高原。我幾度以為自己翻錯了頁,數次以後才明白作者的意圖:在旅途中茫然四顧時的自問,何嘗不與在現實生活中行事如儀時的恍神相同?為什麼是喇嘛玉如和青少年日間病房?…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麥迪遜之橋】 ◎ 羅伯特.詹姆斯.沃勒 #書摘 這就是我此時此刻處在這個星球上的原因,我從過去的某一刻開始從某個廣闊的高處邊緣墜落,從這一世活過的年月更久以前。這麼多年來,我的墜落就是為了找到妳。
Thumbnail
【麥迪遜之橋】 ◎ 羅伯特.詹姆斯.沃勒 #書摘 這就是我此時此刻處在這個星球上的原因,我從過去的某一刻開始從某個廣闊的高處邊緣墜落,從這一世活過的年月更久以前。這麼多年來,我的墜落就是為了找到妳。
Thumbnail
寫給正在路上的人,但事實上這條路沒有先後、沒有對錯,甚至沒有這條路。 寫給佈施過去的自己,但事實上這條路沒有過去現在跟未來,甚至沒有自己。 那為何而寫?而這個答案其實也沒有意義。
Thumbnail
寫給正在路上的人,但事實上這條路沒有先後、沒有對錯,甚至沒有這條路。 寫給佈施過去的自己,但事實上這條路沒有過去現在跟未來,甚至沒有自己。 那為何而寫?而這個答案其實也沒有意義。
Thumbnail
再也不能相信大人們了! 一場因霸凌引發的學生自殺疑雲,掀起學校、警方、媒體三方的激烈角力,他們口口聲聲都說是為了孩子好,卻讓事態邁向崩壞… 夾縫中的孩子們,究竟該何去何從?
Thumbnail
再也不能相信大人們了! 一場因霸凌引發的學生自殺疑雲,掀起學校、警方、媒體三方的激烈角力,他們口口聲聲都說是為了孩子好,卻讓事態邁向崩壞… 夾縫中的孩子們,究竟該何去何從?
Thumbnail
悲觀的人對這社會的期待並不輸給有願景的人,可是有個現代社會相當致命的缺點:創造力不足。
Thumbnail
悲觀的人對這社會的期待並不輸給有願景的人,可是有個現代社會相當致命的缺點:創造力不足。
Thumbnail
這是一本關於「找出口」的小說。  因為人大體上都是群體動物,為了生存,選擇戰鬥,或者逃跑;選擇內卷,或者躺平。結果,感到疏離。  我是《空橋上的少年》的作者。我是一名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  這本書在台灣發行的一年多來,很多讀者總是很好奇書裡的情節與人物是真是假。而我總回答:「請把它當成都是真實的…
Thumbnail
這是一本關於「找出口」的小說。  因為人大體上都是群體動物,為了生存,選擇戰鬥,或者逃跑;選擇內卷,或者躺平。結果,感到疏離。  我是《空橋上的少年》的作者。我是一名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  這本書在台灣發行的一年多來,很多讀者總是很好奇書裡的情節與人物是真是假。而我總回答:「請把它當成都是真實的…
Thumbnail
天空落下大旱以來的第一滴雨,滴在手燒窯的小池裡泛起陣陣漣漪,滴在沉悶的日子裡,帶起即將迴旋的涼風。然後,我接到了M的電話。 電話中的M語氣昂揚自信,我幾乎可以想見她身上是穿著俐落合身的套裝,並且在和我對話的同時,正同步下達簡潔明快的指令。靜靜地聽,聽窗外絲絲細雨在欄杆上在玫瑰花叢間在小魚嬉戲間傾訴…
Thumbnail
天空落下大旱以來的第一滴雨,滴在手燒窯的小池裡泛起陣陣漣漪,滴在沉悶的日子裡,帶起即將迴旋的涼風。然後,我接到了M的電話。 電話中的M語氣昂揚自信,我幾乎可以想見她身上是穿著俐落合身的套裝,並且在和我對話的同時,正同步下達簡潔明快的指令。靜靜地聽,聽窗外絲絲細雨在欄杆上在玫瑰花叢間在小魚嬉戲間傾訴…
Thumbnail
一月十三,雨,我在今天持續脆弱著,有點厭惡自己,星期五是黑色的。昨天我翻著日記,我曾經寫說我不是討厭自己只是不那麼喜歡自己,人在誠實的時候也是會改變的,即使我一直認為,自己和枯嶺街少年裡的小明一樣,和這個世界一樣,都是不會改變的。
Thumbnail
一月十三,雨,我在今天持續脆弱著,有點厭惡自己,星期五是黑色的。昨天我翻著日記,我曾經寫說我不是討厭自己只是不那麼喜歡自己,人在誠實的時候也是會改變的,即使我一直認為,自己和枯嶺街少年裡的小明一樣,和這個世界一樣,都是不會改變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