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你,在空橋上嗎?──《空橋上的少年》讀後感(文/Yahui)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抗拒卻猶豫不決,我想家卻又不認輸,
夾在兩個強度相當卻又方向相反的選擇中左右為難,我彷彿也是空橋上的少年!
這是一本好的故事書,在敘事中隨時隨地能夠找到自己可以遮蔽的處所。勇敢意味著什麼?跳出舒適圈?做出一個新的選擇?或漸漸地聆聽自己?旅行或冒險在本質上是否相似?治療少年的醫師、陪伴少年的護理師、還有嚮往熱情的老師,卸下角色的面具,每一個人也都是有故事的人,繼續聚在一起創作故事。
想起哈克說自己設計這麼多牌卡的初衷是為了讓個案有地方可以躲,在這些看似別人的故事裡說出自己,隱喻也是個遮蔭,讓人不那麼赤裸裸的攤在陽光底下,陰影跟脆弱也是一種溫柔。
2020年的年初,在博客來買到熱騰騰剛出版的小說,隨著小說裡的情節我也掉入自己的情節裡,也許就像故事裡一剛開始蔡醫師說「就在這裡,我跟你,我聽你說」,在清空的降低干擾空間裡,全心投入的聽。僅僅是傾聽能帶來改變嗎?又或者說與聽能有什麼使人變得勇敢的力量呢?每一次詢問,怎麼了?你想怎麼做?讓故事越走越深入,越走越裡面。民宿老闆對年輕的旅人、蔡醫師對朋城,在生命的旅程中,不論時間或長或短,扮演著港口的角色,穩穩地在那裡,等待海上航行累了的船隻靠岸。
學姊做了四年的個案,何以到蔡醫師手上就可以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就「治好了」?蔡醫師可曾有過如此的疑惑嗎?也許回到治療的歷程來看,朋城很穩定的沒有進展何嘗不是蛹化成蝶的醞釀與掙扎?或朋城是否在心中一絲閃過假使不再害怕了會是什麼模樣呢?朋城如何看待與楊醫師的故事?又如何看待與蔡醫師的會談?在小說的敘事中,蔡醫師是說故事的人,然而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生命歷程,如果在此時此地看見眼前的這個人,不僅僅是憑空出現,每一個角色來到面前時,可能是不完整且完整的人,不完整是因為故事未完待續,誰知道倒入河水的曼陀羅如何持續開展旅程?而完整則是在當下便有榮有枯,有生有死,同時具備著開始與結束的相遇,好想知道如果今日講故事的人是朋城,這個故事又是如何?
那本找不到的英文作業簿,只是一個象徵,而非這個治療的癥結或解答,以為像推理小說一樣要找到最後的兇手,在這個故事裡沒有兇手,有謎團也有很多個解答,對於憂鬱或拒學,要揪出兇手,天時、地利、人不合,足夠的壓力源、足夠脆弱的支持系統、足夠令當事人煩悶的環境,當故事進展到這個情節便開花了,讓人誤以為讓那本英文作業簿算了便無事。
身為讀者好感謝作者寫出了這樣的故事,每當我搭上往返離島與家的飛機,這個故事總能帶上一些溫暖與勇氣,不論是朋城幽幽的感嘆自己是永遠的班長,或旅人揹著沉重的背包差點走不上古老的宮殿,我開始學習到耐著性子看到故事的後面,這段只是當下漫長的過度,如此安慰著自己。每當離家便更想回家,即便離家好遠,一剛開始是為了選擇離家才將自己放逐到遙遠的海邊,真正到了海邊才開始思念家鄉的山景與稻田,焦慮淹沒了聽海的悠哉,海浪輕輕的拍打聲成了不安的鼓聲,陣陣海風成了衣服曬不乾的鹹水煙,開始急切的渴望護國神山的擁護,心心念念清爽甘甜的泉水,山腳下市集的蔬菜水果魂牽夢繫。我抗拒卻猶豫不決,我想家卻又不認輸,夾在兩個強度相當卻又方向相反的選擇中左右為難,我彷彿也是空橋上的少年!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這部小說來自一位精神科醫師之筆,描繪一名懼學的十七歲少年,在日間病房裡勇敢跨越恐懼的生命之旅;以及另一名年輕醫師,奔逃至拉達克一路追尋心中渴望的過程。雙線緊密交織,共同探問成長與自我認同的種種困境。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編按:這篇文章真的是讀者投稿,和內心其實藏了搞笑魂的作者毫無關連唷!) Q1:這輩子哪本書讓你讀超過五遍以上的? A:《空橋上的少年》! Q2:這本書讓你讀那麼多遍的原因是什麼? A: 1. 不能出國所以解想出國的饞。 2. 與工作性質有共鳴。 3. 裡面有很多梗每次讀都會有解鎖的感覺…
拿到書的第一眼,還沒仔細看封面文字,就已經被封面的圖給吸引了,我用「孤獨」二個字來形容、貫串這本小說應該可以吧!為什麼呢?這是第一眼的直覺。「太勇敢的人,或者太害怕的人,是不會來到這裡的。」那麼是什麼樣的人來到這裡?孤獨者,孤獨、迷惘、困惑、想找出口的人才會勇敢的來到這裡…
《Into the Wild》故事進展(我只看過電影,就以電影為主)和本小說類似之處頗多,都將旅遊、回憶與自我探索,兩線結合在一起,表面上看兩故事三主角行為:朋城一次逃家、懼學,蔡醫師到拉達克旅遊,Christopher McCandless離開既有的舒適圈、到不同階級體會不同生活,三者都有離開…
旅遊線裡,蔡醫師錯過了班公錯,拉達克最有名的景點;結尾也終會離開拉達克,從拉達克畢業,回到現實。醫療線故事開頭,楊醫師離開、蔡醫師進入日間病房,期間有病人離開、新病人進來;結尾朋城終究不再是「永遠的班長」,得去大學,蔡醫師也會如楊醫師般離開,暗示天下終無不散的宴席,外在環境改變終究無人可擋…
透過兩線表面故事的交疊映襯,激發讀者專屬於自己多線的故事,是作者用意所在,也是這故事真正亮眼之處。達瓦做了曼陀羅,給蔡醫師參與,作者也做了宛如曼陀羅般的作品,讓讀者經歷其中一切,閱讀前和閱讀後,有屬於自己的感受。如同曼陀羅:要參與其中,才能讓曼陀羅完整,而每個人都在其間有各自屬於自己的感受。所以…
讀著讀著,我逐漸開始領悟: 其實這趟找尋之旅、治療之旅,答案一直不在終點,反而,存在旅途之中。 (原文張貼於PTT book板) 蔡伯鑫的《空橋上的少年》,對我來說,是個有點奇妙的小說。表面上,這是本很典型的「成長小說」:懼學的憂鬱少年,經過精神科醫師的開導,終於化解心魔、順利畢業,最後還發表精彩…
(編按:這篇文章真的是讀者投稿,和內心其實藏了搞笑魂的作者毫無關連唷!) Q1:這輩子哪本書讓你讀超過五遍以上的? A:《空橋上的少年》! Q2:這本書讓你讀那麼多遍的原因是什麼? A: 1. 不能出國所以解想出國的饞。 2. 與工作性質有共鳴。 3. 裡面有很多梗每次讀都會有解鎖的感覺…
拿到書的第一眼,還沒仔細看封面文字,就已經被封面的圖給吸引了,我用「孤獨」二個字來形容、貫串這本小說應該可以吧!為什麼呢?這是第一眼的直覺。「太勇敢的人,或者太害怕的人,是不會來到這裡的。」那麼是什麼樣的人來到這裡?孤獨者,孤獨、迷惘、困惑、想找出口的人才會勇敢的來到這裡…
《Into the Wild》故事進展(我只看過電影,就以電影為主)和本小說類似之處頗多,都將旅遊、回憶與自我探索,兩線結合在一起,表面上看兩故事三主角行為:朋城一次逃家、懼學,蔡醫師到拉達克旅遊,Christopher McCandless離開既有的舒適圈、到不同階級體會不同生活,三者都有離開…
旅遊線裡,蔡醫師錯過了班公錯,拉達克最有名的景點;結尾也終會離開拉達克,從拉達克畢業,回到現實。醫療線故事開頭,楊醫師離開、蔡醫師進入日間病房,期間有病人離開、新病人進來;結尾朋城終究不再是「永遠的班長」,得去大學,蔡醫師也會如楊醫師般離開,暗示天下終無不散的宴席,外在環境改變終究無人可擋…
透過兩線表面故事的交疊映襯,激發讀者專屬於自己多線的故事,是作者用意所在,也是這故事真正亮眼之處。達瓦做了曼陀羅,給蔡醫師參與,作者也做了宛如曼陀羅般的作品,讓讀者經歷其中一切,閱讀前和閱讀後,有屬於自己的感受。如同曼陀羅:要參與其中,才能讓曼陀羅完整,而每個人都在其間有各自屬於自己的感受。所以…
讀著讀著,我逐漸開始領悟: 其實這趟找尋之旅、治療之旅,答案一直不在終點,反而,存在旅途之中。 (原文張貼於PTT book板) 蔡伯鑫的《空橋上的少年》,對我來說,是個有點奇妙的小說。表面上,這是本很典型的「成長小說」:懼學的憂鬱少年,經過精神科醫師的開導,終於化解心魔、順利畢業,最後還發表精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當一個人能夠創造內在的空間與寂靜,這種內在的平靜與開闊自然會顯現在外表上,並吸引周圍的人。創造內在空間與開闊的心,不僅能夠讓自己過得更好,也能讓我們成為他人的支持與靈感來源。
Thumbnail
願你在忙碌的生活中 也能有到喘息的空間 上班前帶著耳機 哼著喜歡的歌 午飯時的小睡 下班後喝喝酒 回家路上看著窗邊發呆 沒有不必要的交際或奉承 獨自一個 走著著走 回到門前 放下手上一切 泡一個熱水澡 再躺在床上 滑一下手機 深呼一口氣 再迎接明天的工作
Rumi : 「繼續走,雖然沒有目的地。不要企圖看穿距離,那不是人類的工作。於內在移動,但不要朝恐懼促使你前進的方向去。」 在朋友的臉書上看到他引用的這段話。剛好若合符節地跟我近日的狀態有巧合。 我是個對於名利權勢社會地位看得很輕的人,因此無法拿那些外在目標激勵自己。但是處於沒有目的地的狀態好像
Thumbnail
子曰:「亂之所生也,則言語以為階。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幾事不密,則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周易 •繫辭上》
Thumbnail
「跨越距離和你我之間的時空,你已到來告訴我依然與我一起,你再一次打開我的心門,你在這裡,在我的心裡,我對你的心將永恆不變。」
Thumbnail
提到聖殿你會想到什麼?莊嚴的氣氛?精緻小巧的裝飾物?還有最重要的祭祀主體,在傳統的時代裡每個民族都有屬於自己民族的聖殿,聖殿未必是實體的建築物或擁有明確的地點,但它卻承載了人的希望、夢想、安全感...等
Thumbnail
如果整理是面對以前的自己,那改造就是具象化未來的自己,向自己的家,吹一口新生命的氣息!
Thumbnail
為什麼要要求業主整理?為什麼整理前要先定義你自己?為什麼不能直接跟設計師談設計、想像、風格就好?整理,真的這麼重要嗎? 其實不管是室內還是建築很多設計師,大部分都不會管業主現在的家如何,在傳統的設計想像裡,業主本來就應該好好收東西、好好管理物品的數量,所有你沒在設計階段提出來的需求、功能等,大多時候
Thumbnail
我的客廳可以看電視又是小朋友的遊樂場! 我們家的餐桌是寫作業又是吃飯的空間?這是你們家的現況嗎?在這樣多用途的空間裡,與你使用前的想像一樣嗎?還是你心裡也有一些些煩躁感?
Thumbnail
你想改造自己的家,卻不知道要怎麼開始,也許我們回到你自身,你能更看出自己的需要...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當一個人能夠創造內在的空間與寂靜,這種內在的平靜與開闊自然會顯現在外表上,並吸引周圍的人。創造內在空間與開闊的心,不僅能夠讓自己過得更好,也能讓我們成為他人的支持與靈感來源。
Thumbnail
願你在忙碌的生活中 也能有到喘息的空間 上班前帶著耳機 哼著喜歡的歌 午飯時的小睡 下班後喝喝酒 回家路上看著窗邊發呆 沒有不必要的交際或奉承 獨自一個 走著著走 回到門前 放下手上一切 泡一個熱水澡 再躺在床上 滑一下手機 深呼一口氣 再迎接明天的工作
Rumi : 「繼續走,雖然沒有目的地。不要企圖看穿距離,那不是人類的工作。於內在移動,但不要朝恐懼促使你前進的方向去。」 在朋友的臉書上看到他引用的這段話。剛好若合符節地跟我近日的狀態有巧合。 我是個對於名利權勢社會地位看得很輕的人,因此無法拿那些外在目標激勵自己。但是處於沒有目的地的狀態好像
Thumbnail
子曰:「亂之所生也,則言語以為階。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幾事不密,則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周易 •繫辭上》
Thumbnail
「跨越距離和你我之間的時空,你已到來告訴我依然與我一起,你再一次打開我的心門,你在這裡,在我的心裡,我對你的心將永恆不變。」
Thumbnail
提到聖殿你會想到什麼?莊嚴的氣氛?精緻小巧的裝飾物?還有最重要的祭祀主體,在傳統的時代裡每個民族都有屬於自己民族的聖殿,聖殿未必是實體的建築物或擁有明確的地點,但它卻承載了人的希望、夢想、安全感...等
Thumbnail
如果整理是面對以前的自己,那改造就是具象化未來的自己,向自己的家,吹一口新生命的氣息!
Thumbnail
為什麼要要求業主整理?為什麼整理前要先定義你自己?為什麼不能直接跟設計師談設計、想像、風格就好?整理,真的這麼重要嗎? 其實不管是室內還是建築很多設計師,大部分都不會管業主現在的家如何,在傳統的設計想像裡,業主本來就應該好好收東西、好好管理物品的數量,所有你沒在設計階段提出來的需求、功能等,大多時候
Thumbnail
我的客廳可以看電視又是小朋友的遊樂場! 我們家的餐桌是寫作業又是吃飯的空間?這是你們家的現況嗎?在這樣多用途的空間裡,與你使用前的想像一樣嗎?還是你心裡也有一些些煩躁感?
Thumbnail
你想改造自己的家,卻不知道要怎麼開始,也許我們回到你自身,你能更看出自己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