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忌妒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忌妒,是自然的情緒反應,它需要先被接納,我們才能更進一步的去看見它的本質。

忌妒的產生,源自整個社會及個人成長的過程,對於家長有意無意所造成兒女間的比較;師長及教育制度造成了同儕間的競爭;人們受到社會標準的框架,而對彼此進行了分類與評論。每個人的努力,無論是去符合他人期望,或是用叛逆的方式表達,都在為了得到更多的關愛及證明。

太多時候,我們對自己的感受,都是來自外界的反應,而不是出於內心,差別在於當身邊少了他人的讚美和指引,我們是否因此而迷失。

面對忌妒,我們可能會為自己找到一個合理的說法,來讓自己可以用一種厭惡、輕視、不以為意的態度表示。而在批評之中,我們不只強化了他人的惡劣,也堅固了自己的無辜,這當中包含了多少的想像、我執、自卑與害怕。

探索內心是一個卸下盔甲的過程,多給予自己及他人包容,了解到情緒本身並不代表我們,它只是指引心靈成長的路燈,當一步步的找到方向,我們的內心也將逐漸平衡而堅強。

avatar-img
肆月雪*悅讀心光的沙龍
16會員
57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許多我們所渴望的,之所以沒有得到,是因為在那個渴望裡,有著更深層阻擋我們的信念。也就是有某種恐懼或排斥感,而造成了我們的渴望,它反向的出現在我們身邊。
當一個人在生活中的選項增加了,象徵著自由與能力的提升;當一個人開始懂得取捨,代表歷經失去後而更成熟了。
儘管是僱傭關係,也要懂得感謝對方的成全;當自己是顧客時,要同理並看見對方的辛勞;家庭關係裡,更要珍惜及愛護所有的日常點滴。
當我們生日的第一個願望,開始變成了祝大家身體健康,或許象徵著自己的長大,因為經歷了生離死別的啟發、因為認知到「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道理,我們了解到「健康」才是追求幸福財富的前提。
當我們在做一件事時,身邊總會出現許多的聲音,或許它們不悅耳,但卻是滿滿的關心。
當事情準備好時,它會以一種輕鬆順利的方式,來到你的身邊。
許多我們所渴望的,之所以沒有得到,是因為在那個渴望裡,有著更深層阻擋我們的信念。也就是有某種恐懼或排斥感,而造成了我們的渴望,它反向的出現在我們身邊。
當一個人在生活中的選項增加了,象徵著自由與能力的提升;當一個人開始懂得取捨,代表歷經失去後而更成熟了。
儘管是僱傭關係,也要懂得感謝對方的成全;當自己是顧客時,要同理並看見對方的辛勞;家庭關係裡,更要珍惜及愛護所有的日常點滴。
當我們生日的第一個願望,開始變成了祝大家身體健康,或許象徵著自己的長大,因為經歷了生離死別的啟發、因為認知到「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道理,我們了解到「健康」才是追求幸福財富的前提。
當我們在做一件事時,身邊總會出現許多的聲音,或許它們不悅耳,但卻是滿滿的關心。
當事情準備好時,它會以一種輕鬆順利的方式,來到你的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