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4|閱讀時間 ‧ 約 7 分鐘

盧怡安:保留傳統有趣滋味的三重市場。

    作者從前住在台北市信義區,都去百貨地下室超市買菜。十多年前剛搬來三重時,常懷疑這些開在細巷裡的店,真的有人知道。如今的她,已經無法想像沒有傳統市場的日常生活。
    撰文=盧怡安 攝影=陳敏佳(本文出自《新北市文化》季刊第39期 | Cover Story:新北飲食滋味)
    裹在純白棉布裡,熱滾滾的玉米發出甜味;油香香的燻雞,飄散鹹香惹味的氣味;現煮魚丸從熱湯裡撈出的鮮香味、滷豬腳的醬香味、眾多馨香蔬菜的清香味……逛入三重的菜市場,和其他市場差不多,聞起來一樣惹人開胃。
    但特別讓我鍾情的,是三重的市場裡,經歷了長長的時光,保留著傳統、令人懷念的味道。不,以現在的眼光看起來,說不定已經是新奇、從來沒見過,使人眼睛一亮的有趣滋味。
    位在三重幸福市場裡的金順興糕餅行,已經有一甲子以上的歷史。
    幸福市場裡的金順興糕餅店
    比方說在三重幸福市場裡,已經有一甲子歷史以上的,金順興糕餅店裡的,毛荷、裂桃,豬牲羊牲。
    三重的宮廟多,三步一宮、五步一廟。在很細窄、只容摩托車通過的巷子裡,分散著很多家頗具歲月的香行、糕餅店。剛搬來三重的時候穿過,心裡還想著,開在這樣的細巷(台語,小巷之意)裡,真的有人知道嗎?很神奇,三重就是香火的生意總是如此鼎盛的地方。
    糕餅店裡當然有綠豆糕、綠豆椪這樣古味的甜點,但第一次在幸福市場裡經過金順興糕餅店,與其說是訝異,不如說整個被震懾住了:各種大金、大紅,華麗而高聳的糕餅塔,鑲著壽字,紮著輝煌的裝飾,足有半人高。
    一尊一尊,占據整座店面的橫幅,後面擺什麼已經看不到。平時就已經不怎麼常見的大桃紅色壽桃,我們看到就已經覺得很新奇了,放到這裡根本會樸素到讓人看不見。對金順興糕餅店來說,壽桃塔就應該是華麗、熱鬧、盛大到讓人嘴巴不自覺闔不起來。這已經是民俗工藝等級了。
    啊,不,壽桃塔只是日常。第三代的年輕老闆李康豪帶我往店舖深處走,剛做好的豬牲、羊牲,一整匹、一整匹,十幾隻地排在燈光下。咦?這裡不是糕餅店嗎?居然有拜拜的葷牲禮?
    原來這是用麵粉製成的牲禮,惟妙惟肖。混了麥糠而烤成微透著一點一點淺棕色的米白麵皮,像極了豬皮的紋理。李康豪說,這樣傳統的「餅」,已經幾乎沒有人在做了。淡水的宮廟循線訪查,知道李康豪的叔叔以前擅長做細膩的「看牲」,特定來訂了幾打豬牲、羊牲,這才真的是民俗工藝。
    「看牲」照字面就滿容易懂,是提供鬼神觀賞的牲禮。有的還具有民俗故事的劇情角色。李康豪叔叔就有一些青龍、猛虎,或蝦蟹等細膩的麵雕角色,還保留在金順興店內。
    我雖沒有民俗信仰,但曾在中元節時,也湊熱鬧地透早跑來金順興買,只有中元節才販售的毛荷和裂桃。
    這是普渡時給好兄弟的桃,和渡化用的蓮花。為了要跟敬神的有區分,一定要有裂痕。好吃嗎?好吃耶。我買來,沒有宗教上的用途,獨自啃了起來。比較傳統的麵粉體,硬香乾爽,麵粉清香飄逸,樸素而認真的滋味,滿好的耶。
    平時敬拜用的「圈仔」(有錢幣圖案的餅),也有糯米版和麵粉版兩種,對我來說,竟都是傳統到過分少見,而竟然成為新奇的滋味。
    走出金順興,沿著幸福市場裡,才發現好多攤熟雞、醃肉,像那特地用閹雞「九斤雞」燙煮的白斬雞、燻雞全雞,和一定會有劍蘭、菊花的花店,原來都連成一氣,成為三重市場裡為了民俗信仰而存在的風味。啊,那九斤雞的帶皮雞胸肉,特別油潤柔甜,真好吃。
    傳統的風味不止這些,還有製麵店。
    幸福市場裡的四方製麵,不時飄散著素實的生麵粉香。這麼多年踏出踏入,油麵似乎是滿受歡迎的品項,我卻獨愛他們最平實的餛飩皮、水餃皮。
    用傳統半手工的製麵機器,是這裡的特色。不時聽到老闆把壓製好的整捆麵皮,梆的一聲重重放在手切台上,親手以模壓取出圓形的餃皮來。最喜歡手動機台前,帶歲數的厚實木頭滾輪。白烘烘如薄毯一樣的麵皮捲,手工捧出捧入,是已經近乎消失,卻在三重市場裡每日上映的風景。
    幸福市場裡的四方製麵,用傳統半手工的製麵機器,不時飄散著素實的生麵粉香。
    南方直送,下港口味
    在幸福市場要買到新鮮的虱目魚,一點都不是難事。
    三重市場的風味,還有一項獨特的個性,就是南方直送,宛如下港的各種口味。
    我煎酥了虱目魚的魚腸,當做早餐,拍了照片分享。朋友一個個大驚小怪地問我,怎麼會有魚腸?對喔,有時在台南,都還得早起排隊,不見得吃得到哩。
    但在三重,買虱目魚腸很方便啊,我有點不解。原來我每天都經過的幸福市場虱目魚攤,老闆是台南人,要得手新鮮的魚腸,一點都不是難事。何況是肥又大尾,煎起來特別香甜的虱目魚呢。
    三重許多住民來自南部,市場裡還有一攤,賣著常見的酸菜頭、鴨血、吻仔魚、鹽漬小管等食材。但就是那一簍鮮白帶灰黑,特別搶眼。沒錯,就是生蚵。就算不是秋肥季節,我已經走過這攤,又彈了回來,咦,怎麼可以這麼肥?
    老闆娘說,她也是台南人,夫家在東石,送上來的鮮蚵,大又鮮美。知道了這一攤之後,我很少再看超市裡的牡蠣一眼了。
    在幸福市場要買到新鮮的虱目魚,一點都不是難事。
    東南亞的滋味,在市場的一角
    當然,除了南方味之外,東南亞的滋味也在三重的市場裡崛起。
    軟語呢噥的印尼籍老闆娘,在幸福市場的一角,冰箱裡總是藏著一包包新鮮的香茅、越南的刺芫荽、泰國的小圓茄。若開口問起魚露,她會反問你,要越南的?泰國的?還是印尼的?
    我喜歡來買一段南薑,一小把香茅,偶爾有箭葉橙,各一小撮。就像去家裡隔壁的雜貨店買只一點點的份量,就能做一鍋綠咖哩,或者炒一盤東南亞風味小炒。也像早時的雜貨店,我們隨意聊兩句,她口音軟噥,我就也學著變了腔調。她總是忘記,又要問我:你是越南來的?要鴨仔蛋嗎?今天有喔。
    從前住在台北市信義區,都坐社區小巴士去新光三越百貨地下室超市買菜。到現在,住了三重十多年,已經不能沒有南部來的蚵、虱目魚,肥潤的雞,或者新鮮現做的水餃皮。啊,不,已經不能沒有的,是整座,三重的市場。
    作者介紹:盧怡安
    生活雜誌記者經歷十餘年,關心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文字工作者,為不同飲食比賽擔任評審,不同展覽擔任策展人。在家吃飯、在家喝茶的生活意見,集結成書《秋刀魚一條半》。
    《新北市文化》季刊
    《新北市文化》季刊從1984 年6 月創刊至今,持續關注在新北和全台灣發生的多樣文化議題,關心藝術潮流,關心影視音創作,關心城市動態,關心常民生活,關心創意科技,關心土地工藝……
    加入官方臉書粉絲團「讀新北 Reading Life」好文章與活動訊息不漏接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