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年底,做工的人會把工具配件帶到新莊打鐵店維修,然後去買金合和的鹹光餅,等著在遶境的時候吃,以保平安。就算不是祈福, 買一、兩袋放在車上,在冬季下雨又容易塞車的台北,有個甜香的麵餅可以止飢。
人們說「一府二鹿三艋舺」,其實指的是當時的河岸流域。我出生以後都在台北、新北遊走,彼此很難切割,這裡的三艋舺,也必須看成是淡水河沿岸的故事。
淡水河沿岸故事的頭尾應是新莊和淡水,那是一條不斷淤塞的水路,將商業貿易的中心逐漸北移,留下聚落和故事。最早的新莊淤塞以後,商業聚落重心轉移到艋舺,那時紛紛開設兩岸貿易商號。艋舺淤塞之後,重心再度轉移到大稻埕,開設的是國際貿易,稱為公司,直到我們不再需要水路運輸,改為公路與鐵路通行。
到新莊找手工打製的工具,接著買鹹光餅
我會認識新莊,是因為在台北工作,也因為在台北生活。除了在城市裡,去工地免不了要上山,那時就必須帶著鋤斧刀耙,在滿山遍野中找到鑑界的基樁,為此每年必須定期更換補給工具。台北的師傅交代這些工具必須去新莊舊庄頭補給,最方便也最好;這來自於工地的經驗傳承,也是必要的常民智慧。每當需要上山翻土,我便會問問身邊師傅要不要一同開著貨車前去新莊日日用打鐵店。
幾年來,路邊五金行充斥著來自中國和東南亞的鋤頭刀具,這些大量生產而便宜的工具不經用,沒幾下鋤頭晶(咬合鋤頭與木柄的小鐵片)就會脫開,不管泡水打釘都沒有太大效用;刀口則是未經焠火,沒幾下就會鈍化。
唯有百年老店打製的這些工具耐用度高,即使幾個月沒有用而生了銹斑,也總能在上手幾天後立刻因為使用而變得新穎。出外工作的人,工具武器必須順手耐用,幾番在便宜的五金行糾結掙扎後,還是乖乖地回頭買日日用手工打製的農具刀具。
多半在年底,做工的會在這時候收一收其餘的打石工具配件,包括像破壞鎚的尖鑿、平鑿,日日用這樣的店舖可以立刻更換,以舊換新,隨時上手;同時將購買自店舖的鋤斧刀耙全部送回去「保養」一番。帶我這樣做的卓大哥已經退休,他總是在青山王遶境前召集師傅領班,把所有工具收齊後帶過去,接著購回金合和的鹹光餅,等著在遶境的時候吃,以保平安。
金合和的鹹光餅是北部廟會必吃的美食,尤以青山王遶境時最盛,艋舺店舖都會備著光餅,有些掛在神將身上,有些分發給路旁的民眾。
每年冬天去買餅,分送退休師傅
自從卓大哥知道我是基督徒後,便會特別買一袋「沒拜過的」鹹光餅,只是還一定要特別囑咐叮嚀:「這吃了可以保平安⋯⋯你去查那個光將軍就知道了。」
他說的是戚繼光的故事。中國南方許多故事都和戚繼光有關,鹹光餅即為其一。金合和的鹹光餅也是北部廟會必吃的美食,尤以青山王遶境時最盛,那時艋舺店鋪都會備著鹹光餅,有些則是拿到宮裡掛在神將身上,遶境時各軒社會分發給路旁的民眾,甚至有過搶食最老的神將身上的鹹光餅而發生紛爭的歷史。這樣一個中間有圓孔的小圓餅,像是甜甜圈,又像是貝果,據說是行軍時候的軍糧,便於攜帶又能填飽肚子因而傳承至今。
現在已經沒有人再將鹹光餅用線穿孔了,多半是放在塑膠袋中,等到遶境時拿來祈福。對我來說,則是每年去新莊補給之後,會買一、兩袋放在車上,也不是祈福,而是在冬季下雨又容易塞車的台北,有個甜香的麵餅可以止飢,也多帶一些去分送給住在廟街、教我上打鐵舖、教我吃餅但已經退休的師傅。
---
延 伸 資 訊
日日用打鐵店:新北市新莊區新莊路414 號,FB 粉絲專頁 http://www.facebook.com/daydayuse
金合和糕餅店:新北市新莊區新莊路269 號
---
作 者 介 紹:林立青
1985 年生於台北,從小在市場和教會長大。選擇唸五專是因為不想再考試。土木工程系畢業後,在工地從事監工十餘年,關注社會底層邊緣議題。2017 年以《做工的人》榮獲金石堂「十大影響力好書」、誠品書店「年度最期待作家」等獎項。
《新北市文化》季刊
《新北市文化》季刊從1984 年6 月創刊至今,持續關注在新北和全台灣發生的多樣文化議題,關心藝術潮流,關心影視音創作,關心城市動態,關心常民生活,關心創意科技,關心土地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