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導大衛連:氣派的精緻.宏偉的細膩(系列五之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氣勢磅礡的《阿拉伯的勞倫斯》(Lawrence of Arabia)
1955年問世的《艷陽天》奠定大衛連走出英國,迎向世界的「國際影人」地位。他率領團隊跑遍全球,尋找最適合的電影場景,讓他的情節、人物充滿生命張力,《艷陽天》就是將原著話劇〈癡夢的離別〉(The Time of the Cuckoo)戲詞大幅縮減,透過絕美的彩色攝影,令水都威尼斯成為真正領銜主演的角色,主導整個故事的全局走向。大衛連在此也真切展現他在極具氣魄的實景攝影中,仍能鏤刻細膩情致的大師手法。
這是大衛連「pictorialism」技巧很重要的一次展現,畫面凌駕了舞台劇原典的台詞,成為女主角真正的內在動機,原著作者為此氣了50年,後來撰寫回憶錄的時候,還把大衛連惡狠狠地貶損一頓。
但片商買帳。觀眾買帳。這次跨國合拍的大成功,開啟日後許許多多的合拍計劃,在《艷陽天》電影首映時,大衛連的團隊已經開始籌備他們的下一部電影,也是大衛連首次奪下奧斯卡最佳導演及最佳影片的力作:《桂河大橋》(Bridge on the River Kwai)。
走出英國,迎向世界
《桂河大橋》脫胎自同名的法文小說,改寫自史實故事,原著以英、日兩國軍官在戰俘營裡的心理、思想對奕及角力為敘事主體,拍成電影,另將副線故事拉抬成為重要主線,安排美國影星參加演出,以減低跨國大製作片中「過份強烈的英國色彩」。
這是他執導的第 12 部劇情長片。不但是第一次正式開拍彩色闊銀幕電影,也是他將蓄積十餘年、拍攝大格局史詩但聚焦幽微人性的獨特能量,首度完美迸發的影史力作,轟動全球,影響力延續至今。片中刻劃固執的英國軍官與日本軍官的意志力對決,張力十足;結尾的炸橋場面固然盛大好看,影片開場後不久英軍戰俘吹著口哨,列隊踏步來到叢林中戰俘營的行進段落,更是經典。一個很簡單的長推鏡,加上眾人面部表情、腳下踏步的碎切特寫,所謂的「士氣」、「精神」、「情操」,這些聽起來空泛的詞彙,即刻在銀幕上立體成型。
還有另外一段好戲,當日軍長官同意英國戰俘開出的種種「條件」,英國軍官團隊來到營隊的辦公室跟日方開會,研議如何改善造橋的進度。創作團隊透過一件一件的小事,層次遞進,點出英方不願以戰俘姿態就範,不但意欲保持民族、國家尊嚴,更上演一場「我們比較行,你們聽話就好」、反「客」為主的角力戰。英國軍官一邊簡報,一邊要茶要水,泡了英國茶,最後還要了餐點,大家「邊吃邊聊」。從導演技法來看,這無疑就是大衛連自諾伊寇華、狄更斯等自己的前期作品中,累積下來的敘事經驗,綿裡藏針的敘事勁道,讓人大乎過癮!
整部電影在斯里蘭卡實景拍攝,這也養成大衛連「特別喜歡到狂野神秘的地方拍電影」的興趣和習慣,他自我調侃——那樣的工作方式令他深感「興奮」。
關於英國影史百年佳片的前三名
這樣的「興奮」感,在《艷陽天》和《桂河大橋》之後,直接促成《阿拉伯的勞倫斯》(Lawrence of Arabia)、《齊瓦哥醫生》(Doctor Zhivago)、《雷恩的女兒》(Ryan's Daughter)和《印度之旅》(A Passage to India)等幾部影片。筆者一再強調,大衛連是影史上極「少產」但影響力卻絲毫不減的大師,他的「pictorialism」美感,加上「狂野神秘的地方」,以及源自於片廠工藝戲劇幻覺之整體營造,就是能讓他的每部巨片都擲地有聲,影響深遠。
在20世紀末尾,英國電影協會(British Film Institute)票選英國影史百年「最富英國色彩」的百部佳片,大衛連導演的作品在前五名中高踞第二、第三和第五名,第一名是卡洛李(Carol Reed)導演的《黑獄亡魂》(The Third Man),大衛連的《相見恨晚》以及《阿拉伯的勞倫斯》則分為第二、第三名。這三部作品恰好展現了英國社會在兩個不同時代、三種不同的發展面向。
在取材和格局、視野上,《黑獄亡魂》屬於國際,《相見恨晚》屬於國內、屬於家庭;《黑獄亡魂》以男性角色為中心,《相見恨晚》則以女性角色為中心。這兩部作品恰好映照出戰時和戰後,「英國」在國際互動、國內的社會家庭等場域之間,道德人性、角色思想的種種轉變。再到1960年代初期的《阿拉伯的勞倫斯》,又是另一番全新的格局。
大衛連的第13部導演作品《阿拉伯的勞倫斯》獲獎無數,更值得注意的是他連拍出了一部扣緊時代的作品。問世於1962年,這部規模宏大的超級巨片,最核心的核心講的卻是在大時代裡這一個卓然不群、特立獨行的「個體」。正如同風起雲湧1960年代,搖滾世紀,嬉皮世代,尋找「自我」、追求「自我」的滔天巨浪,影片聚焦在勞倫斯身上,拍他一步一步由夢想家、冒險家,走過「被造神」、「被扭曲」的歷程,終於迷失在英雄形象裡,成為歷史裡不平凡又平凡無奇的一個註腳。馳騁疆場多少年,人生的最後,只剩下一副掛在樹叢裡的機車護目鏡。
《阿拉伯的勞倫斯》同時呈現了大之又大的「阿拉伯」和小之又小的「勞倫斯」,此間的高反差、強對比,恰恰形成這部電影最迷人的魔幻魅力。
極度宏偉又極度細膩的「高反差」浪漫
1965年首映的《齊瓦哥醫生》無疑是曠世巨片。原著小說重要,電影也重要,雖然歷來影評總嫌棄電影版弱化了原典的文學深度和社會、歷史批判力道,但就一部具有大時代澎湃背景的愛情電影而言,《齊瓦哥醫生》絕對當得起「不朽」二字的形容。
大衛連自《齊瓦哥醫生》成功之後,便對這種具有大時代背景、超闊格局、實際敘事主體又集中在緊密怡人浪漫愛情的電影題材,特別感興趣。也因如此,我們重新回望大衛連其人其作時,也更能體會到他作品裡那份極度宏偉,又極度細膩的「高反差」浪漫。
《齊瓦哥》之後,長期與大衛連合作的編劇勞勃伯特(Robert Bolt)為演員妻子莎拉邁爾斯(Sarah Miles)量身打造了《包法利夫人》的文學改編劇本,卻不得大衛連青睞。大衛連偕同伯特,重新整理《包法利夫人》,保留部份梗幹,整個打散重組,並且把新編成的故事《雷恩的女兒》安置在愛爾蘭西南,一個遠在天涯海角,生活困苦,卻坐擁碧海晴天無比美景的海濱小鎮。
1970年《雷恩的女兒》問世,卻遭到紐約菁英影評如浪如潮的惡言批判,直接挫阻大衛連繼續創作的動力,尤其備受爭議的影評人寶琳基爾(Pauline Kael)更是咄咄逼人。大衛連在多年後回憶,當時他被這群「影評人」團團包圍,言語霸凌整整兩個小時,大家嚴詞逼問為什麼「拍過《相見恨晚》的大衛連竟然拍出了《雷恩的女兒》?」到後來大衛連被逼得出言反譏——「那好,是不是從今往後我只要用便宜的16糎底片拍黑白藝術片就可以了?」寶琳基爾回嘴:「我們恩准你可用彩色」。

就因為這樣,大衛連影壇絕跡14年。說是「絕跡」,其實他還是有好多攝製計劃不斷在發展。他想拍史實版、完整版的「叛艦喋血」,而且要拍上下集;他迷上了印度,很想拍「甘地」傳記;他甚至接觸過《遠離非洲》(Out of Africa)的原著,不過最後還是沒拍。一直要到1984年《印度之旅》正式推出公映,他才真正重新復出,不但為自己贏回大師的經典地位,《雷恩的女兒》至今也重新被視為禁得起時代考驗的卓越作品。
睽違影壇14年,大衛連在1984年的年底,以全新力作《印度之旅》重登事業巔峰。這次的復出不僅是「東山再起」,更是一次精采的「功力集成展現」。留名影史的宏偉場面與精巧細膩的光影文學,再度於電影膠卷裡完美結合。
《印度之旅》叫好叫座,就各方面來說,恰如其份地為大衛連的演藝生涯畫下極完美的句點。他用他自稱為「老派」的方式,帶著整個團隊走訪各地勘景、搭景,在排練鏡頭時會突發奇想,下令將黑色的火車頭漆成紅色,只因為「在畫面裡好看」。
他的《印度之旅》和小說原典的《印度之旅》相同,也不同。原作收束在印度男主角面對英國男主角大肆咆哮,策馬遠去,說是友誼永遠再難修補,字裡行間透露出比單純的友情更加強烈的情怨恨妒;Forster以此直指英國與印度之間千絲萬縷的關係,剪不斷,理還亂。
在大衛連的版本裡,他再一次援用自己最拿手的「pictorialism」——以畫面來敘事、抒情、議論。他放下原著裡的強烈背叛感、恨與妒,轉而描寫「恕」的美好。把巍峨的雪山和澄澈的藍天引入電影,讓兩位男主角的重逢,擁有地闊天寬的釋懷感,甚至讓自己的第五任妻子特別客串幾個鏡頭,做為主敘事線推進到電影結尾的潤滑過場。
--
「Edwin的電影沙龍」國際名導大衛連系列 podcasts:
  • 叢林深處的思想搏奕—《桂河大橋》
--
大衛連的作品特色,總的來說,在於他的影像和畫面——畫意,詩情,敘事的動能已經從台詞退步抽身,踏入視覺、畫面的領域。畫面與音樂、鏡頭和剪接組成的視覺交響,推動敘事。他自1955年之後雖然只再完成了五部電影,但這不僅令他享有「國際大師」的美譽,更永遠改寫了電影產業、電影美學的發展進程。 2021 年春,我們來寫寫大衛連!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大衛連的作品特色,總的來說,在於他的影像和畫面。「Pictorialism」是評論界賜與他的註冊標籤——畫意,詩情,敘事的動能已經從台詞退步抽身,踏入視覺、畫面的領域。他英國時期的作品即逐漸出現這樣的創作傾向——沒有台詞而仰賴畫面與音樂、鏡頭和剪接組成的視覺交響,推動敘事。
大衛連的作品特色,總的來說,在於他的影像和畫面。「Pictorialism」是評論界賜與他的註冊標籤——畫意,詩情,敘事的動能已經從台詞退步抽身,踏入視覺、畫面的領域。他英國時期的作品即逐漸出現這樣的創作傾向——沒有台詞而仰賴畫面與音樂、鏡頭和剪接組成的視覺交響,推動敘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巴比倫》 (Babylon) 達米恩·查澤雷的《巴比倫》是一部描繪好萊塢黃金時代的電影,展現了這個時期的奢華與墮落。電影設定在1920年代末,講述了一群明星和電影製作人如何在好萊塢的快速變遷中掙扎求生。從無聲電影到有聲電影的轉變,影響了許多人的命運。影片通過複雜的角色和激烈的情節...
Thumbnail
**享受在舒適沙發上重溫《愛的結與解》的週末** **五顆星推薦,適合全家一起觀賞,體驗「愛不是形容詞而是動詞」的重要性** **人生如戲,戲如小勞勃·道尼的人生,他大聲疾呼這是他等了49年非拍不可的作品,令人不可思議——上帝的好安排!** 雖然這是一部10年前的電影,內容已經有些模糊
Thumbnail
《北非諜影》是1942年麥可寇蒂斯導演的美國愛情劇情電影,由英格麗褒曼與亨弗萊鮑嘉主演,故事圍繞在法屬摩洛哥的一間瑞克咖啡廳,講述難民、政治、國族以及兩位主角的動容愛情故事。本片獲得第1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以及最佳改編劇本3項大獎。在網際網路資料庫網站前250名高分的電影排名第47,
Thumbnail
《Before Sunrise愛在黎明破曉時》是1995年李察林克雷特執導的浪漫劇情片,本片描述一位美國男子與一位法國女子在火車上相遇,並在維也納共度一天的故事,本片在當年贏得柏林影展最佳導演銀熊獎。 這部電影的靈感來自導演及編劇的親身經歷。導演曾經與一個叫Amy的女子在費城漫步一夜。
Thumbnail
這部由李連杰在2006上映的電影《霍元甲》,是我覺得故事脈絡相當好的電影,他的內容跟一般的故事一樣,有目標、衝突、轉折。
Thumbnail
想像現在是1995 年,你正在電影院觀看大衛·芬奇導演的作品《火線追緝令》(Se7en),眾多影評和觀眾紛紛表示這是當今最令人不寒而慄的驚悚電影,當片尾名單開始滾動,影院裡的每個人都還餘悸猶存,這時一個熟悉的聲音出現,詭異不安的陰森曲調環繞在所有人耳邊。
Thumbnail
《大師風華:真愛樂章》是繼《一個巨星的誕生》之後,布萊德利庫柏再次出任導演的作品。他與曾以《驚爆焦點》獲得奧斯卡原創劇本獎的喬許辛格共同編寫劇本,將萊尼伯恩斯坦生平改編成傳記電影。此片入圍第 96 屆金球獎,包含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以及最佳原創劇本等四大獎!
Thumbnail
1965年,英國導演大衛.連,將備受好評的小說《齊瓦哥醫生》搬上銀幕。大衛.連曾執導多部史詩巨作,也多次改編文學作品。架構龐大的《齊瓦哥醫生》固然是個挑戰,所幸在導演深厚的功力下,成功將故事化繁為簡,既保留原著悲天憫人的情懷、宏大的時代輓歌,更將三角戀的糾葛,拍得纏綿悱惻、淒楚動人。
Thumbnail
這是我第一次花錢看香港電影,但是梁朝偉跟劉德華在我心中就是華人界的勞勃狄尼諾,和艾爾帕西諾,到老都這麼美型,(話說後者83歲時都還有29歲女子為他生下孩子~~歪樓)。當初選擇這片,還強迫兩位25歲妹仔同學一起看,是因為美術指導好厲害,眼鏡跟西裝,紙醉金迷的上流社會,張羅到極致。讓我們平凡人心生嚮往,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巴比倫》 (Babylon) 達米恩·查澤雷的《巴比倫》是一部描繪好萊塢黃金時代的電影,展現了這個時期的奢華與墮落。電影設定在1920年代末,講述了一群明星和電影製作人如何在好萊塢的快速變遷中掙扎求生。從無聲電影到有聲電影的轉變,影響了許多人的命運。影片通過複雜的角色和激烈的情節...
Thumbnail
**享受在舒適沙發上重溫《愛的結與解》的週末** **五顆星推薦,適合全家一起觀賞,體驗「愛不是形容詞而是動詞」的重要性** **人生如戲,戲如小勞勃·道尼的人生,他大聲疾呼這是他等了49年非拍不可的作品,令人不可思議——上帝的好安排!** 雖然這是一部10年前的電影,內容已經有些模糊
Thumbnail
《北非諜影》是1942年麥可寇蒂斯導演的美國愛情劇情電影,由英格麗褒曼與亨弗萊鮑嘉主演,故事圍繞在法屬摩洛哥的一間瑞克咖啡廳,講述難民、政治、國族以及兩位主角的動容愛情故事。本片獲得第1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以及最佳改編劇本3項大獎。在網際網路資料庫網站前250名高分的電影排名第47,
Thumbnail
《Before Sunrise愛在黎明破曉時》是1995年李察林克雷特執導的浪漫劇情片,本片描述一位美國男子與一位法國女子在火車上相遇,並在維也納共度一天的故事,本片在當年贏得柏林影展最佳導演銀熊獎。 這部電影的靈感來自導演及編劇的親身經歷。導演曾經與一個叫Amy的女子在費城漫步一夜。
Thumbnail
這部由李連杰在2006上映的電影《霍元甲》,是我覺得故事脈絡相當好的電影,他的內容跟一般的故事一樣,有目標、衝突、轉折。
Thumbnail
想像現在是1995 年,你正在電影院觀看大衛·芬奇導演的作品《火線追緝令》(Se7en),眾多影評和觀眾紛紛表示這是當今最令人不寒而慄的驚悚電影,當片尾名單開始滾動,影院裡的每個人都還餘悸猶存,這時一個熟悉的聲音出現,詭異不安的陰森曲調環繞在所有人耳邊。
Thumbnail
《大師風華:真愛樂章》是繼《一個巨星的誕生》之後,布萊德利庫柏再次出任導演的作品。他與曾以《驚爆焦點》獲得奧斯卡原創劇本獎的喬許辛格共同編寫劇本,將萊尼伯恩斯坦生平改編成傳記電影。此片入圍第 96 屆金球獎,包含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以及最佳原創劇本等四大獎!
Thumbnail
1965年,英國導演大衛.連,將備受好評的小說《齊瓦哥醫生》搬上銀幕。大衛.連曾執導多部史詩巨作,也多次改編文學作品。架構龐大的《齊瓦哥醫生》固然是個挑戰,所幸在導演深厚的功力下,成功將故事化繁為簡,既保留原著悲天憫人的情懷、宏大的時代輓歌,更將三角戀的糾葛,拍得纏綿悱惻、淒楚動人。
Thumbnail
這是我第一次花錢看香港電影,但是梁朝偉跟劉德華在我心中就是華人界的勞勃狄尼諾,和艾爾帕西諾,到老都這麼美型,(話說後者83歲時都還有29歲女子為他生下孩子~~歪樓)。當初選擇這片,還強迫兩位25歲妹仔同學一起看,是因為美術指導好厲害,眼鏡跟西裝,紙醉金迷的上流社會,張羅到極致。讓我們平凡人心生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