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7/17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同島一命,是誰的命誰的島?

這兩週因著疫情在台灣發酵,在各家新聞台、社群平台上出現「同島一命」的語詞。為什麼是用「同島一命」這個詞語?這詞語又從何而來?
稍微Google 一下,你就會找到這是一個在蔣經國時代常用的軍事用語,例如在馬祖莒光大坪村,莒光77據點忠誠堡的城垛上寫的標語:「同島一命、軍紀似鐵、軍令如山」,這個資料來源需要多方學者的研究來提供更多的確證,但目前我們先以這個當作一個思考的起點:為什麼我們用作戰用語來啟動21世紀台灣公民的防疫意識?
「防疫等同作戰」、「共體時艱」、「防線」、「超前部署」、「前線」等等,在台灣的居民與看得懂繁體中文的人,這兩個禮拜應該對以上詞語很有感,這些都屬於軍事用語。回顧去年的國際疫情,美國前總統川普、英國首相強生、法國馬克隆、西班牙首相桑切斯都有使用軍事化詞語來向大眾發表言論,相對的在德國、比利時、荷蘭、義大利的政治人物則是避免使用「戰役」來形容疫情而是使用相對溫和的詞語,最好的代表應該就是德國總統法蘭克-華特-史坦麥爾(Frank‐Walter Steinmeier )在2020年4月11日說的一席話:這個傳染性疾病不是一個戰役,他並沒有使得國家對抗國家或是士兵對抗士兵,他是一個對我們的人性的一個測試。(註一、二)
使用軍事化詞語,可能為的是建立「共同敵人」快速凝聚「愛國心」與運用資源,但不可避免的也深化著「他者與我」的差異,例如「人與人的連結」再次地引發台灣社會普遍對八大產業的工作者的歧視、進出茶室的人的人格或是需求歧視、對街友遊民的歧視、對移工們的歧視、對服務業超商店員的歧視....這是一個歧視的N次方,並不是因為疫情「一時壓力大」、「心情不好」、「天氣太熱」才有的問題,他是一直都在的隱形歧視,就像你習慣出門時街道已換然一新,就忘了清晨起床辛勤工作的清潔人員一樣。
回到這些在疫情期間廣泛使用的軍事化用語,在作戰時一定有輸贏、有協議和談、平手、長期抗戰的場面,但面對持續變種的病毒,我們如何定義輸贏或是平手等等的結果?就如同你將憂鬱症視為一場戰役一般,論勝論敗是沒有意義也不符合現實,因為何為贏何為輸?(註三)
我想說的不是譴責使用這些用語的政府或人們,也不是倡導絕對性的「政治正確用語」,而是好奇的向讀者提出兩個問號,你覺得這些疫情下廣泛使用的軍事用語對你的意義是什麼? 我們的同島一命,是誰的島誰的命?
註一 Steinmeier, F.‐W. (2020), Televised Address by Federal President Frank   ‐Walter Steinmeier on the Coronavirus Pandemic at Schloss Bellevue, 11 April 2020. Available at http://www.bundespraesident.de/SharedDocs/Downloads/DE/Reden/2020/04/200411‐TV‐Ansprache‐Corona‐Englisch.pdf?__blob=publicationFile. Accessed 2 June 2020.) 註二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7405497/ 註三 https://rcni.com/nursing-standard/opinion/comment/covid-19-why-we-need-to-ditch-military-terms-160071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