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劇心得│我不流行二十年:邀請您加入討論角頭音樂的存亡危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剛跨進二十一世紀,當時正值大學生的我若到台北車站附近,習慣去幾間書店和佳佳、玫瑰唱片晃晃。我通常只會用雙眼欣賞架上陳列的最新流行,找找喜歡的歌手專輯藏在哪裡,拿起來看看價格後又放下。沒有人不會注意到角頭音樂,都已經進入新世紀了,卻有黑膠唱片包裝的超大size,從包裝大小、封面設計到自由奔放的手寫字體吸引著你的目光。這根本不像音樂專輯,反而像一本精編雜誌。我看了紀錄片《我不流行二十年》才知道早期專輯設計是蕭青陽做的,難怪至今仍讓我印象深刻。

raw-image

那時大量接觸社會學科的我,正努力把自己演得像個文青。看紀錄片、接觸在地文化的報導和研究、試著用知識包裝自己,讓自己看起來很聰明。那樣的我,被角頭出的專輯「水果王國篇土地之歌:17位母語音樂創作者群像」裡面「母語」兩字吸引,直接拿去結帳。這張專輯很奇妙,封面是位白髮阿伯(西瓜大王陳文郁)拿著切片黃色西瓜露出靦腆的笑容,右上方貼著小巧的方型透明袋,裡面有幾顆西瓜籽。

但事實是,我根本不用演文青假裝自己多麼欣賞母語之美,這張專輯直接憑著音樂,不管是使用了原住民語、客語或台語,歌詞是幽默的、思念的或憤怒的,傳達一種純粹不做作的在地情感,聽了就舒服。(我最喜歡亂彈阿翔那首《離家出走》,用搖滾哀求離家出走的狗狗回來,我到現在還偶爾會哼副歌「我毋相信,我對妳遮好妳竟然離家出去!」)

我不想當大哥了

角頭音樂在台灣音樂史上極其重要,它挖掘主流之外的土地之聲,張四十三說自己不用把歌手捧成明星,他只是把那個地方的明星帶進角頭,讓更多人聽見罷了。於是我們有樂團如五月天、四分衛、董事長,認識了原民歌手陳建年、紀曉君、昊恩家家、巴奈、南王姊妹花,也在海洋音樂祭、原民音樂節渡過美好的青春時光……角頭音樂老闆張四十三領著團隊拿過十五座金曲獎,一路忠實著對音樂的熱情堅持至今,現在熱情消散,只剩下賣力支撐的痛苦。公司一直不賺錢,就算摸索出和公部門合作辦活動的生存之道,卻因此無力專注在音樂上。這狀態持續了好長一段時間,最後張四十三下了結論,是時候結束角頭音樂,前往下一個人生階段吧!

當我大量接觸到主流以外的歌手已經是mp3時代了,不用逛唱片行也能輕易找到我喜歡的音樂,直到看了《我不流行二十年》才發現原來很多我喜歡的歌手,都是角頭把他們從故鄉挖來台北的,讓他們在主流媒體上曝光。身為一個場外支持的聽眾,我自覺有愧,現在才知道角頭文化有多重要。台灣花了很長一段時間讓大家漸漸熟悉創作有價這件事,可惜沒能撐到這個時候的創作者也不是一兩位。現在上線還來得及嗎?

《我不流行二十年》以張四十三對於角頭音樂應「賣給陸資?直接結束?」的探討為題,穿插好幾段與角頭創立和支持許久的老朋友之對話,試圖為角頭音樂的結束找到最適合的結局。對話、資料畫面、留下來的雜誌、音樂專輯,回顧角頭音樂二十年竟轟轟烈烈累積不少戰績,除了金錢以外。角頭音樂讓人聯想到的關鍵字:自由、熱情、本土、真實、對音樂的愛,是自由的象徵,因此當張四十三表示有陸資願意出錢買角頭,大部分的朋友忍不住提醒就算可以保留角頭,也勢必會被批評晚節不保。

友情,也是我在紀錄片中看到,最令人羨慕的部分

友情,也是我在紀錄片中看到,最令人羨慕的部分

在其他唱片公司待過的張四十三何嘗不知做音樂的商業模式?要賺錢一定要行銷、要包裝、要市場調查,但他不要走那條顯而易見的路。立志想當黑社會的張四十三憑著一股「義氣」做獨立音樂,對台灣音樂、音樂人、公司員工的義氣傻勁努力撐到現在。我心裡不斷浮現一個疑問,連台灣這麼自由的創作環境都撐不起獨立音樂嗎?

我不流行二十年

一路看下來,是否要賣角頭音樂在這部電影裡其實是個假議題。白花花的銀子放在眼前當然會心動,畢竟每做一張唱片就賠一張,賠錢生意都做這麼久了,能夠賣個好價錢當然最好。但對張四十三來說,角頭音樂累積下的價值不是用金錢可以衡量的,不然他也不用撐到現在,賣不賣不是問題,賣給誰才是問題,買走角頭的人若是讓角頭的品牌砸掉,那不如結束在一個漂亮的時候,成為永遠的經典。「我不流行二十年」這個片名,看似自嘲,其實是自豪。

角頭音樂應該也嘗試過以多角化經營適應大環境的變化,我在角頭官網上看到臉書、微博、Youtube頻道的經營,查了一下發現角頭文化也以「角頭映畫」的身份結合音樂拍紀錄片《海有多深》,網站上甚至還留著已經收起來的餐廳連結。當大眾聽音樂的習慣從CD變成mp3,又從mp3變成線上串流,獨立音樂人可以經營自己的Youtube頻道、在街聲發表,張四十三最終還是眷戀著人們互動的溫度。如果角頭音樂真的要結束,他想做什麼呢?面對中年危機,他自己也沒有答案,只知道每一步必須走得審慎,免得後悔。

沒事不要亂開公司,就好像沒事不要弄一塊田,把自己累死

據說原本這部紀錄片的主題,本來打算帶著道別的意味把角頭的歷史整理出來,向台灣樂壇好好說再見。後來張四十三和導演龍男·以撒克·凡亞思討論之後決定以討論角頭音樂的去留為主軸進行,這個做法很聰明,以夾插剪輯的方式把觀眾拉進張四十三和友人的對話席間,就算你沒聽過角頭音樂,不認識張四十三,你還是會一起思考、一起嘆氣、一起沉默、一起捨不得,發現角頭音樂原來也在自己的生活之中。

影片一開始就以特色十足的黑社會奔跑動畫告訴你,角頭文化主導了這部紀錄片。影片中也偶爾帶入「角頭映畫」的看板,提醒觀眾這部片是「角頭映畫」視角。直到充滿歷史資料的片尾名單跑完,你還在感傷的時候又出現張四十三和羅品喆導演對坐的場景,羅品喆導演突然指著攝影機:「你可以賣這個影片。」
歪坐著的張四十三問:「什麼意思?」
羅導說:「有一群人在思考角頭應該怎麼樣,它應該如何被賣掉,最後它(指影片)變成一個商品。」
張四十三笑了:「結果你看得出來啊!我的這部片子就是角頭。」
羅導懂了,笑說:「是這樣嗎?」
張四十三說:「這就是我行銷的方式。
最後影片上壓著角頭音樂的超大招牌「台灣有種 角頭音樂」。

整部影片看似在努力說服觀眾,角頭該結束了,卻讓觀眾對角頭產生感情之後,開始思考如何幫你們延續下去。紀錄片裡角頭的歷史是真的,感情是真的,音樂是真的,張四十三,你好詐啊!你真的會賣角頭嗎?紀錄片一出去之後,你的行銷奸計就得逞了。但我喜歡。


我不流行二十年

上映年份:2020年
導演:龍男·以撒克·凡亞思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廢物青年.迪麥
94會員
266內容數
廢物文青的娛樂生活
廢物青年.迪麥的其他內容
2025/04/21
本片改編自瑞典小說《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改編的電影,描述一位固執、憤世嫉俗的老先生奧托,在喪妻之痛後,企圖尋死卻不斷被鄰居干擾,進而產生溫馨互動的故事。影評認為本片溫馨感人,適合喜歡小品電影的觀眾。
Thumbnail
2025/04/21
本片改編自瑞典小說《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改編的電影,描述一位固執、憤世嫉俗的老先生奧托,在喪妻之痛後,企圖尋死卻不斷被鄰居干擾,進而產生溫馨互動的故事。影評認為本片溫馨感人,適合喜歡小品電影的觀眾。
Thumbnail
2025/03/18
這部2013年由具教煥自編自導自演的短片《獨立電影導演們為何不給DVD?》,以喜劇手法呈現韓國獨立電影導演們在理想與現實間的掙扎。透過一位演員拜訪多位導演的故事,探討獨立電影創作的困境與堅持。
Thumbnail
2025/03/18
這部2013年由具教煥自編自導自演的短片《獨立電影導演們為何不給DVD?》,以喜劇手法呈現韓國獨立電影導演們在理想與現實間的掙扎。透過一位演員拜訪多位導演的故事,探討獨立電影創作的困境與堅持。
Thumbnail
2025/03/07
日劇《易普症》心得分享,探討劇情、角色設定、演員表現及個人觀點,並包含對劇中細節的有趣吐槽。
Thumbnail
2025/03/07
日劇《易普症》心得分享,探討劇情、角色設定、演員表現及個人觀點,並包含對劇中細節的有趣吐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充滿時代感的MC,又如何將自己與「老派」接上?R&B的節奏,髹上淡淡的古箏琴瑟,還有弦樂等等真實的樂器,讓感情來得更真摯,不是現代(或者說是復古了)的Synth合成;MC的人聲,亦不需要硬生加上扭音轉音,也不需要Auto tune,就這樣平平實實、忠忠直直的演繹。
Thumbnail
充滿時代感的MC,又如何將自己與「老派」接上?R&B的節奏,髹上淡淡的古箏琴瑟,還有弦樂等等真實的樂器,讓感情來得更真摯,不是現代(或者說是復古了)的Synth合成;MC的人聲,亦不需要硬生加上扭音轉音,也不需要Auto tune,就這樣平平實實、忠忠直直的演繹。
Thumbnail
從第一張專輯《擁擠的樂園》青澀但誠懇的創作,到年過60仍持續不停的音樂之路,陳昇有許多轉變與突破,歌中也傳達著小至個人、大至土地社會的豐沛情感,四十多張專輯裡無數的歌,或許很難用簡單的規則去定義陳昇的詞曲創作,但我們都無法忽視,他用全部的音樂生涯及個人生命,強而有力地表達了所謂的搖滾精神,即便不是每
Thumbnail
從第一張專輯《擁擠的樂園》青澀但誠懇的創作,到年過60仍持續不停的音樂之路,陳昇有許多轉變與突破,歌中也傳達著小至個人、大至土地社會的豐沛情感,四十多張專輯裡無數的歌,或許很難用簡單的規則去定義陳昇的詞曲創作,但我們都無法忽視,他用全部的音樂生涯及個人生命,強而有力地表達了所謂的搖滾精神,即便不是每
Thumbnail
本文刊於 AWESOME Magazine 2017 3-6月號 AWESOME Magazine 為東南亞酷鳥航空 機上雜誌,本專欄主題為探討台北文青文化與產業主理人專訪。
Thumbnail
本文刊於 AWESOME Magazine 2017 3-6月號 AWESOME Magazine 為東南亞酷鳥航空 機上雜誌,本專欄主題為探討台北文青文化與產業主理人專訪。
Thumbnail
剛跨進二十一世紀,當時正值大學生的我若到台北車站附近,習慣去幾間書店和佳佳、玫瑰唱片晃晃。沒有人不會注意到角頭音樂,都已經進入新世紀了,卻有黑膠唱片包裝的超大size,從包裝大小、封面設計到自由奔放的手寫字體吸引著你的目光。這根本不像音樂專輯,反而像一本精編雜誌。
Thumbnail
剛跨進二十一世紀,當時正值大學生的我若到台北車站附近,習慣去幾間書店和佳佳、玫瑰唱片晃晃。沒有人不會注意到角頭音樂,都已經進入新世紀了,卻有黑膠唱片包裝的超大size,從包裝大小、封面設計到自由奔放的手寫字體吸引著你的目光。這根本不像音樂專輯,反而像一本精編雜誌。
Thumbnail
    唱片只是一種模式,現在它可能已經沒落了,但是它的內涵、智慧、精神才是永存的,不論是那一種方式傳遞出來,其中只有一個目標,我們要用音樂傳達:情感、回憶、愛和快樂,讓人跟人之間的距離,因為音樂會越來越接近」[1]—引用自第27屆金曲獎特別貢獻獎得獎人黃鶯鶯女士得獎感言。         
Thumbnail
    唱片只是一種模式,現在它可能已經沒落了,但是它的內涵、智慧、精神才是永存的,不論是那一種方式傳遞出來,其中只有一個目標,我們要用音樂傳達:情感、回憶、愛和快樂,讓人跟人之間的距離,因為音樂會越來越接近」[1]—引用自第27屆金曲獎特別貢獻獎得獎人黃鶯鶯女士得獎感言。         
Thumbnail
聽同一個人的歌,經歷不同的年齡階段,在一首歌裡,能聽見歲月流逝的那些美好,是張學友的歌曲和歌聲動人的地方。如今的世道,出色的歌手、能寫能唱能編的歌手太多,但能輕易辨音識人的歌手卻是越來越少。
Thumbnail
聽同一個人的歌,經歷不同的年齡階段,在一首歌裡,能聽見歲月流逝的那些美好,是張學友的歌曲和歌聲動人的地方。如今的世道,出色的歌手、能寫能唱能編的歌手太多,但能輕易辨音識人的歌手卻是越來越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