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這是我碩士班的第一個研究主題,不料,在研究半年多的時間後,始終卡在病毒複製的環節中,尋求了各方意見及實際操作後,最後依舊折戟沉沙,跟教授仔細評估判斷後,覺得研究操作的難度跟先前評估有極大落差,繼續研究的可行性不高,所以,即使已經做了許多功課及準備,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依舊只能忍痛割捨,必須選擇嶄新的領域從頭開始,過年前如此敲定了這一切,於是展開了我與登革熱病毒的愛恨糾葛,這又是另一篇故事了,有機會再來分享。
單純疱疹病毒第一型簡介:具有套模的雙股線型DNA病毒,單純疱疹主要具有兩種血清型,分別為第一型(HSV-1)和第二型(HSV-2),人是唯一的自然宿主,常透過直接接觸帶有病毒的分泌物、唾液而感染。
多數健康的成人多在嬰幼兒時期即感染,但初次感染多半不會有明顯症狀,但若在極少數免疫低下的幼童,亦可能造成疱疹性角膜炎、疱疹性腦炎,而病毒便會藉此潛伏於宿主體內,一輩子跟隨你,如HSV-1會潛伏於三叉神經節,猶如處於睡眠狀態,只待日後宿主健康狀況有所改變,如過勞、精神壓力大、月經、發燒、免疫力降低等,便會誘使病毒被再次喚醒,經歷病毒再激活期,常見的症狀便是口唇部的水泡、淋巴結腫大和倦怠等。
目前已有對抗HSV-1的抗病毒藥物,此類藥物可透過抑制病毒複製來避免病毒更大範圍的擴散,包括有口服藥及局部外用藥膏,口服藥有Acyclovir、Famciclovir、Valacyclovir,抗病毒軟膏則有Penciclovir或docosanol等。
不過,根據目前研究顯示,因現今所使用的這類抗病毒藥物多為化學合成的小分子藥物,廣泛使用且臨床使用日長,也漸漸發現抗藥性病毒株的出現,如抗Acyclovir的HSV-1[1],亦有部分嚴重副作用的狀況,所以,目前科學家們也正積極努力尋找相關可供替代的抗病毒藥物,這亦是當時實驗室欲投入此領域的目標之一。
總結:因這個病毒會有潛伏於神經系統的特性,目前醫學上尚無法根治,所幸引起的症狀都不甚嚴重,僅有極少數病患會出現,所以,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少熬夜、多運動、健康飲食,並在出現相關症狀之時,由醫生做出正確診斷及對症下藥方能控制狀況於微末之間。
參考資料:
- Wang, Y., et al.,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cyclovir-resistant clinical HSV-1 isolates from children. Journal of Clinical Virology, 2011. 52(2): p. 107-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