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11/10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2020~2021槓桿工具使用狀況(信貸)

只是單純紀錄2020.06~2021.07
本人在私校任教,為正式老師,有教師證,年薪約65W,在正式使用槓桿工具前,我每月存下40%~50%的薪水(約3W),這些銀彈先作為生活預備金,儲備在數位銀行中,這些閒置資金千萬不要擺在銀行定存領0.8%,好一點的數位銀行至少有1.2,最高的也有2.6%年利率。
投入工作後,我立志要在3年內存到第一桶金,也就是每月存下三萬元,一年36萬,大約2年又10個月左右能達到目標,如果積極一點把年終也都存下的話,大約2年半就能達標,但這樣做除了心理踏實之外,錢好像沒辦法發揮最大的效益,且還可能會隨著每年的通膨越變越薄。

什麼是通膨?

舉個例來說,小時候喜歡吃車輪餅,3顆才10元,但現在一顆車輪餅就要15元,不用戰說材料跟內容物不一樣,這只是舉個例子,不可否認的是物價只會越來越貴,因為通膨、因為運費、因為瓦斯漲價等等的原因要調漲,以前80元能吃到牛肉麵,現在同等價位可能只吃的到牛肉湯麵。PS.當然各地區的生活水平不同,或許在某些地方還吃的到平民美食。
回歸正題,在2020年3月股災時,我先用了讀書時期存在合庫定存的獎學金大約30W試試股市水溫,當初是看了施昇輝老師佛系理財術的那本書,認同他的理念,所以買了0050、0056,後來發現銀彈不足,在不動用預備金的狀態下,開始考慮使用槓桿工具,當然前提是要先做足功課。
善用投資型債務,每還款1%,就是賺了1%甚至1%以上。
2020年6月,股票市場開始穩定且向上走高,為了擴大我的銀彈,一個大膽的想法油然而生,便是使用槓桿工具加速財富累積。
這大前提是要先做好功課,包括1.要投入那些標的、2.使用怎樣的工具、3.借貸利率、4.工作穩定度、5.生活預備金是否足夠...等問題,在左算右算評估各種可能的風險後,我選擇勇敢一次。
原先想透過土銀的貼心相貸借個80W,每月還款不到1萬,網路試算下來這筆資金真的便宜到不行,但很可惜的是...這只針對公教人員,身為私校老師的我看的到吃不到,恨阿~~
後來上PTT Loan版,輸入個人訊息、借貸原因、期望利率、開辦費...後,就開始收到無數的站內信,經過檢視並篩選後,選擇匯豐信貸的李小姐,因為是第一次借貸,所以問了很多問題,還好李小姐很有耐心地幫我解答,也談到了我覺得不錯的條件,雖然利率比預期稍微高了一些,但仍在可接受的範圍,因此簽下了人生第一筆信貸,100W,利率2.49%,開辦費1000元,每月還款1.3萬元,等於是我原先預計存款3萬的一半,我就可以達到我想要的目的,且剩餘的部分我利用定期定額,也能持續地參與市場。
或許有的長輩會覺得跟銀行借錢很母湯,這樣會背一屁股債,但我相信使用工具沒有不對,只是你懂不懂得怎麼使用它,就像你買房、買車,會願意跟銀行貸款,不惜付出代價也要買到就是因為你知道這個物品的價值,而我也是看到了潛在價值,選擇冒險。
我借貸的主要原因只是想《放大我的銀彈》,因為現在每年只能存下36W,要存到100W得花三年的時間,但這三年為了存錢無法參與到市場波動,那我怎麼不能先把這100W借出來使用,讓他在這幾年時間跟隨市場增值,而且每月歸還的債務金額,也只佔了本來我要存下來的一部分,因此我既放大了本金,又多了一部份的錢能持續定期定額參與市場。
以前的我受到長輩影響,認為買股票只能用閒錢,不要借貸買,但現在的我不排斥使用槓桿工具放大資金買現股
這100萬撥款下來後,我在2020年6月分批買進006208、0056,成本價分別是51元、28元,經過一年來跟隨著市場上揚、配息,也讓我開始嘗到甜美的果實,讓我確信這件事情沒有做錯,我很慶幸一年前的我勇於冒風險,因為成本低,即使市場上有波動,對我來說都只是小感冒。
當然,想要使用槓桿不是不可以,只是承擔的風險相對較高,除非做足準備,且股票價位真的是便宜到不行,不買可惜的那種,不然不要輕易冒這樣的風險。
當然除了信貸之外,我還使用了股票質押,在2020年8月份把手中持股抵押給國泰,換取更多的銀彈,這邊就待下一篇再打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