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04|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如不嫌棄,歡迎入內

自從進入股市之後,我也養成了開始對人群的意見發表做觀察的習慣。例如在咖啡店之中,總會去注意別桌的客人在聊些什麼,老闆話家常都說了些什麼,有沒有透露出什麼大眾的心情,有沒有隱藏什麼潛在的商機等。如貓一般,就是生活上的觀察家。
在社群媒體上我也會去閱讀不同領域的問題和解答,加上自身工作上的觀察經驗,發現幾個時下益發顯著的現象:
  • 提問的意圖:很多人尋求的只是「我該怎麼做」,要的是別人提供一系列選項清單或執行步驟SOP,目的只是將手邊的作業交差了事然後再趕快去做下一個。如果是專題性質的工作,看重的只是在自身履歷上在加上一筆華麗的經歷描述。
  • 對問題的認知:提問者不一定有正確的認識自己的課題,提出的問題所得到的解答也不一定有用,形成頭痛醫腳的狀態。
  • 即便對於當下使用工具熟悉,但仍不具備自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什麼會這樣?因為缺乏紮實的基本功全盤理解。例如AI領域中多的是善於應用Keras與Tensorflow模組進行各種新潮專案的「高手」,但其中卻存在看不懂Python報錯資訊的人。股市中知道如何使用選股工具的人很多,但選不出如己所願的股票的人,以及理不清為何買進透過「巴菲特選股」篩出的股票會賠錢的人也不少。
  • 不論提問與回答的人,都不見得對於專有名詞的定義假設前提有充分認知,對於因果關係(Causation)和相關性(Correlation)也往往不會區分。例如,股債走勢總是反向?亂世買黃金是鐵則?通膨或是量化寬鬆退場必定崩盤?
會造就以上的問題,原因除了資訊氾濫與個人多元發展下造就在學習與思考上的速食以節省時間心力外,學校與補習教育對於正確答案的要求弱化了深度思考的訓練(進入職場建立家庭後更缺乏彌補的時間和心力),以及社群媒體主流意見領袖以此特性迎合受眾更強化了此負向循環。
投資上有幾個很常聽到的問題,例如「現在開始每月X元定期定額買進台灣50是否是合適」這老梗問題,其實你想知道的是「我」能不能靠此賺到「我」所滿意的獲利,因此問的應該是自身是否適合這樣的操作,該為這個答案負責的並不是回答的人和台灣50這個標的,而是你自身的條件。同樣地,「該不該透過波動率指數做避險」這個問題也一樣,當認清標的特性之後,問題仍然回到你的自身處境上。
儘管多數主流意見領袖會告訴你買台灣50就對了,不要碰波動率指數準沒錯,而目前以長期績效而言也確是如此,成為羊群之一也的確較為輕鬆,但你也放棄了尋求自身的最佳選擇,以及當某日羊群潰散時自身的應對能力。或許兌回現金出場是穩當的做法,但你有想過最佳出場時機是何時嗎?是否應該洞燭機先早一步進行,或是留在市場等待未來可能的下一波行情?
別人代替自己思考很輕鬆愜意,然而也因此不自知地失去了掌握自己行為動機的能力。漸漸地,對於龐大的資訊量無法即時地分析,也無法產生主流聲浪以外的觀點而隨波逐流,最後,也只能透過追蹤知識型網紅們的影片和podcast、閱讀名人推薦書單來假裝自己仍有在思考…
儘管不會是出於惡意,但終究沒有人可以好好地站在自身立場做思考,更何況自己對自己的認識也不一定充分,又怎麼能找到合適的解惑對象?像我,在學習圍棋、程式、吉他、當貓奴、咖啡、股票投資、以及決定出版專題的當下,都重新認識了自己一次。以股市為例,即發現自己不如預期地有紀律,平時再怎麼思緒縝密遇到股價大修正時仍可能出現非理性的操作;而下意識的悲觀思維容易違背趨勢,做出過份期待極端行情的行為。
漏漏長在門口說了一堆真是不好意思,還請趕快入內吧!
接下來的內容,會較限縮而具體,希望有助於不同切入點的思考和剖析。

文章縮圖來源:Photo byJessica LewisfromPexels
本文最新版本:2021.8.4
本文初版發布:2021.8.4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