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印象——23.97的海洋哲思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潮汐的遞嬗作激石的滄浪,在翻湧的書頁間,留住心中蕩漾的波痕。
  最近一次看海,是在臺東的某個觀景區,顛簸過幾個鐘頭的南迴公路,海岸的艷陽讓坐在車子右側的我幾乎抓狂。這是璀璨的太平洋,很美,也很刺眼。稍晚,蒼朗雲際悠然淡黯,我於是卸下心防,在石岩稜佈的礫灘上跋涉,努力讓披岸的海水止於涼鞋鞋底。清風捲揚潑白的浪花,凌空翻作水絃滄音,迴盪一抹低天灰藍,憶記難忘。
  然後,海洋遠我而去,或者,是我離它而去。
  閱讀可免日曬,在心緒放頓的睡前,點水留痕。在讀這本書之前,我沒有為其撰寫心得的打算,摘錄字句的繁雜工序當也一併省略,自然而然,夜復幾夜,闔上眼,闔上書頁,一時興起,寥作一篇「閱讀印象」。
  雖不知人們與海洋的隔閡是否真都如作者所述,單就我個人來說,出門本身就是一件難事,遑論炎炎夏日,山海若要擇一而訪,前者當屬正解。於我而言,「親海」或許只在蒼風疏冷的秋冬時節,上述最後一次遊賞海岸的經歷也不例外。
  我愛看海、聽海,但海洋加諸的限制實在頗多,不願身沾潮水的我大概就如窗前遼望,偶爾推開窗紗,享受風浪韻雅,卻從不嘗試踏出。
  閱讀可能也是一種閃避麻煩的替代方案,用文字在腦海賦寫成篇景致,堆疊出彰化與花蓮的相同相異,鋪展一幅又一幅的清澈印象,多了些了解,多了些感同身受。作者的生命片段傾注書頁間,以一道緯界銜起不同風貌的海岸,點滴訴說。
  何者該是他所最想表達,早隨頁碼的遞增悄然流逝,不再為我所記得,卻是不經意的、悠哉的,留下難忘的,海天一色的珍貴印象,療癒心靈。
avatar-img
4會員
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看著大海一望無際的景色,深藍色的海水湧起滾滾浪花,浪濤拍打著岸邊的礁石。  浩瀚的大海好像和天空連在一起一樣,直到地平線的那頭。海水,輕輕地拍打著沙灘。我馬上脫掉鞋襪,赤著腳走在細軟的沙灘上,看著海攤上許多的雜物和垃圾慢慢撿起來。」   曾經在日本的沖繩看著藍色的海洋,第一次看到那種清澈透
Thumbnail
夏天的故事,一場偶遇海邊的相遇和告別,感動了靜雯,一位教師,這篇文章記載了她和浩然之間的美麗愛情故事。一起走過的午後陽光、浪花輕拂的海灘、夕陽落入海平線、別離之夜的星空下,都成為了她生命中燦爛的回憶。
Thumbnail
如今,分不清瀉湖和濕地 望過去一片藍地 紅色船隻緩過 浪花短暫滯留了泡沫 濕暖,又隨之而去 無從感知的入夜 在夜中開出一叢熾黃的點花 看進所有光影、聲段 美麗是一句問候 刻劃誰的片段 卻失了焦 漫開的顏色 遠眺 何去何從 的獨自席地而坐 正如看著 看海的人 感受漸慢,漸沉 回應另一頭的吶喊
Thumbnail
太平洋的名稱來自於拉丁文的「靜海」,無論航行過程多麼波濤洶湧,最終得以回歸平靜,這是我們許多人人生所想要追求的結果。 詩篇:〈太平洋的海〉 由 Tingku Tjarungan 撰寫收錄於《吸血鬼的情調》
Thumbnail
往返台北台中,不知多少回了?總是喜歡由北二高轉西濱公路,沿著海線回台中。不為別的,單純地想看海。看了海,總覺得心中又增添不少能量。所以,崎頂海濱也好,通霄海濱也好,或者大安海水浴場,都曾有我的身影。
Thumbnail
大海,彷彿有種無形的誘惑。 而海浪聲則有種勾人心弦的魔力。
Thumbnail
在高聳的山與遼闊的海之間,人那麼渺小卻無比輕鬆。從台東市區往三仙台開著車的路上,沿著海線公路往北走,左邊是平均海拔一千多公尺的海岸山脈,右邊是一望無際的深藍色太平洋。因此,旅人們呢雖然目的地各不相同,但都別無選擇的只能駛在這一條在山脈與海岸中間的公路上。
我是來自異鄉的過客 來到東海岸的都城  是海水的潮聲 喚我來  是海鳥的飛翔 帶我來 恬靜安閒的背後 沒有喧嚷         沒有雜鬧         只有宜人的夜 夜裡 睡眠沉熟 我悄然而行 怕驚醒 這都城的夢 學庸76.01.31 記至陳志明家中有感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看著大海一望無際的景色,深藍色的海水湧起滾滾浪花,浪濤拍打著岸邊的礁石。  浩瀚的大海好像和天空連在一起一樣,直到地平線的那頭。海水,輕輕地拍打著沙灘。我馬上脫掉鞋襪,赤著腳走在細軟的沙灘上,看著海攤上許多的雜物和垃圾慢慢撿起來。」   曾經在日本的沖繩看著藍色的海洋,第一次看到那種清澈透
Thumbnail
夏天的故事,一場偶遇海邊的相遇和告別,感動了靜雯,一位教師,這篇文章記載了她和浩然之間的美麗愛情故事。一起走過的午後陽光、浪花輕拂的海灘、夕陽落入海平線、別離之夜的星空下,都成為了她生命中燦爛的回憶。
Thumbnail
如今,分不清瀉湖和濕地 望過去一片藍地 紅色船隻緩過 浪花短暫滯留了泡沫 濕暖,又隨之而去 無從感知的入夜 在夜中開出一叢熾黃的點花 看進所有光影、聲段 美麗是一句問候 刻劃誰的片段 卻失了焦 漫開的顏色 遠眺 何去何從 的獨自席地而坐 正如看著 看海的人 感受漸慢,漸沉 回應另一頭的吶喊
Thumbnail
太平洋的名稱來自於拉丁文的「靜海」,無論航行過程多麼波濤洶湧,最終得以回歸平靜,這是我們許多人人生所想要追求的結果。 詩篇:〈太平洋的海〉 由 Tingku Tjarungan 撰寫收錄於《吸血鬼的情調》
Thumbnail
往返台北台中,不知多少回了?總是喜歡由北二高轉西濱公路,沿著海線回台中。不為別的,單純地想看海。看了海,總覺得心中又增添不少能量。所以,崎頂海濱也好,通霄海濱也好,或者大安海水浴場,都曾有我的身影。
Thumbnail
大海,彷彿有種無形的誘惑。 而海浪聲則有種勾人心弦的魔力。
Thumbnail
在高聳的山與遼闊的海之間,人那麼渺小卻無比輕鬆。從台東市區往三仙台開著車的路上,沿著海線公路往北走,左邊是平均海拔一千多公尺的海岸山脈,右邊是一望無際的深藍色太平洋。因此,旅人們呢雖然目的地各不相同,但都別無選擇的只能駛在這一條在山脈與海岸中間的公路上。
我是來自異鄉的過客 來到東海岸的都城  是海水的潮聲 喚我來  是海鳥的飛翔 帶我來 恬靜安閒的背後 沒有喧嚷         沒有雜鬧         只有宜人的夜 夜裡 睡眠沉熟 我悄然而行 怕驚醒 這都城的夢 學庸76.01.31 記至陳志明家中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