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公車、餐桌與炭治郎── 一場思辨之旅(下)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每年的6月21日,在中國廣州的玉林市有所謂的「荔枝狗肉節」。在1980年代,狗肉在攤販及政府聯合推廣下,民眾開始高調慶祝狗肉節。在節日當中,平均每年都會屠殺將近3000隻狗,包含品種犬像是德國牧羊犬、黃金獵犬等等。甚至在南韓、越南、印尼等地仍然盛行狗肉。
看在愛護貓狗的台灣人眼裡,吃狗一定是最大惡極吧!回想之前民眾對幾則虐貓虐狗的新聞的激烈反應就能知道,大眾對施暴者有多大的撻伐聲量。而當我們在議論中國民眾與政府的「暴行」時,在印度的一個角落有天差地別的風景。
在西印度有一個城市叫帕利塔納(Palitana),在市民尤其是僧侶們以和平請願的方式之下,終於在2014年由當地政府立法規定禁止動物屠宰,以及銷售肉品和蛋製品,成為了地球上首屈一指的素食城市所以說由民間的力量來驅使政府政策的轉向是可能的,法律是人們議定而來並非是固定不動的。由此可知「社會影響文化、文化影響家庭、家庭影響個人」的這條鎖鏈是可以被鬆動、扭轉的。甚至是有可能從個人的行動力量進而改變社會世界,這樣的例子著實不勝枚舉。
回頭看看我們餐桌上「消失的」狗排、貓肉。是因為我們夠了解狗、貓,如果吃了他們,自己會遭受到良知道德的譴責。我們也會對吃貓啃狗的人加以指謫。我們會想:貓貓狗狗這麼可愛,怎麼會有人能忍下心吃牠?我們心裡就會非常難受。想到吃貓肉、狗肉,就有這種情緒反應,那為何吃牛肉、羊肉、雞肉就沒有呢?
這就是我們心理的「自騙性防衛機制」在背後鬼鬼祟祟地運作,由於這個機制把產生焦慮的「良知警報器」關閉了,好讓我們可以好好吃一頓飯。這種逃避現象有點像是俚語常說的:「解決不了問題,就解決提出問題的人。」但真正的問題並沒有因我們鴕鳥心態的逃避而得到解決。就如置身在一場火警中,僅覺得警報太吵而把它關掉,但卻讓熊熊大火自顧自地燒,如此下去,我們最終能期待有什麼好結果嗎?
就在2020年,一部轟動東亞的動畫——《鬼滅之刃》很巧的也觸碰到了這個議題—「自我防衛機制」。為免還有人不清楚劇情,在此稍做簡述:在《鬼滅之刃》的世界中,當一個人被鬼王無慘注入他的血液,卻能扛住他血液所帶的力量時,這位受血者就會成為「鬼」。又因為鬼肆虐人類世界無消停而催生出了與之對立的「鬼殺隊」,顧名思義即以消滅一切鬼為最高原則與目的的一支義勇軍。劇中主角──炭治郎,為了要救成為鬼的妹妹彌豆子變回人類而加入鬼殺隊。心地善良的他,對鬼真誠地呈露其惻隱之心,是讓觀眾感動落淚的最主要原因。
在炭治郎加入鬼殺隊之前,沒有一位隊員對「鬼」是有同情心的。他們認為,鬼為了讓自己活下去,必須要喝下人類的血液才能維持長生不老,許多人也因此身受其害無辜喪命。再說,鬼其實已經不是人類了,與我們已經陰陽兩隔,不需要憐憫他們,只管趕盡殺絕。
幾百年下來,鬼殺隊的信條都沒有改變過,直到「例外的」鬼──彌豆子的出現。讓所有鬼殺隊的成員包括最高級別的「柱」,都因此對鬼改觀。而回到最初的起點,也就是鬼殺隊成員對鬼的成見是如何形成的?分析來說,其實就是「自騙性防衛機制」啟動之後的所造成的「合理化」結果。
「合理化」機制若要在細分下去,可以理出「客觀化」與「去個體化」兩種,這兩種都能達到「合理化」事物而把自己矇騙過去的效果。先別看到專有名詞就轉台,我們用《鬼滅之刃》來好好解釋。
首先,「客觀化」的意思就是把對象「客觀地標籤化」成「物品」。在《鬼滅之刃》中,「鬼」不是「人」,鬼已經被「物化」了,不與我們看作是同一類。殺死鬼只是一種「清理」,把「髒東西」清掉、丟掉而已,這是不帶情感的。
再來是「去個體化」,把所有的「鬼」都視為鬼王之下的一部分,並沒有個體的特殊性,換句話說,所有的鬼都像鬼王一樣壞的。在這樣的認知之下,鬼殺隊的成員當然不會對站在與他們是對立面的鬼刀下留情。
然而,炭治郎的出現卻扭轉了這兩種認知。他經歷了心愛的妹妹變成鬼的過程,所以一直堅信著變成鬼的彌豆子仍是他的親妹妹。這裡,炭治郎就破解了「客觀化」的迷障,把「鬼」與我們人視為同類。背在他肩上沈重的木箱,裡面裝的不是被「客觀物化」成鬼的彌豆子而是那份對妹妹的「親情」。
也因為有了妹妹的案例,讓炭治郎更加篤信,所有的鬼背後都有一個深刻的、獨一無二的故事。他知道,每一個鬼在他們還為人的時候,都經歷過一幕幕不堪的悲劇。到這裡,炭治郎抱持著「知曉一切,就能原諒一切」的心,解開了「去個體化」的束縛,還原每一個「鬼」的特殊性,讓他看待鬼的眼光與鬼殺隊的成員不一樣。
其中最感人的一幕,仍屬炭治郎與下弦之伍蜘蛛鬼——「」死前互動的環節。累被九柱之一的水柱——富岡義勇一刀抹喉。就在臨死之際,迴光返照。人生的跑馬燈一晃而過的當下,領會了父母生前對他的真心,懊悔自己對雙親的誤解,流下真情的眼淚。但就在成灰化燼的最後,冷酷的富岡義勇,仍踩上留下的衣物向炭治郎說:「不要同情啃食人類的鬼。」但方才見證真情流露的炭治郎,說出整部《鬼滅之刃》中最有影響力的一段話:
為了讓被殺的人得以瞑目,為了從今以後不再有人被殺害,我會依舊毫不寬貸,一刀揮向鬼的脖子。但是對身為鬼感到痛苦,對自己所為感到後悔的鬼,我不踐踏他們,因為鬼也曾經是人類,和我一樣,他們曾是人類。
──竈門炭治郎,《鬼滅之刃》動畫第21集
圖 六:水柱踩在累所遺留下的衣物上,炭治郎請他挪開。
(截圖自LINE TV《鬼滅之刃》動畫第21集
炭治郎說的這句:「因為鬼也曾經是人類,和我一樣,他們曾是人類。」道出了「同理心」的真諦,正好是解除「自騙性防衛機制」最好一帖的良藥,同時,「同理心」的發出也會是在我們「良知」流露的時候。因為當我們與他站在一起時,就無法繼續欺騙自己
在電影版《無限列車》中,男主角因為中了下弦之壹魘夢的血鬼術陷阱,陷入夢境中險遭殺害。夢境裡,作者用了類似太陽的形象來描摹炭治郎那顆善良的心。正因主角炭治郎真實直接地面對他的良知,就像和煦的太陽一樣照亮身邊的人,也讓累體會到最後的溫暖。
從動漫到現實生活裡,防衛機制的運作往往讓我們看不清事實的真相。而這些機制的運作大多不是我們建立的,有很多是家庭給我們的、學校給我們的、朋友給我們的,還有像這公車亭的反遊民裝置一樣,是社會給我們的。
這一層機制,會包裝成「大家都這樣」、「我們家都這樣」、「我朋友某某也這樣」、「我的個性就是這樣」,用一句話概括就是「我『習慣』這樣」。就這樣把選擇權推給社會、家庭、朋友的人,似乎已經表示把自己的「自由權」給交出去了
正如身處戰國時期亞聖孟夫子的一段話:
行之而不著焉,習矣而不察焉,終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眾也。
──《孟子.盡心上》第五章
白話來說:
「每天做著同樣的事,卻沒有認真去思考過背後的原因;
每一個決定都順著習慣來走,都不會覺察反思一下自己的作為。
我見過太多這種人,他們一輩子就這樣過了,
完全不知道人生的意義在何處啊!」
習慣有如一圈一圈的緊箍咒,無孔不入地控制著我們,又要如何擺脫呢?孟夫子這段流行了兩千多年的金句,一直提醒我們兩件事:「行要著」及「習要察」。也就是要「有意識」地行動,確切知道自己的動機與原因;「察覺」自己的「習慣」,及反思形成這個習慣的最初原因,判斷這習慣如此長久下去對我們的影響與其必要性。因為當我們的選擇都是由外在塑造我們的「習慣」所決定,而這些習慣又不曾反省、甚至做出改變的話,那我們這一生也會是「註定」的,是註定與「自由」無緣的。
最後,我們這班「思辨公車」開到這裡,也快回到校門口了。回顧行經過的幾個站點:公車亭的長椅餐桌上的動物炭治郎的妹妹。都有一個核心的主題:
「揭開習慣真相中間隔的那一層帷幕。」
而這些帷幕並不是不能被挪開的,其實,若我們願意放下成見,反省我們自己與周遭看似毫無疑問的習慣,那「覺知」將會翻開限制我們的層層帷幕,開展洞見。我們覺醒的良知就會「照見」長椅後面打著哆嗦的無家者,與他們在一起;我們流露的良知就會「反思」每一餐背後為我們付出的生命,與他們在一起,我們的良知就會像炭治郎的大心一般,溫暖著我們的周遭。屆時我們就能依自我意識,做出屬於自己的決定。
並請讀者們記得,無論你拉開帷幕後,是選擇敞開心胸接受從未體驗的暖陽,還是因為光線太過刺眼而把帷幕再次拉上,都請你尊重自己「有意識」底下所做的決定,讓我們自己定義屬於自己的「自由」!(全文終)

想多了解一些嗎?

1.  關鍵評論網,〈《鬼滅之刃》大魔王下弦之伍「累」如果好好被愛,結局會不會不一樣?〉2020/05/30 。
2.  陳嘉銘/肉食口感的「新豬肉」上市,我們是否需要新素食倫理?
3.  伊利特.科恩著,蔡淑雯譯,《這麼想就對了——哲學家教你破除11種負面想法》,2012年7月初版。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1會員
25內容數
筆者讀的是電機,愛的是中文,想的是哲學,學的是儒家。 座右銘是:「靈魂先老起來等,往後越活越年輕時,方能好好咀嚼其中的滋味。」 會在這裡將分享哲學、易經、動漫哲學等等內容,不定期更新,歡迎訂閱我的沙龍!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如果先生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包羅一切的《易經》中,想當然也不會遺漏「逃跑」這個關鍵概念。但在書中不叫「逃」,而稱作「遯」。在遯卦的大架構下,有人能逃之夭夭,有人卻無門可走…
美化的設計,恰好在我們表面的認知與事實真相之間「隔開一層」。不用直接面對真相,當然就避開了良心的譴責...
我知道,這匹用來救我的馬,沒有別人,就是我自己!
一座樸素可愛亮黃色的候車亭,入冬時的冬陽夕照,透過盛開的洋紫荊,灑落在亭中一條候車長椅上。這條長椅看似一般,卻是大有玄機,看出來了嗎?
在夜深人靜、熄燈就寢的宿舍內,背著管理幹部,偷偷開著一盞燈,照著《易經》解答來身旁的同期。若不知情者看見這畫面,那我簡直與神棍無異。
被時間推著走、年紀漸長的我,所走過的一切像極了這圃玫瑰。從幼稚含苞初長,到成人立業開展,但令我焦慮的是可預見的凋謝...
在包羅一切的《易經》中,想當然也不會遺漏「逃跑」這個關鍵概念。但在書中不叫「逃」,而稱作「遯」。在遯卦的大架構下,有人能逃之夭夭,有人卻無門可走…
美化的設計,恰好在我們表面的認知與事實真相之間「隔開一層」。不用直接面對真相,當然就避開了良心的譴責...
我知道,這匹用來救我的馬,沒有別人,就是我自己!
一座樸素可愛亮黃色的候車亭,入冬時的冬陽夕照,透過盛開的洋紫荊,灑落在亭中一條候車長椅上。這條長椅看似一般,卻是大有玄機,看出來了嗎?
在夜深人靜、熄燈就寢的宿舍內,背著管理幹部,偷偷開著一盞燈,照著《易經》解答來身旁的同期。若不知情者看見這畫面,那我簡直與神棍無異。
被時間推著走、年紀漸長的我,所走過的一切像極了這圃玫瑰。從幼稚含苞初長,到成人立業開展,但令我焦慮的是可預見的凋謝...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七月俗稱鬼月也稱盂蘭盆節(這名稱雅緻) 想拿這“鬼”這關鍵字作專題(或有重複系列筆記,請鑑諒!謝謝!): 魔鬼是個紳士,從不涉及不歡迎的場合……林肯。 魔鬼的辯白:你不可光聽信一面之詞,你們所讀的書都是神寫的……英 反諷作家 山謬 巴特勒(1835~1902)著:EREWHON(烏托邦式反諷小說
Thumbnail
今天我家社區在做普渡,也許我在寫這篇文的時候,旁邊有一堆吃飽喝足的好兄弟在探頭探腦看我玩什麼把戲也說不定(不會說你們壞話啦!) 小時候沒有什麼娛樂,一聽大人要講鬼故事,立馬圍過來一堆又愛聽又害怕的小蘿蔔頭,人多壯膽,怕了大家抱在一起,好像也沒那麼害怕了! 記得那時好像「皇冠」還是什麼雜誌有一個專
Thumbnail
殺生和食肉,這兩個都是惡業,有的只造一種,如食肉者未必殺生,殺生者不喜食肉;有的兼而有之,如殺生的屠夫喜歡食肉。有些調皮的人,總是想把責任推給他人,做屠夫的把這殺生罪推給食肉的人,每當宰豬之時,他就唸唸有詞:「豬呀豬呀你莫怪,你是人間一道菜,他不吃,我不宰,你向吃肉的人去討債。」可是......
Thumbnail
3年前的短片就證明本片有許多想法,3年後看到成品果真不負重望,結合都市傳說以及當代語境探討,塑造出獨一無二的陰間世界觀,當猛鬼、有業績才能滯留人間,當不成猛鬼、被人遺忘就只能登出人間投胎去,當人的時候是社畜,需要在社會中求生存,當鬼的時候還是社畜,需要與其他猛鬼競爭,在都市傳說中透過嚇人博取流量,繼
Thumbnail
日文中的「鬼滅」,是為「消滅惡鬼之刃」、「惡鬼殺手」之意。這部作品的劇情大綱主要講述主角竈門炭治郎與「鬼」戰鬥,並試圖將變成鬼的妹妹恢復成人類的故事。
Thumbnail
  故事的主人公竈門炭治郎,原本過著平靜的生活,然而一天,他的家人慘遭惡鬼屠戮,只剩下妹妹禰豆子倖存,卻變成了鬼。炭治郎決心成為獵鬼人,尋找變回人類的方法,並向惡鬼復仇。這段兄妹情深的主線貫穿整個故事,成為推動情節發展的核心動力。
Thumbnail
「都是你們這些女人剝奪我安身立命的地方!不但可以享受產假、育嬰假這些福利,還迸出什麼女性自我提升計畫?一路搭直升機的感覺可真好啊!要是你們這些女人當上高層幹部,叫我們這些男人怎麼自處?明明公司就是男人的家,只有這裡才是我的歸屬!」 男孩們?你們也是這樣想嘛?在下方留言告訴我吧。
Thumbnail
台灣人熱愛養寵物,近年台人寧可養貓狗也不願生小孩。不過寵物確實是療癒人心的好夥伴。但從事殯葬與禮儀的職員可不樂見這些毛孩的出現,這就要提到華人的一項傳統觀念-停靈忌貓狗。
Thumbnail
……回想起自小所受的教育總是在教導我們建立分別心,告訴我們人類為尊,動物畜生為卑;教我們區分什麼是害蟲、什麼是益蟲,而害蟲會傷害我們的安全利益,一定要將牠撲殺消滅。因此,以前的我,蚊子叮我也打,螞蟻咬我也殺,看到蟑螂絕不放過,自私的只為維護保障自身的安全利益,殘忍的不顧眾生痛苦與安危。……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七月俗稱鬼月也稱盂蘭盆節(這名稱雅緻) 想拿這“鬼”這關鍵字作專題(或有重複系列筆記,請鑑諒!謝謝!): 魔鬼是個紳士,從不涉及不歡迎的場合……林肯。 魔鬼的辯白:你不可光聽信一面之詞,你們所讀的書都是神寫的……英 反諷作家 山謬 巴特勒(1835~1902)著:EREWHON(烏托邦式反諷小說
Thumbnail
今天我家社區在做普渡,也許我在寫這篇文的時候,旁邊有一堆吃飽喝足的好兄弟在探頭探腦看我玩什麼把戲也說不定(不會說你們壞話啦!) 小時候沒有什麼娛樂,一聽大人要講鬼故事,立馬圍過來一堆又愛聽又害怕的小蘿蔔頭,人多壯膽,怕了大家抱在一起,好像也沒那麼害怕了! 記得那時好像「皇冠」還是什麼雜誌有一個專
Thumbnail
殺生和食肉,這兩個都是惡業,有的只造一種,如食肉者未必殺生,殺生者不喜食肉;有的兼而有之,如殺生的屠夫喜歡食肉。有些調皮的人,總是想把責任推給他人,做屠夫的把這殺生罪推給食肉的人,每當宰豬之時,他就唸唸有詞:「豬呀豬呀你莫怪,你是人間一道菜,他不吃,我不宰,你向吃肉的人去討債。」可是......
Thumbnail
3年前的短片就證明本片有許多想法,3年後看到成品果真不負重望,結合都市傳說以及當代語境探討,塑造出獨一無二的陰間世界觀,當猛鬼、有業績才能滯留人間,當不成猛鬼、被人遺忘就只能登出人間投胎去,當人的時候是社畜,需要在社會中求生存,當鬼的時候還是社畜,需要與其他猛鬼競爭,在都市傳說中透過嚇人博取流量,繼
Thumbnail
日文中的「鬼滅」,是為「消滅惡鬼之刃」、「惡鬼殺手」之意。這部作品的劇情大綱主要講述主角竈門炭治郎與「鬼」戰鬥,並試圖將變成鬼的妹妹恢復成人類的故事。
Thumbnail
  故事的主人公竈門炭治郎,原本過著平靜的生活,然而一天,他的家人慘遭惡鬼屠戮,只剩下妹妹禰豆子倖存,卻變成了鬼。炭治郎決心成為獵鬼人,尋找變回人類的方法,並向惡鬼復仇。這段兄妹情深的主線貫穿整個故事,成為推動情節發展的核心動力。
Thumbnail
「都是你們這些女人剝奪我安身立命的地方!不但可以享受產假、育嬰假這些福利,還迸出什麼女性自我提升計畫?一路搭直升機的感覺可真好啊!要是你們這些女人當上高層幹部,叫我們這些男人怎麼自處?明明公司就是男人的家,只有這裡才是我的歸屬!」 男孩們?你們也是這樣想嘛?在下方留言告訴我吧。
Thumbnail
台灣人熱愛養寵物,近年台人寧可養貓狗也不願生小孩。不過寵物確實是療癒人心的好夥伴。但從事殯葬與禮儀的職員可不樂見這些毛孩的出現,這就要提到華人的一項傳統觀念-停靈忌貓狗。
Thumbnail
……回想起自小所受的教育總是在教導我們建立分別心,告訴我們人類為尊,動物畜生為卑;教我們區分什麼是害蟲、什麼是益蟲,而害蟲會傷害我們的安全利益,一定要將牠撲殺消滅。因此,以前的我,蚊子叮我也打,螞蟻咬我也殺,看到蟑螂絕不放過,自私的只為維護保障自身的安全利益,殘忍的不顧眾生痛苦與安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