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洞察日記】強調努力的背後所衍伸的競爭意識,已經不夠說服人,我們將要改寫規則,讓共善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註:標題太長字數不夠,完整"【生活洞察日記】強調努力的背後所衍伸的競爭意識,已經不夠說服人,我們將要改寫規則,讓共善共榮成為新典範"
不知你沒有這種感覺,總覺得越努力越倒退;總覺得一直跟身邊的世界軍備競賽,幾乎沒完沒了。不管多努力,總能看到天外天,遇見人上人
不知你沒有這種感覺,總覺得越努力越倒退;總覺得一直跟身邊的世界軍備競賽,幾乎沒完沒了。不管多努力,總能看到天外天,遇見人上人。不自覺心裡已經開始疲憊,我們是否是時候省思"努力至上"這套價值觀是否合理? 若不合理,那我們該用甚麼樣新的規則來替代。

圖源 https://unsplash.com/photos/as_pS7EkK-Y


從小我們就知道世界很大,人外有人,師長和父母總教我們要謙虛,要不斷學習力爭上游,未來才能成為一個有出息的人。以上這句話看似沒問題,但事實是"非常的有問題"。
為何這麼說! 因為上述人人都須努力力爭上游這件事如果是以個體來看會非常有說服力,但若是以整個社會來看你就會發覺這是一個殘酷的世界; 因為這套人人努力的運行通則最終會讓至少一半的人被排除在外。
在過於強調力爭上游的這個時代,不免得讓我們開始競爭了起來,在不斷競爭的過程中其實我們已經無形中將"社會就是講求弱肉強食,優勝劣敗"這樣的觀念烙印在生活裡。
當然這樣的烙印並非意外,而是一種人類本能與社會環境長時間複合的必然結果。通常我們為了更精準地詮釋優勝劣敗文化,我們都習慣以「競爭力」為指標
其實,不瞞各位說,其實我一直以來都很討"競爭力"這個詞
以前我就認為競爭力這個詞很不討喜,但我不懂這個詞為甚麼讓我不舒服,直到出社會幾年後我才大概了解。很多亞洲國家都會把競爭力掛在嘴邊,不管是政治人物、教育家、父母師長,甚至我們自己,可是我們是否應該用另一個角度來看,為甚麼我們需要競爭力? 競爭力到底是甚麼?


競爭力到底是甚麼?
競爭力強調的重點是"競爭的能力",說的直白些就是"把別人幹掉的能力",不是輸就是贏、不是有競爭力就是沒競爭力、不是跟得上就是落後,這些都是競爭力的本質。
你只有選擇跟上腳步及贏過對方才能在社會中被認可,只有被認可你也才有可能如願以償得到你應得的回饋,這就是我們生存的唯一法則。有競爭勢必就會有輸贏,贏者全拿,輸者退場,有一半的人就在這套非黑及白的野蠻制度下強制登出; 要嘛另闢戰場、要嘛自認輸家(躺平)。
不知你是否覺得這套規則太狹隘了,又或者覺得它完全是一個反多元主義的代表,這跟我們從小追求的民主精神好像是違背的,這也證明民主意識尚未在社會完全蔓延開來。


為甚麼我們需要競爭力? 沒有符合大眾口味的競爭力就不算競爭力?
人人都在強調競爭力,難道沒有競爭力就不能過上自己如意的生活嗎? 我想答案是肯定的。
雖然答案肯定,但這答案肯定並非是人類文明社會必然的結果,它絕不是甚麼金科玉律,又或是神學上不可侵犯或撼動的信仰,我想說的是:
「沒有競爭力就不能過上自己如意的生活」是一種可以被改變的觀念
它並不是鐵則(當然你認為是也可以),我個人主觀認為這觀念應該是可以改變的,就像民主制度能推翻獨裁,資本主義文化也是近一百年才興起的。很顯然沒有甚麼事物或規則是絕對必然,我真心希望它能被改變,因為我們都已經被競爭力搞得體無完膚喘部過氣了。

「從競爭零和思維」轉移至「共善共存」
為甚麼會從零和思維到共存思維? 有甚麼跡象嗎? 我想很多人會對於我這個標題有疑慮。我之所以說競爭思維將在未來被典範轉移至共善思維,是因為現在不管各行各業以及社會競爭已經到達一個白熱化的階段了,競爭環境下的效益已經全然的癱在我們面前,就是這樣,難道還能再多嗎?
我想已經不考能,我們現在更要做的是不要讓過度競爭的社會成為每個人的身心理負擔,不是嗎?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2會員
94內容數
網路上的資訊這麼多,懶得花時間瀏覽,亦或是無心看太多文字嗎? 說文嚼字系列就是為此而存在的。 你可能聽過youtube上有很多說書人,但你有聽過"說文人"嗎? "說文人"就是為大家說明及解讀關於網路上特定議題的文章,當然會加入個人主觀或客觀觀點。網路世界早已與我們不可分割,他就像是平行世界一樣; 現實中的資訊顯而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喃喃字嶼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曾經愛上寫小說一陣子,從大學剛畢業到出社會好一陣子,我都一直期待著成為小說家,直到去年我終於醒悟,才台灣要成為小說家實在是太困難,因為台灣社會不把小說家當作一個職業;甚或一個專業來培育。 韓國或日本能為了培育藝人,可以發展出練習生制度,為甚麼我們社會不行用同樣角度培育小說家? 很多台灣人的認知還停
覺得生活太煩悶嗎? 自製心理測驗是為了解悶用的,心理測驗題目會結合生活時事和大家會關心的議題,每一題都會有分數,分數的累加最會必定產生一些結果,這個結果也意味著你在這議題或實事上扮演的角色。 當然,不管是題目還是測驗結果,都是我個人主觀定義的,所以倘若定義或結果你不喜歡,或覺得有冒犯,恕感抱歉,但也
win 11命令提示字元操作問題: cd變更目錄位置失敗: C:Users\Administrator>cd  \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路徑\public class Hello world { (目錄名稱無效)
從2019年開始我就陸陸續續會在各個平台上寫文章,不管是分享心情日記或是個人觀點,幾乎我都寫過,同時我發現到我不自覺得在累積關於自己的歷史,此時此刻網路上所累積的數位足跡,最後都會變成未來給下一代說故事的道具。 我想這個年紀寫的文章,或許哪一天真能幫助到我的孩子,當我的孩子看到(或我講給他知道)我的
房價之所以降不下來的另一種可能性,是否跟人性有關? 我會說房價降不下來之所以可能跟人性有關,源於「人性」這種說法聽起來有點怪,但經過這次疫情我發現到「人性」與「民意」間的連結,也發現到民主國家的政府最害怕的事。 從前陣子台灣新冠肺炎疫情大爆發以來,所有國民最關注的不外乎就是"疫苗"了,疫苗這問題在最
新冠疫情給了我們甚麼啟發? 它是不是無形中讓我們學會了某些事情? 以我觀察,我們真的需要一個「全新」的腦袋來看疫情過後的世界。 第一: 不要在零和思維,一切都有可能 說到零和思維一定很多人會想到零和遊戲,在零和遊戲裡不是「你輸」就是「我贏」,一個遊戲或許我們可以簡單看待,畢竟它是遊戲嘛! 但如果是生
我曾經愛上寫小說一陣子,從大學剛畢業到出社會好一陣子,我都一直期待著成為小說家,直到去年我終於醒悟,才台灣要成為小說家實在是太困難,因為台灣社會不把小說家當作一個職業;甚或一個專業來培育。 韓國或日本能為了培育藝人,可以發展出練習生制度,為甚麼我們社會不行用同樣角度培育小說家? 很多台灣人的認知還停
覺得生活太煩悶嗎? 自製心理測驗是為了解悶用的,心理測驗題目會結合生活時事和大家會關心的議題,每一題都會有分數,分數的累加最會必定產生一些結果,這個結果也意味著你在這議題或實事上扮演的角色。 當然,不管是題目還是測驗結果,都是我個人主觀定義的,所以倘若定義或結果你不喜歡,或覺得有冒犯,恕感抱歉,但也
win 11命令提示字元操作問題: cd變更目錄位置失敗: C:Users\Administrator>cd  \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路徑\public class Hello world { (目錄名稱無效)
從2019年開始我就陸陸續續會在各個平台上寫文章,不管是分享心情日記或是個人觀點,幾乎我都寫過,同時我發現到我不自覺得在累積關於自己的歷史,此時此刻網路上所累積的數位足跡,最後都會變成未來給下一代說故事的道具。 我想這個年紀寫的文章,或許哪一天真能幫助到我的孩子,當我的孩子看到(或我講給他知道)我的
房價之所以降不下來的另一種可能性,是否跟人性有關? 我會說房價降不下來之所以可能跟人性有關,源於「人性」這種說法聽起來有點怪,但經過這次疫情我發現到「人性」與「民意」間的連結,也發現到民主國家的政府最害怕的事。 從前陣子台灣新冠肺炎疫情大爆發以來,所有國民最關注的不外乎就是"疫苗"了,疫苗這問題在最
新冠疫情給了我們甚麼啟發? 它是不是無形中讓我們學會了某些事情? 以我觀察,我們真的需要一個「全新」的腦袋來看疫情過後的世界。 第一: 不要在零和思維,一切都有可能 說到零和思維一定很多人會想到零和遊戲,在零和遊戲裡不是「你輸」就是「我贏」,一個遊戲或許我們可以簡單看待,畢竟它是遊戲嘛! 但如果是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個世界既競爭也合作聽起來是個合理的概念,但我相信90%的人根本過不了這種生活。 競爭的結果只有一個贏家,合作就是大家一起融洽的完成一件事。 這是99%台灣人對於競爭與合作的既定印象。
Thumbnail
競爭激烈的世界裡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世界裡,我們經常會不由自主地拿自己與他人相比。無論是在職場上、學校裡,還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似乎總是被某種無形的壓力所驅使,去追求更高的成就、更好的生活品質,甚至是更多的讚賞和認可。這種比較有時會帶來動力,但更多時候,卻會讓我們感到自卑和不安。 學會接受自己
Thumbnail
生命中的真正意義就是超越自我 在當今競爭激烈的社會裡, 人們往往被迫進入一種無休止的競爭中。 這種競爭不僅存在於職場, 也貫穿於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然而,真正意義上的成功並非僅僅是戰勝他人, 而是不斷超越自己。 生命中最重要的挑戰之一就是; 如何在追求目標的同時保持內心的平靜和
Thumbnail
在這個充滿競爭的世界裡,我們常常被教導要不惜代價地追求成功。然而,當我們全力以赴地追求勝利時,往往忽略了這條路上的陷阱與代價。成功固然重要,但我們需要反思的是,為了贏得這場比賽,我們究竟失去了什麼。 伴隨而來的敵意和傲慢是我們付出的第一個代價。在追求勝利的過程中,我們可能會忽視他人的感受,甚至
  社會中最常談論生存競爭的那一群人,他們的「內捲式」爭鬥反而是對於生存競爭特別沒有幫助的行為。他們只是在人類這一物種、甚至是與他們有相近思想的文化種群中爭奪資源,透過擠壓了具相同生活模式者的生存空間,他們成功地表達了自己的這些行為與思路對生存的不利。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在資本主義社會中,人們過度努力的議題。作者認為,努力是重要的,但過度努力並不一定值得。他提醒讀者應該為自己的努力找到平衡,並欣賞過程中的美景。
Thumbnail
競爭,是我們分出高下、搶奪稀缺資源的關鍵;人生勝利組與敗者的區別常常被簡單化。透過科技公司的角度來看,快速修正和錯誤越多,人才能夠更快地接近理想。除了競爭,更重要的是持續發展、不斷修正方向、不斷創新。最重要的是沒有問題的人生並不會有進步,應該期待充滿好問題的旅程。
延續上一篇關於競爭的關係,從另外一個面向來思考說明。競爭代表的是因為有東西相同,佔據到同樣的位置,所以才會產生競爭,只是是什麼東西相同呢? 1.競爭名詞:講到特定的名詞,如講到車子、化妝品,想要佔據相同名詞的人就會產生競爭。而為了避免競爭,或是劃分競爭場域,我們也可以將名詞往下切分,如:休旅車、轎
Thumbnail
從小到大,我們都被教導要競爭、贏過,但對付競爭是極為耗神的。每個人都是獨特的,攀比贏過在邏輯上說不過去。因此,與其痛苦抑鬱,不如和不同的夥伴合作,截長補短,贏得幸福愉悅。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個世界既競爭也合作聽起來是個合理的概念,但我相信90%的人根本過不了這種生活。 競爭的結果只有一個贏家,合作就是大家一起融洽的完成一件事。 這是99%台灣人對於競爭與合作的既定印象。
Thumbnail
競爭激烈的世界裡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世界裡,我們經常會不由自主地拿自己與他人相比。無論是在職場上、學校裡,還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似乎總是被某種無形的壓力所驅使,去追求更高的成就、更好的生活品質,甚至是更多的讚賞和認可。這種比較有時會帶來動力,但更多時候,卻會讓我們感到自卑和不安。 學會接受自己
Thumbnail
生命中的真正意義就是超越自我 在當今競爭激烈的社會裡, 人們往往被迫進入一種無休止的競爭中。 這種競爭不僅存在於職場, 也貫穿於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然而,真正意義上的成功並非僅僅是戰勝他人, 而是不斷超越自己。 生命中最重要的挑戰之一就是; 如何在追求目標的同時保持內心的平靜和
Thumbnail
在這個充滿競爭的世界裡,我們常常被教導要不惜代價地追求成功。然而,當我們全力以赴地追求勝利時,往往忽略了這條路上的陷阱與代價。成功固然重要,但我們需要反思的是,為了贏得這場比賽,我們究竟失去了什麼。 伴隨而來的敵意和傲慢是我們付出的第一個代價。在追求勝利的過程中,我們可能會忽視他人的感受,甚至
  社會中最常談論生存競爭的那一群人,他們的「內捲式」爭鬥反而是對於生存競爭特別沒有幫助的行為。他們只是在人類這一物種、甚至是與他們有相近思想的文化種群中爭奪資源,透過擠壓了具相同生活模式者的生存空間,他們成功地表達了自己的這些行為與思路對生存的不利。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在資本主義社會中,人們過度努力的議題。作者認為,努力是重要的,但過度努力並不一定值得。他提醒讀者應該為自己的努力找到平衡,並欣賞過程中的美景。
Thumbnail
競爭,是我們分出高下、搶奪稀缺資源的關鍵;人生勝利組與敗者的區別常常被簡單化。透過科技公司的角度來看,快速修正和錯誤越多,人才能夠更快地接近理想。除了競爭,更重要的是持續發展、不斷修正方向、不斷創新。最重要的是沒有問題的人生並不會有進步,應該期待充滿好問題的旅程。
延續上一篇關於競爭的關係,從另外一個面向來思考說明。競爭代表的是因為有東西相同,佔據到同樣的位置,所以才會產生競爭,只是是什麼東西相同呢? 1.競爭名詞:講到特定的名詞,如講到車子、化妝品,想要佔據相同名詞的人就會產生競爭。而為了避免競爭,或是劃分競爭場域,我們也可以將名詞往下切分,如:休旅車、轎
Thumbnail
從小到大,我們都被教導要競爭、贏過,但對付競爭是極為耗神的。每個人都是獨特的,攀比贏過在邏輯上說不過去。因此,與其痛苦抑鬱,不如和不同的夥伴合作,截長補短,贏得幸福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