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多少次機會遇到懂你的怪胎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此部電影為導演廖明毅用 IPHONE XS MAX 拍攝的電影長片
電影一開始以《停車》這部短片點出 OCD (神經性強迫症)
圖片取自怪胎臉書粉絲專頁
車身與停車格的距離就必須是33.3公分
開車門、踩油門、往前一個車身、倒車、測量
再重複一次以上動作
只為了做好心中的滿
進入到男主角的房間
假如有看過《布達佩斯大飯店》的觀眾
應該非常熟悉與臺灣混雜風格完全不同
場景、顏色、佈置皆以色塊來區分排列
角色之間的走位與動作彷彿也有 OCD 一般
跟著螢幕的比例置中對齊
愛情作為一種 OCD 無法根治也無法判斷精確的問題所在
圖片取自怪胎臉書粉絲專頁
陳靜與陳柏青就在15號的這天
處在月的中間恰好頂好停止營業
就這麼相遇了
「你懂我!」
『欸!我也是這樣』
雖然兩人皆有不同的 OCD 癥狀
卻同為癥狀所苦有相同的困境
迅速地交往、同居、也就這麼相愛了
恰巧陳柏青擔任翻譯的工作、又恰巧陳靜專長是聽打第一名
兩個人的生活,在外人眼底看起怪異
但他們生活的美好雖小卻充滿著愛
OCD 情侶的約會活動是細菌大挑戰
在我跟朋友眼裡看來實在是可愛又3小的行程
戀愛就是這樣吧
只要有對方存在一切皆變得新鮮好玩沈迷其中
圖片取自怪胎臉書粉絲專頁/圖片內容中三分鐘經劇情更正為
『出門三小時皮膚就會開始過敏。』

愛情作為一種OCD消失了就是消失了,找不回來的
畫面變回一般觀看電影的寬螢幕
柏青有天看著窗外的鳥不藥而癒
他們在外面世界是不守秩序怪胎
但卻失去了兩人之間的內在秩序
『我們不想好起來』
『一旦放寬了標準,標準只會越來越寬』
陳靜的訊號隨著陳柏青恢復正常之後
被視為異常無法調整回到那種和諧與
能彼此理解的頻率
圖片取自怪胎臉書粉絲專頁
☆補充說明
剛剛看了很多影評
看到ptt有一則影評很有意思
halfmoon6 (荷蘭大兔)寫道:
「不治自癒,猜測是因為暴露抑制療法有效『細菌大冒險』讓大腦重新學習什麼是安全,與陳靜的愛情帶給他的安全感成為特效藥方」
我需要有正常的工作、正常的社交與正常的交往對象
到了醫院、到了宮廟、算了塔羅、算了米卦
我只是希望我們一切都不要改變
愛情作為一種症狀
是會隨著時間與生活小小的切換
自然而然跟著陳柏青的OCD消失、那麼自然而然、那麼沒有線索、即便換成自己、如此理所當然消逝
圖片取自怪胎臉書粉絲專頁
電影主題曲是田馥甄的《先知》
裡頭的四句歌詞如同電影的敘事
『訊息還在打逗點,你就往下接』
『判斷你 醒著 睡著 跑著 躺著 排列我的時間』
『我忽然 哭了 茫了 怕了 瘋了 對齊你的世界』
『解鈴的人 繫鈴的人 都不在這』
OCD像是一個開關,開關始終都在自己身上,要開要關的關鍵也都在自己身上
當那個愛的自己消失了
對方怎麼找回初始的愛
*先知原詞
「解鈴的人 繫鈴的人 不都在這」
但覺得愛情消逝後當初那個自己與那個她
都已經不是原本的彼此了,改成「都不在這」
可能是耳朵有意聽錯(笑)
avatar-img
4會員
1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一句話就這麼溢出心智的序列,那是一無意識的、關於愛的滿溢。正是因為那是場永遠都在腦海裡的洋流中竄動的情感,所以對於身體外部的公眾領域只能是一種情感能否生存的未知試探。 此次是一次意外的、招致不穩定的未明事件,在短暫而無法確知自己的冒險意圖之前,行動需要被迫使展開,如果說,可以趕在聲音到達前就有機會攔
Thumbnail
臺灣電影《愛的噩夢》透過荒唐的奇幻故事勾勒關係當中的控制、盲目與自私。故事觀點聚焦在男主角,讓男主角擁有大量的內心獨白,但未給予視聽者主人翁的具體背景。電影試圖營造一種「貼近又疏離」的觀影感受,進一步去象徵主人翁的盲目與被動。跳脫固有愛情片框架,對親密關係的各種陰影提出反諷與警惕。
Thumbnail
衝著《怪胎》原班人馬 #林柏宏 #謝欣穎,重回戲院看 #廖明毅 導演的第二部全iPhone拍攝電影作品。
延續上篇前任W的文章,最後提到「愛的時候,所有缺點都是優點;不愛的時候,這一切都將成為致命傷。 最初的我們,因躁鬱症認出彼此有相同靈魂而相愛,聽起來很浪漫,但現實是,因疾病的發作不斷上演對彼此攻擊,最終兩人都被傷到體無完膚,不得不承認我倆本就是活在不同世界的人。
Thumbnail
男主角陳麥冬年少時性格桀駿,常常打打鬧鬧,遭遇最好朋友意外變故後,選擇成為遺體整容師,女主角莊潔因車禍致殘,為了追逐更好的自己,孤身在外打拼成為大城市之中的職場精英,兩人在相處互動當中從衝突矛盾裡逐漸互相理解與尊重,以愛治愈彼此的不完美
Thumbnail
你說,一個人能弄丟心愛的人幾次,還能再找回嗎?電影裡有一句經典話:「你說兩個人,都能像最初那麼好嗎?」你我都知道,很難。相識8年,相愛5年,王斤斤與白曉宇曾經是最契合彼此的人,當愛與現實相碰撞時,一個喜歡安定,一個不想一成不變,情緒放大了日常小事,一個渴望他回頭,一個等待她開口,終而弄丟了彼此。
Thumbnail
作者分享了關於躁鬱症前任的愛情故事。從一見鐘情到相愛相傷,再到最終崩塌,其間發生了諸多戲劇性情節。 深入探討了追逐愛情時所忽略的現實問題,展現了對愛情和生活的深刻思考。文章以一種散文的風格寫作,混合了個人回憶和對當時情況的分析,使讀者更容易與作者產生共鳴。
Thumbnail
她眼眶莫名泛淚,當她聽到那句「我想要好好照顧妳」的時候。這不是戀愛的基本句型嗎,為甚麼她要感動…她望著他高大的背影,想著這個人為何連告白都可以這麼嚴肅。她淺笑,又收斂笑容。她其實也會惶恐的,也有很多的不安全感,就好像愛上她是件多麼有利可圖的事情那樣。
Thumbnail
【文案】 [缺心眼vs薄情人/上位者低頭/年齡差8歲] 初見時,陳西瑞用餘光瞄了他一眼。 男人骨相優越,眉眼周正,氣質上有種自私寡情的小資感。 第二次見時,陳西瑞湊到他車窗邊,笑嘻嘻地拍著馬屁:「這車真好看,跟您的氣質特別搭。」 目光
獨自徘徊火車交錯的月台 眼眸中 送不走 昨日的列車     是誰 錯過了昨日的愛 獨坐迷茫細雨交織的窗台 眼眸中 盼不來 昨日的黑傘     是誰 錯過了昨日的愛 學庸76.03.24 代林有忠回錯愛
Thumbnail
一句話就這麼溢出心智的序列,那是一無意識的、關於愛的滿溢。正是因為那是場永遠都在腦海裡的洋流中竄動的情感,所以對於身體外部的公眾領域只能是一種情感能否生存的未知試探。 此次是一次意外的、招致不穩定的未明事件,在短暫而無法確知自己的冒險意圖之前,行動需要被迫使展開,如果說,可以趕在聲音到達前就有機會攔
Thumbnail
臺灣電影《愛的噩夢》透過荒唐的奇幻故事勾勒關係當中的控制、盲目與自私。故事觀點聚焦在男主角,讓男主角擁有大量的內心獨白,但未給予視聽者主人翁的具體背景。電影試圖營造一種「貼近又疏離」的觀影感受,進一步去象徵主人翁的盲目與被動。跳脫固有愛情片框架,對親密關係的各種陰影提出反諷與警惕。
Thumbnail
衝著《怪胎》原班人馬 #林柏宏 #謝欣穎,重回戲院看 #廖明毅 導演的第二部全iPhone拍攝電影作品。
延續上篇前任W的文章,最後提到「愛的時候,所有缺點都是優點;不愛的時候,這一切都將成為致命傷。 最初的我們,因躁鬱症認出彼此有相同靈魂而相愛,聽起來很浪漫,但現實是,因疾病的發作不斷上演對彼此攻擊,最終兩人都被傷到體無完膚,不得不承認我倆本就是活在不同世界的人。
Thumbnail
男主角陳麥冬年少時性格桀駿,常常打打鬧鬧,遭遇最好朋友意外變故後,選擇成為遺體整容師,女主角莊潔因車禍致殘,為了追逐更好的自己,孤身在外打拼成為大城市之中的職場精英,兩人在相處互動當中從衝突矛盾裡逐漸互相理解與尊重,以愛治愈彼此的不完美
Thumbnail
你說,一個人能弄丟心愛的人幾次,還能再找回嗎?電影裡有一句經典話:「你說兩個人,都能像最初那麼好嗎?」你我都知道,很難。相識8年,相愛5年,王斤斤與白曉宇曾經是最契合彼此的人,當愛與現實相碰撞時,一個喜歡安定,一個不想一成不變,情緒放大了日常小事,一個渴望他回頭,一個等待她開口,終而弄丟了彼此。
Thumbnail
作者分享了關於躁鬱症前任的愛情故事。從一見鐘情到相愛相傷,再到最終崩塌,其間發生了諸多戲劇性情節。 深入探討了追逐愛情時所忽略的現實問題,展現了對愛情和生活的深刻思考。文章以一種散文的風格寫作,混合了個人回憶和對當時情況的分析,使讀者更容易與作者產生共鳴。
Thumbnail
她眼眶莫名泛淚,當她聽到那句「我想要好好照顧妳」的時候。這不是戀愛的基本句型嗎,為甚麼她要感動…她望著他高大的背影,想著這個人為何連告白都可以這麼嚴肅。她淺笑,又收斂笑容。她其實也會惶恐的,也有很多的不安全感,就好像愛上她是件多麼有利可圖的事情那樣。
Thumbnail
【文案】 [缺心眼vs薄情人/上位者低頭/年齡差8歲] 初見時,陳西瑞用餘光瞄了他一眼。 男人骨相優越,眉眼周正,氣質上有種自私寡情的小資感。 第二次見時,陳西瑞湊到他車窗邊,笑嘻嘻地拍著馬屁:「這車真好看,跟您的氣質特別搭。」 目光
獨自徘徊火車交錯的月台 眼眸中 送不走 昨日的列車     是誰 錯過了昨日的愛 獨坐迷茫細雨交織的窗台 眼眸中 盼不來 昨日的黑傘     是誰 錯過了昨日的愛 學庸76.03.24 代林有忠回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