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一有空就想回童年的家,老伴邀我渡假,我立刻電話訂了臺中谷關-明高溫泉,星期四下午2:30從內湖出發。星期六也是下午2:30回到內湖。說是三天兩夜,其實祇有四十八小時,這是一次偶然的旅行。
第一天下午搭高鐵轉乘153公車到谷關,恰逢上下班時間,再加上施工中的交通工程車道減半,到谷關時已經是晚上7點,在龍谷飯店下車先用晚餐。突來的傾盆大雨,差一點困住了我們,走到明高溫泉飯店,已是接近晚上8點。
我邊走邊問:「下面的行程,你想向西感受大都會區的便捷,還是向東走橫貫公路到花蓮?」他沒回答,在明高溫泉checking時,卻主動問櫃台,有車去花蓮嗎?哈哈!正中下懷!」櫃檯年青少東熱心地幫我們上網登記第二天6:45班次,進了日本式和室,從窗戶就可以看到我童年住過的地方,映在街燈下,我久佇在窗口,進了浴室,彷彿回到小時候,泡在家中方型浴池,不願起身。
第二天清早眺望家遺址,"捎來山"印照在金黃色的朝陽中,我的家剩下一個涼亭,臨上車前我走到朋友-彩雲的家,真巧剛好她從臺北下來,多年來曾輕敲門三次未見,可惜公車即將開動,只能說幾句話,約好下次再見,上了6:45的865公車,全車乘客僅三對夫妻,我盼著能看到從窗戶能看到上谷關幼稚園及谷關發電廠。
我五歲時校外教學照片,旅遊點是是下谷關我家門口,左下是本人
小時候我曾經在“上谷關”念幼稚園,長大的日子裡經常浮現弟弟隨著我去上學的情景,記得那時他每天要求跟著我去上學,即使手被車門夾傷了,舉著紅腫的小指頭,還是執意要跟,現在孫輩都上幼稚園了,真是歲月如梭。
先看到的是谷關台電宿舍,再來是半山腰上紅瓦牌樓,谷關發電廠是父親工作地點,我曾由吊橋入內參觀,發電機組往下延伸21公尺,雄偉壯觀,小小年紀的我留下深刻印象。
往梨山的車隊,綿延一公里,有前導車、中衞車及後衛車,隨時用對講機查詢有無颱風造成的落石及塌方,這條路自從921地震到現在,一直是時斷時停,前年開始嘗試開放通車,但衹能讓當地的農民或工作人員進出,遊客只能搭乘公車,而且必須事先上網登記,車隊有中位車及前導車護衛安全。
東、西向車隊在青山附近會合時候,兩邊的中衞車調轉車頭,我們的車隊換為對向的中衛車帶領繼續前行,大約10分鐘之後,棄置的小吃店傳來狗叫聲,失親土狗小黑獲得司機加給的飼料,繼續叫著,目送我們,向梨山方向前行。
到梨山剛好9點,買了兩顆鮮嫩欲滴的水梨,順便問一下車牌位置及乘車時間。有對畫家、老師夫妻選擇往福壽山觀賞蘋果樹,另一對公務員夫妻選擇到大禹嶺觀雲山莊,我們選擇去866公車去武陵農場晃悠。
一路沿河谷旁狹窄的產業道路向北行,兩岸山坡種梨,駕駛需閃躲路旁的各色水果籃,及運送水果下山的卡車,幸好有對講機互相通報,30人座的公車,只載我倆,我心想下回花季依循此路,自梨山進武陵農場,會不會比較不塞車。
中午在梨山賓館用餐,2:30搭乘往花蓮1141公車,經大禹嶺,繚繞的雲霧,我們都在救國團的中橫健走回憶中,我心中盤算到大禹嶺觀雲山莊住一宿,可惜不提供晚餐只好放棄,天祥飯店不多,晶華要十月份才有房,立刻訂了布洛灣山月村,6:00車繼續往花蓮方向,路況明顯較佳,兩旁的植被很明顯的比前段豐富,衹是仍然偶有坍方之處,落石不斷,時時要驚險錯車,在燕子口搭乘山月村接駁車,18年前我與福和國中退休會遊涓絲瀑布,經過布洛灣,曾經參觀草創時期的山月村,第二次是我參加台安醫院-婦女保健協會走錐麓古道,曾來此住一宿,那一天晚上剛好是我55歲生日,這回第四度入住,依然感受到山月村之悠閒。
第三天早上十點吃過早餐後,巧遇村長鄭明岡先生告知,9月23號將有山月村18年紀錄片發表會,上一回我來此住時,曾經閱讀了鄭明岡先生的姐姐鄭明娳教授所寫的《山月村之歌》,我想看看八姐弟如何度過疫情時期,18年一往情深的維繫著這山月村的經營,臨走前到櫃檯訂了9月22號的房,我成了山月村的粉絲!
四處拍照之後,我們請飯店送我們到花蓮火車站,手上拿的是前一天在梨山全家便利商店拿到的票,預計一到花蓮車站去改北上兩點車,沒想到還能坐上12點普悠瑪號,到了南港,BeBe⋯的前一刻剛好2:00跳上捷運,回到內湖的家中,3:00一場傾盆大雨,似乎在慶賀這48小時偶然的憶舊之旅!
谷關到梨山,台電工程車走的青山下段,非原中橫公路,2019年試通車(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