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08|閱讀時間 ‧ 約 8 分鐘

隨思雜想0908

    原生家庭中,子女和父母,都有可能是受害者

    前言
      開眼即見透過鄰居膺架上幾朵碩大雲朵正在刷上淡橘的色彩,然後又慢慢的變淡,變小,終至淡白微灰…連想起昨天傍晚牽車準備出遊時,突見花園樹旁似有一團黑黑的東西,仔細一看是一黑猫,正一臉戒備的瞪著我,懷內有隻條紋毛色的小猫,好小,好像還不太會走,母猫一直注視著我的一舉一動…我沒理牠,牽車就走,今天怎會想到牠呢?應該是有所感吧?因為臨睡前想到牠浮上心頭的是牠那麼辛苦的養育下一代要做什麼?對牠有什麼好處?之所以會這麼想,乃因有次大女回來,閒聊時突然問到我生養他們要做什麼?我沒想過這個問題,最少沒這樣想過,所以被問之下,愣住了,問題也掛上了心頭。現代孩子不婚,不生,婚、生做什麼?對我有什麼好處?答案的未能肯定應該是原因之一吧?之前看過一個報告探討為何女性的學歷高了,生育率就下降了,女性學歷越高,女權越高,生育率越低,已發展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有此現象,台灣,韓國生育率都低到成為國安問題之一了。

    原生家庭(六)
      之前整埋了一些<原生家庭>的資料,可總覺得我們在討論<原生家庭>時一直將重點放在父母對子女的身上,強調<原生家庭>的父母在生、養、輔、育子女的過程中,因為過程的漫長,關係的密切,其言行,其觀念,其態度對子女所造成的負面影響。這個影響有多大,子女應該如何因應和處理等等;可是<原生家庭>指的是一對父母和子女所組成的家庭,沒錯,父母會對子女產生影響;但我們似乎很少去討論:子女成年後,其言行,其觀念,其態度對父母所造成的負面影響。子女長大後,他會不會反過來對父母造成影響呢?這個影響又有多大?年老父母又應該如何因應和處理呢?
       2021.08.30在聯合報的副刊上看到一篇林萱宜名為<回溫的親情>的文章,文中提到從小與母親不親密,心裡一直有怨,後來母親竟然跟她道歉,讓她漸愧又喜悅,"冰釋之餘,親情得以來得及修復",我們來看看她是怎麼描述這個過程的:
    去年七月趁著連假返鄉,等待外送的空檔與母親在弟弟家的社區中庭散步,聊著聊著,母親突然向我道歉,她怯怯敘述的諸多我幼時賭氣絕食等叛逆行為,我全無印象;而我鼓起勇氣、激動提及那些當初她令我感到受傷的言行,她也毫不記得。
      我們記得的都是人家(包含家人喔)對我們的錯或過,我們忘記的是我們對人家的錯或過;我們記得的是我們對人家的對或好;我們忘記的是人家對我們的對或好;人世間之所以有那麼多的寃寃怨怨,原因不就在這裡嗎?我比較想了解的是:她會跟母親道歉嗎?如果母親沒有跟她道歉,那又會是個什麼樣的情況呢?愁悶哀怨持續嗎?如果反過來是她跟母親道謝呢?不是一直有個說法:子女需要的是父母的道歉;而父母期待的則是子女的道謝嗎?
      我之前提問過:天下有沒有不是的父母?當然有,還很多,要不然原生家庭也不會出現那麼多問題了。對於我們的傷,原生家庭願意承認或道歉,當然對我們是最直接也最有力的幫助。可是,很可能的狀況他們不認為自己有錯,然後呢?我們繼續背負著罪疚、艱難度日嗎?還是我們也可以自己止痛療傷?你能看到這篇文章表示機緣已到,你能看懂這篇文章表示你能力已足,
      瘡好了後,會留疤,但除了較難看之外,不痛不癢,對我們沒有什麼影響了。除非你無意中摸到或看到它。

    傷痕累累的長者
      可是這個說法反過來說也是一樣的,在子女年幼時,他們是脆弱的一方,因此較有可能受傷的是他們;可是子女成年後,很可能脆弱的一方變成了父母,因此較有可能受傷也是父母。但他們往往閉口不提,既不想造成子女的困擾,也羞於開口,因為那表示他們教養有問題,活該被傷害。天下有沒有不是的子女,當然有,還很多,要不然也不會出現那麼多老人的問題了。對於老人的傷,子女如果願意承認或道歉,當然對老人是最直接也最有力的幫助。但是,很可能的狀況是他們不認為自己有錯,然後呢?我們繼續背負著罪疚、艱難度日嗎?還是我們也可以自己止痛療傷?你能看到這篇文章表示機緣已到,你能看懂這篇文章表示你能力已足。而且我還想指出的是:除非是有毒的家庭,否則,父母對子女的傷害往往是無意的,不知道自已的做為會造成如此大的傷害;可是成年子女對父母的傷害卻往往是故意的,他們知道可能會造成的影響,可是還是這麼做了。當然,他們或許是因力有未殆,而無可奈何,但不管如何,他們還是這麼做了。(先聲明:我根據的只是自己的見聞和推估。)
       因為社會變遷太過快速,薪水低廉,房價高昂,教養經費驚人,物價上漲等各種因素加在一起,現在的年輕人壓力大,工作苦,工時長,難有餘力奉養父母,因而父母大概都是獨居;加上科技產品應用純熟,接收訊息快且多,與父母在觀念上已有極大差異。碰面甚至連個話題都沒有。偶有共同話題,因為看法有異,往往各有堅持,導致不歡而散;即令有一方退讓一步,也往往自覺委屈,心裡難平。即令子女有心,但雙薪家庭都得上班,回到家來已經筋疲力竭,勉強互動也是有心無力。這也導致不管走到那裡都可以看到無聊的,無所事事的老人,一方太閒,一方太忙;加上觀念差異甚大,子女不耐之下衝口而出的往往就是一個個難以癒合的傷口。如果再因金錢因素的糾結,經濟狀況較差,需向子女伸手的,數度在子女的鄙夷之下…就算再不堪也不願再看子女臉色,孤老,流民,獨居…,疫情前到新竹玩,從後站走到前站竟然發現明亮的通道內有好幾個乞丐,出到前站,走到角落,好幾個人陸續向你伸手,台灣竟然還有乞丐?震憾之餘,不禁想問:為什麼?以往打球的公園邊,每天一早就可以看到一大群,一大群的長者-或呆坐,或激奮的論述著,或孤獨的仰望著;而且你走到那裡都可以看到呆坐的長者。為什麼?他們心裡在想什麼?我所接觸的週遭朋友,都不想給子女添麻煩…然而即令你不想都會接觸到有人分享同輩被子女騙光錢,被遺棄,被嫌棄的各類遭遇,除了搖頭嘆息,你還能做什麼?也因此,看到原生家庭只是單方向的論述,就覺得似乎有所偏失。
    周志建的問題
      頃閱周志建的<跟家庭的傷說再見:與生命和解的故事療癒
    他想提醒的仍是年輕人:
    •   做不到孝順,不是你的錯;   沒有情分的親子關係,不是你的錯;   走上離婚之路,不是你的錯;   爸媽不快樂,不是你的錯;   為家人犧牲,必須「適可而止」………

    周志建問題的反向思考
    可是我想提醒長者的是:
    •   做不成孝子(孝順兒子的老子老娘),不是你的錯;
    •   沒有情分的親子關係,不是你的錯;
    •   兒女不求上進,不是你的錯;
    •   兒女不快樂,不是你的錯;
    •   為兒女犧牲,必須「適可而止」…
    •   兒女成年後,不要再讓兒女予取予求了…
      周志建書中提到如何透過故事來療癒,對年輕人有用,情緒的傷,療癒方式其實無非彼此,相信對長者依然有效。談家庭,談原生家庭,似乎較多的是幽怨、哀傷,較少的是希望、溫馨,怎麼會是這樣呢?何時變成這樣的呢?
      為什麼要生養孩子?對我有什麼好處?不知道那隻猫如果有知,會不會想到這兩個問題?然後呢?牠決定不-生-了。。。你看看。你看看,順著這個路子想下去,又是個有趣的下午哩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退休後,目前興趣:靈性成長;旅遊;詩詞;隨思雜想,其他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退休教授:慕鐸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