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之後的老爸,開始進入職場,建立自己的家庭,展開他人生的黃金年代,結婚生子。
民國53年退伍,因民國57年即將開始實施9年國民義務教育,因此各城鄉廣設國民中學,缺乏師資,即使不是師範體系畢業的一般大學畢業生也可以當老師,老爸因此回到家鄉在剛創校不久的新國中當老師,並且認識了同為同事的老媽;為了參加縣辦合唱比賽,擔任級任老師的老爸和擔任音樂老師的媽,一人指揮、一人伴奏,年齡相仿的兩人因此擦出火花,快速的從交往發展到論及婚嫁,於民國56年結婚。結婚時所用的錢是阿公用互助會標下來的,老爸認為小夫妻兩人都有工作收入了,便堅持這筆欠款由兩人自行負擔,為了節省開銷,婚後兩人只租了一間印刷廠二樓的房間,從負債開始慢慢建立自己的小家庭。當年老爸其實只在國中教了一年多的書,他覺得當老師收入微薄,一心想要善用所學多賺些錢,便轉職到一家農藥公司,貢獻他的化工專業,頗獲上司賞識。後因受大學好友鼓勵,認為創業能給家人更好的生活,婚後就自資成立了一人小公司,從事化工重油的買賣,民國62年的全球第一次石油危機,讓他站穩了腳步。
民國57年姐出生,民國59年我出生,民國61年初小妹出生(但三天後夭折),這個核心小家庭隨著成員逐漸增加,從印刷廠二樓搬到三民路、搬到五權路、再搬到忠勤街的兩層樓小洋房,那是老爸第一次用自己所賺的錢置產,為了讓媽專心帶小孩,老爸要媽也辭了教職;大約從民國67年到民國73年,我們整個小學時期都在那條半封閉的巷前巷後,跟著鄰居的哥哥姐姐和同齡的小孩們開心的奔跑遊玩著。
這中間老爸也曾想重拾教鞭,有一年暑假他想利用家裡的一樓開設補習班教數學和理化,自己印了些廣告傳單叫我和姐到處去塞傳單到街坊鄰居信箱,結果試教那天卻沒有人來。老爸也曾想擴張油行生意,叫阿伯的大兒子來家裡幫忙,但沒有太大助益,沒多久堂哥還是回老家務農了。
對於小孩來說,爸爸媽媽都沒外出工作,任何時間回家家門從不會鎖住,推開門總有人在,給我們一種穩定感,是我們最幸福的時光。媽媽包辦了全家人的家事,偶爾接一些家庭手工件賺賺外快,所以我們幫忙做過聖誕燈、編過玩偶衣帽、組過魔術方塊;爸爸教我們功課、陪我們玩,我和姐姐都可以從小學鋼琴、小提琴,老爸可以買車、換車,雖然我們過的不是物質富裕的生活,卻也從未匱乏過。
從小在農村長大的老爸,15歲高中起就到台中投靠住在城市中心的大姐,大學時代在淡水,當兵在台北,結婚前雖曾短暫返鄉,但已經看過當時台灣經濟起飛時期的快速都市發展,又背負著村中第一個大學畢業生的頭銜,心中一定懷抱著要成功出人頭地的遠大目標。創業初期,因居家空間狹小,但油品的調製與儲放須要空間,所以老爸利用了鄉下老家空地一隅做為營業使用,常常需要台中、老家兩地來回奔波。民國62年阿公過世,過了幾年後失怙的老爸與大哥分家時,被不公平的對待,雖然個性溫和的他隱忍不語,但自此他除了過年過節回家探望老母之外,就不願再多回老家走動;為了生意營業使用嘗試著尋找更大的空間就成為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