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2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照顧自己身體這件事,老爸一向是不遺餘力,81歲了嘴巴裡沒有一顆假牙, 這從他即使在病榻時,還堅持吃飯後一定要漱口可看出他的好習慣。
眼睛是他較弱的一環,年輕時兩眼視差就超過300度,還有辨色力弱的問題。60多歲時,近視雷射手術開始盛行,他曾經興致勃勃地說想去開看看,如果有效就叫我們去開。70多歲開始苦於白內障,竟然自己找了家收費便宜的小診所,用健保給付的水晶體,先開了較嚴重的一眼,結果是慘不忍睹,衍生出更多視差、對焦的問題,讓他吃足了苦頭,有好幾年不敢去開另一眼。雖然我有高中好友在台中知名眼科當醫師,專攻白內障手術,他也怕我要請假,怎麼都不願意麻煩我幫他安排;後來去醫院開了另一眼也沒真正調整好。老爸晚年是非常依賴眼睛的,無論是上網找寫書要用的資料、看書幫孫子們寫學習講義、或是閒來找 YouTube 裡的日本演歌、摔角節目看,但這些年來都只能使用剩下相當有限的視力;他受上一輩長輩的想法影響很深:老年人身體就是要有一點小毛病,而他的固執個性,常常讓我們在同一個議題上爭執數年後不得不放棄想說服他的努力。
心臟藥他吃了快10年,一開始在別的地方的醫生說要放支架的嚴重問題,後來在找了中x醫院的醫生開的藥之後卻不必動刀了, 所以這位中x醫院的心臟科醫師很得他信任,從一開始還可以自己開車去看診,到沒了駕照只能騎摩托車,再到坐公車、身體不舒服時還曾和媽一起坐計程車,他都準時回診拿藥,從無間斷。
每年這位醫生都會安排幫老爸照X光、抽血做基本的老人健檢;不知為何去年卻漏掉了;所以這次一開始就看到肺部5公分大的腫瘤,難免會想到如果去年按時照X光也許能提早發現?如果去年在他所信任的醫生處有檢查出任何蛛絲馬跡,這個不幸的進程也許會在剛開始時就能被阻斷?
老爸在家休養的那一個月,常掛在嘴上說「搞錯了!通通都搞錯了!」我們一直都無法了解是指誰搞錯了甚麼?問他也都不曾得到他的回應;直到他再度入院住進安寧病房,當我第一次去探望他時,他再度念著「搞錯了!」 我突然想到這關連,俯身問了他:是不是說中x醫院的醫生把爸的狀況搞錯了,所以才變成這樣?只見他緩緩的點了頭,從此老爸再也沒提搞錯的事。
老爸,您放心!我們一直都知道也相信您很認真的把自己和媽媽都照顧得很好,就是不要讓我們擔心您們的健康,我猜想您也怕我們自責沒照顧好您,所以嘗試著想向我們表達是醫院搞錯了狀況,您的體貼真的很感心;但我們的確疏於注意您身體的變化,沒有更堅持讓您接受每年即使要付費也應該去健檢,很抱歉讓您經歷了這段辛苦的歷程,只能說,今生緣分已盡,盼來生再續前緣。
avatar-img
0會員
1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vc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新冠肺炎疫情在這兩年,已經成為一般人的日常;但其實從2020年一月的起源,就已經和我們家息息相關。當時因為老婆癌症復發的有效治療剛開始,體力與精神都不佳的狀況下,前一年已經是她自己一人在台北過農曆年,實在不忍心再丟下她一人獨自在台北過一次年,還好那時已經和雙方家長講清楚她身體的狀況,所以當我試著在電
每三個月,為了資安,公司使用的系統總是要求所有要和公司內部資料庫連結的應用軟體更新登入密碼。如此大量且頻繁變更的密碼,我只能用最可靠的方式管理:寫下啟用日與到期日及所有帳密後把memo紙貼在筆電上。  前一陣子在整理老爸的電腦桌時,整整齊齊的文件堆中,很突兀地大量出現,就是類似這種寫滿各種登入帳密的
上周二整箱拿到辦公室公共區來分享給同事的「S牌 即品拿鐵」100包 3合1,在一周後的今天就被同仁們拿完了,鐵櫃上剩下一個空箱子。 之前回老家時,總會看到沾滿灰塵的S牌咖啡大紙箱放在二樓到三樓的樓梯轉角處,但因為老爸都會到處放他收藏的雜物,我從來也沒關心詢問過這裡面裝了甚麼。 後來才知道,原來生性節
睜開眼睛,在黑暗的房間中伸手到床邊熟悉的位置碰碰手機,時間是早上接近6:30,緩緩在床沿坐起來,又是一個新的上班週期要開始了。 距離那天清晨 04:11接到姐的電話,已經超過兩周;原本以為在熟悉的台北家中第一個周末能多睡一些,但周六、周日兩天還是和過去兩周一樣在6點左右自動睜開了雙眼。以往上班日都要
從FB知道老爸過世的當天,國中同學 J 很好心的Line我,除了慰問致意外,他也提到小時候來家裡玩那台小教授電腦還有老爸的好客的往事,還說他現在每天都固定抄寫心經修身養性,如果我們不介意的話,想迴向給老爸;雖然老爸沒有很堅定的宗教信仰,但我希望來自好友的好意,能夠帶給老爸福報,所以就感恩接受了他的善
在民國六十年代,這樣的家庭是所謂的「核心家庭」- 兩個恰恰好;但其實,老爸跟老媽都來自傳統大家庭,各自擁有五位以上的手足;老爸是出身農家的老么,備受寵愛的他因為聰明伶俐因此得以不受農事束縛一路讀到大學,成為村中第一位大學畢業生;媽是出身地方旺族的老大,只要想讀能讀家族有充足的資源讓她讀到大專畢業。大
新冠肺炎疫情在這兩年,已經成為一般人的日常;但其實從2020年一月的起源,就已經和我們家息息相關。當時因為老婆癌症復發的有效治療剛開始,體力與精神都不佳的狀況下,前一年已經是她自己一人在台北過農曆年,實在不忍心再丟下她一人獨自在台北過一次年,還好那時已經和雙方家長講清楚她身體的狀況,所以當我試著在電
每三個月,為了資安,公司使用的系統總是要求所有要和公司內部資料庫連結的應用軟體更新登入密碼。如此大量且頻繁變更的密碼,我只能用最可靠的方式管理:寫下啟用日與到期日及所有帳密後把memo紙貼在筆電上。  前一陣子在整理老爸的電腦桌時,整整齊齊的文件堆中,很突兀地大量出現,就是類似這種寫滿各種登入帳密的
上周二整箱拿到辦公室公共區來分享給同事的「S牌 即品拿鐵」100包 3合1,在一周後的今天就被同仁們拿完了,鐵櫃上剩下一個空箱子。 之前回老家時,總會看到沾滿灰塵的S牌咖啡大紙箱放在二樓到三樓的樓梯轉角處,但因為老爸都會到處放他收藏的雜物,我從來也沒關心詢問過這裡面裝了甚麼。 後來才知道,原來生性節
睜開眼睛,在黑暗的房間中伸手到床邊熟悉的位置碰碰手機,時間是早上接近6:30,緩緩在床沿坐起來,又是一個新的上班週期要開始了。 距離那天清晨 04:11接到姐的電話,已經超過兩周;原本以為在熟悉的台北家中第一個周末能多睡一些,但周六、周日兩天還是和過去兩周一樣在6點左右自動睜開了雙眼。以往上班日都要
從FB知道老爸過世的當天,國中同學 J 很好心的Line我,除了慰問致意外,他也提到小時候來家裡玩那台小教授電腦還有老爸的好客的往事,還說他現在每天都固定抄寫心經修身養性,如果我們不介意的話,想迴向給老爸;雖然老爸沒有很堅定的宗教信仰,但我希望來自好友的好意,能夠帶給老爸福報,所以就感恩接受了他的善
在民國六十年代,這樣的家庭是所謂的「核心家庭」- 兩個恰恰好;但其實,老爸跟老媽都來自傳統大家庭,各自擁有五位以上的手足;老爸是出身農家的老么,備受寵愛的他因為聰明伶俐因此得以不受農事束縛一路讀到大學,成為村中第一位大學畢業生;媽是出身地方旺族的老大,只要想讀能讀家族有充足的資源讓她讀到大專畢業。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對於譫妄,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有人說是失智的前兆,有人說是電解質不平衡,有人說是麻醉藥未退。以老爸的年紀與狀況,什麼都可能,什麼都佔有百分比。
Thumbnail
在父親被診斷為青光眼的心路歷程,我們從錯過治療黃金期的遺憾中尋找希望,面對視力喪失的挑戰,我們希望能鼓勵父親積極配合治療,珍惜當下的每一個美好瞬間。
Thumbnail
最近幫爸爸處理事情,討論到為什麼爸爸不想學著用銀行的手機APP,可以省去出門、到現場排隊的路程和時間。當下我說了一句政治不正確的話 ∶「爸,你這樣真的有點老人家喔,不想嘗試新的事物嗎?很方便,不考慮一下?」我爸立刻強調,他不是現在才習慣用手寫匯款,從年輕到老他都是如此。
Thumbnail
吾年未四十,而視茫茫,而髮蒼蒼,而齒牙動搖–韓愈
說來慚愧 父親生病住院時 我因為白天要上學 放學後還要打工或是去約會 所以能去醫院看望父親的時間與次數 遠不如兩個已經出社會的弟弟和母親..... 記得某次父親化療住院結束 正準備出院時 突然跟母親說 雙腿使不上力..... 後經過醫生檢查 原來是癌細胞壓迫到神經 導致下身癱瘓
Thumbnail
40多歲的阿雄,上有三個姐姐,他是爸爸50多歲時,好不容易盼來的兒子,當然自幼就備受寵愛,還好他沒有許多獨子的通病,不但沒有恃寵而驕,反而非常又孝順,成家後還是堅持住老家裡,好方便照顧父母。   如今,爸爸也邁入90高齡了,由於行動不便,加上有中度失智,阿雄擔心白天上班時,爸爸一個人萬一有狀況沒
Thumbnail
阿公已經九十高齡了。原本身子骨就虛弱(他得過胃癌,喉嚨也有一個開放的洞口,平常用布蓋著,咳痰時才掀開)的外公,前幾天小中風,住進了彰基。我星期一因為要看整型外科,所以就跟媽媽說順便去看阿公。原本以為整型外科是在上午(這也不能怪我們,我才第二次看彰基的整型外科而已),撲了個空,於是我們就直接先去看外公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作者父親因病,思索生老病死和家庭陪伴的故事,並分享瞭解失智症與糖尿病治療的經歷。文章內容著重於心理和生活觀念面對挑戰和困境。通過分享個人故事並將其連結到對書籍的書評,以及將探索哲學和生存之道帖出來面對生老病死這個題材。作者希望透過分享個人生活故事,幫助讀者正面思考挑戰,找到希望和善的影子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對於譫妄,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有人說是失智的前兆,有人說是電解質不平衡,有人說是麻醉藥未退。以老爸的年紀與狀況,什麼都可能,什麼都佔有百分比。
Thumbnail
在父親被診斷為青光眼的心路歷程,我們從錯過治療黃金期的遺憾中尋找希望,面對視力喪失的挑戰,我們希望能鼓勵父親積極配合治療,珍惜當下的每一個美好瞬間。
Thumbnail
最近幫爸爸處理事情,討論到為什麼爸爸不想學著用銀行的手機APP,可以省去出門、到現場排隊的路程和時間。當下我說了一句政治不正確的話 ∶「爸,你這樣真的有點老人家喔,不想嘗試新的事物嗎?很方便,不考慮一下?」我爸立刻強調,他不是現在才習慣用手寫匯款,從年輕到老他都是如此。
Thumbnail
吾年未四十,而視茫茫,而髮蒼蒼,而齒牙動搖–韓愈
說來慚愧 父親生病住院時 我因為白天要上學 放學後還要打工或是去約會 所以能去醫院看望父親的時間與次數 遠不如兩個已經出社會的弟弟和母親..... 記得某次父親化療住院結束 正準備出院時 突然跟母親說 雙腿使不上力..... 後經過醫生檢查 原來是癌細胞壓迫到神經 導致下身癱瘓
Thumbnail
40多歲的阿雄,上有三個姐姐,他是爸爸50多歲時,好不容易盼來的兒子,當然自幼就備受寵愛,還好他沒有許多獨子的通病,不但沒有恃寵而驕,反而非常又孝順,成家後還是堅持住老家裡,好方便照顧父母。   如今,爸爸也邁入90高齡了,由於行動不便,加上有中度失智,阿雄擔心白天上班時,爸爸一個人萬一有狀況沒
Thumbnail
阿公已經九十高齡了。原本身子骨就虛弱(他得過胃癌,喉嚨也有一個開放的洞口,平常用布蓋著,咳痰時才掀開)的外公,前幾天小中風,住進了彰基。我星期一因為要看整型外科,所以就跟媽媽說順便去看阿公。原本以為整型外科是在上午(這也不能怪我們,我才第二次看彰基的整型外科而已),撲了個空,於是我們就直接先去看外公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作者父親因病,思索生老病死和家庭陪伴的故事,並分享瞭解失智症與糖尿病治療的經歷。文章內容著重於心理和生活觀念面對挑戰和困境。通過分享個人故事並將其連結到對書籍的書評,以及將探索哲學和生存之道帖出來面對生老病死這個題材。作者希望透過分享個人生活故事,幫助讀者正面思考挑戰,找到希望和善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