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讀《真確》—台灣社會議題的再思考(下)
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讀《真確》—台灣社會議題的再思考(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上次談到幾項閱讀完《真確》後的心得,包括少子化與經濟無關、學生沒有比當年的我們爛、媒體識讀能力來自不斷學習、核能存廢問題、covid19疫苗在台施打死亡率問題、covid19不該叫武漢肺炎、責任政治的濫用、民粹議題等諸多台灣的社會現況(詳見讀《真確》—台灣社會議題的再思考(上)一文)。

網路圖片

網路圖片

  這次除了繼續分享上次未完的一些社會議題外,還會對這本書提出質疑,說明我認為太過武斷或不正確的地方。

台灣的平均薪資是5萬8,532元?

  這是前兩天發布的新聞,主計總處將經常性薪資加計獎金及加班費等非經常性薪資後,台灣的平均薪資來到5萬8,532元。

  是的,你沒有看錯,但我們捫心自問,你有領那麼多嗎?

  政府常常拿出冷冰冰的數據來安慰百姓,早已不是新聞。問題是,假如這個數據正確,為何我們感受不到?(至少就媒體的報導與記者播報的語氣來判斷)

  我想原因就在於平均數。

創作者正在準備中
請加入 教育界走跳的沙龍 了解最新動態!
avatar-img
教育界走跳的沙龍
345會員
104內容數
國文課大家都上過,國文課本大家都讀過,但你真的有讀懂嗎?或者說你讀的到底是作者要告訴你的資訊?還是編者要你知道的訊息?又或者是國文老師要教你的東西?大家常說求學時最廢的科目就是國文了?真的是如此嗎?這此你可以找到對課文不同的詮釋以及生活上的應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教育界走跳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勞生道士〉對我而言,是一篇講授師生教與學的文章,上一次我們從道士(老師)角度切入,說明道士教學的三項缺失:沒有差異化教學、沒有確認學生目標,以及向學生闡述自己菜單安排的原因(詳見拙文:〈勞山道士〉:當爛老師與壞學生相遇(上)),以為道士實在是一位不及格的老師。   此次,將從王生(學生)方面著手
  關於投資要定期定額,還是單筆all in,確實爭論許久,大家的看法也相當分歧。   坦白說,如果你的投資標的是市場型ETF,那麼幾乎會看到大家一面倒支持AII IN,理由在於勝率較高。不過,這真的是最合適的方案嗎? 網路梗圖   我以為要將單筆資金ALL IN前,或許該考慮以下幾個問題: 一、
要寫跨領域的東西其實很困難,除非有一些研究(以我自己來說,本業是文學、教育,至於財經、紫微斗數、法律部分,算略有研究,寫起來到底是比較踏實)。這一次,給自己一個全新的挑戰,想嘗試保險類的文章,由於本人是保險小白,對於保險真的是知之不多,得過且過,但又礙於保險知識的重要,於是閱讀了一些書籍與網路文章後
 〈勞生道士〉對我而言,是一篇講授師生教與學的文章,上一次我們從道士(老師)角度切入,說明道士教學的三項缺失:沒有差異化教學、沒有確認學生目標,以及向學生闡述自己菜單安排的原因(詳見拙文:〈勞山道士〉:當爛老師與壞學生相遇(上)),以為道士實在是一位不及格的老師。   此次,將從王生(學生)方面著手
  關於投資要定期定額,還是單筆all in,確實爭論許久,大家的看法也相當分歧。   坦白說,如果你的投資標的是市場型ETF,那麼幾乎會看到大家一面倒支持AII IN,理由在於勝率較高。不過,這真的是最合適的方案嗎? 網路梗圖   我以為要將單筆資金ALL IN前,或許該考慮以下幾個問題: 一、
要寫跨領域的東西其實很困難,除非有一些研究(以我自己來說,本業是文學、教育,至於財經、紫微斗數、法律部分,算略有研究,寫起來到底是比較踏實)。這一次,給自己一個全新的挑戰,想嘗試保險類的文章,由於本人是保險小白,對於保險真的是知之不多,得過且過,但又礙於保險知識的重要,於是閱讀了一些書籍與網路文章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