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日常的中斷:人類學家眼中的災後報告書》書摘及小感(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第三部「海嘯過後」,將讀者目光帶到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這是1970年代開始使用「地震矩」(Earthquake Glossary) 規模以來,從未出現過達到九的地震。

這場因為蘇門答臘外海地震所引發的海嘯,撞擊波在沒有阻力的深海,以每小時八百公里的行進速度,沿著地震帶往北,七個小時內巨浪撞擊印度洋周邊的國家,舉凡泰國、印度、斯里蘭卡及非洲海岸。由於欠缺對海嘯的警覺性,許多人喪失了逃跑的寶貴時間。除了一位當時跟父母在普吉島度假的十歲英國女孩Tilly Smith,注意到了海灘上起了很多泡泡,警覺到是地理課學過的「海嘯」,警告眾人撤離,也才使得這處海灘成為普吉島海岸線上唯一沒有死傷的地點。

這個章節聚焦在亞齊災後發生的故事,但也回顧了亞齊獨立運動的前世今生。亞齊在印尼脫離荷蘭獨立之前,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是獨立於印尼之外的,擁有獨立的亞齊蘇丹國和虔誠的伊斯蘭信仰。1873年到1903年之間,為了抵抗荷蘭人的入侵,和荷軍進行了30年的抗荷戰爭。最後因為境內傳統貴族對荷蘭的支持,才亡國被納入殖民統治當中。太平洋戰爭之後,荷蘭勢力重回印尼,唯有亞齊地區沒有再度被荷蘭勢力所控制,因此尋求印尼獨立的人士便以亞齊為根據地和財源,持續進行著反抗荷蘭殖民統治的抗爭,直到1949年荷蘭勢力完全退出印尼。

原本亞齊尋求在印尼獨立後建立聯邦制共和國,亞齊享有完全自治,並且可以在其境內施行伊斯蘭法律。可是在蘇卡諾的主導之下,獨立後的印尼成為一個中央統一制的世俗國家,並將亞齊於1950年劃歸到北蘇門答臘省當中,進而產生了而後長久的衝突紛爭。

2004年因為南海大海嘯災情的慘重促使「自由亞齊運動」中片面要求恢復與政府間的和談,政府也在24小時後回應將由前芬蘭總統阿提沙利(Marti Ahtisaari)所主持的「危機管理倡議」(Crisis Management Initiative,CMI)組織為中介進行和談,簽成了《赫爾辛基協議》。亞齊基本上獲得了外交、國防和貨幣以外所有公共事務的自主權。但從書中作者對當地人的採訪,可以看出即使爭取到了自治與和平,中央與地方的矛盾仍然存在。

有關亞齊華裔採訪的家族史中,彷彿見證了海外華人認同流動的縮影,既有對「祖國」中華文化的嚮往,卻也感到並非自己人的隔閡。1949年後中國一分為二,冷戰的暴力切割了印尼社會,也切分了華人社群。華人文化在此並非主流,年輕的一代漸漸丟失上一代的語言文化。「什麼國什麼族,在這個時候,有什麼分別呢?」

最終章「記憶與遺忘」是讓我感到格外動容的篇章。這個章節除了記錄了1995年阪神大地震後二十年後的人們,也對災難與復原做了更深的反省。

作者認為:這世界上大多數人是災難的閱聽者,在報導中感受悲劇、體驗生死、表達憐憫、轉發訊息、捐點物資捐點錢,關閉視窗或收起手機後,就再與自己無關。災難從各方面而言可說是有時限的,但對於承受災難的人則不同,從地震發生的那一刻起,他們的人生岔了出去,生活如同撞擊過的板塊那樣,發生位移、錯動,生命掉落在斷層處。重建對他們的意義,不僅僅是追求安全的家而已,還是回到日常的路途。

重建不意味著「復原」,而是重新打造有別於過往的環境空間,承載新的生命與記憶。災難造成的斷裂,是不可逆的,不論多大的毀滅、多嚴重的打擊,都將在平凡普通日復一日中,將所有痛苦與傷害,拋到流逝的歲月裡。

書本的末尾以阪神大地震的長者的話做結:「不能一直想著地震,一直想的話,沒辦法生活的」。

最後這段文字是將驟然失去的傷痛描繪地如此真實,難以名狀的情緒在心裡迴盪,關注與情緒或許會隨時間逐漸淡去,但人生劇變的影響卻是難以抹滅的,然而卻又不能永遠止步在這重大的失落,如同這位日本的長者所言, 「什麼都沒辦法做,就也只能面對當下」。我們要記得某些事,也須要遺忘放下某些事,才能回到那似乎並非理所當然的日常。


參考資料:

日常的中斷:人類學家眼中的災後報告書

https://www.taaze.tw/products/11100854609.html

亞齊獨立運動的抉擇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29211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29212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29213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鈍鸚的沙龍
2會員
36內容數
小鈍鸚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4/14
2024TIFA 青春版《牡丹亭》二十週年慶演,以創新思維透過文學、音樂、演出、美術、舞臺等方式呈現崑曲藝術唯美細膩,開拓新世代觀眾,期待持續引入新血及新意,延續「崑曲文藝復興運動」。演出由衷感謝能再次回味少女時期的青春夢,呼籲珍惜每一次演出,懷念美好時光。
Thumbnail
2024/04/14
2024TIFA 青春版《牡丹亭》二十週年慶演,以創新思維透過文學、音樂、演出、美術、舞臺等方式呈現崑曲藝術唯美細膩,開拓新世代觀眾,期待持續引入新血及新意,延續「崑曲文藝復興運動」。演出由衷感謝能再次回味少女時期的青春夢,呼籲珍惜每一次演出,懷念美好時光。
Thumbnail
2024/03/16
週末前夕夜晚與好友欣賞了電影《我的完美日常》,內心激起層層漣漪,直到坐在桌前的此刻仍餘波未歇。尤為震撼我的,莫過於役所廣司在電影末尾的演出,這是我第一次深刻感受到「演技」既純粹又深邃的力量
2024/03/16
週末前夕夜晚與好友欣賞了電影《我的完美日常》,內心激起層層漣漪,直到坐在桌前的此刻仍餘波未歇。尤為震撼我的,莫過於役所廣司在電影末尾的演出,這是我第一次深刻感受到「演技」既純粹又深邃的力量
2023/10/29
今年臺北時裝週的《當代工藝 時尚跨界》,由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再度策劃,串聯6組當代工藝家與服裝設計師,以金工(蘇小夢X黃薇)、竹藝(林靖格 X ALLENKO3 柯瑋倫)、複合編織(康雅筑 X TANGTSUNGCHIEN 唐宗謙)、纖維編織(鍾瓊儀 X 8=D 張亞詰+李嘉泉)、石藝鑲嵌(邱
Thumbnail
2023/10/29
今年臺北時裝週的《當代工藝 時尚跨界》,由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再度策劃,串聯6組當代工藝家與服裝設計師,以金工(蘇小夢X黃薇)、竹藝(林靖格 X ALLENKO3 柯瑋倫)、複合編織(康雅筑 X TANGTSUNGCHIEN 唐宗謙)、纖維編織(鍾瓊儀 X 8=D 張亞詰+李嘉泉)、石藝鑲嵌(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斯米蘭群島是泰國著名的浮潛和潛水勝地之一,提供清澈的海水、豐富的海洋生物和美麗的珊瑚礁,適合浮潛、潛水、日光浴和其他水上活動。文章內容介紹了斯米蘭群島的重建歷程和遊玩資訊,並呼籲為了保護海洋生態,採取總量及限時限量的管制措施,實現永續海洋目標。
Thumbnail
斯米蘭群島是泰國著名的浮潛和潛水勝地之一,提供清澈的海水、豐富的海洋生物和美麗的珊瑚礁,適合浮潛、潛水、日光浴和其他水上活動。文章內容介紹了斯米蘭群島的重建歷程和遊玩資訊,並呼籲為了保護海洋生態,採取總量及限時限量的管制措施,實現永續海洋目標。
Thumbnail
這次南亞大地震和引發的大海嘯,死傷無數,傷亡人數十五萬人左右且持續攀升中,媒體近一星期的報導,看到無數妻離子散和傷亡的畫面,真是令人鼻酸,國際間也紛紛伸出援手,給予人道救濟和幫助,我看到的是世界村景象,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我國政府也不遺餘力地投入救災,期望這場災難,儘可能慢慢得到修復。 天災無
Thumbnail
這次南亞大地震和引發的大海嘯,死傷無數,傷亡人數十五萬人左右且持續攀升中,媒體近一星期的報導,看到無數妻離子散和傷亡的畫面,真是令人鼻酸,國際間也紛紛伸出援手,給予人道救濟和幫助,我看到的是世界村景象,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我國政府也不遺餘力地投入救災,期望這場災難,儘可能慢慢得到修復。 天災無
Thumbnail
第三部「海嘯過後」,將讀者目光帶到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這是1970年代開始使用「地震矩」(Earthquake Glossary) 規模以來,從未出現過達到九的地震。 這場因為蘇門答臘外海地震所引發的海嘯,撞擊波在沒有阻力的深海,以每小時八百公里的行進速度,沿著地震帶往北,七個小時內巨浪撞擊印
Thumbnail
第三部「海嘯過後」,將讀者目光帶到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這是1970年代開始使用「地震矩」(Earthquake Glossary) 規模以來,從未出現過達到九的地震。 這場因為蘇門答臘外海地震所引發的海嘯,撞擊波在沒有阻力的深海,以每小時八百公里的行進速度,沿著地震帶往北,七個小時內巨浪撞擊印
Thumbnail
這是本記錄地震後的餘生觀察誌,一打開書便被其獨特的視角所吸引。一般世人對於重大災難多集中於發生災難當下的觸目驚心,鮮少關注災後援助重建、政府與民間的關係、對當地社會的影響、災民的創傷治癒等議題。《日常的中斷》深入採訪三一一海嘯(東日本大震災)、汶川大地震(五一二大地震)、南亞大海嘯(印度洋大地震)
Thumbnail
這是本記錄地震後的餘生觀察誌,一打開書便被其獨特的視角所吸引。一般世人對於重大災難多集中於發生災難當下的觸目驚心,鮮少關注災後援助重建、政府與民間的關係、對當地社會的影響、災民的創傷治癒等議題。《日常的中斷》深入採訪三一一海嘯(東日本大震災)、汶川大地震(五一二大地震)、南亞大海嘯(印度洋大地震)
Thumbnail
今天焦點─破壞威力驚人的海嘯 
Thumbnail
今天焦點─破壞威力驚人的海嘯 
Thumbnail
從昨日開始就陸續有各種媒體提醒今日(9/21)為災害防救日(現稱為防災日),在上午的9:21準時推送緊急應變信息警報到手機裝置上。意旨在提醒大家隨時注重防災概念,畢竟身處太平洋海鏈第一排,又是颱風特別愛侵襲的選擇對象(除了今年有點奇妙的都繞開了,之前也寫了篇文章可見此:https://matters
Thumbnail
從昨日開始就陸續有各種媒體提醒今日(9/21)為災害防救日(現稱為防災日),在上午的9:21準時推送緊急應變信息警報到手機裝置上。意旨在提醒大家隨時注重防災概念,畢竟身處太平洋海鏈第一排,又是颱風特別愛侵襲的選擇對象(除了今年有點奇妙的都繞開了,之前也寫了篇文章可見此:https://matters
Thumbnail
這世界上有多少人為無法控制的事,我花再大的力氣去堆砌的安全感,說崩塌還是會崩塌的。海燕飛過捲走了數不清的人與事,只留下遍地瓦礫。我想起五十歲便罹癌逝世的母親,在照護她一個學期以後,我並沒有留下來。我以為我勇敢地找尋人生方向的決定,會帶給她力量,但最終她還是走了。
Thumbnail
這世界上有多少人為無法控制的事,我花再大的力氣去堆砌的安全感,說崩塌還是會崩塌的。海燕飛過捲走了數不清的人與事,只留下遍地瓦礫。我想起五十歲便罹癌逝世的母親,在照護她一個學期以後,我並沒有留下來。我以為我勇敢地找尋人生方向的決定,會帶給她力量,但最終她還是走了。
Thumbnail
菲律賓是一個很漂亮的國家,溫暖的陽光、蔥綠的大地、藍天白雲。惟強颱改變了萊特島上所有椰樹的姿勢,失去至親的傷痛恐怕難以再讓人們的生活恢復平靜。有段路程遠兩旁都是斷壁殘垣,以及被陽光雨水輪流曝曬浸濕過的成堆雜物尚未清理,如果不是當地的志工提醒,我可能都不會注意到雜物堆裡,還有生還者就地取材架起的十字。
Thumbnail
菲律賓是一個很漂亮的國家,溫暖的陽光、蔥綠的大地、藍天白雲。惟強颱改變了萊特島上所有椰樹的姿勢,失去至親的傷痛恐怕難以再讓人們的生活恢復平靜。有段路程遠兩旁都是斷壁殘垣,以及被陽光雨水輪流曝曬浸濕過的成堆雜物尚未清理,如果不是當地的志工提醒,我可能都不會注意到雜物堆裡,還有生還者就地取材架起的十字。
Thumbnail
清晨,手機短訊響過不停,原來是宜蘭六級大地震,朋友在群組之中報平安。一位初住宜蘭的港人表示終於嘗過大地震的感受,當下整個人不懂反應,頭暈目眩,連躲起來的基本反應都失去。台北的朋友也被搖醒,說為什麼搖那麼久…新竹的舊同學說對上一次有搖那麼久的,應該是20年前的921大地震!
Thumbnail
清晨,手機短訊響過不停,原來是宜蘭六級大地震,朋友在群組之中報平安。一位初住宜蘭的港人表示終於嘗過大地震的感受,當下整個人不懂反應,頭暈目眩,連躲起來的基本反應都失去。台北的朋友也被搖醒,說為什麼搖那麼久…新竹的舊同學說對上一次有搖那麼久的,應該是20年前的921大地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